捍帝 第十七章 昏君亦难当2/2

小说:捍帝 作者:画阑 更新时间:2024-08-05 12:49:58 源网站:顶点小说
  劝君莫作独醒人,烂醉花间应有数。

  …………

  县衙后院,内堂。

  礼毕,安西将军杨定越众而出。

  “启奏陛下,末将帐下探马来报,今日卯时末刻逆贼郭汜亲率七百骑兵从北门进城,现藏匿于段煨军营!”

  不知是他来得仓促,还是压根没把皇帝放在眼里,觐见天子竟然没有像杨彪、韩融等老臣那样搢笏上朝。

  (搢笏:也叫插笏,汉代官服没有口袋,百官上朝时通常将奏事用的笏板插在腰带上或放在袖笼中。)

  杨定上朝奏事居然不带笏板,飞扬跋扈之姿尽显无遗。

  刘协之前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本身不太注重繁文缛节,君臣之礼也颇为随意。

  但此刻经“贵妃”提醒,刘协猛然意识到自己这个皇帝当得粗糙。

  往小了说,自己是粗枝大叶不拘小节,往大了说便是龙袍加身,却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

  从古至今所有的礼仪中,除了祭天封禅和祭祀宗庙以外,就属君臣之礼最大。

  任何礼节都可以从简,惟独君臣之礼不可废,否则便是藐视皇权,践踏天子的威严。

  不过杨定上奏的事情确实不小,刘协尽管看不惯他,却不能揪着礼节说事儿,否则便是重小节而轻军政,没有君王气度。

  “段煨勾结郭汜意图谋反?竟有这等事!”

  刘协表情阴沉,眸子里划过一抹寒光。

  杨定注意到刘协难以克制的怒火,不由得心中大定:原来天子并不信任段煨,这样以来,事情就好办了。

  一念至此,杨定表情坚定的说:“禀陛下,末将闻讯后,当即派遣细作到北门和段煨营中打探虚实。”

  停顿一下,为了增加说服力,杨定又道:“末将帐下将士与段煨军同属西凉军,双方军中不乏沾亲带故的将士,常有书信往来,因此,打探情报并不难。

  半个时辰前,末将帐下细作相继回营禀报,那逆贼郭汜及其帐下七百骑兵确实被段煨窝藏在营中,此事证据确凿!”

  杨定越说越大声,义愤填膺,咬牙切齿道:“段煨勾结郭汜意图谋反,军情如火,战机稍纵即逝,末将向陛下请命,率领大军包围段煨大营,擒杀段煨、郭汜二贼!”

  “不可!”

  杨定话音未落,太尉杨彪便持笏走了出来,“陛下,不可妄动刀兵!”

  刘协眉头紧蹙,脸色阴沉地看着杨彪,“太尉觉得此事不实?还是不敢与逆贼一战?”

  “启禀陛下,老臣觉得此事颇为蹊跷。”

  闻弦歌而知雅意。

  杨彪从刘协的话中听出了怀疑,于是顺杆下水,“自陛下与臣等入城以来,守将段煨恭敬谦让,对我等礼遇有加,无半分逾越之处。

  故而说他暗中勾结逆贼郭汜,还窝藏七百贼兵,臣以为此事疑点颇多,仍需查实。

  以老臣之见,在真相尚未查清之前,不宜妄动刀兵;否则,若段煨并未勾结逆贼郭汜,我等不宣而战,恐怕会逼反段煨,走投无路之下,他势必与郭汜联手……到那时,局势将一发不可收拾。”

  “杨彪!”

  杨定听了怒不可遏,直呼其名:“杨彪,你想说本将诬陷段煨附逆谋反吗?”

  杨彪凛然不惧,“安西将军想多了,是不是诬陷言之尚早,详查之下陛下自有公断,本太尉事先不知情,而今只是陈述实情,向陛下与诸位同僚阐明出兵的严重性。

  若依将军之意,战事一起,无论段煨通敌与否都无济于事,届时两军对垒,不管胜负如何,都免不了生灵涂炭。

  莫非这便是杨将军想要的结果么?”

  杨定阴鸷怨毒的瞪着杨彪,脸色黑青黑青的。

  若不是心存顾忌,他早已将杨彪一剑斩杀了。

  就在这时,议郎左灵站了出来。

  “太尉之言委实荒谬,安西将军已经派遣细作打探清楚,证实段煨窝藏逆贼郭汜及七百骑兵,擅自收容郭汜进城,段煨意欲何为?”

  步步紧逼,左灵与杨彪面对面,冷厉的说道:“段煨窝藏反贼,难道还不是谋反吗!”

  看到小小的议郎竟敢如此咄咄逼人,京兆尹司马防、太仆韩融、黄门侍郎钟繇等人不干了,纷纷站出来指责左灵,声援太尉杨彪。

  可惜他们手中无兵,消息闭塞,始终围绕着杨定的说辞翻来覆去的抨击,声势虽大,但难以让人信服。

  眼见杨彪党羽众多,长水校尉种辑、偏将宋果等十余名将领相继加入到杨定阵营,与司马防等人争锋相对,唇枪舌剑的互相驳斥。

  顿时间,内堂上吵得不可开交,喧嚣至极。

  诡异的是,手握兵权的张济、杨奉、董承三人,却安之若素的跪坐在案几后面,袖手旁观缄口不言。

  看着吵吵嚷嚷的朝堂像菜市场一样喧闹,刘协不由得皱眉,心中有些烦躁。

  “你手下就这几块料啊?”脑海中传来讥讽声,“贵妃”也来凑热闹。

  这些天她不知疲倦的吸收能源,搞得刘协整天躺在后院晒太阳,皮肤都黑了不少。

  现在“贵妃”已经储存了89%的能量,再有一天就能满仓,所以她可以随意出现。

  只要合理调配能量,正常运行下的“贵妃”从不担心能源供应问题。

  截止目前,她一共出现过两次能量告罄的情况,全是因为营救刘协导致的能量枯竭。

  听到“贵妃”的讽刺,刘协耸了耸肩,心念迭起:“你过奖了,杨定、张济和杨奉这几块料,名义上是我的属下,实际上他们都有自己的小算盘,看在我这块金字招牌还算好用,暂时依附在‘天子’大纛之下,扯大旗谋虎皮而已。”

  “这么惨啊,那杨彪、司马防、钟繇那帮人呢?”超脑说话就是这么噎人。

  看了很多“宫斗戏”的贵妃,虽然学会了美人心计和宫廷权谋之术,但语言艺术进步不大。

  刘协想了想。

  “杨彪出身弘农郡杨氏家族,也是四世三公的老牌门阀势力,这华阴城有句名言,叫‘天下杨氏出弘农,弘农杨氏在华阴’,所以,你就不难想象杨彪为何百般维护段煨了。

  其实他维护的不是段煨,而是华阴城里的杨氏家族。

  以杨彪为首的这帮老臣大多出身门阀,世代承袭汉室皇恩,他们想要立足于乱世,就必须坚定立场,只有这样,才能保住大家族的招牌和名声。

  即使将来改朝换代,看在他们尽忠皇室的份上,不管是出于收买人心还是拉拢门阀势力,新君主都会给予他们厚待,由此延续他们的家族长盛不衰。

  所以门阀势力不会轻易改换门庭,越早卖主求荣,越让人瞧不起,惟有坚持到最后,再做出一副‘明公威震海内、人心所向’,然后,识时务者为俊杰,撤换门庭,再为新王即位摇旗呐喊一番,荣华富贵自然滚滚而来。

  门阀和大家族子弟从来都不是忠君爱民的模范。

  他们的忠诚早已献给自己的家族,值得用生命守护的是家族利益和财富,选择最恰当的时机改换门庭,见风使舵,才是门阀的生存之道。”

  说起门阀和家族势力,刘协的心情沉重。

  劳苦大众创造了华夏几千年的璀璨文明,但家族门阀势力攫取了璀璨文明的胜利果实,无论什么性质的社会,这一点始终不变。

  贵妃一边听一边解读刘协的思维波动,接话道:“这么说,杨彪、司马防那帮人目前还是忠于你的,属于可用但不可全信之人。

  而伏完本就是驸马,辈分比你高得多,现在他的女儿伏寿又成了皇后,跟你是一条绳上的蚂蚱,忠心没有问题。

  董承也下了重注,把唯一的女儿献给你,封了贵人,某种程度上说,他比伏完更忠心,这才是你的嫡系亲信。

  再有就是你新收的王越和史阿师徒二人,这两人虽然名利心重了些,但秉性不坏,言而有信,你完全可以将其收为心腹。

  领兵征讨四方,你指望不上他们,但守卫宫廷、保护嫔妃家眷的任务他们完全可以胜任,所以我建议你上点心,平时给点小恩小惠,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时间一长,忠诚也就培养出来了。”

  就在刘协和“贵妃”暗自交流的时候,堂下吵得脸红脖子粗的两帮人也消停了,因为张济、杨奉和董承三股势力也相继表态。

  董承和杨奉支持杨定,张济保持中立。

  这样以来,大局已定,文官们扭转不了局面,再争吵下去也毫无意义。

  “不吵了?”

  刘协冷哼一声,“看样子你们已经分出胜负了,那就这样吧。”

  说完,他站了起来,脸色不悦的拂袖离去。

  …………(未完待续)。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捍帝,捍帝最新章节,捍帝 顶点小说!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