十数日后,李承乾船队终于缓缓驶入洛阳的洛口港。
这洛口港乃是洛阳漕运的关键枢纽,平日里便是商船云集、热闹非凡。
如今,因太子殿下驾临,整个港口更是被清理得格外整洁,码头上也被暂时停运,士兵把守。
港口处早已聚集了一群官员,他们身着不同品级的官服,按照官职大小依次排列。
走在最前面的是洛州刺史裴怀节,其身着绯色官袍,面容严肃。
在他身后,是洛阳县令郑崇古,河南县令成亮。再往后,还有一众司马、参军等官员,他们交头接耳,低声议论着,眼神不时望向那缓缓靠近的船队。
李承乾站在船头,望着越来越近的洛阳城,心中感慨万千。
此次归来,他已不再是那个单纯的太子,而是经历了战场洗礼,手握重兵,心怀天下的储君。
船队靠岸后,李承乾在一众官员,长孙无忌,李道宗,苏定方等人簇拥下走下船。
洛州刺史裴怀节带领官员迎接。
“臣裴怀节,恭迎太子殿下驾临洛阳。殿下一路劳顿,臣已在府中备好宴席,为殿下接风洗尘。”
李承乾微微点头,脸上露出一丝淡淡的微笑,和声说道:“裴刺史有心了。”
没有多说什么,即便是拉拢裴怀节,也不是在这个时候。
李承乾上了马车,直奔宫城而去。
这让裴怀节安心不少。
这次随从太子前来的,可还是有数万大军,加之仆从十余万人。
如今大唐这局势,要说太子这边有点什么想法动静,也不是裴怀节能够担待得起的。
最为担心的,就是太子下令直接让大军进城,这就比较难搞了。
好在太子直接走了,也就没有让大军入城的意思。
“裴刺史,这边当如何安置。”
洛阳县令郑崇古低声问道。
裴怀节看了眼正码头上搬运一箱箱货物的工人,回道:“你去问问,且看太子有何交代,若无交代,便就近安置即可。”
郑崇古想了想道:“听说有五万精锐。”
裴怀节明白这话下的意思。
洛阳城的总体兵力,也只有两三万,现在一下子来五万精锐,还是经历过辽东战场的兵。
如果太子有其他想法,他们可没有办法拦住。
河南县令成亮却道:“郑县令这是什么意思,洛阳是陛下的东都,亦是太子的东都,难不成郑县令对于太子,可是有揣测之心?”
洛阳城跟长安差不多,城内划分两县,分别是洛阳县,河南县。
洛阳县主要负责洛水以北靠近宫城、皇城以及东部的区域。
包括一些重要的里坊区、市场以及交通要道等。
如靠近上东门、建春门等区域的里坊,以及北市周边地区。
河南县主要负责洛水以南西部及西南部的区域。
涵盖了从定鼎门附近一直到西部的一些里坊。
像宁人坊、安业坊等都在河南县的管理范围内。
这些区域有不少普通居民区、手工业作坊以及一些与洛阳城西部交通相关的设施等,是洛阳城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换个方式来说,富人区归洛阳县,平民区归河南县。
不过因为同处洛阳城内的关系,两个县令在职位跟品级上是相同的,这就很容易产生诸多矛盾。
“好了,闲话少说,按章程办事即可。”
“左右太子不过是在这暂住一两日,这大军如何安排,朝廷那边自有计较,轮不到我等来担忧。”
“再说了,长孙司徒在,有什么事,也落不到咱们头上来。”
裴怀节知道这两人的矛盾,可现在不是争吵的时候。
听这般说,两人也就没再多说。
长孙司徒可是尚书右仆射,到了洛阳,自是以长孙司徒为首。
——
洛阳某处庭院,静谧的氛围中弥漫着紧张与不安。
李道宗跟长孙无忌相对而坐,石桌上的茶水早已没了热气,可两人都浑然不觉。
长孙无忌眉头紧锁,手中的茶杯被他反复摩挲,却始终未曾饮下。
沉思良久,终于开口,声音低沉而凝重:“承范,你觉得,太子会如何做?”
承范是李道宗的字,长孙无忌从关系上说,也算是李道宗的长辈,自然不会称呼郡公这样的称呼。
以前关系比较普通,毕竟一个是宗室武将,一个是朝廷重臣,关系太好容易遭人非议。
但现在因为太子的关系,亲近了很多。
李道宗神色凝重,微微摇头,眼中满是忧虑:“司徒,我怕是太子不会轻易返回长安呐。”
“这可是五万精锐,且这其中,八成皆非我汉家儿郎,多是从高丽,新罗,百济层层挑选出的百战精锐,其中军官,尽是从辽东讲武堂出身。”
李道宗缓缓说道,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警惕。
长孙无忌闻言,脸色微微一变,手中的茶杯差点滑落。
震惊地看向李道宗,声音微微颤抖:“你是说,这些士兵都是外族精锐?”
长孙无忌没有接触军队事务,之前在船上也没跟李道宗通气过,自然不知道神武军的构成。
但李道宗对这些可是清楚得很,因为他带来的人,都还在辽东没有跟过来。
长孙无忌的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深知此事非同小可,一旦处理不当,后果将不堪设想。
李道宗长叹一声,站起身来,在庭院中缓缓踱步:“司徒,你想想,太子在辽东战场历练,本就手握重兵,如今又带回这样一支外族精锐,若是他想要在洛阳有所动作,以洛阳城现有的兵力,根本无法阻拦。”
长孙无忌站起身来,背着手在庭院中来回踱步。
“若是太子真的占据洛阳,那可就麻烦了。”
“洛阳乃东都,地理位置重要,一旦被太子掌控,便可以以此为据点,与长安分庭抗礼。”
再怎么支持太子,长孙无忌也肯定不会跟着太子起兵造反的。
李道宗道沉思片刻后说道:“我们必须尽快想办法阻止太子。”
长孙无忌问道:“苏定方?”
苏定方是现在太子麾下,最为重要的心腹。
李道宗微微摇头:“苏定方恐怕不是我们能说得动的。”
先前被夺取兵权之事,李道宗就明白了。
追随太子的这些人,早已经是铁了心思。
长孙无忌眼中闪过一道精光:“看来,须是联系洛州刺史,都督了。”
“只要太子大军不进城,事情就好办多了。”
李道宗道:“事不宜迟,还请司徒早些行事。”
长孙无忌点点头:“未免夜长梦多,今夜我便前去安排。”
然而,就在长孙无忌安排马车,准备离开府邸时。
门外却来了一群侍卫,把大门团团围住。
长孙无忌沉声道:“汝等何人,安敢阻拦。”
为首的将士神情冷淡,回道:“奉太子教令,长孙司徒与略阳郡公奔波劳累,当好生歇息。”
长孙无忌心中咯噔一声。
没想到太子的动作会这么快,还把他们给防备住了。
——
宫城内。
谁也想不到,洛州都督柳怀瑾,竟然早就已经被太子暗中收买。
先前洛阳都督一职,由刑部尚书张亮兼任,但在东征时,因为担任平壤道行军大总管,所以洛州都督的职位就空了出来。
由河东柳氏出身的柳怀瑾担任。
而李承乾之所以能跟柳怀瑾联系上,是通过李德謇联系上的。
早前,李德謇通过李靖的关系,门荫担任洛州从四品下将作少监。
负责洛阳宫殿建设。
这是个肥水职位。
本身李德謇也是大唐顶级二代,当时在洛阳城内,自然是春风得意。
柳怀瑾跟李德謇私下关系不错,经常一起吃酒作乐。
前些日子李德謇更是暗中送了不少昂贵礼物过来。
柳怀瑾不由想起数月前,
那时的他,不过是想凭借自己河东柳氏的出身,在朝堂上寻得更稳固的靠山,也好让家族荣耀更上一层楼。
太子身份尊贵,前途无量,巴结太子,在他看来是再明智不过的选择。
通过李德謇的牵线搭桥,他顺利与太子建立了联系,满心都是对未来仕途顺遂的憧憬,以为这将是自己飞黄腾达的开端。
可谁能料到,如今太子竟带着五万精锐回到洛阳,局势陡然变得如此复杂和危险。
他深知太子如今的举动,一旦稍有差池,便是谋逆大罪,不仅自己会身首异处,整个柳氏家族也会被牵连,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可到了如今这个地步,已经由不得他了。
太子从船队来的时候,他也在迎接的官员之中。
眼见太子已经回了宫城,李德謇就过来找他。
让他安排替换洛阳城防务。
这个时候,他有什么拒绝的余地?
柳怀瑾强压着内心的慌乱,躬身站在李承乾面前,额头上细密的汗珠不断冒出,在烛光的映照下闪烁着不安的光泽。
李承乾端坐在主位上,神色平静,目光却如锐利的鹰隼般紧紧盯着柳怀瑾,似乎要将他内心的每一丝想法都看穿。
良久,李承乾缓缓开口,声音低沉却极具穿透力:“柳都督,如今洛阳城的防务,你可都安排妥当了?”
柳怀瑾连忙低头,声音微微颤抖地回道:“殿下放心,按照您的吩咐,臣已将城中关键位置换上了咱们的人,一切尽在掌控之中。”
一边说着,一边偷偷抬眼观察李承乾的神色。
李承乾微微点头,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柳都督,你这些日子的忠心,孤都看在眼里。等日后,你和你的家族,定能享尽荣华富贵。”
柳怀瑾心中一紧,这所谓的“日后”,在他看来是悬在头顶的利剑,随时可能落下。
干笑两声,小心翼翼地说道:“殿下对臣恩重如山,臣自当肝脑涂地。只是.只是如今长孙司徒和李道宗被殿下限制了行动,他们在朝中根基深厚,万一”
李承乾轻轻摆了摆手,打断了柳怀瑾的话:“长孙无忌和李道宗,他们虽有些影响力,但现在也翻不起什么风浪。孤既然敢这么做,就有十足的把握应对一切。柳都督,你莫要被他们吓破了胆子。”
柳怀瑾心中暗暗叫苦,却又不敢表露分毫,只能硬着头皮说道:“殿下英明神武,自是一切都考虑周全。只是这五万精锐大军,如今安置在城外,城中百姓和其他官员难免议论纷纷,臣担心时间一长,会生出变故。”
李承乾缓缓站起身来,身姿挺拔,衣袂随着他的动作轻轻飘动。
迈着沉稳的步伐,缓缓踱步到窗边,静静地望着窗外漆黑如墨的夜空,沉默了好一会儿。
良久,他开口说道:“这大军的安置,孤自有妥善的打算。他们皆是历经百战的精锐之师,是我大唐未来开疆拓土、扬威四方的依仗。至于那些议论,不过是些无关紧要的杂音罢了,无需理会。柳都督,你只需尽心尽力管好洛阳城的防务,其他的,就无需多问了。”
柳怀瑾敏锐地听出李承乾话中的警告意味,心中愈发惶恐不安,一颗心好似悬在了半空。
连忙应道:“是,殿下,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殿下所托。”
可话虽如此,他心中却忍不住泛起一阵悲凉。
就现在这情形,洛阳城防务还跟他有什么关系呢?名义上他还是洛州都督。
可实际上,包括这宫墙之内,所有的将士都已经换成了太子的人。
李承乾转过身,目光如炬,再次落在柳怀瑾身上,语气忽然变得温和起来,好似冬日里的暖阳:“柳都督,你也不必过于忧心忡忡。只要你一心跟着孤,孤定不会亏待你。”
“等解决了眼前的事,孤会向父皇举荐你,让你在朝堂上有更高的地位,施展更大的抱负。”
柳怀瑾心中一阵苦笑,这所谓的“更高地位”,此刻在他看来,更像是一场噩梦的延续。
他深知自己已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但别无选择,只能再次拜倒在地,声音中带着一丝无奈与决绝,说道:“多谢殿下恩典,臣愿为殿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李承乾满意地点点头,脸上露出欣慰的神情:“好了,你先下去吧。有什么新的情况,务必随时向孤汇报。”
这洛口港乃是洛阳漕运的关键枢纽,平日里便是商船云集、热闹非凡。
如今,因太子殿下驾临,整个港口更是被清理得格外整洁,码头上也被暂时停运,士兵把守。
港口处早已聚集了一群官员,他们身着不同品级的官服,按照官职大小依次排列。
走在最前面的是洛州刺史裴怀节,其身着绯色官袍,面容严肃。
在他身后,是洛阳县令郑崇古,河南县令成亮。再往后,还有一众司马、参军等官员,他们交头接耳,低声议论着,眼神不时望向那缓缓靠近的船队。
李承乾站在船头,望着越来越近的洛阳城,心中感慨万千。
此次归来,他已不再是那个单纯的太子,而是经历了战场洗礼,手握重兵,心怀天下的储君。
船队靠岸后,李承乾在一众官员,长孙无忌,李道宗,苏定方等人簇拥下走下船。
洛州刺史裴怀节带领官员迎接。
“臣裴怀节,恭迎太子殿下驾临洛阳。殿下一路劳顿,臣已在府中备好宴席,为殿下接风洗尘。”
李承乾微微点头,脸上露出一丝淡淡的微笑,和声说道:“裴刺史有心了。”
没有多说什么,即便是拉拢裴怀节,也不是在这个时候。
李承乾上了马车,直奔宫城而去。
这让裴怀节安心不少。
这次随从太子前来的,可还是有数万大军,加之仆从十余万人。
如今大唐这局势,要说太子这边有点什么想法动静,也不是裴怀节能够担待得起的。
最为担心的,就是太子下令直接让大军进城,这就比较难搞了。
好在太子直接走了,也就没有让大军入城的意思。
“裴刺史,这边当如何安置。”
洛阳县令郑崇古低声问道。
裴怀节看了眼正码头上搬运一箱箱货物的工人,回道:“你去问问,且看太子有何交代,若无交代,便就近安置即可。”
郑崇古想了想道:“听说有五万精锐。”
裴怀节明白这话下的意思。
洛阳城的总体兵力,也只有两三万,现在一下子来五万精锐,还是经历过辽东战场的兵。
如果太子有其他想法,他们可没有办法拦住。
河南县令成亮却道:“郑县令这是什么意思,洛阳是陛下的东都,亦是太子的东都,难不成郑县令对于太子,可是有揣测之心?”
洛阳城跟长安差不多,城内划分两县,分别是洛阳县,河南县。
洛阳县主要负责洛水以北靠近宫城、皇城以及东部的区域。
包括一些重要的里坊区、市场以及交通要道等。
如靠近上东门、建春门等区域的里坊,以及北市周边地区。
河南县主要负责洛水以南西部及西南部的区域。
涵盖了从定鼎门附近一直到西部的一些里坊。
像宁人坊、安业坊等都在河南县的管理范围内。
这些区域有不少普通居民区、手工业作坊以及一些与洛阳城西部交通相关的设施等,是洛阳城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换个方式来说,富人区归洛阳县,平民区归河南县。
不过因为同处洛阳城内的关系,两个县令在职位跟品级上是相同的,这就很容易产生诸多矛盾。
“好了,闲话少说,按章程办事即可。”
“左右太子不过是在这暂住一两日,这大军如何安排,朝廷那边自有计较,轮不到我等来担忧。”
“再说了,长孙司徒在,有什么事,也落不到咱们头上来。”
裴怀节知道这两人的矛盾,可现在不是争吵的时候。
听这般说,两人也就没再多说。
长孙司徒可是尚书右仆射,到了洛阳,自是以长孙司徒为首。
——
洛阳某处庭院,静谧的氛围中弥漫着紧张与不安。
李道宗跟长孙无忌相对而坐,石桌上的茶水早已没了热气,可两人都浑然不觉。
长孙无忌眉头紧锁,手中的茶杯被他反复摩挲,却始终未曾饮下。
沉思良久,终于开口,声音低沉而凝重:“承范,你觉得,太子会如何做?”
承范是李道宗的字,长孙无忌从关系上说,也算是李道宗的长辈,自然不会称呼郡公这样的称呼。
以前关系比较普通,毕竟一个是宗室武将,一个是朝廷重臣,关系太好容易遭人非议。
但现在因为太子的关系,亲近了很多。
李道宗神色凝重,微微摇头,眼中满是忧虑:“司徒,我怕是太子不会轻易返回长安呐。”
“这可是五万精锐,且这其中,八成皆非我汉家儿郎,多是从高丽,新罗,百济层层挑选出的百战精锐,其中军官,尽是从辽东讲武堂出身。”
李道宗缓缓说道,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警惕。
长孙无忌闻言,脸色微微一变,手中的茶杯差点滑落。
震惊地看向李道宗,声音微微颤抖:“你是说,这些士兵都是外族精锐?”
长孙无忌没有接触军队事务,之前在船上也没跟李道宗通气过,自然不知道神武军的构成。
但李道宗对这些可是清楚得很,因为他带来的人,都还在辽东没有跟过来。
长孙无忌的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深知此事非同小可,一旦处理不当,后果将不堪设想。
李道宗长叹一声,站起身来,在庭院中缓缓踱步:“司徒,你想想,太子在辽东战场历练,本就手握重兵,如今又带回这样一支外族精锐,若是他想要在洛阳有所动作,以洛阳城现有的兵力,根本无法阻拦。”
长孙无忌站起身来,背着手在庭院中来回踱步。
“若是太子真的占据洛阳,那可就麻烦了。”
“洛阳乃东都,地理位置重要,一旦被太子掌控,便可以以此为据点,与长安分庭抗礼。”
再怎么支持太子,长孙无忌也肯定不会跟着太子起兵造反的。
李道宗道沉思片刻后说道:“我们必须尽快想办法阻止太子。”
长孙无忌问道:“苏定方?”
苏定方是现在太子麾下,最为重要的心腹。
李道宗微微摇头:“苏定方恐怕不是我们能说得动的。”
先前被夺取兵权之事,李道宗就明白了。
追随太子的这些人,早已经是铁了心思。
长孙无忌眼中闪过一道精光:“看来,须是联系洛州刺史,都督了。”
“只要太子大军不进城,事情就好办多了。”
李道宗道:“事不宜迟,还请司徒早些行事。”
长孙无忌点点头:“未免夜长梦多,今夜我便前去安排。”
然而,就在长孙无忌安排马车,准备离开府邸时。
门外却来了一群侍卫,把大门团团围住。
长孙无忌沉声道:“汝等何人,安敢阻拦。”
为首的将士神情冷淡,回道:“奉太子教令,长孙司徒与略阳郡公奔波劳累,当好生歇息。”
长孙无忌心中咯噔一声。
没想到太子的动作会这么快,还把他们给防备住了。
——
宫城内。
谁也想不到,洛州都督柳怀瑾,竟然早就已经被太子暗中收买。
先前洛阳都督一职,由刑部尚书张亮兼任,但在东征时,因为担任平壤道行军大总管,所以洛州都督的职位就空了出来。
由河东柳氏出身的柳怀瑾担任。
而李承乾之所以能跟柳怀瑾联系上,是通过李德謇联系上的。
早前,李德謇通过李靖的关系,门荫担任洛州从四品下将作少监。
负责洛阳宫殿建设。
这是个肥水职位。
本身李德謇也是大唐顶级二代,当时在洛阳城内,自然是春风得意。
柳怀瑾跟李德謇私下关系不错,经常一起吃酒作乐。
前些日子李德謇更是暗中送了不少昂贵礼物过来。
柳怀瑾不由想起数月前,
那时的他,不过是想凭借自己河东柳氏的出身,在朝堂上寻得更稳固的靠山,也好让家族荣耀更上一层楼。
太子身份尊贵,前途无量,巴结太子,在他看来是再明智不过的选择。
通过李德謇的牵线搭桥,他顺利与太子建立了联系,满心都是对未来仕途顺遂的憧憬,以为这将是自己飞黄腾达的开端。
可谁能料到,如今太子竟带着五万精锐回到洛阳,局势陡然变得如此复杂和危险。
他深知太子如今的举动,一旦稍有差池,便是谋逆大罪,不仅自己会身首异处,整个柳氏家族也会被牵连,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可到了如今这个地步,已经由不得他了。
太子从船队来的时候,他也在迎接的官员之中。
眼见太子已经回了宫城,李德謇就过来找他。
让他安排替换洛阳城防务。
这个时候,他有什么拒绝的余地?
柳怀瑾强压着内心的慌乱,躬身站在李承乾面前,额头上细密的汗珠不断冒出,在烛光的映照下闪烁着不安的光泽。
李承乾端坐在主位上,神色平静,目光却如锐利的鹰隼般紧紧盯着柳怀瑾,似乎要将他内心的每一丝想法都看穿。
良久,李承乾缓缓开口,声音低沉却极具穿透力:“柳都督,如今洛阳城的防务,你可都安排妥当了?”
柳怀瑾连忙低头,声音微微颤抖地回道:“殿下放心,按照您的吩咐,臣已将城中关键位置换上了咱们的人,一切尽在掌控之中。”
一边说着,一边偷偷抬眼观察李承乾的神色。
李承乾微微点头,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柳都督,你这些日子的忠心,孤都看在眼里。等日后,你和你的家族,定能享尽荣华富贵。”
柳怀瑾心中一紧,这所谓的“日后”,在他看来是悬在头顶的利剑,随时可能落下。
干笑两声,小心翼翼地说道:“殿下对臣恩重如山,臣自当肝脑涂地。只是.只是如今长孙司徒和李道宗被殿下限制了行动,他们在朝中根基深厚,万一”
李承乾轻轻摆了摆手,打断了柳怀瑾的话:“长孙无忌和李道宗,他们虽有些影响力,但现在也翻不起什么风浪。孤既然敢这么做,就有十足的把握应对一切。柳都督,你莫要被他们吓破了胆子。”
柳怀瑾心中暗暗叫苦,却又不敢表露分毫,只能硬着头皮说道:“殿下英明神武,自是一切都考虑周全。只是这五万精锐大军,如今安置在城外,城中百姓和其他官员难免议论纷纷,臣担心时间一长,会生出变故。”
李承乾缓缓站起身来,身姿挺拔,衣袂随着他的动作轻轻飘动。
迈着沉稳的步伐,缓缓踱步到窗边,静静地望着窗外漆黑如墨的夜空,沉默了好一会儿。
良久,他开口说道:“这大军的安置,孤自有妥善的打算。他们皆是历经百战的精锐之师,是我大唐未来开疆拓土、扬威四方的依仗。至于那些议论,不过是些无关紧要的杂音罢了,无需理会。柳都督,你只需尽心尽力管好洛阳城的防务,其他的,就无需多问了。”
柳怀瑾敏锐地听出李承乾话中的警告意味,心中愈发惶恐不安,一颗心好似悬在了半空。
连忙应道:“是,殿下,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殿下所托。”
可话虽如此,他心中却忍不住泛起一阵悲凉。
就现在这情形,洛阳城防务还跟他有什么关系呢?名义上他还是洛州都督。
可实际上,包括这宫墙之内,所有的将士都已经换成了太子的人。
李承乾转过身,目光如炬,再次落在柳怀瑾身上,语气忽然变得温和起来,好似冬日里的暖阳:“柳都督,你也不必过于忧心忡忡。只要你一心跟着孤,孤定不会亏待你。”
“等解决了眼前的事,孤会向父皇举荐你,让你在朝堂上有更高的地位,施展更大的抱负。”
柳怀瑾心中一阵苦笑,这所谓的“更高地位”,此刻在他看来,更像是一场噩梦的延续。
他深知自己已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但别无选择,只能再次拜倒在地,声音中带着一丝无奈与决绝,说道:“多谢殿下恩典,臣愿为殿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李承乾满意地点点头,脸上露出欣慰的神情:“好了,你先下去吧。有什么新的情况,务必随时向孤汇报。”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最新章节,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最新章节,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