巅峰学霸 第216章 还是别问了!

小说:巅峰学霸 作者:一桶布丁 更新时间:2025-02-04 02:04:27 源网站:平板电子书
  乔喻并不知道因为他装过头了导致此时的彼得·舒尔茨的愁肠百转。

  他正处于兴奋之中。

  如果不是他不喜欢喝酒,觉得不管什么酒都难以下咽,都想要去弄一瓶酒,来跟彼得·舒尔茨煮酒论英雄了。

  不对,有一种甜丝丝的米酒还挺好喝的,而且特别适合温着喝。可惜了他这里没有……

  不然一定去弄个炉子跟老彼得一边温酒,一边讲这个故事,然后两个人晕乎乎的把当代世界数学界的大佬们鄙视一圈。

  他怎么就没想到压根不需要完美的去控制,只要让全局不超出控制就行了呢?这就转化成了一个数学上最为简单的最优化问题。

  这一刻乔喻只感觉豁然开朗!三天时间足够他把整个理论给完善一遍了。

  哪怕做报告那天还不能解决得尽善尽美,问题也不大。

  他又不是投论文,这些关键部分能解释清楚就足够了。

  而且根据他的经验报告会上如果说一些新的东西,台下能及时理解的人也不会太多,更别提说挑出什么漏洞了。

  当然站在其他人的角度,大概也不会刻意去做这件事。

  乔喻的思维公认非常缜密。作为乔喻两篇论文的审稿人,彼得·舒尔茨不止一次在朋友面前说过这一点。

  那个时候乔喻还没拿菲尔兹奖,彼得·舒尔茨是单纯从一位数学教授考察学生论文的角度所做的分析。

  原话是很难相信一个还没经历过高等教育的学生能够写出思维如此缜密的论文,他抱着挑毛病的心态去找论文的漏洞,都找不到。

  毫无疑问,对于彼得·舒尔茨这种身份的教授来说,这种评价已经相当高了。

  “彼得,你怎么不说话了?难道不认可我的想法?”见彼得·舒尔茨一直没有回应,乔喻云淡风轻的问了句。

  “不,我只是在思考。”彼得·舒尔茨摇了摇头,否认了乔喻的说法。

  “那就是认同了!我打算在十六号的报告会上讲讲这个,你觉得怎么样?”乔喻又开口问道。

  彼得·舒尔茨苦笑道:“十六号是你的专场报告会,你想讲什么都行。又不是数学家大会,需要征求组委会的意见。

  至于乔喻模态空间我个人认为的确是个非常不错的选题。只是你应该多邀请些数学物理方面的学者,相信他们会对这些很感兴趣。”

  这话乔喻很爱听,只要彼得·舒尔茨认可了就行。这样他就能大大方方的跟对方聊天了,于是开口就给出了保证。

  “所以相信你也可以理解我最近有多忙了。不瞒你说,主要就是我想在报告会上跟大家讨论乔喻模态空间,所以这段时间才会这么忙。

  你放心,彼得,等这次报告会之后,我就能腾出时间了,到时候你再找我肯定就不会敷衍了。咱们一起把你的凝聚态数学给做出来。”

  彼得·舒尔茨复杂难言的看了眼乔喻,摇了摇头说道:“这次报告会之后你怕是还有很长一段时间闲不下来,其实我能理解你很忙。

  事实上所有的菲尔兹奖获得者,在拿到奖项半年的时间里都很忙。我当时也是一样。我记得那时候会有太多无法拒绝的邀请。

  游走在各个高校跟研究机构之间,天天都有做不完的报告跟讲座。所以当我知道你拒绝了很多邀请,打算在燕北大学的报告会之后再去别处做讲座,我才那么着急。”

  乔喻恍然的点了点头。

  原来如此。

  其实彼得·舒尔茨知道自己会很忙,但没想到自己忙的东西跟他想的不一样而已。

  乔喻当然知道彼得·舒尔茨说的是实情。在田导的不停念叨下,他已经养成了每天都会看看邮箱的好习惯。

  自然能看到邮箱里那一封封邀请函。而且这还只是发到他邮箱里的,还有希望通过田言真跟袁老邀请他去做讲座的。

  国内的,国外的,太多了……

  也算是让乔喻理解了花花轿子众人抬的意思。

  不过乔喻压根就没打算接受太多邀请。

  一方面是田言真跟袁正心都不建议他近期再出国。正巧乔喻自己也懒得再出去。

  说实话这次费城之行虽然他全程不是在车上就是在酒店里,不过这一路上的风景还真让他对国外的城市失去了兴趣。

  外头有的华夏都有,而且明显还更好。至于那些华夏没有的东西,乔喻也不太喜欢。

  比如酒店房间里每隔一会就能听到刺耳的警笛声,也不知道是费城的警察叔叔太敬业又或者其他什么原因。

  至于国内的邀请,其实耽误不了多少时间。华夏高铁交通太发达了。最重要的是,高铁上也有网络。手机热点一开,商务舱里也可以正常办公。

  “放心吧,舒尔茨教授。相信我,这次报告会开完之后,我的时间很多的。我跟其他人不一样,田导也说了,我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学业上,而不是到处讲座。

  所以下半年我主要就忙一些博士论文跟答辩的事情。你可以理解为走个过场,所以接下来半年我会有很多时间。这次我能保证。”

  乔喻情真意切的说道。

  彼得·舒尔茨目前看来还挺厚道的,众所周知,乔喻对厚道人其实一直都挺不错的。还是那句话,同行厚道人越多他越好混。

  只是彼得·舒尔茨还是摇了摇头,意兴阑珊的说道:“也不用这么上心,这次回去之后我打算重新审视这个项目的必要性,我会跟团队的人讨论之后再决定这个项目是否需要继续。”

  这句话让乔喻愣住了,诧异道:“放弃了?为什么?你研究这个项目好多年了啊,这个时候放弃了你不觉得可惜吗?”

  彼得·舒尔茨洒然道:“其实没什么好可惜的。你的广义模态公理体系在拓展之后,其实也能实现那些功能,说不定还你能实现得更好。”

  乔喻连忙说道:“但这并不涉及到利用人工智能完成数学定理的证明。起码我目前的研究这一块还是空白。”

  彼得·舒尔茨苦笑道:“你是不是对凝聚态数学有什么误解?我们的工作是将那些数学定理改造成电脑能看得懂的形式,来训练人工智能进行辅助性定理证明。

  实际上广义模态公理体系也可以做类似的改变或者说翻译。区别仅在于我们用哪种方法让电脑能够理解那些复杂的数学定理。”

  乔喻连忙劝慰道:“我知道,但那意味着又要重头开始。更意味着之前你多少年的时间都浪费了!这怎么能行?你听我的,舒尔茨教授,这个事业千万不能放弃!

  更别提据我所知,数学界已经有很多人使用你的凝聚态数学验证一些复杂定理,这代表着数学界对你的认可,怎么能说不做就不做了?这是对团队其他人的不负责任!”

  开什么玩笑?

  这套系统对于乔喻来说可是有大用的。

  虽然没有太多时间去帮着彼得·舒尔茨一起研究,但之前研究的资料乔喻换脑子的时候已经都浏览过一遍了。

  一个菲尔兹奖大佬带领的团队,花费了七、八年时间做的事情可不是开玩笑的。

  如果从头再来一次,哪有那么多时间浪费?

  广义模态公理体系也好凝聚态数学也好,乔喻都无所谓。但能够读懂数学定理的人工智能技术,乔喻还是很有所谓的。

  彼得·舒尔茨愕然的看着乔喻。他真没想到乔喻会有这么大的反应。一时间不由有些感动。

  其实说到底,最让彼得·舒尔茨感觉麻烦的还是团队其他人。

  虽然说他当初也没保证过这个课题肯定能成功,事实上如此复杂的课题没人能保证一定成功。

  但其他人毕竟是因为他才组成了团队,一直坚持到现在。在没有发现明显到让他们无法继续的困难时就放弃,的确很伤人品。

  任何行业都一样人心散了,队伍就不好带了。尤其是团队里很多年轻人,都盼着这个项目能成功,才可能在数学界更进一步。

  如果项目遇到不可抗力因素失败了还好说,主动放弃的确挺伤人的。

  想到这里,彼得·舒尔茨感激的看了乔喻一眼,问道:“你也觉得这项技术在未来还有用?我本想着放弃了开始做广义模态体系的推广工作。”

  “有用,绝对有用!舒尔茨教授,你要相信我。报告会之后咱们一定要努力把这个项目完成!我有种预感,凝聚态数学跟广义模态公理体系,未来肯定可以相辅相成。帮助我们解决更多难题。”

  虽然不知道这位大佬怎么突然有了放弃的念头,但这也让乔喻斩钉截铁的鼓舞起彼得·舒尔茨的士气。

  开什么玩笑。

  这个关键时候谁也不能撂担子!

  “好吧,那今天我就不耽误你的时间了。如果可以的话……算了,我还是先回去好好想想接下来该怎么做。”

  说完,彼得·舒尔茨站了起来。

  在乔喻的鼓励下,彼得·舒尔茨的情绪好歹振作了些。不过想到乔喻模态空间,而且还是在短短一个月内完成的设计,依然感觉索然无味。

  他本想要一份乔喻的手稿,回去研究一下,但考虑到乔喻还没发表,终究还是放弃了。

  时代变了啊。

  “啊?要走了嘛,要不晚上一起吃饭?”

  “不了,还有些事情。”

  “那……我送你回去?”

  “你忙,不必管我!我还要去隔壁跟袁教授聊些事情。”

  ……

  乔喻看着彼得·舒尔茨落寞的背影只感觉有些莫名其妙。

  这人怎么突然就颓废了呢?

  总不能是因为没从他这里收获到足够的情绪价值吧?

  成年人的世界太难懂了。

  ……

  几乎同一时间,皮埃尔·德里尼跟洛特·杜根已经办理好了酒店入住。

  不得不说宽体客机的头等舱还是很舒适的。起码有足够的活动空间,两人在飞机上休息得还不错。

  尤其是第一次来华夏的洛特·杜根,精神很旺盛。

  放好了行李之后,没有休息,而是来到了皮埃尔·德里尼的房间。

  “你不累吗?”已经洗漱完的皮埃尔·德里尼不太客气的问了句。

  “还好,你打算现在就睡觉?”

  “不,我打算先看看论文。”说着,皮埃尔·德里尼已经拿出了余伟跟陈哲论的论文。

  洛特·杜根耸了耸肩,自顾自的说道:“我没想到华夏是这样的。说实话,这里完全不像是发展中国家。”

  “我十年前来华夏的时候就有这种感觉了。事实上任何一个第一次来华夏的美国人大概都有这种感觉。你要是在这里生活一段时间,就会发现现在的华夏,甚至比美国要更发达。绝对是度假胜地。”

  皮埃尔·德里尼随口答了句。

  洛特·杜根念叨道:“所以他们怎么还要宣称是发展中国家?这很不科学。”

  “因为他们的确还在发展。而且知道吗?华夏人最喜欢把人均挂在嘴边。华夏有十四亿人口,不管他们取得了多大的成就,只要算算平均,就没那么显眼了。”

  皮埃尔·德里尼摇了摇头,给出了他的回答。

  这的确挺无解的。

  真就是只要分母够大,平均下来就显得无懈可击。

  “是啊,但这不正是华夏可怕的地方?他们有十四亿人口,却几乎没有无家可归者!就像刚才司机说的,他在京城生活了二十多年,每年还会到处旅游,到现在没见过一个无家可归者!我甚至不敢相信他说的是真的。

  当然,刚刚从机场来酒店的路上,过了很多的街区,我的确没有看到一个流浪汉。所以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在分母够大的情况下,这种理解方式同样也是顶级的,且一针见血。

  皮埃尔·德里尼沉默了片刻,然后抬头瞥了眼看问题角度刁钻的洛特·杜根,在心底叹了口气。

  其实他也很想知道华夏人是怎么做到的。大概全世界都想知道,但知道了又有什么用呢?

  “我要看论文了。你的疑惑也许可以等明天去问问本地人。”

  说完,皮埃尔·德里尼想了想,又补充了句:“但我劝你没必要问,你就是个研究数学的,就算知道了也改变不了任何事情。”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巅峰学霸,巅峰学霸最新章节,巅峰学霸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