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邑国都城林邑浦,和秋风萧索的长安完全是另一副景象。
即使到了深秋,南国也依旧闷热潮湿,林间鸟叫兽鸣,到处都是一片绿意盎然、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景象。
一匹在南方极少见的高大骏马穿过泥泞窄小的街巷,向王宫疾驰而去,迫不及待地向国王殿下传达前线的重要消息。
“哦?我们终于拿下了整个交州?唐军几乎没有抵抗?!”
林邑国王范梵志激动得一拍大腿,从王座上蹦了起来。
因为南国和长安之间山高路远,通信延迟高达数十日。
因此,当李承乾陛下在秋狩之日刚得知交州遭受林邑入侵时。
范梵志的兵已经在交州肆虐了一段时间了。
而在长安的反制措施触达交州战场之前,这场边境摩擦甚至已经结束了。
“好啊,很好啊!”
范梵志一大把年纪了,仍然高兴得手舞足蹈,久久不肯落座。
交州啊!
那可是大唐的领地啊!
“一切都如国王殿下所料。”宰相适时地吹捧道。
“呼……确实,我早就料到了今天的胜利。”
范梵志被舔爽了,好不容易抚平了自己的心绪,勉强自己坐了回去。
“但这仍不失为我占婆补落建国以来最光荣、最重要的一天。
“今天就定为湿婆节,以后每年的这个日子,全国都要举行祭典,庆祝今日的胜利!”
范梵志这么高兴是有理由的。
交州对大唐不过是一块鸡肋,但是对林邑来说,那可是阳光下的土地,是占族人梦寐以求的生存空间!
占族人对交州的土地垂涎已久,但是因为大唐的存在,让他们有贼心无贼胆,连意淫都不敢。
而今天,那个平时只能仰视的交州,居然被他们完整地夺取了!
就像癞蛤蟆吃到了天鹅肉,穷小子娶到了仰慕已久的女神,简直像做梦一般、不,比做梦还要美妙!
“这也多亏了大明的援助啊。”宰相忍不住感叹道。
老头发自内心地对那个神秘得几乎有些自闭的帝国表示感谢。
他们送来的装备和金钱,是林邑国这波雄起的关键。
用大明的剑为林邑的犁获得土地了属于是。
虽然占族人无组织无纪律、无战术无战略,但是对手交州土人的战斗力同样是一坨——
南蛮能给大唐造成麻烦,靠的是天高皇帝远,从来就不是什么正面战场的战斗力。
而林邑和交州双方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菜鸡互啄,装备的重要性一下子就体现出来了。
在大明先进铁器的加持下,占族人科技水平一下子跃进了好几百年。
面对仍然以竹枪长矛为主的交州小表弟,那简直如同天神下凡,砍人和砍瓜切菜一般。
阮氏军队不堪一击,被打得嗷嗷叫,当地土人更是被杀的不要不要的,不得不抛弃家园大量北逃,厚着脸皮寻求大唐的庇护。
而驻扎本地的唐军,本来就是素质最差、最不受待见的那一批,又因为交州都督长期空缺,更是战意缺缺。
一见南方土著居然穿上了盔甲,他们立刻意识到情况不对劲,第一时间放弃了保家卫国的打算,向北边的其他州县撤退。
什么?你说唐军的这场耻辱性的撤退,置交州百姓于水火之中,再这样退下去只怕是脸都不要了?
人家唐军也有理由说的,我带的是什么百姓?我带的都是背刺大唐的二五仔啊。
那帮土人能保护么?没这个心情知道吧!他们前几天还在治所闹事,今天又来求唐军保护他们的家园和人身安全,要脸不啦?
只能说,放下助人情节,尊重他人命运。
因此,当地唐军当机立断,果断北撤,绝不插手占族人对交州土人的屠杀。
毕竟土地未必是大唐的,但是命一定是自己的,往空气挥舞几刀就算对得起朝廷的粮饷了
就这样,在李明的无形大手的操弄下,整个交州陷入了严重的内忧外患,内部千疮百孔,整条防线形同虚设,被直接拱手相送了。
林邑的军队基本没有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相当于是白捡了一个州。
因为“卸甲风”(脱下闷热的盔甲吹凉风导致身体骤冷)而死的人,比直接战死的人要多得多,构成了占族人的最大战损。
也就是说,整场交州之战的胜利,其实和林邑国的战斗力没什么关系。
然而范梵志不这么想,轻蔑地哼了一声。
“那个有求于我的大明?呵,还不是我占族人民在前面抛头颅洒热血。他们不过是胆怯地躲在我军的身后。”
吃下了梦寐以求的交州以后,他飘了,膨胀了,觉得华夏大国也不过如此了。
交州可是有大唐的一个都督府啊!
他的林邑就这么水灵灵地把这么大一块肉,完整地从大唐的肌体上撕扯了下来。
而且还没有受多大的损失,甚至还倒赚了一大笔钱!
以他受限的见识,他实在想不出,还有哪个化外之邦能在大唐身上占这么大的便宜。
什么突厥,什么薛延陀,哪里比得过占婆补罗的精兵强将!
“呃……是的,殿下。殿下威武。”
老宰相顿了一顿,有些为难地吹捧领导一句,便露出轻松的表情,换了个话题继续说道:
“既然我国已经占领了交州,接下来便该治理了。
“交州人大批向北逃亡,正好给我们占族人留下了充足的耕地。
“至于留下的人……”
“那还用问?当然是全部驱逐,不肯走的就死!”范梵志的双眼闪过一抹凶光。
“我们进攻交州,本来就是为了给我族人争取更大的生存空间。
“战前交州人占着那块地,战后还占着那块地,那这仗不就是白打了?”
“这……”宰相被国王简单粗暴的政策给整的哑口无言。
土人互搏,自然是和“文明之师”是不搭边的,战斗不一定激烈,但杀人一定是人头滚滚的。
但如果要让一个地方彻底换种,宰相觉得国王殿下还是有点太极端了。
先不说这是否人道,杀人太多也会招致当地人的强烈反弹,反过来增加征服者的施政成本。
但是范梵志已经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听不进任何温和的劝阻。
他不但要把过去求之不得的交州狠狠地侮辱、蹂躏,还想得陇望蜀,更进一步。
“你不但要清洗交州土著,而且要快。”范梵志吩咐宰相道:
“我们要趁唐人还没有反应过来,再接再厉,拿下谅州。”
“谅州?!”宰相倒吸一口凉气。
疯了,疯了……老头在心里默默地吐着槽。
谅州在交州的北边(相当于如今广西和越南交界的谅山一带),虽然也是一个羁縻州,但那个羁縻州和交州又不太一样。
因为谅州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西南重要节点——钦州,是直接接壤的。
钦州可就再也不是羁縻州了,是正儿八经的汉地,而且还是很重要的海港贸易大城。
因此,即使同为羁縻州,大唐对谅州的关注度可远高于交州。
换句话说,林邑如果敢把咸猪手伸到谅州。
那招致大唐天罚的可能性将大大上升!
“呵,你怕了?就唐朝那个新上来娘们儿唧唧的皇帝,你也怕?”
范梵志看着宰相苍白的脸色,放肆地嘲笑道。
新皇登基,他虽然还没有机会拜谒真容,但是关于新皇李承乾的传闻已经传到了岭南。
光听描述,范梵志就判断出,新皇比过去那位天可汗逊色太多。
虽然天可汗还没死,但身体肯定已经不行了,否则怎么会禅位呢?
不足为惧!
范梵志现在就像一个憋了太久的暴发户,突然觉得自己很行了,多年被北方强邻压抑的憋屈瞬间释放,从谨小慎微跳到了另一个极端。
大唐算什么?当占婆天兵一到,不还是闻风丧胆,望风而逃?
交州如此,谅州的守军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一想到能把平日里高高在上的大唐按在身下摩擦,范梵志现在的心情非常躁动。
别说谅州,只要大明那边的支援跟上,他敢打钦州!
大明不是在撺掇林邑给大唐添麻烦么?
没问题!
他可以一直向北推,把木棉花开的领土全部囊括,和大明划江而治!
“报!”
就在国王殿下膨胀的时候,传令急匆匆地冲了进来。
范梵志眉头一皱,训斥那传令兵:
“无礼!什么事情这么急迫?如果没有什么要事你就敢在我的面前大声喧哗,就把你斩了!”
传令顿时色变,哆哆嗦嗦结结巴巴的。
“殿……殿下,都城,都城被……”
还得是宰相出来打圆场,语气温和地问:
“冷静一点,有什么事情这么紧急?”
传令兵深吸一口气:
“都城被打进来了!”
“啊?”范梵志觉得这个情报很无厘头。
“交州人都被我打出去了,唐军也望风而逃,谁敢打我国都?”
前线正在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后方的老家怎么会被偷的?
“不是交州,不是大唐……”传令兵咽了口水道:
“是真腊!”
…………
“真腊?这就是你的答案?”
回到秋狩李承乾被气病倒的当天。
就在李承乾的病房外,李世民当着一众皇子亲王的面,考校地看着下一任储君,李治。
李治肯定地点头:
“是的,联合真腊国,牵制林邑国,这就是我的对策。”
李世民不置可否,只说了三个字:
“为什么?”
李治缓缓抬起头,眼神充满了镇定。
毕竟是当过摄政的人,他其实一直心如止水,在这次大唐最高规格的公开答辩中,一点也不怯场。
“因为林邑国土南北长、东西窄。东边是大海,如果从西向东进攻,可以轻易地切断该国的南北联系,进而威胁林邑全境。
“真腊就是林邑的西方邻国,只要他们出兵,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镇压南蛮,战斗本身不是问题,当地的瘴气和超长的补给线那才是问题。
但有当地皇协军替大唐良家子卖命,以上就都不是问题。
李世民半耷拉着眼睛微微点头,姑且认可了这个方案,继续考校道:
“真腊凭什么帮你?”
“该国国王在隋朝时便遣使进京朝贡,忠心可鉴。”李治先说出了表面理由,接着补充道:
“况且林邑垂涎交州,真腊又何尝不垂涎林邑?”
真腊便是今日的柬埔寨,在林邑的正西方。
那地方的环境甚至比林邑还要恶劣,除了茂密的森林就是蛇虫鼠蚁。
让他们打林邑,可太有动机了。
李世民的表情舒缓了下去,显然对这位嫡子的回答颇为认同。
但他还没有完全满意,进一步问到了这个计策的可行性:
“然而真腊地贫人寡,你让他们如何去碰被大明武装起来的占族人?”
李治的嘴角稍稍勾起:
“李明做得了初一,我们也能做十五。他能援助林邑,我大唐自然也能援助真腊。”
李世民闭上眼睛,微微点头。
“只是真腊与我朝不通海路,只能通过洱海向其输送援助。”李治甚至回答起了附加题。
“所幸林邑的主力都在交州一线,其国都的防御必定薄弱。
“我们只需支援真腊少量武器,让其奇袭林邑浦即可。
“占族蛮夷没有根性,只要国都一破、甚至如果能擒住他们的国王,前方的部队定作鸟兽散,交州之围可解。”
李世民缓缓睁开眼睛,左边的嘴角露出真诚的笑容。
“可以。你也不是完全没有长进。”
话虽然不见得好听,但是对中风以后一向直性子的李大将军来说,能得到他的一句非负面评价已经相当难能可贵了。
呼……李治呼出一口气。
被父皇这么盯着,老实说他还是有些紧张的。
尽管已经退休了,可是太上皇给他的压力远比皇帝还要大得多。
他旋即意识到自己的小小失态,立刻谦逊地低下了头说道:
“儿臣只是拾人牙慧而已。”
“拾你十四弟的牙慧是吧。”李世民一语道破。
挑动土人斗土人,这差不多就是当初李明挑动百济斗新罗的翻版。
“非也,是儿臣学习父皇联合新突厥和慕容鲜卑、打退吐蕃的先进经验。”
李治理直气壮地拍着父皇的马屁。
诚然,招募蛮族皇协军打头阵,也算是大唐一朝的传统艺能了,很难说谁抄袭谁。
况且大唐的南方各势力错综复杂,乱成一锅粥,没有任何一方能对其他民族形成绝对优势。
这就给李治拉一派打一派的战略提供了基础,倒也能维持一个动态平衡。
诸亲王全程围观了这场巅峰答辩,不觉自惭形秽。
年纪还不大的老九,竟然已经上升到了指点江山的层次,胜过他们太多……
“有太医看着,皇帝应该没什么问题。吾乏了,先回甘露殿休息了。”
李世民打了个哈欠,迫不及待地想回后宫埋头苦干去了。
“父皇万安。”李治和其他亲王们齐声送别。
“嗯。”李世民微微抬起右手——经过几个月的复健,右半边身体已经可以简单地动一动了——在宦官的搀扶下,准备离开。
临走前,他突然问李治:
“雉奴,这个联合真腊的主意,你怎么不早点告诉你的皇兄,而在他病倒以后才告诉吾?”
李治眨眨眼睛,说话没有停顿:
“儿臣愚钝,刚刚才领悟到,惭愧至极。”
李世民眉头微挑,目光在恭恭敬敬的储君身上停留了一会,什么也没说,转身离去。
(本章完)
即使到了深秋,南国也依旧闷热潮湿,林间鸟叫兽鸣,到处都是一片绿意盎然、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景象。
一匹在南方极少见的高大骏马穿过泥泞窄小的街巷,向王宫疾驰而去,迫不及待地向国王殿下传达前线的重要消息。
“哦?我们终于拿下了整个交州?唐军几乎没有抵抗?!”
林邑国王范梵志激动得一拍大腿,从王座上蹦了起来。
因为南国和长安之间山高路远,通信延迟高达数十日。
因此,当李承乾陛下在秋狩之日刚得知交州遭受林邑入侵时。
范梵志的兵已经在交州肆虐了一段时间了。
而在长安的反制措施触达交州战场之前,这场边境摩擦甚至已经结束了。
“好啊,很好啊!”
范梵志一大把年纪了,仍然高兴得手舞足蹈,久久不肯落座。
交州啊!
那可是大唐的领地啊!
“一切都如国王殿下所料。”宰相适时地吹捧道。
“呼……确实,我早就料到了今天的胜利。”
范梵志被舔爽了,好不容易抚平了自己的心绪,勉强自己坐了回去。
“但这仍不失为我占婆补落建国以来最光荣、最重要的一天。
“今天就定为湿婆节,以后每年的这个日子,全国都要举行祭典,庆祝今日的胜利!”
范梵志这么高兴是有理由的。
交州对大唐不过是一块鸡肋,但是对林邑来说,那可是阳光下的土地,是占族人梦寐以求的生存空间!
占族人对交州的土地垂涎已久,但是因为大唐的存在,让他们有贼心无贼胆,连意淫都不敢。
而今天,那个平时只能仰视的交州,居然被他们完整地夺取了!
就像癞蛤蟆吃到了天鹅肉,穷小子娶到了仰慕已久的女神,简直像做梦一般、不,比做梦还要美妙!
“这也多亏了大明的援助啊。”宰相忍不住感叹道。
老头发自内心地对那个神秘得几乎有些自闭的帝国表示感谢。
他们送来的装备和金钱,是林邑国这波雄起的关键。
用大明的剑为林邑的犁获得土地了属于是。
虽然占族人无组织无纪律、无战术无战略,但是对手交州土人的战斗力同样是一坨——
南蛮能给大唐造成麻烦,靠的是天高皇帝远,从来就不是什么正面战场的战斗力。
而林邑和交州双方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菜鸡互啄,装备的重要性一下子就体现出来了。
在大明先进铁器的加持下,占族人科技水平一下子跃进了好几百年。
面对仍然以竹枪长矛为主的交州小表弟,那简直如同天神下凡,砍人和砍瓜切菜一般。
阮氏军队不堪一击,被打得嗷嗷叫,当地土人更是被杀的不要不要的,不得不抛弃家园大量北逃,厚着脸皮寻求大唐的庇护。
而驻扎本地的唐军,本来就是素质最差、最不受待见的那一批,又因为交州都督长期空缺,更是战意缺缺。
一见南方土著居然穿上了盔甲,他们立刻意识到情况不对劲,第一时间放弃了保家卫国的打算,向北边的其他州县撤退。
什么?你说唐军的这场耻辱性的撤退,置交州百姓于水火之中,再这样退下去只怕是脸都不要了?
人家唐军也有理由说的,我带的是什么百姓?我带的都是背刺大唐的二五仔啊。
那帮土人能保护么?没这个心情知道吧!他们前几天还在治所闹事,今天又来求唐军保护他们的家园和人身安全,要脸不啦?
只能说,放下助人情节,尊重他人命运。
因此,当地唐军当机立断,果断北撤,绝不插手占族人对交州土人的屠杀。
毕竟土地未必是大唐的,但是命一定是自己的,往空气挥舞几刀就算对得起朝廷的粮饷了
就这样,在李明的无形大手的操弄下,整个交州陷入了严重的内忧外患,内部千疮百孔,整条防线形同虚设,被直接拱手相送了。
林邑的军队基本没有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相当于是白捡了一个州。
因为“卸甲风”(脱下闷热的盔甲吹凉风导致身体骤冷)而死的人,比直接战死的人要多得多,构成了占族人的最大战损。
也就是说,整场交州之战的胜利,其实和林邑国的战斗力没什么关系。
然而范梵志不这么想,轻蔑地哼了一声。
“那个有求于我的大明?呵,还不是我占族人民在前面抛头颅洒热血。他们不过是胆怯地躲在我军的身后。”
吃下了梦寐以求的交州以后,他飘了,膨胀了,觉得华夏大国也不过如此了。
交州可是有大唐的一个都督府啊!
他的林邑就这么水灵灵地把这么大一块肉,完整地从大唐的肌体上撕扯了下来。
而且还没有受多大的损失,甚至还倒赚了一大笔钱!
以他受限的见识,他实在想不出,还有哪个化外之邦能在大唐身上占这么大的便宜。
什么突厥,什么薛延陀,哪里比得过占婆补罗的精兵强将!
“呃……是的,殿下。殿下威武。”
老宰相顿了一顿,有些为难地吹捧领导一句,便露出轻松的表情,换了个话题继续说道:
“既然我国已经占领了交州,接下来便该治理了。
“交州人大批向北逃亡,正好给我们占族人留下了充足的耕地。
“至于留下的人……”
“那还用问?当然是全部驱逐,不肯走的就死!”范梵志的双眼闪过一抹凶光。
“我们进攻交州,本来就是为了给我族人争取更大的生存空间。
“战前交州人占着那块地,战后还占着那块地,那这仗不就是白打了?”
“这……”宰相被国王简单粗暴的政策给整的哑口无言。
土人互搏,自然是和“文明之师”是不搭边的,战斗不一定激烈,但杀人一定是人头滚滚的。
但如果要让一个地方彻底换种,宰相觉得国王殿下还是有点太极端了。
先不说这是否人道,杀人太多也会招致当地人的强烈反弹,反过来增加征服者的施政成本。
但是范梵志已经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听不进任何温和的劝阻。
他不但要把过去求之不得的交州狠狠地侮辱、蹂躏,还想得陇望蜀,更进一步。
“你不但要清洗交州土著,而且要快。”范梵志吩咐宰相道:
“我们要趁唐人还没有反应过来,再接再厉,拿下谅州。”
“谅州?!”宰相倒吸一口凉气。
疯了,疯了……老头在心里默默地吐着槽。
谅州在交州的北边(相当于如今广西和越南交界的谅山一带),虽然也是一个羁縻州,但那个羁縻州和交州又不太一样。
因为谅州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西南重要节点——钦州,是直接接壤的。
钦州可就再也不是羁縻州了,是正儿八经的汉地,而且还是很重要的海港贸易大城。
因此,即使同为羁縻州,大唐对谅州的关注度可远高于交州。
换句话说,林邑如果敢把咸猪手伸到谅州。
那招致大唐天罚的可能性将大大上升!
“呵,你怕了?就唐朝那个新上来娘们儿唧唧的皇帝,你也怕?”
范梵志看着宰相苍白的脸色,放肆地嘲笑道。
新皇登基,他虽然还没有机会拜谒真容,但是关于新皇李承乾的传闻已经传到了岭南。
光听描述,范梵志就判断出,新皇比过去那位天可汗逊色太多。
虽然天可汗还没死,但身体肯定已经不行了,否则怎么会禅位呢?
不足为惧!
范梵志现在就像一个憋了太久的暴发户,突然觉得自己很行了,多年被北方强邻压抑的憋屈瞬间释放,从谨小慎微跳到了另一个极端。
大唐算什么?当占婆天兵一到,不还是闻风丧胆,望风而逃?
交州如此,谅州的守军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一想到能把平日里高高在上的大唐按在身下摩擦,范梵志现在的心情非常躁动。
别说谅州,只要大明那边的支援跟上,他敢打钦州!
大明不是在撺掇林邑给大唐添麻烦么?
没问题!
他可以一直向北推,把木棉花开的领土全部囊括,和大明划江而治!
“报!”
就在国王殿下膨胀的时候,传令急匆匆地冲了进来。
范梵志眉头一皱,训斥那传令兵:
“无礼!什么事情这么急迫?如果没有什么要事你就敢在我的面前大声喧哗,就把你斩了!”
传令顿时色变,哆哆嗦嗦结结巴巴的。
“殿……殿下,都城,都城被……”
还得是宰相出来打圆场,语气温和地问:
“冷静一点,有什么事情这么紧急?”
传令兵深吸一口气:
“都城被打进来了!”
“啊?”范梵志觉得这个情报很无厘头。
“交州人都被我打出去了,唐军也望风而逃,谁敢打我国都?”
前线正在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后方的老家怎么会被偷的?
“不是交州,不是大唐……”传令兵咽了口水道:
“是真腊!”
…………
“真腊?这就是你的答案?”
回到秋狩李承乾被气病倒的当天。
就在李承乾的病房外,李世民当着一众皇子亲王的面,考校地看着下一任储君,李治。
李治肯定地点头:
“是的,联合真腊国,牵制林邑国,这就是我的对策。”
李世民不置可否,只说了三个字:
“为什么?”
李治缓缓抬起头,眼神充满了镇定。
毕竟是当过摄政的人,他其实一直心如止水,在这次大唐最高规格的公开答辩中,一点也不怯场。
“因为林邑国土南北长、东西窄。东边是大海,如果从西向东进攻,可以轻易地切断该国的南北联系,进而威胁林邑全境。
“真腊就是林邑的西方邻国,只要他们出兵,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镇压南蛮,战斗本身不是问题,当地的瘴气和超长的补给线那才是问题。
但有当地皇协军替大唐良家子卖命,以上就都不是问题。
李世民半耷拉着眼睛微微点头,姑且认可了这个方案,继续考校道:
“真腊凭什么帮你?”
“该国国王在隋朝时便遣使进京朝贡,忠心可鉴。”李治先说出了表面理由,接着补充道:
“况且林邑垂涎交州,真腊又何尝不垂涎林邑?”
真腊便是今日的柬埔寨,在林邑的正西方。
那地方的环境甚至比林邑还要恶劣,除了茂密的森林就是蛇虫鼠蚁。
让他们打林邑,可太有动机了。
李世民的表情舒缓了下去,显然对这位嫡子的回答颇为认同。
但他还没有完全满意,进一步问到了这个计策的可行性:
“然而真腊地贫人寡,你让他们如何去碰被大明武装起来的占族人?”
李治的嘴角稍稍勾起:
“李明做得了初一,我们也能做十五。他能援助林邑,我大唐自然也能援助真腊。”
李世民闭上眼睛,微微点头。
“只是真腊与我朝不通海路,只能通过洱海向其输送援助。”李治甚至回答起了附加题。
“所幸林邑的主力都在交州一线,其国都的防御必定薄弱。
“我们只需支援真腊少量武器,让其奇袭林邑浦即可。
“占族蛮夷没有根性,只要国都一破、甚至如果能擒住他们的国王,前方的部队定作鸟兽散,交州之围可解。”
李世民缓缓睁开眼睛,左边的嘴角露出真诚的笑容。
“可以。你也不是完全没有长进。”
话虽然不见得好听,但是对中风以后一向直性子的李大将军来说,能得到他的一句非负面评价已经相当难能可贵了。
呼……李治呼出一口气。
被父皇这么盯着,老实说他还是有些紧张的。
尽管已经退休了,可是太上皇给他的压力远比皇帝还要大得多。
他旋即意识到自己的小小失态,立刻谦逊地低下了头说道:
“儿臣只是拾人牙慧而已。”
“拾你十四弟的牙慧是吧。”李世民一语道破。
挑动土人斗土人,这差不多就是当初李明挑动百济斗新罗的翻版。
“非也,是儿臣学习父皇联合新突厥和慕容鲜卑、打退吐蕃的先进经验。”
李治理直气壮地拍着父皇的马屁。
诚然,招募蛮族皇协军打头阵,也算是大唐一朝的传统艺能了,很难说谁抄袭谁。
况且大唐的南方各势力错综复杂,乱成一锅粥,没有任何一方能对其他民族形成绝对优势。
这就给李治拉一派打一派的战略提供了基础,倒也能维持一个动态平衡。
诸亲王全程围观了这场巅峰答辩,不觉自惭形秽。
年纪还不大的老九,竟然已经上升到了指点江山的层次,胜过他们太多……
“有太医看着,皇帝应该没什么问题。吾乏了,先回甘露殿休息了。”
李世民打了个哈欠,迫不及待地想回后宫埋头苦干去了。
“父皇万安。”李治和其他亲王们齐声送别。
“嗯。”李世民微微抬起右手——经过几个月的复健,右半边身体已经可以简单地动一动了——在宦官的搀扶下,准备离开。
临走前,他突然问李治:
“雉奴,这个联合真腊的主意,你怎么不早点告诉你的皇兄,而在他病倒以后才告诉吾?”
李治眨眨眼睛,说话没有停顿:
“儿臣愚钝,刚刚才领悟到,惭愧至极。”
李世民眉头微挑,目光在恭恭敬敬的储君身上停留了一会,什么也没说,转身离去。
(本章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最新章节,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最新章节,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