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大秦国际学院的学子穿秦国服饰,说秦国语言,吃秦国食物,遵循秦国生活习惯,与秦国人又有何异?

  想到此处,摩叶上师猛地惊觉,也许这才是秦国人想要达到的目的:让这些外邦学子逐渐适应秦国的一切,以在日后更亲近秦国。

  秦国人并非好心让他们到此入学读书,而是有着远大的谋划,但不得不说这是一种好手段,利用文明吸引愚昧,利用先进吸引落后。

  那些大秦国际学院的外邦学子也注意到他们,投来好奇的目光,有人还谈论起来,应是在谈论他们的相貌衣着。

  这些学子等学成回归他们的国邦部族后,即使不是所有人都亲近秦国,但有很多恐怕都会对秦国有好感,且由于在秦国学习生活,做起事来会与秦人相近,仿效借鉴秦国之法。

  而在他们带领影响下,他们的国邦部族会逐渐秦国化,从上到下接受秦国之物,恐怕这才是秦国人真正的打算,向诸国传播秦国的影响,使之接受秦国的事物。

  未来的世界,会不会人人都说秦言写秦文,以穿秦人服饰为荣,以有秦人之物为耀?

  与秦国相比,他们孔雀国差得太多太远,只希望能向国内传回消息,警醒其他人,向秦国人发起追赶,不然后果太可怕了。

  按下心中涌现的念头,摩叶上师继续前行,没行多久,便见前方一间房屋前,排着许多的秦人,似是在售卖什么东西。

  的确是在售卖东西!

  因为摩叶上师看到有人从那房屋中拿到东西,当场便兴高采烈地看了起来,周围的人还挤到那人身边同看,很快便围了一堆人。

  那东西比较怪,是一张布,上有图案和文字,不对,那不是布,是那种被称为“纸”的奇物!

  他听甘煜讲过纸可用来书写记录,那秦人所捧的纸上便有文字,应是纸无疑,不过上面写了什么,秦人买来作何用?

  摩叶上师看向甘煜,甘煜却也不知这是在做什么,他倒是认出了那房屋牌匾上的几个字,从左往右认,为“售报馆”。

  其实牌匾右下还有字,但隔了段距离,甘煜未曾看清认出,上是“咸阳南门零零三号”。

  售报馆?里面所售卖之物被称为“报”?难道上面有了某些消息记录,然后卖给其他人?

  这必定是在他们离开咸阳出使的这段时间里出现的新事物,咸阳变化很快,一段时间不见,就出现了他们不了解的新东西。

  见甘煜脸现茫然,负责接引他们入城的官员道:“这东西叫作‘报纸’,是以纸所制,其上刊载了一些消息。从上可看到朝廷一些政令,也可知何地发生了何事,像前些时日,九江郡那边发了大水,便被记载于其上,咸阳的百姓便因此为九江捐钱捐物。”

  “除此外,上也刊载一些咸阳城内发生之事,也刊发一些百家贤士所著之文,上更有……李念公子写的一部。”

  年轻官员笑着继续道:“这报纸在咸阳城内相当稀罕,一般钱币无法买得,唯有用大秦宝钞方可购买,还有价而无货,想买的人往往要提前一天便在此排队。这些人不知排了多久!”

  甘煜听了年轻官员话后,奇道:“公子在上面写了一部?”

  年轻官员笑道:“这也是这报纸之所以如此火爆之因,那是一种长篇累续之文,也即是讲故事,只是这故事很长。”

  “李念公子所写行文用字直白浅显,哪怕是普通民众,说给他们听,也能轻易懂得,是公子专为民众所作!”

  这倒是误会了李念,不存在“专为民众所作”一事,他是觉得报纸初创,可以用来给这世界的大秦百姓丰富一下精神文化生活,以及让人们在娱乐中学到点东西,从后世搬运来了部。

  “因而咸阳城中现今出现了一类专为民众读说报上之人,听者众多。这些人现多为酒肆食肆招去,专在那讲说!”

  从这番话里,甘煜已了解了报纸的作用,这报纸能发挥的作用极大,重要性也极高,若能掌握好,能对大秦带来极大的好处。

  摩叶上师等人心中亦是震惊,这报纸不仅可用来传播消息,也可用来让民众学习,尽管在短期内可能见不到多少成效,可在日积月累之下,秦国民众的整体素质将会远远超过其他国邦。

  这报纸自然是李念提出的主意,早在造纸时,李念就已有相关的想法,这时代的文娱生活太缺乏,舆论需要控制引导。

  而办报纸,既可用来控制引导舆论,也可用来丰富人们的文娱生活,还可让人们从中学到一些东西。

  他并不想大秦变成一个愚昧无智,只利于君王统治的国度,更希望大秦的民众们能够读书识字,有文化有思想,这样才能无惧其他国家民族崛起,不担心会被超过,然后遭受欺辱。

  而且,报纸弄出来还能给大秦开辟一个新的财源,这种稀罕新奇的新事物,会吸引人购买。

  事实也证明他的想法没错,报纸在咸阳城一发行后,就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每日都能带来一笔可观的营收。

  看着还有人在排队的售报馆,摩叶上师生出一个想法,若用此物宣扬佛法,恐怕能迅速传遍这座城,可惜掌管这报纸的人恐怕不会让其用来传扬佛法。

  尽管还未见过秦国的王和那位李念公子,但摩叶上师有种感觉,这两位对他们佛教只怕不会有多少好感,想在大秦传教,可能极难!

  经过售报馆,摩叶上师等人继续往前,他们注意到咸阳城中有些地方正在修建,表明这座城还在继续变得更好更繁荣。

  摩叶上师等人也注意到有片城区正喷吐烟雾,尤其是那里有几座很高的建筑,将一股股烟气喷吐。

  那地方在干什么,为何会喷吐烟雾,莫非秦国的王便住在那,那吐出的烟气含有某种神异?

  甘煜道:“那是六英宫所在,李念公子所辖之处!”

  这自然是李念建的工业园区所搞出来的,没办法,始皇帝不会让他离开咸阳,那工厂只能暂时建在咸阳,等工人培训成熟,技术积累足够,不需要他时常进行指导,再到别处办厂。

  这也是大秦发展的一个阻碍,由于李念不会被始皇放任离开咸阳,所以很多事要先在咸阳过一遍,实验一遍,再转移到其他地方。

  虽不知那片地区究竟有什么,那里的建筑作何用途,但光是远观便让摩叶上师等人生出种从未有过的感觉,震撼、不可思议……

  那里绝对含着秦国重要的机密,可惜此等重地,他们大概不会被允许接触。

  终于到了大秦给他们安排的休歇处,甘煜笑道:“明日会有人前来教授诸位觐见之礼,之后便会入宫觐见陛下,诸位且在此休歇,甘某暂且失陪。”

  甘煜说完,便带着些人离去,他要入宫见始皇,将这一路之事详细禀告。

  待甘煜走后,摩叶上师等人在安排下入住休歇,但他们未真的休息,摩叶上师等十多名高层僧侣聚到一房间内。

  看着房内不同于他们孔雀国的门床桌椅等物,有些僧侣似乎才如梦初醒,他们已不在孔雀国,而是到了一陌生国邦!

  房内气氛有些沉闷,今日在咸阳城中见到的一切,让他们感到了茫然,产生了动摇:秦国比他们孔雀国更加繁荣强盛,这里的人需要他们来传播佛陀的智慧?

  恐怕不需要吧,这座城中展露的许多事物明显比他们更先进更文明,他们作为落后者,来给更文明的人传教?

  那能成吗?

  原以为秦国是落后愚昧的一方,未想到落后愚昧的竟是他们,原来世上真有比他们孔雀国更强盛的国邦。

  可既然不能给秦国人传教,传教也大概成不了,那他们又为什么要来这里,来这的意义何在?

  一些僧侣陷入迷茫和动摇!

  摩叶上师看向房中众位僧侣,也猜到一些僧侣的想法,但他心知此种迷茫和动摇甚难祛除,只能给他们再树立一个目标。

  这也是他将这些僧侣叫来的主要原因,要安众人之心,否则人心散了,队伍也就散了。

  摩叶上师沉声道:“众位师弟,秦国比吾国更为强盛,吾国确有不及之处,然我等已至秦国,为我佛、为吾国,不可放弃……”

  见众僧侣的目光都被他吸引过来,摩叶上师又道:“我等要做好如下诸事:一、尽可能将我佛智慧传播出去!”

  “便是秦国人不会接受、不会允许,我等也要尽力一试,万一能成,甚好不过。”

  确实,传教能不能成是一回事,做不做又是另一回事,万一那秦国之王也是一位如阿育王一般的人物,一下就为佛陀智慧折服了呢?

  “二、我等要和秦国的智者,即那些诸子百家的学者交流,了解其等学说智慧,也是以此了解秦国,知晓这方土地文化。”

  连一个地方都不够了解,怎么能传好教?

  必须要对这地方进行深入的了解和研究,知晓当地人的文化习惯,知晓当地人的学说思想,才好找出让秦人接受他们佛教的方法。

  但还有一点,摩叶上师未有说清,秦国如此多智者,他们开创了这么多学说思想,说不定能从中取长补短,让佛陀的智慧更加完整。

  他担忧这事要是说出,会引得一些僧侣反对,毕竟佛陀在很多僧侣心中,佛陀至高无上,智慧完满无瑕,会需要补充完善?

  这是异端思想,是对佛陀的大不敬!

  那不仅没法使众僧侣更加团结,反会使队伍分裂。

  摩叶上师正色道:“三、我等要设法从秦国人这学得其等先进工艺技术,秦国胜于吾国,吾国若不能追,将有祸患。其等有优于吾国之处,如能学之,当学而传回吾国。”

  众僧侣点了点头,秦国比他们孔雀国强,要是没法学得秦国人的先进技术,抹不平差距,那等秦国人变得更强,孔雀国将有危险。

  一僧侣叹道:“摩叶师兄所言甚是,可秦国人能否允我等学习?且我等想要学会,没有数年之功,只怕极难!”

  这确实是问题,可也没有其他解法,摩叶上师回道:“事在人为,不为便无有机会,为方有!”

  “四、要尽力和秦国之王与那李念公子交好,不可贸然得罪,我等无论是想在秦国传教,还是学习,皆须仰仗这二位。”

  话是这么说,可这事真正做来也不容易,从一路所见所闻推测那秦国之王和李念公子,都非好相与之辈,极可能不待见他们佛教。

  到时,纵使不至于将他们直接撵出去,也绝不会轻轻松松让他们传教,必定会严格看管,设置各种限制。

  一想到这些,摩叶上师等人又不禁沉重烦闷起来,知晓问题在何处,却想不出办法可解。

  因为问题的根本在于他们所来自的国邦不够强,以落后衰弱之国想向强盛先进之国传教,当然感到处处是掣肘,遍地有险阻。

  便在这时,一僧侣突然想到一事,道:“秦国使者往华氏城见阿育王孙,算算时日,必已早至,阿育王孙知我等前来秦国,定会派使者过来。我等如何应对?”

  他们可不是奉阿育王孙命令出使到秦国,而是未有报备,私自过来,想抢先在阿育王孙发觉之前,造成一个既定事实,在秦国开辟一方新的佛国净土,但如今发现这方净土好像很难辟。

  摩叶上师道:“无须过于忧虑,阿育王孙即便知晓我等身在秦国,派人过来也不能如何,亦不过是重复我等旧事。”

  “重复我等旧事”让众僧侣一怔,随即明白过来,这是说他们这一路对秦国的心路历程:

  先是不太瞧得上,认为其是一蛮夷小国,后发现这秦国好像不简单,有点东西,再之后发现这秦国何止有点东西,这是比他们孔雀国更强盛繁荣的国邦,令人敬畏生忧。

  在强大的秦国境内,阿育王孙就算派人追来了又如何?

  只要秦人不想动他们,那他们便是安全的,阿育王孙的命令在秦国可不好使。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帝秦设计师,帝秦设计师最新章节,帝秦设计师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