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温蹲下身,仔细端详那枚狼头图案,指尖在刀柄上方悬停片刻。

  王彦章低声道:"是沙陀人的标记。"

  府中幕僚们乱作一团,有人高喊:"快关城门!"

  朱温缓缓起身,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个人惊恐的脸。

  "凶手出城了吗?"他问得轻描淡写。

  一名侍卫统领颤抖着回答:"东门守卫说...看到黑影翻墙而去..."

  朱温突然笑了,笑声在灵堂里显得格外刺耳。

  "李克用这是给我们送了份大礼。"

  他转身面对李璠的尸体,恭敬地行了一礼。

  "请节帅放心,朱某必为您讨回公道。"

  这句话说得铿锵有力,却让在场众人不寒而栗。

  黎明时分,汴州城戒严。

  朱温站在城楼上,看着街道上奔走的士兵和紧闭的商铺。

  王彦章匆匆赶来:"将军,查清了,昨夜东门守卫是李节帅的心腹。"

  "人呢?"

  "死了,在自己家中上吊。"

  朱温眯起眼睛,望向远处的沙陀军营方向。

  "好一招借刀杀人。"

  他转身对亲兵下令:"召集所有校尉以上军官,节度使府议事。"

  议事厅内,众将争论不休。

  "当务之急是向朝廷报丧!"

  "应先捉拿凶手!"

  "沙陀人兵强马壮,我们..."

  朱温轻咳一声,争论声戛然而止。

  "诸位,"他声音不大却字字千钧,"李节帅遇害,汴州不可一日无主。"

  一名老将拍案而起:"你一个降将,也敢..."

  寒光一闪,老将的声音戛然而止。

  朱温收回染血的佩剑,尸体轰然倒地。

  "还有谁有异议?"

  厅内死一般寂静。

  王彦章适时上前:"末将愿奉朱将军为主!"

  稀稀拉拉的附和声渐渐连成一片。

  正午时分,朱温坐在了节度使的宝座上。

  他第一道命令是:"全城搜捕沙陀细作。"

  第二道命令:"备厚礼,向朝廷奏请袭位。"

  第三道命令最耐人寻味:"打开粮仓,赈济百姓。"

  汴州城很快流传开新节度使的仁政。

  "听说朱将军亲自给贫民送粮!"

  "他严惩了克扣军饷的贪官!"

  "比李璠强多了!"

  夜深人静时,朱温独自在书房查看地图。

  王彦章悄声进来:"将军,都安排好了。"

  "嗯。"

  朱温的手指在地图上陈州的位置重重一点。

  "李克用以为杀了李璠就能乱我军心?"

  他冷笑一声,烛火在眼中跳动。

  "我要让他知道,什么叫弄巧成拙。"

  三日后,一队轻骑带着朱温的亲笔信奔赴长安。

  信中极尽谦卑,自称"草莽愚忠",恳请朝廷准许他"暂代"节度使一职。

  与此同时,另一支秘密队伍正向陈州进发。

  他们带着朱温给黄巢的密信:"愿为内应。"

  王彦章不解:"将军真要帮黄巢?"

  朱温把玩着李璠留下的印信:"你说,黄巢现在最缺什么?"

  "粮草?兵力?"

  "是退路。"

  朱温将印信重重按在案上。

  "我给他一条退路,他给我一个机会。"

  秋雨连绵的夜晚,陈州城外出现一支神秘部队。

  他们打着黄巢军的旗号,却穿着唐军的铠甲。

  守军惊慌失措,急报李克用。

  沙陀王正在帐中饮酒,闻言大笑:"朱温小儿,也敢班门弄斧?"

  他亲率精兵出城迎战,却发现敌军一触即溃。

  追出十里,突然伏兵四起。

  真正的黄巢主力从侧翼杀出,喊声震天。

  李克用这才惊觉中计,急令撤退。

  但为时已晚,沙陀骑兵陷入泥泞的稻田,死伤惨重。

  同一时刻,汴州城门大开。

  朱温亲率精兵,打着"讨逆"旗号直扑沙陀大营。

  留守的沙陀将领仓促应战,不到一个时辰就全军覆没。

  捷报传来时,朱温正在擦拭李璠留下的宝剑。

  "将军神机妙算!"王彦章满脸兴奋。

  朱温却皱起眉头:"李克用跑了?"

  "重伤突围,被亲兵救走了。"

  剑锋划过烛光,映出朱温阴晴不定的脸。

  "传令,全军戒备。"

  他望向北方,那是沙陀人老巢的方向。

  "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十日后,长安使者抵达汴州。

  使者宣读圣旨时,朱温跪得笔直,额头几乎贴地:"臣朱温,叩谢天恩!"

  朝廷不仅正式任命他为宣武军节度使,还加封"同平章事"头衔,位列宰相。

  王彦章在身后小声嘀咕:"这封赏也太重了..."

  朱温接过圣旨,嘴角微微上扬:"重?这是催命符。"

  当夜,朱温召集心腹密议。

  "朝廷这是要我们与李克用死磕。"他展开地图,手指划过黄河。

  参军敬翔轻摇羽扇:"主公可借势而为。"

  "哦?"

  "先取曹州,再图兖州。"敬翔的扇尖点在地图上,"如此,汴州才有纵深。"

  朱温盯着地图看了半晌,突然拍案:"妙!"

  三更时分,一队骑兵悄悄出城,带着朱温的亲笔信前往曹州。

  信是写给曹州刺史朱瑄的——他同族的堂兄。

  王彦章不解:"朱瑄会归顺?"

  "当然不会。"朱温冷笑,"所以你要带兵跟在信使后面。"

  五日后,曹州城破。

  朱瑄被五花大绑押到朱温面前,破口大骂:"背祖忘宗的畜生!"

  朱温亲手为他松绑:"堂兄言重了,兄弟联手,何愁大业不成?"

  当夜,朱瑄在驿馆"暴毙"。

  消息传回汴州,朱温痛哭流涕,下令厚葬。

  同时,他派敬翔前往兖州,给节度使齐克让送去一份厚礼——朱瑄的人头。

  齐克让吓得面如土色,当即表示愿与朱温结盟。

  转眼秋去冬来,汴州城迎来第一场雪。

  朱温站在城头,望着白茫茫的北方。

  探马来报:"李克用已伤愈,正调集大军!"

  王彦章握紧铁枪:"末将请战!"

  朱温却摇头:"不必着急。"

  他转身下城,来到新设的招贤馆。

  馆中有个落第书生正在高谈阔论:"...当今天下,唯有朱使君可称雄主!"

  朱温站在门外静静听完,突然推门而入:"先生高姓大名?"

  书生慌忙行礼:"鄙姓李,名振,字兴绪。"

  三日后,李振成了节度使府的首席谋士。

  他献上的第一条计策就让众人震惊:"联杨行密,制李克用!"

  朱温拍案叫绝,当即派密使南下扬州。

  腊月二十三,小年。

  朱温正在府中设宴,忽闻李克用大军南下。

  满座皆惊,唯有朱温大笑:"来得正好!"

  他放下酒杯,目光炯炯:"传令,全军撤出汴州!"

  王彦章愕然:"弃城?"

  "是请君入瓮。"李振阴测测地补充。

  除夕夜,沙陀军趾高气扬地开进空荡荡的汴州城。

  李克用坐在节度使府的大堂上,畅饮缴获的美酒。

  突然,城外火光冲天!

  "报——杨行密军偷袭我军后路!"

  李克用摔杯而起:"中计了!"

  当他仓皇出城时,发现朱温的军队正严阵以待。

  两军混战至天明,沙陀军大败。

  李克用单骑突围,朱温亲自率铁骑追击三百里。

  最终,李克用跃马跳过结冰的黄河,才侥幸逃脱。

  这一战,朱温名震天下。

  开春后,长安传来惊人消息——唐僖宗驾崩,其弟李晔即位。

  新帝派使者赐朱温"忠勇勤王"金匾。

  朱温对着金匾三跪九叩,转身就对李振说:"该下一步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唐:造反有理,我哥是黄巢,大唐:造反有理,我哥是黄巢最新章节,大唐:造反有理,我哥是黄巢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