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明日朕微服私访,伪装成商人,悄悄进入淮阴。朕倒要看看,淮阴到底是何番景象?”
李瑄不想直接去捉拿。
事情扑朔迷离,以免打草惊蛇。
自李瑄登基为帝以后,他去地方巡视,不论是关中,还是现在的临淮,都有官吏刻意安排,把最好的一面向他展示。
处处迎合圣意。
哪怕是清廉能干的官吏,亦不能免俗。
李瑄白龙鱼服,用一次微服私访,看一看地方真正的情况。
“至尊,您万金之躯,是国家的顶梁柱,是百姓的信仰。怎能以身犯险呢?”
张巡按例劝谏李瑄。
已知淮阴县有豪强余孽,就该派兵马护送进入。
天下最恨李瑄的一类人,非豪强莫属。
“朕曾于万军之中取人首级,如探囊取物。更何况地方宵小之徒。而且朕的内卫已经进入淮阴。骑兵在此驻扎,旦夕即至,不必忧心。”
李瑄向张巡说道。
有内卫,安全是他最不需要担心的事情。
锦衣卫除了诸多部门以外,有四个最神秘的组织。
分别是射生、神捕、内卫、彍骑。
其中内卫是从所有锦衣卫中挑选最精锐的战士,又拥有侦察和反侦察能力,个个以一当十。
而且内卫按照后世的经验布置,是最顶级的护卫,除非有一支大军伏击他。
第一批二百内卫进入淮阴。
就算淮阴郡全部出问题,也不可能撼动。
更何况还有其他内卫与李瑄随行。
“臣可先进入淮阴,为至尊探明情况。”
以往皇帝巡视,都是千乘万骑。
至尊的随行的将士,已非常少,更别说秘密前往淮阴。
“张尚书与朕随行。不论正与不正,官吏们过多粉饰。朕想看到真正的淮南百姓。”
李瑄让张巡不必再劝说。
他一向惜身,心里有数。
张巡也知道至尊一旦心意已决,就不会更改。
如果是错误,或不当的策令,李瑄会承认。
但李瑄不认为这是错误。
这不能干,那不能干。这和李隆基何异?
许多皇帝的眼睛和耳朵就是被这样蒙上的。
“释放消息,朕要向西前往钟离郡。等到钟离后,沿着陆路巡视扬州。”
李瑄准备来一个“声东击西”。
让淮阴的官吏以为他不再去淮阴。
这样淮阴的官吏就会松懈。
淮阴的山阳也是大运河的一个重要渡口。
如果乘船,大运河从临淮的通济渠,汇入淮水,顺着东流的淮水,到达山阳。
然后从山阳渡口南下扬州。
“臣遵旨!”
张巡领命道。
当天晚上,李瑄就在船上过夜。
翌日,周围的郡县皆知至尊的船队将从淮水逆舟而上,前往钟离郡。
钟离郡是除贱为良比较激烈的一个郡,当初王昌龄在钟离郡斩杀钟离太守闾丘晓,人尽皆知。
至尊前往钟离,人们并不意外。
钟离太守,也注定要白忙活一场。
又过三天,等消息酦酵后,李瑄才开始出发。
“灵溪,你们就在这里游览玩耍,体会淮水风光。少则十天,多则半月,为夫再与你们相会。”
李瑄临行前,向裴灵溪等女说道。
微服私访,不方便带着裴灵溪她们。
“夫君只管去行大事,我们自己会照顾自己,不用担心。”
裴灵溪柔柔地道,她默默支持夫君的任何决定。
她明白夫君做什么事情,都有分寸。
有裴灵溪这个大妇坐镇,姜月瑶、霜儿、长离等自然也能谅解。
“依依,霏霏,你们要听阿娘的话啊!”
李瑄又蹲下向含着果糖的两个小女儿说道,并用手抚摸了一下她们的小脑袋。
“好的阿爷……”
小女儿非常乖巧,况且她们也不知道李瑄要干什么,以为不一会儿阿爷就会回来。
告别妻女,李瑄登上一艘中型楼船,向淮阴方向驶去。
这艘船只已去掉一切装饰,和普通的商用船只并无二致。
李瑄也穿着如商人一般的黑色宽秀袍服。
跟随他的官吏有刑部尚书张巡、户部侍郎王玙、锦衣卫指挥使廖峥嵘、天策卫统领裴璎,以及秘书省的郎令韦应物,一名大唐月报记者,以及起居郎,一名书令史。
除了船夫外,船上还有十几名打扮成力工的天策侍卫。
他们此行的身份是卖玉石的商人,船上有一些从西域运送过来的玉石。
另外,不远处还有见艘普通船只跟随。和岸上的探子一起,留心至尊的动静。
一有情况,可以短时间内召集内卫。天策卫骑兵也会很快杀到。
“淮水东流,思之悠悠,念之悠悠……”
李瑄在船头,观看着淮水两岸的风光,喃喃自语。
一样米养百样人。
虽然有预料会出现这样的事情,但心里还是很沉重。
如果“都是忠臣,没有奸臣”,他会害怕。
但除贱为良结束不到三四年,又有豪强,他更加害怕。
只要有欲望,罪恶除之不尽。
贪官与清官,不过是一念之间。
李瑄只能用雷厉风行的手段,不断去震慑。
船只东行的时候,又下了一场秋雨,淅淅沥沥,使船只行进速度推缓。
进入淮阴郡内,李瑄通过观察,发现淮阴开放的地方并不多,有沼泽的原因,也有人为的因素。
“至尊,前方是淮阴县渡口……”
戴着竹帽,进入船中的张巡向李瑄禀告道。
最大的渡口在山阳,但淮水两岸,不乏小渡口和野渡。
李瑄有说过,暂时不去山阳城,因为事发在淮阴县。
他们要在淮阴县停留,观看淮阴县,特别是宣泽乡的民生。
“在淮阴县渡口停下。”
李瑄吩咐一声。
船夫划船,向淮阴县渡口靠近。
淮阴渡口边,几块大青石光滑而平整,是过往旅人休憩之所。其上偶尔可见几道浅浅的凹槽。
整个渡口不大,以停靠捕鱼、来回摆渡的小船为主。
如李瑄所乘大一点的楼船,只有四个泊位,还有几个稍小的泊位。
而且这些泊位上连一艘船只都没有。
就连摆渡人,也只有一个。还是一名白发苍苍的老者。
在这繁华的大运河水道系统中,一个县的渡口如此,算是比较萧瑟的。
“郎君是做什么生意的?”
船只停靠在泊位上,那名摆渡人过来询问。
他暗道李瑄好有贵气,寻常的衣着,无法掩饰李瑄的气质,他从未见过如此标亮之人。
“没什么,我从洛阳来,做一些玉石生意。旅途劳累,不胜颠簸,准备在此休整一两日。”
李瑄拱手一礼,笑呵呵地回答。
南方的锦绣丝绸和茶叶,是北方不能及的。
而北方的玉石,在南方却是抢手货。
“淮阴可不是商人能来的地方,歇歇脚,赶紧离开。”
摆渡人好言向李瑄提醒。
他以为李瑄只是来歇脚,过会就走。
没想到是来这里休整。
“为何?”
李瑄好奇问。
“你是商人,还不知道我们淮阴县吗?皇帝老儿来我们淮阴县,都得掉层皮……”
摆渡人也是想到什么说什么,口无遮拦。
“大胆……”
这话一出,王玙厉喝一声,但却被李瑄伸手阻止。
百姓私下议论皇帝,也没有什么。
更何况还有不知者不罪之说。
“还怪凶的嘞!”
摆渡人被这声厉喝吓了一跳。
“失礼了,我刚经商不久,不清楚淮阴有什么不好的地方。请老先生告知!”
李瑄再次拱手,向摆渡人请教。
只看这吹着西北风的渡口,就知有端倪。
“唉!淮阴县啊……不喜欢商人,每每商人到来,都会被索要钱财,剥削货物,甚至还有血本无归的情况。”
摆渡人没有计较,叹一口气。
“朝廷鼓励工商,官吏不管吗?”
李瑄又问。
“皇帝老儿不过是说说,他哪能看到民间的疾苦。前段时间,都说皇帝老儿要路过淮阴县,前往山都县。郎君看这里多干净,是县衙刚收拾的,还有一块功德石碑呢,前几日县尉天天在这里守着,好不热闹。现听说皇帝老儿前往钟离,不来淮阴了。”
摆渡人虽然一口一个“皇帝老儿”的叫,但语气中却有着些许遗憾。
皇帝前往淮阴郡的郡治山都,但保不齐就在淮阴渡口停下,所以淮阴令热火朝天地整治一番渡口,随时准备迎接皇帝。
得知皇帝不来的时候,淮阴官吏、豪贵反倒是松一口气。
“虽是小渡,但在大运河系统中,应有漕运小吏记录停靠船只,现怎么不见人?”
李瑄明白摆渡人话里话外的意思。
淮阴县吃人不吐骨头,报官也没有用。
看来他来得不错。
“本应有的,他们平时不在,好像跑到镇上赌博了。郎君应该庆幸,否则你这大船光靠在岸边,也最少会收你十贯钱,如果没有,就用货物相抵。”
摆渡人向李瑄回答道。
他也希望那几个漕运小吏不在。
“老先生是摆渡人,他们没为难你吗?”
李瑄又关心这名摆渡老者的生活。
“老朽每摆渡一个客人,收两文钱。如果他们在,要索要我一文。他们不在也挺好。老了,就凭这些养家糊口。”
说起这些,摆渡人咬牙切齿。
见李瑄是外地商人,他才这么敢说。
也算是一种倾诉。
“岂有此理!”
李瑄面有愠怒,这种雁过拔毛的行径当真可恶。
“没办法,你们赶紧离开,保不齐他们就会回来。”
摆渡人好心肠,觉得能劝走一个是一个。
“不要紧,我们就在淮阴县休息。”
李瑄摆了摆手,令侍卫带着一些货物上路,实际上藏刀剑于身。
“你这人,咋还不听劝告呢?”
摆渡人见李瑄这样,他无能为力。
血本无归的时候,后悔就来不及了。
摆渡人刚瞥头,就看见不远处有三四个人,向这边走过来。
“官差来了,你们好自为之。”
摆渡人大惊失色,抛下这句话后,赶紧远离李瑄,回到自己的小船前。
漕运小吏带着三名官差,嘴里骂骂咧咧,因输钱而郁闷。
他们突然看见渡口停着一艘不小的楼船时,像嗅到腥味的猫一样,眼放亮光。
为首的漕运小吏,兴奋道:“兄弟们,我们又有钱了。”
说完,他带人迅速跑向李瑄。
此时,李瑄这边的侍卫已经全部下船。
如果细心的话,就会发现,宽阔的淮水上,还有几艘船只,慢慢在淮阴渡口附近来回驶动。
“停停停!你们哪来的?谁让你们停靠在这里的?”
漕运小吏指着李瑄,尖锐地喊一声。
他们虽然只有四人,却有恃无恐,丝毫不担心李瑄这一行二十来人。
虽然他是流外官,但流外官也是官,背后是朝廷。
“既有渡口,不就是让商旅停息的吗?官家有什么问题?”
李瑄淡淡地回应。
身边的侍卫皆虎视眈眈地看着几名官差,只要官差有一丝轻举妄动,他们就会立刻将其拿下。
“税!我淮阴大力修缮渡口,难道你们停在这里,不需要缴税吗?”
漕运小吏嗤笑一声,竟还不识抬举。
“淮阴渡口是官渡,恕我直言,未曾听过官渡还要收税。”
李瑄提出质疑。
运河沿线的渡口有官渡、义渡与私渡之分。
所谓官渡,是由地方官府组织并管理的渡口,渡资免收。
通过官渡,吸引商人到自己的地域上,进行经济贸易,从买卖中获取税收。
义渡往往也不用收税,只有私人渡口才会征收一定钱财。
所以乱收钱财是不合法的。
“哪这么啰嗦,在我们淮阴,渡口停船,就得缴钱。”
漕运小吏不依不饶地道,他用凶狠的眼神瞪着李瑄。
但他这种病猫一样的气势,在经久沙场的李瑄眼中着实好笑。
“需要资费几何?”
李瑄沉声说道。
“你这船大,二十贯钱!”
漕运小吏用手比划,狮子大开口道。
“你们淮阴厉害,上船离开!”
李瑄不想和这些短视之辈交谈,吩咐裴璎带侍卫重新上船。
“嘿!既然靠在码头,就想一走了之吗?不给钱财,不准离开。兄弟们,上……”
漕运小吏一拍手,麾下三名官差立刻拔刀,恶狠狠地拦在前方,不许李瑄等人登船。
不留下一点油水就想走,哪有那么容易的事情?
禁军侍卫立刻挡在李瑄前方,只待李瑄一声令下,就将这些官差拿下。
但李瑄没有令侍卫轻举妄动。
淮阴县有问题是一定的,就看整个淮阴郡是否一样。
“光天化日,朗朗乾坤。你们这样做,和劫匪何异,淮阴县还有王法吗?”
李瑄沉声说道。
“在淮阴,我就是王法。我们明府就是王法,天王老子来了也不行。今把话撂这,没有二十贯钱,休想离开。”
漕运小吏抱着手臂,十分得意。
身为地头蛇,他这一招屡试不爽,没有一次不成功的……
李瑄不想直接去捉拿。
事情扑朔迷离,以免打草惊蛇。
自李瑄登基为帝以后,他去地方巡视,不论是关中,还是现在的临淮,都有官吏刻意安排,把最好的一面向他展示。
处处迎合圣意。
哪怕是清廉能干的官吏,亦不能免俗。
李瑄白龙鱼服,用一次微服私访,看一看地方真正的情况。
“至尊,您万金之躯,是国家的顶梁柱,是百姓的信仰。怎能以身犯险呢?”
张巡按例劝谏李瑄。
已知淮阴县有豪强余孽,就该派兵马护送进入。
天下最恨李瑄的一类人,非豪强莫属。
“朕曾于万军之中取人首级,如探囊取物。更何况地方宵小之徒。而且朕的内卫已经进入淮阴。骑兵在此驻扎,旦夕即至,不必忧心。”
李瑄向张巡说道。
有内卫,安全是他最不需要担心的事情。
锦衣卫除了诸多部门以外,有四个最神秘的组织。
分别是射生、神捕、内卫、彍骑。
其中内卫是从所有锦衣卫中挑选最精锐的战士,又拥有侦察和反侦察能力,个个以一当十。
而且内卫按照后世的经验布置,是最顶级的护卫,除非有一支大军伏击他。
第一批二百内卫进入淮阴。
就算淮阴郡全部出问题,也不可能撼动。
更何况还有其他内卫与李瑄随行。
“臣可先进入淮阴,为至尊探明情况。”
以往皇帝巡视,都是千乘万骑。
至尊的随行的将士,已非常少,更别说秘密前往淮阴。
“张尚书与朕随行。不论正与不正,官吏们过多粉饰。朕想看到真正的淮南百姓。”
李瑄让张巡不必再劝说。
他一向惜身,心里有数。
张巡也知道至尊一旦心意已决,就不会更改。
如果是错误,或不当的策令,李瑄会承认。
但李瑄不认为这是错误。
这不能干,那不能干。这和李隆基何异?
许多皇帝的眼睛和耳朵就是被这样蒙上的。
“释放消息,朕要向西前往钟离郡。等到钟离后,沿着陆路巡视扬州。”
李瑄准备来一个“声东击西”。
让淮阴的官吏以为他不再去淮阴。
这样淮阴的官吏就会松懈。
淮阴的山阳也是大运河的一个重要渡口。
如果乘船,大运河从临淮的通济渠,汇入淮水,顺着东流的淮水,到达山阳。
然后从山阳渡口南下扬州。
“臣遵旨!”
张巡领命道。
当天晚上,李瑄就在船上过夜。
翌日,周围的郡县皆知至尊的船队将从淮水逆舟而上,前往钟离郡。
钟离郡是除贱为良比较激烈的一个郡,当初王昌龄在钟离郡斩杀钟离太守闾丘晓,人尽皆知。
至尊前往钟离,人们并不意外。
钟离太守,也注定要白忙活一场。
又过三天,等消息酦酵后,李瑄才开始出发。
“灵溪,你们就在这里游览玩耍,体会淮水风光。少则十天,多则半月,为夫再与你们相会。”
李瑄临行前,向裴灵溪等女说道。
微服私访,不方便带着裴灵溪她们。
“夫君只管去行大事,我们自己会照顾自己,不用担心。”
裴灵溪柔柔地道,她默默支持夫君的任何决定。
她明白夫君做什么事情,都有分寸。
有裴灵溪这个大妇坐镇,姜月瑶、霜儿、长离等自然也能谅解。
“依依,霏霏,你们要听阿娘的话啊!”
李瑄又蹲下向含着果糖的两个小女儿说道,并用手抚摸了一下她们的小脑袋。
“好的阿爷……”
小女儿非常乖巧,况且她们也不知道李瑄要干什么,以为不一会儿阿爷就会回来。
告别妻女,李瑄登上一艘中型楼船,向淮阴方向驶去。
这艘船只已去掉一切装饰,和普通的商用船只并无二致。
李瑄也穿着如商人一般的黑色宽秀袍服。
跟随他的官吏有刑部尚书张巡、户部侍郎王玙、锦衣卫指挥使廖峥嵘、天策卫统领裴璎,以及秘书省的郎令韦应物,一名大唐月报记者,以及起居郎,一名书令史。
除了船夫外,船上还有十几名打扮成力工的天策侍卫。
他们此行的身份是卖玉石的商人,船上有一些从西域运送过来的玉石。
另外,不远处还有见艘普通船只跟随。和岸上的探子一起,留心至尊的动静。
一有情况,可以短时间内召集内卫。天策卫骑兵也会很快杀到。
“淮水东流,思之悠悠,念之悠悠……”
李瑄在船头,观看着淮水两岸的风光,喃喃自语。
一样米养百样人。
虽然有预料会出现这样的事情,但心里还是很沉重。
如果“都是忠臣,没有奸臣”,他会害怕。
但除贱为良结束不到三四年,又有豪强,他更加害怕。
只要有欲望,罪恶除之不尽。
贪官与清官,不过是一念之间。
李瑄只能用雷厉风行的手段,不断去震慑。
船只东行的时候,又下了一场秋雨,淅淅沥沥,使船只行进速度推缓。
进入淮阴郡内,李瑄通过观察,发现淮阴开放的地方并不多,有沼泽的原因,也有人为的因素。
“至尊,前方是淮阴县渡口……”
戴着竹帽,进入船中的张巡向李瑄禀告道。
最大的渡口在山阳,但淮水两岸,不乏小渡口和野渡。
李瑄有说过,暂时不去山阳城,因为事发在淮阴县。
他们要在淮阴县停留,观看淮阴县,特别是宣泽乡的民生。
“在淮阴县渡口停下。”
李瑄吩咐一声。
船夫划船,向淮阴县渡口靠近。
淮阴渡口边,几块大青石光滑而平整,是过往旅人休憩之所。其上偶尔可见几道浅浅的凹槽。
整个渡口不大,以停靠捕鱼、来回摆渡的小船为主。
如李瑄所乘大一点的楼船,只有四个泊位,还有几个稍小的泊位。
而且这些泊位上连一艘船只都没有。
就连摆渡人,也只有一个。还是一名白发苍苍的老者。
在这繁华的大运河水道系统中,一个县的渡口如此,算是比较萧瑟的。
“郎君是做什么生意的?”
船只停靠在泊位上,那名摆渡人过来询问。
他暗道李瑄好有贵气,寻常的衣着,无法掩饰李瑄的气质,他从未见过如此标亮之人。
“没什么,我从洛阳来,做一些玉石生意。旅途劳累,不胜颠簸,准备在此休整一两日。”
李瑄拱手一礼,笑呵呵地回答。
南方的锦绣丝绸和茶叶,是北方不能及的。
而北方的玉石,在南方却是抢手货。
“淮阴可不是商人能来的地方,歇歇脚,赶紧离开。”
摆渡人好言向李瑄提醒。
他以为李瑄只是来歇脚,过会就走。
没想到是来这里休整。
“为何?”
李瑄好奇问。
“你是商人,还不知道我们淮阴县吗?皇帝老儿来我们淮阴县,都得掉层皮……”
摆渡人也是想到什么说什么,口无遮拦。
“大胆……”
这话一出,王玙厉喝一声,但却被李瑄伸手阻止。
百姓私下议论皇帝,也没有什么。
更何况还有不知者不罪之说。
“还怪凶的嘞!”
摆渡人被这声厉喝吓了一跳。
“失礼了,我刚经商不久,不清楚淮阴有什么不好的地方。请老先生告知!”
李瑄再次拱手,向摆渡人请教。
只看这吹着西北风的渡口,就知有端倪。
“唉!淮阴县啊……不喜欢商人,每每商人到来,都会被索要钱财,剥削货物,甚至还有血本无归的情况。”
摆渡人没有计较,叹一口气。
“朝廷鼓励工商,官吏不管吗?”
李瑄又问。
“皇帝老儿不过是说说,他哪能看到民间的疾苦。前段时间,都说皇帝老儿要路过淮阴县,前往山都县。郎君看这里多干净,是县衙刚收拾的,还有一块功德石碑呢,前几日县尉天天在这里守着,好不热闹。现听说皇帝老儿前往钟离,不来淮阴了。”
摆渡人虽然一口一个“皇帝老儿”的叫,但语气中却有着些许遗憾。
皇帝前往淮阴郡的郡治山都,但保不齐就在淮阴渡口停下,所以淮阴令热火朝天地整治一番渡口,随时准备迎接皇帝。
得知皇帝不来的时候,淮阴官吏、豪贵反倒是松一口气。
“虽是小渡,但在大运河系统中,应有漕运小吏记录停靠船只,现怎么不见人?”
李瑄明白摆渡人话里话外的意思。
淮阴县吃人不吐骨头,报官也没有用。
看来他来得不错。
“本应有的,他们平时不在,好像跑到镇上赌博了。郎君应该庆幸,否则你这大船光靠在岸边,也最少会收你十贯钱,如果没有,就用货物相抵。”
摆渡人向李瑄回答道。
他也希望那几个漕运小吏不在。
“老先生是摆渡人,他们没为难你吗?”
李瑄又关心这名摆渡老者的生活。
“老朽每摆渡一个客人,收两文钱。如果他们在,要索要我一文。他们不在也挺好。老了,就凭这些养家糊口。”
说起这些,摆渡人咬牙切齿。
见李瑄是外地商人,他才这么敢说。
也算是一种倾诉。
“岂有此理!”
李瑄面有愠怒,这种雁过拔毛的行径当真可恶。
“没办法,你们赶紧离开,保不齐他们就会回来。”
摆渡人好心肠,觉得能劝走一个是一个。
“不要紧,我们就在淮阴县休息。”
李瑄摆了摆手,令侍卫带着一些货物上路,实际上藏刀剑于身。
“你这人,咋还不听劝告呢?”
摆渡人见李瑄这样,他无能为力。
血本无归的时候,后悔就来不及了。
摆渡人刚瞥头,就看见不远处有三四个人,向这边走过来。
“官差来了,你们好自为之。”
摆渡人大惊失色,抛下这句话后,赶紧远离李瑄,回到自己的小船前。
漕运小吏带着三名官差,嘴里骂骂咧咧,因输钱而郁闷。
他们突然看见渡口停着一艘不小的楼船时,像嗅到腥味的猫一样,眼放亮光。
为首的漕运小吏,兴奋道:“兄弟们,我们又有钱了。”
说完,他带人迅速跑向李瑄。
此时,李瑄这边的侍卫已经全部下船。
如果细心的话,就会发现,宽阔的淮水上,还有几艘船只,慢慢在淮阴渡口附近来回驶动。
“停停停!你们哪来的?谁让你们停靠在这里的?”
漕运小吏指着李瑄,尖锐地喊一声。
他们虽然只有四人,却有恃无恐,丝毫不担心李瑄这一行二十来人。
虽然他是流外官,但流外官也是官,背后是朝廷。
“既有渡口,不就是让商旅停息的吗?官家有什么问题?”
李瑄淡淡地回应。
身边的侍卫皆虎视眈眈地看着几名官差,只要官差有一丝轻举妄动,他们就会立刻将其拿下。
“税!我淮阴大力修缮渡口,难道你们停在这里,不需要缴税吗?”
漕运小吏嗤笑一声,竟还不识抬举。
“淮阴渡口是官渡,恕我直言,未曾听过官渡还要收税。”
李瑄提出质疑。
运河沿线的渡口有官渡、义渡与私渡之分。
所谓官渡,是由地方官府组织并管理的渡口,渡资免收。
通过官渡,吸引商人到自己的地域上,进行经济贸易,从买卖中获取税收。
义渡往往也不用收税,只有私人渡口才会征收一定钱财。
所以乱收钱财是不合法的。
“哪这么啰嗦,在我们淮阴,渡口停船,就得缴钱。”
漕运小吏不依不饶地道,他用凶狠的眼神瞪着李瑄。
但他这种病猫一样的气势,在经久沙场的李瑄眼中着实好笑。
“需要资费几何?”
李瑄沉声说道。
“你这船大,二十贯钱!”
漕运小吏用手比划,狮子大开口道。
“你们淮阴厉害,上船离开!”
李瑄不想和这些短视之辈交谈,吩咐裴璎带侍卫重新上船。
“嘿!既然靠在码头,就想一走了之吗?不给钱财,不准离开。兄弟们,上……”
漕运小吏一拍手,麾下三名官差立刻拔刀,恶狠狠地拦在前方,不许李瑄等人登船。
不留下一点油水就想走,哪有那么容易的事情?
禁军侍卫立刻挡在李瑄前方,只待李瑄一声令下,就将这些官差拿下。
但李瑄没有令侍卫轻举妄动。
淮阴县有问题是一定的,就看整个淮阴郡是否一样。
“光天化日,朗朗乾坤。你们这样做,和劫匪何异,淮阴县还有王法吗?”
李瑄沉声说道。
“在淮阴,我就是王法。我们明府就是王法,天王老子来了也不行。今把话撂这,没有二十贯钱,休想离开。”
漕运小吏抱着手臂,十分得意。
身为地头蛇,他这一招屡试不爽,没有一次不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