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创业实录 第二十章 平原省

小说:非洲创业实录 作者:恶的呃呃呃 更新时间:2025-01-31 23:59:01 源网站:平板电子书
  不过,东非显然是回不到奴隶制时代了,而这也导致现在东非很多重要的工程都慢了下来。

  亚尔斯德接着说道:“通过区域性调水,使得水资源分配更加均匀,扩张帝国农业和生态的边界,这应该算作开源。”

  “而在终端用水区域,通过技术手段,控制用水量,提高用水效率,这是节流。”

  “我们以南方的三省作为实验区,对区域性调水工程进行实验探索,届时从阿平顿市到金伯利和布隆方丹市,再到奥托市和哈博罗内市,和德拉肯斯山脉东部的新汉堡港市,马普托形成一个强有力的南方城市群,成为帝国经济新的一极。”

  在讨论完节水农业后,东非政府在农业领域的主要讨论就是土地综合整治。

  而这个议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就是耕作区域的土壤改良工作,其次是牧区的水土保持,最后是生态边界的保护。

  国土资源部的伯克利部长说道:“帝国的耕地面积超过二十亿亩,但是如此庞大的耕地面积,也对我国生态环境造成了深刻影响。”

  “就耕地区域内的问题来说,不合理的开发和使用,导致土壤肥力下降,粮食产量下滑,土地板结,盐碱化等问题越发凸显。甚至在部分地区引发了相关的自然灾害,例如沙尘暴,扬尘等等。”

  “所以针对于此,国土资源部认为,应该对部分不合理的耕作区域进行裁撤,退耕还草,还林,甚至是还湖和湿地。”

  除了从生态角度考虑以外,国土资源部同样结合了当前东非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国际粮食价格持续处于低位的情况下,东非确实没有必要进一步拓展耕地面积,反而应该减少。

  伯克利接着说道:“而对于全国的耕地,同时应该制定科学的管理办法和种植模式,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

  “这次我们关注的重点在于土壤的改良,东非耕地面积虽然庞大,但是土地质量,也就是肥力在世界范围来看并不算高。”

  “过去我们虽然也进行过土壤改良工作,但是因为认知不到位,经验缺乏,理论发展缓慢等原因,没有获得太好的效果。”

  “所以,借助五五规划这个新的经济发展期,推动农业领域的高质量发展,就要更加注重科学和实验……”

  对于这一点,恩斯特十分赞同,他说道:“过去帝国经济发展相对粗犷,为了增速和数量,忽视了大量实际问题。”

  “而到了五五阶段,我国的经济性质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再粗犷野蛮式的发展,不仅对国民经济起不到正面作用,反而会为未来埋下巨大隐患。”

  “所以,从五五规划开始,我国经济发展应该转向精细化,政府在考虑问题的时候,也要更加全面,而不是像过去那样,为了经济发展而忽视其他问题。”

  ……

  1921年初。

  随着东非政府的经济发展会议结束后,东非第五次五年规划正式在乡村地区拉开。

  而这一次,农业领域的改革主要从东非的国有农场,种植园等生产单位展开。

  自从市场开放之后,东非农村地区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大量土地被私人承包,尤其是经济作物方面。

  经济作物不好管理,且无法全面机械化,所以很多经济作物种植区,被东非政府租给私人,企业或者农村合作社。

  而这样做的结果,则是东非对农村地区的掌控力度大幅度削弱,或者说行政从农业生产领域大幅度撤退。

  除了粮食作物,以及部分经济作物以外,东非农业领域的半私有化十分严重,之所以是半私有化,这是因为土地的所有权依旧在东非政府手中。

  在恩斯特的理念里,土地这种东西肯定不能完全私有化,也不能完全国有化,走向任何一个极端方向,都不符合中庸之道。

  当然,从历史经验的角度来看,土地就是不断在这两个方向内来回摆动,而恩斯特的历史经验自然是从远东帝国五千年的历史经验中得出来的。

  比如奴隶制时代,远东帝国盛行井田制,南北朝和唐朝早期的府兵制,明朝初期的卫所制度,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

  这种轮回,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历史的螺旋上升性。

  所以在恩斯特执政时代,东非的经济领域也是按照这个规律变动,从上个世纪的土地完全国有化,到现在土地承包制度的大规模出现,反映了恩斯特的执政理念。

  在土地承包大规模出现后,东非政府手中依旧掌握着大量耕地资源,并且在个别地区,尤其是谷物种植和部分战略性农业物资生产领域,国有化农场,种植园依旧广泛存在。

  这让东非政府在农业发展领域,处于进可攻,退可守的地位,维持着国家农业发展的平衡区域。

  平原省。

  作为东非比较年轻的省份,平原省的农业就以国营农场为主。

  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如今平原省已经成为东非新的农业生产基地,尤其是水稻种植面积,占据绝对优势。

  平原省是当初东非农业机械化最先试点的区域,加上其加入东非的时间比较晚,所以其农业处处体现着各种政府组织规划的影子。

  “围绕林波波河等河流,平原省成为了我国新的农业生产基地,尤其是在商品谷物方面,对全国粮食市场有着重要影响地位。”

  “1920年,我们省的国营农场数量高达九十三个,是全国农业国有化程度最高的地区,同样是帝国境内的大型现代化农业示范区。”

  “平原省的机械化程度,位居帝国所有省份的首位,是第一个完成农业机械化的地区。”

  “在五五规划期间,我们省将进一步响应中央政府的政策号召,推进对林波波河等境内河流的综合治理,对全省土地进行科学规划,维护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平原省高官赛特鲁在记者面前侃侃而谈,随着东非政府关于五五期间的农业发展政策落实开始。

  作为东非农业国有经济占据主导地位的主要省份,平原省自然而然成为了这次关注的重点。

  “赛特鲁高官,如今世界是工业化的时代,而平原省作为一个典型的农业大省,不知道过于重视农业方向的发展,是否会对平原省未来发展产生影响?”国家农业报的记者向赛特鲁问道。

  对于这个问题,赛特鲁说道:“记者先生,你也说到了,我们平原省是国家定位的农业生产区域,这也就注定了我们省和其他省份发展定位的不同。”

  “所以,平原省的任务,首先就是要保障国家布置的农业生产任务,从而稳定国内粮食价格,为国民吃饱饭做出积极贡献,我想没有比让人吃饱饭更重要的事。”

  “而且,我们平原省特有的省内情况,这也让我们省努力向着大湖区农业基地的方向发展。”

  “平原省的优势就是农业,我们有全国独一份的黑土地平原,而黑土地是全世界都比较稀缺的农业发展资源。”

  “比如乌克兰等东欧地区,美国中部,远东帝国的东北,阿根廷,这四个国家拥有丰富的黑土资源,这也让他们农业在全世界范围比较出名。”

  “而平原省的黑土面积虽然无法和上述地区相提并论,但是也是帝国境内最大的黑土分布区。”

  “除此外,我们省还有两个优势,一个是靠海,这让我们省的粮食外调十分便利,其次是平原,这让平原省成为全国第一个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地区。”

  “同时,应该值得关注的一个地方,就在于平原省发展历史短,所以我们省的人口也比较少,而这也正是平原省能成为帝国商品谷物生产基地的重要原因。”

  东非平原省成立也就是南非战争之后,到如今也不过才三十年时间,而且因为机械化的推广,这使得平原省的农业人口并不多。

  所以,平原省虽然是一个农业省,但是因为地广人稀的特征,反而使得这里的农业发展是有利可图的。

  因此,赛特鲁说道:“综上所述,虽然工业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个国家突破的主要方向。”

  “就比如我们东非,如果没有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到如今短短三十年里,迅速完成工业化,那东非的发展上限也不过就是如今巴西的水平。”

  “显然,工业对帝国成为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大国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同样不能忽视农业对帝国的重要贡献。”

  “在特定情况下,农业发展一样可以推动一个国家的发展,最典型的就是阿根廷,阿根廷的工业并不发达,但是看着农业发展,这使得阿根廷成为本世纪初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

  这里赛特鲁拿阿根廷举例,因为阿根廷是一个典型靠着农业发家致富的国家,这个时代的阿根廷,其经济水平甚至不比其他工业强国差。

  “赛特鲁高官,请允许我打断一下,阿根廷的农业条件可以说在全世界都是最好的,平原省难道能够和阿根廷相提并论么?”记者问道。

  赛特鲁毫不客气的说道:“除了面积上的差距以外,我们平原省和阿根廷只能说各有所长,比如阿根廷水资源比我们更丰富,但是我们的机械化程度比更高,阿根廷有欧洲市场支撑,我们也有全国市场做支撑。”

  记者说道:“但是阿根廷的出口中,乳畜产品为主,且价值更高,而平原省以谷物种植为特长,但是国际粮食价格却长期处在低位,投入成本也更高。”

  对于记者的问题,赛特鲁没有反驳,他说道:“我们和阿根廷确实差距不小,但是从经济平均水平来看,二者实际上是相当的,毕竟阿根廷光是人口就有将近千万,而我们省连一百万人都不到。”

  “而且,我们省因为农业发展任务的原因,自由度显然不如阿根廷,能够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已经是极限了。”

  “当然,我们省也在尽可能的推动工业的发展,尤其是省会新乡,还有省内第一大城市伊尼扬巴内的发展。”

  伊尼扬巴内是前世莫桑比克的重要海港城市,也是如今东非贝拉到马普托海岸线中间最大的城市之一。

  “伊尼扬巴内市,如今人口已经超过二十万,工业水平在全国能排到中上游水平。”

  “所以,除了农业领域的发展以外,我们省,将会进一步推进省会新乡和省内第一大城市伊尼扬巴内在工业领域的发展。”

  “尤其是伊尼扬巴内,我们省将重点将其打造成为区域的工业中心之一,在农业机械,食品加工等领域形成强大的产业链。”

  实际上,平原省虽然是一个农业大省,但是它却同时是东非城镇化水平最高的省份之一。

  1920年平原省的城镇化水平超过百分之六十,全省三分一的人口生活新乡和伊尼扬巴内两座城市,除此外还有很大一部分人口生活在省内的其他城镇。

  而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就在于平原省实行的是大农业化生产模式,机械化程度高,只需要较为少的人口,就能管理大片土地。

  当然,这样一来平原省想要发展,就必须依赖外来人口流入,因为平原省本就存在历史短,如今很多平原省人口都是当年东非政府从其他区域迁徙过来的。

  赛特鲁说道:“平原省重视工农业的发展,我们在确保国家农业任务完成的同时,也是积极支持工业,商业和服务业发展的。”

  “而在五五规划期间,我们省将进一步推动农业领域的集约化,多元化,可持续性发展。”

  “新建一批水利设施,进一步改造省内的基础条件,保障工农业和生活用水稳定,同时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

  “同时,对林波波河流域的生态进行维护和改造,减少水土流失,荒漠化问题的出现和发展。”

  林波波河发源于南非高原,不过其主要惠及的地区还是平原省,至于上游因为水量偏少的原因,并不值得太过关注,所以平原省也是最重视林波波河生态环境的地区。

  因为林波波河上游处在南非高原,而南非高原本身就是降水偏少的区域,所以植被并不茂盛,生态脆弱,如果大幅度开发,可能让林波波河向着远东帝国黄河的方向发展。

  好在林波波河上游人口并不多,否则的话,要是过度开发,那最后危害的还是平原省。

  平原省的自然条件优渥,但也不是没有缺点,而且因为历史短的原因,发展经验不足的问题也无法避免。

  而平原省政府在五五规划期间,就打算对过去三十年里,平原省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纠正。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非洲创业实录,非洲创业实录最新章节,非洲创业实录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