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文豪 第296章 黎明前最漫长的黑夜

小说:大宋文豪 作者:西湖遇雨 更新时间:2025-08-23 02:18:55 源网站:平板电子书
  “存中兄,快下来!时辰不早了!”

  陆北顾对着悬在半空的沈括大喊,声音在鼎沸的人声中几乎被淹没。

  沈括正沉浸在记录观测数据的兴奋中,被陆北顾一喊才猛然惊醒。

  他居高临下地低头一看,发现开封府又有好几名身着皂衣、腰挎佩刀的官差,正奋力拨开越聚越多的人群,面色严肃地朝他们这边挤来。

  领头的那位官员,正是刚才已经来过一趟的那位开封府推官。

  显然,他这趟前来,就不只是此前的询问了,而是叫停。

  “包府尊命我等前来,严令尔等即刻收拾停当,不得再生事端!更不得再行升空!今夜乃上元佳节,万民同乐,务必确保平安!”

  对方所言,果然不出预料。

  虽然生性仁爱的官家没说什么,但包拯作为开封知府在这种大日子里肯定是有压力的,所以他们这热气球飞升一会儿也就罢了,不可再持续下去。

  “是!是!学生等谨遵府尊钧命!即刻收拾,绝不敢再生枝节!”

  已经达成目的的张载连忙应诺。

  “动作要快!”推官又扫视了一圈,留下两名衙役在一旁监督,这才带着其他人转身离去。

  为了确保元宵节不出任何意外,他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呢。

  “快!老刘,准备收绳了!”沈括立刻朝地面负责绳索的工匠老刘头喊道,自己也赶紧调整炉火,减小火力。

  巨大的球囊在绳索的牵引下,开始稳定地缓缓下降。

  地面的人群又是一阵骚动,纷纷后退,给这庞然大物让出空间。

  “嘭”的一声轻响,吊篮稳稳落在了预先铺好的厚厚沙堆上。

  沈括身手矫健地翻出吊篮,脸上还一片通红,也不知道是冻的还是热的。

  周围尚未散去、议论纷纷的百姓,目光都落在沈括身上。

  ——这位可是刚刚从天上下来的人!

  陆北顾这时候说道:“存中兄,你和老刘他们赶紧把球囊、骨架、炉子拆解打包,务必捆扎结实后再运回去,子厚兄,我们帮忙!”

  “好!”

  听了陆北顾的话,沈括立刻行动起来,指挥工匠们拆卸藤骨,小心地折迭那三层裱糊的素色绢囊。

  张载也赶紧上前,跟着陆北顾一起帮着收拾散落的绳索和工具。

  周围好奇的人群还在围观,但看到开封府的衙役在一旁盯着,又见他们在拆解,议论声渐渐小了下去,大部分人也开始随着人群继续向宣德楼方向涌动,去欣赏更壮观的鳌山灯彩。

  一阵紧张的忙碌后,巨大的热气球终于被分解、打包成几个大包裹,然后运回到驴车上面固定好。

  现在道路非常拥挤,外城城门也封闭着,肯定是运不回虹桥的,怎么也得明天天亮才行。

  不过沈括已经跟老刘头说好了,这些东西先放在这里,等明天就会由老刘头帮忙看着运回他在虹桥租赁的宅子里。

  此时,宣德楼方向传来更宏大的乐声和山呼海啸般的“万岁”声。

  ——显然是到了大家最爱的发红包环节。

  每年这时候,官家都是会亲手从宣德门上往下洒钱的。

  不过这份热闹,已与他们三人无关。

  因为他们接下来还有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礼部省试。

  礼部省试虽然是正月十六日的上午开考,但是在正月十六日的凌晨丑时,礼部贡院就开门了。

  之所以如此安排,是因为参加考试的学生特别地多。

  大宋四百军州,通常来讲,每个州都会分配四到六个解额,故而每次礼部省试,来自全国的举子,都会多达两千余人。

  而这两千余人,光是进院的搜身检查,就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考生们根本就没时间睡觉,凌晨就得准备进场了。

  故此很多人都是带着考试用品去看元宵节灯会,然后就直接去礼部贡院了。

  陆北顾抬头看了看天色,又侧耳倾听着更远处传来的隐隐约约的更鼓声快到子时了。

  “存中兄,子厚兄,分头回去收拾东西吧,礼部贡院再过个把时辰就开门了。”

  张载和沈括被他这一提醒,才骤然从热气球成功升空的欣喜感中脱离。

  “对!省试要紧!”张载连连点头。

  陆北顾提醒道:“备好被褥、食物、暖炉之类的,另外笔墨纸砚务必检查周全.我是顺路,国子监离贡院特别近,你俩估计还得折腾一会儿。”

  京城礼部省试,跟泸州的州试,是完全不同的。

  泸州本身就富,所以考试的时候,考生的这些用品都是州里出钱置办的,以彻底杜绝舞弊,并且减少搜查的工作量,节约考生时间。

  但大宋中枢的财政情况非常紧张,也压根就不打算负担这两千余名考生包括被褥、文房四宝、食物、取暖物品在内的考试用品的费用,故而采取的是多派人手进行详细搜查的方式反正对于朝廷来讲,短期使用的人力是最不花钱的,要是开封府的衙役不够还有禁军呢,人手要多少有多少,还都是一句话的事。

  毕竟,让他们闲着也是闲着。

  沈括指了指驴车,说道:“我的都在这里了,我再看会儿灯会,过一阵子自己过去。”

  “行,那我先回去了,我得回去收拾。”张载说道。

  “好!”陆北顾点点头。

  完成了热气球载人升空这一伟大壮举后,三人再无多言。

  陆北顾和张载朝着不同方向,挤入依然汹涌但方向已开始分流的节日人潮之中。

  走了一大段路之后,陆北顾回到戚戚冷冷的国子监。

  监内一片寂静空旷,没有任何人气,只剩下几盏孤零零的灯笼在寒风中摇曳,在青石板上投下长长的、晃动着的影子。

  他回到自己的小院,里面考试用品早就准备好了,都放到了一个大号竹编考篮里。

  除了文房四宝,还有一大包耐储存的胡麻饼、几块用油纸包好的盐腌肉脯,以及几葫芦清水。

  另外,还有一个巴掌大带盖的铜手炉,里面已预先放好了引火的炭饼,还有一个牛皮袋子里放着几根蜡烛,和火镰、火石等物。

  检查确认无误后,他将捆好的被褥卷斜背在身后,然后提起有些沉重的考篮。

  最后看了一眼房间,陆北顾没有丝毫犹豫,转身大步流星地走了出去,反手带上了门。

  沉重的木门“吱呀”一声合上,将这间承载了他数十个苦读寒夜的小小空间,暂时留在了身后无边的黑暗里。

  门外,远处街市的喧嚣隐隐传来,但国子监前往礼部贡院的道路上,只有他坚定的脚步声在回响。

  这是黎明前最漫长的黑夜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宋文豪,大宋文豪最新章节,大宋文豪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