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深秋,黄河奔流。

  三门峡侧的山道上,李承乾一身黑衣黑甲,勒马远眺。

  峡石耸立,浪花如雪。

  李承乾稍微侧身,看向一侧的都水少监黄仁素道:“狭窄的水道中,水流湍急,泥沙很少淤积下来,而西汉王景的治水之法也多有类似,黄卿看看,能不能在一些泥沙淤积严重的河道,试行此法,疏通河道。”

  “臣领旨。”黄仁素认真拱手。

  李承乾微微抬手,说道:“要注意,排沙不要太快,不然下游容易海水倒灌,那样就麻烦了。”

  “陛下竟然还懂得此道。”黄仁素惊讶的抬头。

  “纸上谈兵罢了。”李承乾收敛神色,看向前方,催马道:“走,去洛阳。”

  “喏!”唐俭,来济,刘德威,崔敦礼,长孙祥,李乾祐,杨思讷,许敬宗,李安俨,丘孝恭,薛仁贵等文武百官齐齐拱手。

  无数骑兵跟随李承乾身后,形成一条不见首尾的长龙。

  沿着山道,朝崤函古道奔行而去。

  ……

  出崤函古道,入洛河平原。

  过洛河,直抵洛阳城下。

  定鼎门外。

  战马狂啸,然后骤然停在了城门之前。

  一身黑衣黑甲的李承乾,马侧悬着长槊,腰间挂着千牛刀,目光冷漠的看着等候在城门外的众人。

  洛州都督李文暕,洛州长史萧钧,右千牛卫将军薛孤吾仁,还有一众洛州官员,致仕耆老,洛州士子,全部齐齐跪倒:“臣等参见陛下,陛下万寿无疆。”

  “众卿平身!”李承乾身体稍微前倾,冷漠的眼神逐渐恢复几分光彩。

  他抬起头,看向前方宏伟的洛阳城,点点头道:“人言,初来乍到,当奉上厚礼,朕内外鄙薄,也没带什么好东西,只能略尽心意,传旨:免洛阳百姓明年一年租税!”

  “臣等多谢陛下,陛下仁德千古。”群臣齐齐叩首。

  李承乾轻轻笑笑,这些人享惯了高官厚禄,根本就没有想到李承乾这一句话,对洛阳百姓的意义。

  “驾!”李承乾也不理会众人,缓缓的催马进入洛阳城。

  八月桂花香。

  定鼎门大街两侧,种着各色各样的树木,保证四季常青。

  李承乾在定鼎门大街上前行的速度并不快。

  他上一次来洛阳,还是在前年,他刚登基的时候,为他的父皇太宗皇帝准备嵩山封禅之事。

  转眼间,已经将近两年过去了。

  他的父皇没了,但洛阳繁华依旧。

  皇帝免洛阳百姓明年租税的消息很快就传了开来。

  洛阳城中的百姓几乎是瞬间就认识到了这意味着什么。

  今年天下雨水增多。

  粮食减产。

  虽然朝廷尽可能的救灾,但依旧有不少灾民涌入洛阳,加上奸商惜售,洛阳的粮价着实涨了不少。

  也就是在去年的时候,李承乾免了天下百姓一年的租税,这才让洛阳的粮食没有涨的太离谱。

  尤其是秋收之后,百姓手里有了粮,商人手中的粮食很快就没人买了,逼到他们不得不降价。

  这样明年又免一年租税,百姓想也知道,即便是明年再有一整个夏天的雨水,他们也能轻松度过。

  所以当消息传开的时候,整个洛阳城中,立刻就传来了一阵阵的欢呼声。

  从远到近。

  很快,李承乾的视野当中,便已经满是感动叩首的洛阳百姓。

  跟在稍后的杨思讷,看到这一幕,他的瞳孔不由得一阵紧缩。

  皇帝这才刚到洛阳啊。

  一句话,就将洛阳百姓的人心给收了起来。

  李文暕和萧钧这些人,日后治理洛阳会轻松的多,这样他们的目光就会看向其他方向。

  皇帝自己在洛阳这段时间,也一样会轻松很多。

  好手段啊!

  百姓的忠诚,是需要花钱来养的。

  李承乾缓缓的催马向前。

  大唐在长安养民三百年,这才是大唐历经无数风雨,还能够屹立的根本所在。

  武媚娘最终选择在洛阳篡唐,也是因为李治每年都和她来洛阳巡视,甚至一年中,在洛阳待的时间,要超过长安。

  每隔两三年就改一回年号,顺带大赦天下。

  这才是她能够篡唐的真正根本。

  弘农杨氏位在洛河上游,在整个洛河平原的影响极大,但这样的影响再大,也大不过皇帝的一道圣旨。

  ……

  洛河在天津桥下缓缓流过。

  李承乾骑在马上,缓缓的过天津桥。

  提前一步抵达的李安俨已经站在端门之上,对着李承乾肃然躬身。

  丘孝恭守承天门,薛仁贵守玄武门。

  整个洛阳紫微宫,已经彻底掌控在李承乾手中。

  乾元殿遗址前,李承乾翻身下来。

  唐俭,来济,刘德威,崔敦礼,长孙祥,李乾祐,杨思讷,许敬宗,李文暕,萧钧等人,跟着站在两侧。

  李承乾看向侧面,开口道:“公叔!”

  李文暕立刻上前,拱手道:“陛下!”

  “阎卿设计的图纸你看过没有?”李承乾侧身看向李文暕,问道:“洛阳提供工匠和材料,有什么问题没有?”

  李文暕稍微犹豫,拱手道:“陛下,大多数的工匠和材料,洛阳方面都能支持,就是这主梁洛阳方面适合的很少,需要从西南深山当中调运,然而即便是西南深山,寻找许久,也未找到适合的主梁。”

  李承乾轻轻点头,说道:“朕明白,适合大殿的主梁,才是最大的问题。”

  群臣赞同的点头。

  他们能看得到,光是眼前的乾元殿遗址,便已经丝毫不比长安太极殿小半点。

  甚至前隋时期的乾元殿,还要比如今的太极殿更加的宏伟壮观。

  这里面需要的种种材料,比现在长安在建的大明宫含元殿,要求还要更高。

  尤其是主材。

  尺寸真要超出一分,很有可能意味着不知道多少木料被淘汰。

  “慢慢来吧。”李承乾从乾元殿遗址上收回目光,看向李文暕,说道:“前期工作先动起来,至于材料的事情,木料若是找不到,那么尽量用石料来替代。”

  李文暕猛然抬头,低声道:“陛下,石料不比木料,可雕琢的空间很小。”

  “无妨。”李承乾摆摆手,说道:“如今朝中军费开支不小,加上每年多雨影响秋收,若不是有吐蕃人送来的黄金,说实话,朕都想停下它,放上几年,等到辽东战事结束再修。”

  杨思讷站在后方,心里一阵腹诽:你都知道可以以后再修,可为什么还是要现在修。

  “有的时候,宫中动工会让市面上的工匠和材料价格都上涨,就等于变相让这一批人有了活路,尤其是在灾年的时候。”李承乾转头看向唐俭,问道:“唐卿,朕说的没错吧?”

  “没错,这是管子的治国之法,陛下记得没错。”唐俭赞同的点头。

  “尤其这两年雨多,正好让灾民也能多一口饭吃。”李承乾转身看向前方的遗址,摇摇头道:“粗犷就粗犷些吧,正好少用些硫磺一类的灭虫药,朕实在不喜欢那种味道。”

  李承乾一句话说完,群臣齐齐拱手:“陛下贤德。”

  杨思讷低头之间,眼神满是难以置信的神色。

  ……

  贞观殿。

  一身赤黄色衮龙袍的李承乾在丹陛之上坐下。

  文武群臣齐齐拱手道:“臣等参见陛下,陛下万寿无疆。”

  李承乾点点头,开口道:“众卿平身。”

  “多谢陛下!”群臣起身肃然站立。

  李承乾平静的开口道:“诸卿,朕此次来洛阳,主要是因为今年下雨偏多,各地秋收受到了不小的影响,朝中虽然多有赈济,但朕还是希望看到各地的真实情况,所以之后,唐卿会安排诸卿到各地巡查。”

  唐俭站出,肃然拱手。

  李承乾点点头,继续说道:“朕的要求不多,只有两个字,真实。诸卿到地方之后,要去一州最穷困最艰难的县去看看,看看他们的受灾情况,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保证地方治理的根本不出问题。”

  往往最容易被煽动的,就是最活不下去的那群人。

  尤其这些人还是以县为单位,那就更可怕了。

  治理好了他们,也就等于抬升了天下安定的下限。

  “臣等谨遵圣训!”群臣齐齐拱手,神色肃然。

  “好了,便这样吧,诸卿歇息一日,明日出发,早去早回,十月返回长安。”李承乾直接抬手。

  “臣等领旨,臣等告退。”群臣再度拱手,然后转身朝殿外而去。

  “萧钧留下!”

  ……

  “陛下!”洛州长史萧钧站在殿中,神色有些紧张的拱手。

  李承乾坐在御榻上,看向萧钧,问道:“朕这一次让李文暕任洛州都督,你心底有没有什么怨言?”

  萧钧立刻神色一肃,拱手道:“启奏陛下,臣唯恐自己什么地方做的不好,哪里会有什么怨言?”

  李承乾深深的看了萧钧一眼,说道:“你能这么想最好,朕之所以让李卿任洛州都督,一方面是因为你的步子还有些不稳,等到李卿任一任洛州都督后,你这个从三品的洛州长史就能彻底坐稳了,到时候朕再调你回去坐上两任雍州长史。”

  “臣谢陛下大恩。”萧钧神色感激的拱手。

  “其二。”李承乾神色冷了下来,继续说道:“朕之所以让你动一动,就是因为你这两年做的实在太平庸。

  洛州这两年虽然都有水灾,但两年相比,税收增长只有一丁点……朕这两年没动洛阳吧,何至于此?”

  “臣有罪!”萧钧立刻跪了下来。

  “你不是有罪,你是瞎了眼。”李承乾冷冷的看向萧钧,道:“洛州肯定出了问题,但你却不知道是哪里出了问题,朕这一次来,就是要把这个问题查清楚,该治病治病,该杀人杀人。”

  “喏!”萧钧神色凛然。

  “其三。”李承乾淡淡的看向殿外,平静的开口:“再有两年,大唐就要再度征伐高句丽了,朕需要有个人坐镇洛阳,掌控文武,调运粮草,而你,不合格。”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最新章节,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