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创业实录 第三十四章 莱茵盾国际化

小说:非洲创业实录 作者:恶的呃呃呃 更新时间:2025-02-08 23:46:05 源网站:平板电子书
  实际上和东非这种后发国家相比,法国还是家底过于雄厚,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法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资本输出国,仅次于英国。

  这个阶段里,欧洲是当之无愧的世界金融中心,除了英法德以外,比利时,荷兰,瑞士等国家,金融业发展都相对不错,就是比利时对外资本输出都在三十亿莱茵盾左右,差不多是五亿美元。

  不过在战前,这些国家的资本输出方向和侧重点有所不同,英国的投资主要在帝国内部,即英国所占有的广大殖民地,其次是整个美洲。

  法国的国外投资主要是在欧洲,其中俄国占大头,其次是东非,最后才是本国殖民地。

  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在于法国殖民地质量上显然不如英国殖民地,英国资本可以选择印度,加拿大等地区,并且获得不错的回报,而法国殖民地相对而言,投资见效比较慢。

  最后是德国,德国的投资可选项比英国和法国就少很多,主要是中东欧和奥斯曼帝国以及东非,值得一提的是奥匈帝国是德国投资的重点区域。

  不过,自从世界大战之后,这种世界金融业的格局也发生了极大变化,比如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而东非也从战前的负债累累,成为战后的世界主要债权国之一。

  这种转变实际上和两国的经济相适应,战后东非和美国的工业产量之和,超过世界工业产量的百分之五十,而欧洲则萎缩到百分之三十左右,而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也就是大约普法战争时期,欧洲的工业产量接近全世界工业产量的百分之六十五。

  由此可见,东非和美国等域外国家崛起,对欧洲经济和工业的强大冲击和破坏。

  就比如南美这一过去英国重点的资本输出地区,因为一战的原因,事实上被美国和东非瓜分掉,而战后,英国资本想回归这一地区,几乎不可能实现,英国资本只能进一步向本国殖民地内部流动。

  法国则比英国还要惨,法国最大的投资在俄国,但是俄国工党上台导致法国对俄国投资血本无归,唯一的好消息则是法国遭受的损失肯定比前世小一点,这是因为东非崛起,让法国资本找到了新的投资热土。

  其实,从战前欧洲各国资本输出的分布特点,就可以看出来,欧洲的资本流向实际上更倾向于本国的势力范围,其次是国际关系相对密切的地区和国家,最后是信誉相对可靠的独立主权国家。

  而东非对于法国而言就属于第三者,也就是信誉相对可靠的独立主权国家,这样的大前提下,法国在东非的投资才不会受到区别对待。

  如果,东非也和俄国一样不认旧账,那法国恐怕战后经济会直接破产,毕竟法国在东非的投资仅次于俄国,而且这一次法国可不是战胜国,能够从德国获得赔款来弥补本国的损失。

  针对目前国际经济形势的新变化,以及东非本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恩斯特说道:“在战后,世界金融业格局发生了十分巨大的变化,虽然英镑的国际地位依旧维持稳定,但是已经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而法国因为战争和俄国违约的影响,法郎的地位可能被动摇。”

  “这是一战对世界旧秩序产生最重要的影响,它可能使得国际经济秩序发生重大变化。”

  “这给莱茵盾国际化提供了有利条件,我们也趁着现在的大好时机,建立稳固的莱茵盾区。”

  一战前国际货币领域的三大主要货币,分别是英镑,美元和法郎,对应的就是英镑区,美元区和法郎区。

  而东非莱茵盾因为历史时间短的原因,在国际贸易中影响力尚且不如德国马克,只能排在世界第五位。

  当然,这也和东非金融业发展时间较晚,东非市场开放时间晚等原因息息相关。

  而现在东非莱茵盾已经有条件成为世界的强势货币之一,这得益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东非在全世界影响力的极速上升和东非工业的飞速发展。

  从上个世纪的南非战争开始,到一战结束,东非成功将自己的影响力从非洲本土,辐射到整个印度洋沿岸,中东和中亚,南洋和东亚,南美等地方,这为莱茵盾的国际流通奠定了基础。

  在上述地区中,东非建立了相对稳固的经济势力范围和支点,可以为莱茵盾的流动保驾护航。

  而这些区域,也正是东非海军以及未来空军能够覆盖到,且占有一定优势的地区。

  就比如波斯湾的第三舰队,东亚的两个经济自贸区,南美南部国家经济上和东非的深度合作,南洋广泛的殖民地等等。

  而这也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英国为什么要在战后,想方设法堵死东非北上通道,进入欧洲的的原因,一旦东非将影响力深入到欧洲,那东非莱茵盾几乎和世界货币没有区别,严重威胁到英镑的统治地位。

  在英国工业和军事实力相对滞后发展的大背景下,金融业可以说是英国最后的救命稻草,所以英国势必会对其他可能威胁到英镑地位的货币进行打压。

  所以不仅仅是东非的莱茵盾,美国的美元,法国的法郎,德国的马克等都是英国打压的对象。

  这几者之中,美元和法郎在20世纪以前,就已经成为仅次于英镑的主要国际货币,比如美元,他在世界各国储备外汇中的份额仅次于英镑,这得益于美国强大的经济和工业实力,以及美国十分发达的国际贸易。

  而法国自从近代以来,就一直在国际社会中扮演重要角色,甚至长期以来是国际秩序的主导者之一,在世界范围拥有广泛的影响力,以及仅次于英国的庞大殖民地,所以法郎一直都是主要的国际货币。

  相比较之下,东非莱茵盾和德国马克实际上都是后来者,德国统一也就是上个世纪中后期的事,普法战争之后,德国才成为世界上的主要经济体,不过刚刚统一的德国,就拥有不错的经济基础,这让德国马克的国际份额一直持续高速增长。

  而东非莱茵盾虽然出现的时间,比德国马克还要晚,发挥作用的时间更是不及德国马克。

  毕竟,东非完全放开国内市场,也不过是1910年以后,在此前东非的经济的国际参与度一直不高。

  所以恩斯特说道:“莱茵盾在世界的影响力和它的价值是不匹配的,这是东非作为后发国家,甚至是世界最年轻国家的劣势之一。”

  美国,德国,日本这些国家和东非一样,都是后发国家,但是东非还占着一个世界最年轻国家的身份,东非的历史仅有不到一个世纪,比美国等殖民地发展而来的国家都要年轻的多。

  “所以,莱茵盾国际化必须进一步打开莱茵盾在经济市场上的知名度,使其成为一种被广泛认同的国际硬通货,从而实现我们缩短我们和欧美国家在货币领域的差距。”

  “而通过长时间的努力,我们已经为莱茵盾的国际化,打下了良好的底子,工业领域,东非工业体量世界第一,同时东非地大物博,物产丰腴,这为莱茵盾提供了牢靠的内在价值。”

  当然,恩斯特还没有提到一点,那就是东非国库充足的黄金储备,在金本位时代,这对于东非莱茵盾而言是一个巨大优势。

  “现在莱茵盾所缺乏的是外部影响力,所以为了提高莱茵盾的国际流动性,在新经济形势下,帝国应该着手建立莱茵盾的国际支付体系,国际清算体系,国际储备体系等等。”

  “这对于我们在五五规划期间,进一步完善本国金融业体系,提高了更高的要求。”

  “帝国的金融业得到较大发展,是在一战之前,相对于欧美国家可以说十分不成熟,所以我们现阶段的一个经济任务,就是整顿国内金融业市场,建设完备金融系统。”

  “同时,在国家层面,计划筹建一个新的国际金融业中心,方便帝国和世界各国的经济往来和交流。”

  在此前,东非的国际金融业中心是蒙巴萨,在一战期间,因为东非成为世界主要工业和战略资源出口国的原因,蒙巴萨的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其国际金融业中心的地位也得到了极大加强。

  但是,蒙巴萨的一个缺点也让人无法忽视,那就是蒙巴萨处于东非的东海岸,这不利于东非和大西洋沿岸地区国家展开金融相关领域的发展。

  所以恩斯特说道:“蒙巴萨的地理位置有缺陷,或者说东非的地形让我们金融业发展受到阻碍,所以为了加强金融业建设,方便东非和国外的交流,应该新增设两个新的国际金融业中心。”

  “一个是卡宾达,一个是达累斯萨拉姆市,卡宾达成为东非西海岸的国际金融业中心,而达累斯萨拉姆市则成为东海岸金融业发展的重要补充。”

  实际上,如果不是东非西北的加蓬省和喀麦隆省,因为自然因素限制,导致难以开展经济开发,交通比较差的原因,西海岸的新金融业中心肯定是越靠北越好。

  就像蒙巴萨一样,他的位置最方便东非和远东,印度洋沿岸国家等地区交流,而再往北就是索马里地区,虽然也是东非领土,但是索马里地区的气候环境过于恶劣。

  而东非西北部的加蓬和喀麦隆则是另一个极端,索马里是典型的热带沙漠区域,而西北部则是典型的热带雨林地区。

  东非增加两个新的国际金融业中心,其中东西海岸肯定要各有一个,这也就是蒙巴萨和卡宾达,而达累斯萨拉姆市被确立该属性,则是为了方便东非中部和南部地区的发展。

  虽然东非是两洋国家,但是东非东西海岸的差距还是存在的,东海岸的经济整体上比西海岸强一个档次,毕竟东非东海岸的宜居带更长。

  而西海岸的宜居带只有安哥拉沿海,这使得二者经济体量上存在巨大差距,当然,这也和西部开发时间较晚,资源人口更少等有关,毕竟东非西部目前经济甚至比不上东非的中部。

  “除了三个国际金融业中心的建设以外,同时加强莱茵市国内金融业中心的功能和地位。”

  莱茵市作为东非首都,同时又是国家中心城市,交通枢纽,天然有建设国家金融中心的优势,实际上,如果不是航空业尚且不够发达的原因,莱茵市同样是可以建设成为国际金融业中心的。

  但是,现阶段肯定无法达成这个目标,毕竟莱茵市现在的交通还是依赖陆地交通,也就是铁路和公路的枢纽城市地位,这只能方便东非国内资本的汇聚和辐射,而不利于和国外的交流。

  这同样和东非的地理有关,东非占据近半个非洲大陆,但是周边没有强国,甚至是规模相当的经济体,除了东非以外,非洲经济第二发达的国家居然是埃及,这个半殖民地国家。

  而埃及人口只有将近一千万,耕地也仅限于尼罗河两岸的狭长地带,工业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且没有独立发展经济的主权。

  但是,除了埃及以外,东非的其他陆地邻国和地区,可以说更是惨不忍睹,只有南德意志王国一个独立国家,其他都是各国的殖民地,而南德意志王国的体量又太小,人口仅达到数百万规模。

  所以东非一国的经济体量就占到了整个非洲的九成以上,从工业角度来说,东非完全可以一国代表整个非洲大陆。

  所以,非洲大陆的经济情况,不足以支撑现阶段莱茵市成为国际金融业中心。

  而在全世界内陆城市中有这种条件的反而更有可能是莫斯科,毕竟莫斯科所在的俄国地跨欧亚大陆,陆上邻国众多,而且经济体量都很可观。

  所以理论上,莫斯科是可以借助欧亚铁路和公路网,从而成为欧亚大陆金融中心的,但是,这也仅仅是理论上,就目前的情况来说,欧洲尤其是西欧的经济比俄国强大的多,而从历史长期角度来看,远东帝国未来经济势必也会重新复苏,所以俄国的地理位置,看似两头通吃,实际上两头都吃不到,反而有被两端发达经济体虹吸的可能性,而前世俄罗斯经济也证明了这一点。

  不过,俄国的地理位置优势不能因此而否认,毕竟有一句话叫做事在人为,俄国人只不过没有这样的能力罢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非洲创业实录,非洲创业实录最新章节,非洲创业实录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