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没找到伪帝?”
李牧诧异的问道。
针对叛军的围歼计划非常成功,除了少数漏网之鱼,基本上实现了全歼敌军。
一切都很顺利,唯独没找到伪帝史荣轩。
活不见人,死不见尸,这是最麻烦的。
“是的,大人。
我们搜遍了战场上的每一个角落,都没有发现伪帝的踪迹。
贵州军那边,同样没有任何发现。就连土司那边,我们也派人问过了。
周边的州府都进行了严密布控,还发动了民团巡逻,如果伪帝逃了出去,不可能没有被发现。
要么他在逃亡过程中换了士卒的衣服,直接死在乱军之中,尸体被折腾的没法辨认,要么就是被人藏了起来。”
项星翰肯定的说道。
在别的事情上,贵州地方官可能会敷衍了事。追捕伪帝这种大事上,绝对不会有人犯糊涂。
在这个出门都要路引的时代,在当地没有任何根基的伪帝,根本不可能走出贵州。
“罢了!
没抓到就没抓到好了,行文贵州巡抚衙门,让他们务必将流窜在外的伪帝揪出来。
师爷,给舞阳侯的战报上,直接说伪帝疑似死在战场上,被大火烧的尸骨无存。”
李牧平静的说道。
现在的局面,窝藏伪帝纯粹是脑子有坑。这种抄家灭门的大罪,他不信有人会傻乎乎的往上凑。
就算是不服王化的本地土司,在他的大军进入铜仁府后,也变得乖巧了起来。
不准越界都是扯淡,大军一直都是怎么方便怎么来,沿途的土司就没一家敢说个不字。
因为行军速度太快,没有携带足够的粮草,他派人还向当地土司借了一些。
人家表现的格外通情达理,不光拿出了酒肉招待特使,还大度的表示:些许粮食就不用还了,就当交个朋友。
事后还专门派人送上了厚礼。
李牧大致统计过,收到的礼物数量,和附近的土司数量完全吻合,没有一家遗漏的。
态度要多端正,就有多端正。无论怎么看,他们都不像是能窝藏伪帝的。
相比之下,伪帝死在战场上的可能性更大。
说白了,军中见过伪帝史荣轩的,也就抓到的那帮俘虏。
被逼着过去辨认尸体,谁知道他们是否用心啊!
如果有人心怀故主,不忍史荣轩死后还要受罪,哪怕看到了也会说没看到。
炎炎夏日,尸体不能长期存放。核算完军功之后,叛军的尸体就被一把火给烧了。
现在就算想要重新核验,都没有机会。
为了万无一失,李牧还是做了两手准备。
倘若伪帝史荣轩长期不露头,那就是被斩杀在战场上;倘若伪帝再次露头,那就是贵州地方官员渎职。
反正作为率军平叛的将领,他是认真履行了职责。该行文的时候,绝对不含糊。
朝廷不可能为了这么点儿小事,追究他这位有功之臣的责任。就算皇帝心里不爽,被迁怒的多半也是贵州地方官。
现在的贵州,可不是后世开发完善的贵州。在大虞朝,贵州同样是罪犯流放地。
这些地方官,在朝中本来就属于边缘角色。稍微有点儿背景,谁愿意跑到贵州来任职啊!
就算皇帝看他们不爽,下降的空间也有限。大不了挨一顿斥责,被罚上几个月俸禄。
尤其是县一级官员,一下子把把他们都拿下了,朝廷都找不到人填坑。
毕竟,广西下面州县官员的缺额,就够让吏部头疼的。
再加上一个贵州,那就更难补充满编制。
……
“大人,李指挥使拒绝了邀请,直接就撤军离开了。
据说是接到了舞阳侯军令,要赶回去参加江南保卫战。”
收到这个消息,府衙中的一众贵州高层,纷纷流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
一般来说,客军在撤离前,都要捞上一笔之后,才会安分的撤军。
倘若钱给的不到位,下面的官兵就会自己动手解决,绝不给朝廷添麻烦。
广西军过来追击叛军,虽然不是他们邀请来的。可来了就是来了,地方衙门都得表示一下。
某种意义上来说,李牧这次的行动,也挽救了他们的仕途。
如果不是广西兵来的快,光靠他们自己的力量,根本挡不住敌军的攻势。
到时候搞丢了娄山关,让叛军进入蜀地,朝廷问责下来,他们能不能保住脑袋都不知道。
“既然李指挥使高风亮节,那么筹集起来的这笔款子,就用在追剿叛军余孽上。
白莲教叛军的主力被歼灭了,可依旧有少量溃兵,流窜到了贵州各地。
其中不乏叛军高层,甚至伪帝也有可能混杂在其中。接下来大家务必把这些反贼找出来,还贵州一个朗朗乾坤!”
巡抚吴宇辰大义凌然的说道。
内心深处,此刻的他却是一点儿也不平静。
在官场上混,同一个梯队的官员,在不涉及自身利益的情况下,大家都会互相给面子。
现在他准备好了酒席,都没有请到人。摆明是对方看不上他,没有同他结交的心思。
作为一省巡抚,居然被一名武将给无视了。传出去的话,简直就是滑天之大稽。
生气归生气,吴宇辰非常清楚,自己现在什么也不能干。
他这种边缘位置上的巡抚,在朝中的话语权,还赶不上一些大府的知府。
广西兵急着离开,甭管是真局势危机,还是单纯的借口,他都必须当做前者来处理。
“巡抚大人,在最近这些日子的战斗中,我军损失惨重。
光阵亡人数就超过两万,还有八千伤员需要救治,急需巡抚衙门下发一笔抚恤金。”
总兵肖显荣当即叫苦道。
在拦截叛军的过程中,贵州军也付出了惨痛代价。虽然阵亡人数没有两万,但六七千还是有的。
考虑到上面拨款,喜欢砍预算,他只能虚报伤亡。
顺便借着这个机会,清理一下过去吃空饷的烂账。
歼灭叛军中央政府的大功,贵州军虽然只是蹭了点儿,那也不影响他拿出来说事。
“部队伤亡这么大,那抚恤金缺口就太大了。
现在朝廷不富裕,我们需要替陛下分忧,你们也要体谅一下朝廷。
巡抚衙门,给你们划拨五万两银子,先把阵亡士卒的身后事给处理了。
其余的抚恤金,等朝廷财政富裕了,再给你们进行补发。”
吴宇辰的回答,把肖显荣气的吐血。
前面叛军杀过来的时候,可不是这么说的。现在敌人没了,不需要用兵,一下子就变了脸。
按照大虞朝的规矩,士兵阵亡之后,一次性补偿三年全额军饷,随后减半发放。一直到父母、妻子故去,且子女成年结束。
若是有军职的,长子继承其职位,那么就只给丧葬费。
毫无疑问,发展到现在这些抚恤待遇,早就已经名存实亡。
如果将领良心的话,会想办法争取到一次性补偿。后续的抚恤金,那就看朝廷的拨款情况,基本上是拿不到。
倘若将领贪婪点儿,直接吞了抚恤金,士兵就算白死了。
现在不是肖显荣贪不贪的问题,而是巡抚衙门不想给钱。
区区五万两白银,光阵亡士兵的丧葬费,加上救治伤员的医药费,就花的七七八八。
“巡抚大人,这么点儿钱够干嘛?
按照大虞律,每名士兵的丧葬费 抚恤金,不得低于30两白银。
加上伤员医药费,以及士兵们的战功赏赐,最少也要九十万两!”
肖显荣果断还价道。
按照他上报的数字,九十万两的开销,真心不算多。
战争本身就是吞金兽,不光军械粮草等战略物资要钱,战后的抚恤金和赏赐,也是一笔巨大的开销。
大虞朝财政紧张,很大程度上就是被战争给拖累的。再多的钱遇上这个吞金兽,也有被消耗殆尽的时候。
“九十万两?
肖显荣,你在给本官开玩笑吧!
实话告诉你,贵州的各级衙门府库全加在一起,都凑不齐九十万两白银。
最多十万两,多一个大字都没有!”
吴宇辰果断砍价道。
能一次性拿出九十万两白银的衙门,整个大虞朝都没几家,但这其中肯定不会有贵州。
整个贵州省一年的财政收入,都没有九十万两白银。对大虞财政的贡献度,还不足千分之三。
就算是节流了税款,也填不上这个窟窿。
更糟糕的是,在前面的云贵联军战败中,贵州巡抚衙门就支付过一次巨额抚恤金。
加上零碎战争的开销,现在的巡抚衙门,也是真的没钱。
事实上,这也是贵州官员之前为什么想花钱运作,把叛军歼灭在湖广的原因。
战争实在是太花钱了,哪怕仅仅只是拦截了一下叛军,贵州巡抚衙门的账单上,支出就超过四十万两。
加上善后费用,没有七八十万两,根本就搞不定。
“巡抚大人,您就可怜可怜那些伤员和阵亡士兵家属吧!
他们是为朝廷牺牲的,总不能断了他们的生路!”
肖显荣随即卖惨道。
死道友不死贫道。
谁到知道朝廷穷,可是这些钱必须要出。否则,士兵们闹了起来,那是会出大事的。
内心深处,他已经打定了主意。如果巡抚衙门不肯给钱,那就让士兵家属抬着棺材过来闹。
把矛盾引向巡抚衙门,总好过让士兵记恨自己,在战场上给他放冷箭要强。
由此导致的恶劣政治影响,肖显荣现在已经顾不上了。
他只知道军营现在是一个火药桶,不处理好善后事宜,补发一部分欠饷,他这个总兵坐不稳位置。
……
踏上归途,大家的心情都很不错。
虽然少了伪帝,平叛未能尽全功,但此行的收获实在是太丰厚了。
士兵们一个个都是大包小包,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他们这次是发了财的。
急着带大军离开,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捞的太多。一直留在贵州地界,容易夜长梦多。
干了这么大的一票买卖,保密是不可能的。一旦消息传了出去,必然招人嫉妒。
人性最不可控,在利益的驱使下,干蠢事的太多了。
为了减少不必要的麻烦,索性就带着士卒们先回广西休整。顺便把战场上的收获,带回老巢进行安放。
甭管外界怎么羡慕嫉妒,也没人有胆子跑到数万精锐之师的老巢虎口夺食。
大不了被人酸几句,再遭受御史弹劾一阵子。李牧的心态足够好,只要他没亲耳听到、亲眼见到,就可以当做什么都没发生。
发战争财的,又不只有他一个。广西军可不是什么草根团队,里面充斥着大量的勋贵子弟。
倘若保不住到手的财富,那么整个勋贵集团,都会沦为官场上的笑柄。
就算有御史弹劾,京中的那些父辈们,也会出手帮忙善后。
最近两年大虞狼烟四起,连带着勋贵集团在朝堂上的话语权,也跟着上升了不少。
等到战争结束后,他麾下这十几名高层将领,就算成不了总兵、都指挥使,也能捞一个副总兵或者是都指挥同知的位置。
全部都是实权派将领,往全国各地一散开,以李牧为首的勋贵少壮派,就算是初步成型了。
纵使比起九边将门,也能够不落下风。
“指挥使大人,出大事了!”
“总督府送来六百里加急,十天前安庆被叛军攻陷,应天府的安全遭到严重挑战。
侯爷希望您在结束贵州战事后,立即赶回广州商议对策。”
听到这个消息,李牧脸上没有任何变化。
没有及时平定白莲教叛乱,江南地区局势糜烂,就是必然的结果。
且不说大量的难民涌入江南地区,光前面为了筹集军饷,就多次向江南地区摊派钱粮。
如果严格按规定执行,倒也出不了大事。可惜执行上出了问题,原本该承担摊派的士绅们不仅不掏钱,反而趁机大捞了一笔。
把本该他们承担的税款,转移到了普通民众头上。朝廷加征一钱银子,到了地方上就三五倍的增加。
许多不该掏钱的百姓,也被迫承担高额的赋税。
官员和士绅们大肆捞钱,搞得地方上民不聊生。就算没有白莲教叛军,也会有别的叛军出现。
李牧诧异的问道。
针对叛军的围歼计划非常成功,除了少数漏网之鱼,基本上实现了全歼敌军。
一切都很顺利,唯独没找到伪帝史荣轩。
活不见人,死不见尸,这是最麻烦的。
“是的,大人。
我们搜遍了战场上的每一个角落,都没有发现伪帝的踪迹。
贵州军那边,同样没有任何发现。就连土司那边,我们也派人问过了。
周边的州府都进行了严密布控,还发动了民团巡逻,如果伪帝逃了出去,不可能没有被发现。
要么他在逃亡过程中换了士卒的衣服,直接死在乱军之中,尸体被折腾的没法辨认,要么就是被人藏了起来。”
项星翰肯定的说道。
在别的事情上,贵州地方官可能会敷衍了事。追捕伪帝这种大事上,绝对不会有人犯糊涂。
在这个出门都要路引的时代,在当地没有任何根基的伪帝,根本不可能走出贵州。
“罢了!
没抓到就没抓到好了,行文贵州巡抚衙门,让他们务必将流窜在外的伪帝揪出来。
师爷,给舞阳侯的战报上,直接说伪帝疑似死在战场上,被大火烧的尸骨无存。”
李牧平静的说道。
现在的局面,窝藏伪帝纯粹是脑子有坑。这种抄家灭门的大罪,他不信有人会傻乎乎的往上凑。
就算是不服王化的本地土司,在他的大军进入铜仁府后,也变得乖巧了起来。
不准越界都是扯淡,大军一直都是怎么方便怎么来,沿途的土司就没一家敢说个不字。
因为行军速度太快,没有携带足够的粮草,他派人还向当地土司借了一些。
人家表现的格外通情达理,不光拿出了酒肉招待特使,还大度的表示:些许粮食就不用还了,就当交个朋友。
事后还专门派人送上了厚礼。
李牧大致统计过,收到的礼物数量,和附近的土司数量完全吻合,没有一家遗漏的。
态度要多端正,就有多端正。无论怎么看,他们都不像是能窝藏伪帝的。
相比之下,伪帝死在战场上的可能性更大。
说白了,军中见过伪帝史荣轩的,也就抓到的那帮俘虏。
被逼着过去辨认尸体,谁知道他们是否用心啊!
如果有人心怀故主,不忍史荣轩死后还要受罪,哪怕看到了也会说没看到。
炎炎夏日,尸体不能长期存放。核算完军功之后,叛军的尸体就被一把火给烧了。
现在就算想要重新核验,都没有机会。
为了万无一失,李牧还是做了两手准备。
倘若伪帝史荣轩长期不露头,那就是被斩杀在战场上;倘若伪帝再次露头,那就是贵州地方官员渎职。
反正作为率军平叛的将领,他是认真履行了职责。该行文的时候,绝对不含糊。
朝廷不可能为了这么点儿小事,追究他这位有功之臣的责任。就算皇帝心里不爽,被迁怒的多半也是贵州地方官。
现在的贵州,可不是后世开发完善的贵州。在大虞朝,贵州同样是罪犯流放地。
这些地方官,在朝中本来就属于边缘角色。稍微有点儿背景,谁愿意跑到贵州来任职啊!
就算皇帝看他们不爽,下降的空间也有限。大不了挨一顿斥责,被罚上几个月俸禄。
尤其是县一级官员,一下子把把他们都拿下了,朝廷都找不到人填坑。
毕竟,广西下面州县官员的缺额,就够让吏部头疼的。
再加上一个贵州,那就更难补充满编制。
……
“大人,李指挥使拒绝了邀请,直接就撤军离开了。
据说是接到了舞阳侯军令,要赶回去参加江南保卫战。”
收到这个消息,府衙中的一众贵州高层,纷纷流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
一般来说,客军在撤离前,都要捞上一笔之后,才会安分的撤军。
倘若钱给的不到位,下面的官兵就会自己动手解决,绝不给朝廷添麻烦。
广西军过来追击叛军,虽然不是他们邀请来的。可来了就是来了,地方衙门都得表示一下。
某种意义上来说,李牧这次的行动,也挽救了他们的仕途。
如果不是广西兵来的快,光靠他们自己的力量,根本挡不住敌军的攻势。
到时候搞丢了娄山关,让叛军进入蜀地,朝廷问责下来,他们能不能保住脑袋都不知道。
“既然李指挥使高风亮节,那么筹集起来的这笔款子,就用在追剿叛军余孽上。
白莲教叛军的主力被歼灭了,可依旧有少量溃兵,流窜到了贵州各地。
其中不乏叛军高层,甚至伪帝也有可能混杂在其中。接下来大家务必把这些反贼找出来,还贵州一个朗朗乾坤!”
巡抚吴宇辰大义凌然的说道。
内心深处,此刻的他却是一点儿也不平静。
在官场上混,同一个梯队的官员,在不涉及自身利益的情况下,大家都会互相给面子。
现在他准备好了酒席,都没有请到人。摆明是对方看不上他,没有同他结交的心思。
作为一省巡抚,居然被一名武将给无视了。传出去的话,简直就是滑天之大稽。
生气归生气,吴宇辰非常清楚,自己现在什么也不能干。
他这种边缘位置上的巡抚,在朝中的话语权,还赶不上一些大府的知府。
广西兵急着离开,甭管是真局势危机,还是单纯的借口,他都必须当做前者来处理。
“巡抚大人,在最近这些日子的战斗中,我军损失惨重。
光阵亡人数就超过两万,还有八千伤员需要救治,急需巡抚衙门下发一笔抚恤金。”
总兵肖显荣当即叫苦道。
在拦截叛军的过程中,贵州军也付出了惨痛代价。虽然阵亡人数没有两万,但六七千还是有的。
考虑到上面拨款,喜欢砍预算,他只能虚报伤亡。
顺便借着这个机会,清理一下过去吃空饷的烂账。
歼灭叛军中央政府的大功,贵州军虽然只是蹭了点儿,那也不影响他拿出来说事。
“部队伤亡这么大,那抚恤金缺口就太大了。
现在朝廷不富裕,我们需要替陛下分忧,你们也要体谅一下朝廷。
巡抚衙门,给你们划拨五万两银子,先把阵亡士卒的身后事给处理了。
其余的抚恤金,等朝廷财政富裕了,再给你们进行补发。”
吴宇辰的回答,把肖显荣气的吐血。
前面叛军杀过来的时候,可不是这么说的。现在敌人没了,不需要用兵,一下子就变了脸。
按照大虞朝的规矩,士兵阵亡之后,一次性补偿三年全额军饷,随后减半发放。一直到父母、妻子故去,且子女成年结束。
若是有军职的,长子继承其职位,那么就只给丧葬费。
毫无疑问,发展到现在这些抚恤待遇,早就已经名存实亡。
如果将领良心的话,会想办法争取到一次性补偿。后续的抚恤金,那就看朝廷的拨款情况,基本上是拿不到。
倘若将领贪婪点儿,直接吞了抚恤金,士兵就算白死了。
现在不是肖显荣贪不贪的问题,而是巡抚衙门不想给钱。
区区五万两白银,光阵亡士兵的丧葬费,加上救治伤员的医药费,就花的七七八八。
“巡抚大人,这么点儿钱够干嘛?
按照大虞律,每名士兵的丧葬费 抚恤金,不得低于30两白银。
加上伤员医药费,以及士兵们的战功赏赐,最少也要九十万两!”
肖显荣果断还价道。
按照他上报的数字,九十万两的开销,真心不算多。
战争本身就是吞金兽,不光军械粮草等战略物资要钱,战后的抚恤金和赏赐,也是一笔巨大的开销。
大虞朝财政紧张,很大程度上就是被战争给拖累的。再多的钱遇上这个吞金兽,也有被消耗殆尽的时候。
“九十万两?
肖显荣,你在给本官开玩笑吧!
实话告诉你,贵州的各级衙门府库全加在一起,都凑不齐九十万两白银。
最多十万两,多一个大字都没有!”
吴宇辰果断砍价道。
能一次性拿出九十万两白银的衙门,整个大虞朝都没几家,但这其中肯定不会有贵州。
整个贵州省一年的财政收入,都没有九十万两白银。对大虞财政的贡献度,还不足千分之三。
就算是节流了税款,也填不上这个窟窿。
更糟糕的是,在前面的云贵联军战败中,贵州巡抚衙门就支付过一次巨额抚恤金。
加上零碎战争的开销,现在的巡抚衙门,也是真的没钱。
事实上,这也是贵州官员之前为什么想花钱运作,把叛军歼灭在湖广的原因。
战争实在是太花钱了,哪怕仅仅只是拦截了一下叛军,贵州巡抚衙门的账单上,支出就超过四十万两。
加上善后费用,没有七八十万两,根本就搞不定。
“巡抚大人,您就可怜可怜那些伤员和阵亡士兵家属吧!
他们是为朝廷牺牲的,总不能断了他们的生路!”
肖显荣随即卖惨道。
死道友不死贫道。
谁到知道朝廷穷,可是这些钱必须要出。否则,士兵们闹了起来,那是会出大事的。
内心深处,他已经打定了主意。如果巡抚衙门不肯给钱,那就让士兵家属抬着棺材过来闹。
把矛盾引向巡抚衙门,总好过让士兵记恨自己,在战场上给他放冷箭要强。
由此导致的恶劣政治影响,肖显荣现在已经顾不上了。
他只知道军营现在是一个火药桶,不处理好善后事宜,补发一部分欠饷,他这个总兵坐不稳位置。
……
踏上归途,大家的心情都很不错。
虽然少了伪帝,平叛未能尽全功,但此行的收获实在是太丰厚了。
士兵们一个个都是大包小包,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他们这次是发了财的。
急着带大军离开,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捞的太多。一直留在贵州地界,容易夜长梦多。
干了这么大的一票买卖,保密是不可能的。一旦消息传了出去,必然招人嫉妒。
人性最不可控,在利益的驱使下,干蠢事的太多了。
为了减少不必要的麻烦,索性就带着士卒们先回广西休整。顺便把战场上的收获,带回老巢进行安放。
甭管外界怎么羡慕嫉妒,也没人有胆子跑到数万精锐之师的老巢虎口夺食。
大不了被人酸几句,再遭受御史弹劾一阵子。李牧的心态足够好,只要他没亲耳听到、亲眼见到,就可以当做什么都没发生。
发战争财的,又不只有他一个。广西军可不是什么草根团队,里面充斥着大量的勋贵子弟。
倘若保不住到手的财富,那么整个勋贵集团,都会沦为官场上的笑柄。
就算有御史弹劾,京中的那些父辈们,也会出手帮忙善后。
最近两年大虞狼烟四起,连带着勋贵集团在朝堂上的话语权,也跟着上升了不少。
等到战争结束后,他麾下这十几名高层将领,就算成不了总兵、都指挥使,也能捞一个副总兵或者是都指挥同知的位置。
全部都是实权派将领,往全国各地一散开,以李牧为首的勋贵少壮派,就算是初步成型了。
纵使比起九边将门,也能够不落下风。
“指挥使大人,出大事了!”
“总督府送来六百里加急,十天前安庆被叛军攻陷,应天府的安全遭到严重挑战。
侯爷希望您在结束贵州战事后,立即赶回广州商议对策。”
听到这个消息,李牧脸上没有任何变化。
没有及时平定白莲教叛乱,江南地区局势糜烂,就是必然的结果。
且不说大量的难民涌入江南地区,光前面为了筹集军饷,就多次向江南地区摊派钱粮。
如果严格按规定执行,倒也出不了大事。可惜执行上出了问题,原本该承担摊派的士绅们不仅不掏钱,反而趁机大捞了一笔。
把本该他们承担的税款,转移到了普通民众头上。朝廷加征一钱银子,到了地方上就三五倍的增加。
许多不该掏钱的百姓,也被迫承担高额的赋税。
官员和士绅们大肆捞钱,搞得地方上民不聊生。就算没有白莲教叛军,也会有别的叛军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