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解?”嬴政微微眯起了那双深邃如寒潭的眼睛,锐利的目光如同实质般钉在赵凌脸上。

  他身体微微前倾,一种棋逢对手的兴味悄然升腾。

  这小子似乎真的触及了他内心最深层的角落。

  赵凌方才的论断在他心中激起了涟漪。

  “于天下黔首而言,他们该认为您是暴君。”

  这毋庸置疑,嬴政自己都从未想过否认。

  他手上沾染的血,征发的民力,足以让万民诅咒。

  “但于帝王而言,您不是!您没有做错。”

  这句话就耐人寻味了。既然承认是暴君,又为何没错?

  岂非自相矛盾?

  赵凌感受到父亲目光中那丝探究的锋芒,脸上反而浮现出一抹淡然的微笑,他抛出了一个更关键的问题:“父皇,您扪心自问,您真的在乎天下人怎么看您吗?”

  “天下人?”嬴政仿佛听到了一个极其荒谬的词语,从鼻腔里发出一声短促而冰冷的嗤笑,那笑声里充满了不屑与睥睨,“那些人从未站在朕的高处,如何理解朕眼中的风景?怎敢评判朕的功绩?”

  说话间,一股浩瀚磅礴,唯我独尊的帝王气势,如同沉睡的巨龙骤然苏醒,不受控制地从嬴政身上轰然爆发!

  他下意识地再次以朕自称,那双鹰隼般的眼眸寒光暴涨,仿佛蕴含着星辰崩裂,乾坤倒悬的威能。

  整个车厢的空气仿佛瞬间被抽空,变得粘稠而沉重,无形的压力如同山岳般碾压下来。

  即便赵凌已是君临天下的皇帝,拥有着超越时代的见识和底蕴,在这股源自开国雄主,历经无数血火淬炼的绝对威压面前,依旧感到呼吸一窒,心脏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攥紧!

  他能驾驭张良的智谋、韩信的兵锋、尉缭的韬略,能让曾经的长公子扶苏心悦诚服,自身也早已龙威初显。

  然而,在嬴政这尊真正铸就了大秦铁骨,睥睨了六合八荒的祖龙面前,他依旧感觉自己像个刚刚踏上战场的新兵蛋子。

  那份源自血脉和灵魂深处的敬畏与压迫感,无可抵御!

  赵凌暗自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心头的悸动,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稳,迎着那令人窒息的目光道:“既然父皇您根本不在乎天下人如何评判,那又何必执着于一个暴君之名呢?”

  嬴政的目光没有丝毫偏移,依旧牢牢锁住赵凌,那眼神仿佛要穿透皮囊,直视灵魂深处。

  他的声音低沉而缓慢,却带着千钧之力:“朕可以不在乎天下悠悠之口,不在乎后世史笔如刀。”

  “但朕,想知道你的看法。”

  他顿了顿,每一个字都重若千钧:“因为,你现在也是皇帝!你也站在了朕曾经站立的地方!站在了这九州的最高处!”

  这句话如同惊雷,在赵凌心中炸响!

  巨大的震动瞬间席卷了他。

  原来如此!

  父亲可以无视万民的唾骂,可以漠视历史的毁誉,却独独在意他这个继承者的评判!

  因为他赵凌,是唯一一个真正站在了同一高度,有资格去理解那份孤独与抉择的人!

  话说到这个份上,任何插科打诨,避重就轻都已是徒劳。

  赵凌收敛了所有外露的情绪,神情变得无比肃穆,他整理了一下思绪,声音清晰而冷静地开始剖析:“父皇,您虽以雷霆之势扫灭六国,但那些失国的贵族,如同潜伏在暗处的毒蛇,无时无刻不在舔舐伤口,积蓄力量,梦想着如同越王勾践一般卧薪尝胆,终有一日复国雪耻!”

  赵凌的语气带着一丝冷冽的嘲讽,“而六国的黔首呢?他们生于斯,长于斯,宗庙社稷虽毁,乡音故土犹在!”

  “对大秦,他们何来归属之心?灭国之痛,亲人离散之殇,早已化作刻骨的仇恨深埋心底。在他们眼中,您就是那个带来无尽灾难与毁灭的暴君,是让他们国破家亡的罪魁祸首!”

  嬴政默默地听着,深邃的眼眸中没有任何波澜,只是微微颔首,示意赵凌继续。

  这正是他心中最大的隐忧,也是他一切铁腕政策的根源。

  赵凌的声音更加沉稳,条理分明:“六国权贵与民众的反抗意识,如同地下奔涌的暗流,从未止息。”

  “就拿最早灭亡的韩国来说,从它覆灭到您一统天下,也不过区区九年!那些曾为韩国浴血奋战的老兵,正值壮年,他们的仇恨最为炽烈!”

  “更遑论其他五国,其遗民的反抗力量只会更强,他们记忆只会更鲜活血腥!”

  “他们身边的袍泽、至亲,有多少倒在了大秦的铁蹄之下?这份血海深仇,岂是轻易可以化解?他们心中只有对大秦的恨意滔天,又怎会心甘情愿地承认自己是大秦的子民?”

  他目光灼灼地看着嬴政:“试想,若在天下初定,人心未附,暗流汹涌之际,父皇您便效仿仁君,轻徭薄赋,与民休息,让紧绷的弓弦骤然松弛……那会是什么结果?”

  “无异于给那些蠢蠢欲动的六国余孽和心怀怨恨的遗民喘息之机!他们会迅速串联,利用暂时宽松的环境积蓄力量。”

  “届时,大秦非但无法稳固,反而会更快地陷入分裂和内战的泥潭!”

  “战火将重新燃遍九州,甚至比统一之前更为惨烈!您结束了一个乱世,若在统一之后,便施以仁政,却可能亲手点燃另一个更持久的乱世!”

  听到这里,嬴政那双锐利如鹰隼的眼眸骤然亮起惊人的光芒!

  仿佛黑夜中点燃了两簇熊熊火炬!

  扶苏不懂,群臣不懂,天下人不懂,但眼前这个儿子……他懂!

  他完全理解那看似“暴虐”的背后,是何等深沉的无奈与冷酷的远见!

  赵凌的剖析并未停止,他引经据典,将嬴政的政策逻辑清晰地串联起来:“《商君书》有云: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此乃强国之本。”

  “六国既灭,外部的强敌便只剩下北方的匈奴。持续对外用兵,一方面开疆拓土,更重要的是,将帝国的战争机器持续运转,将百姓的精力牢牢绑定在‘耕’与‘战’这两根支柱上!”

  “只要战争的阴云尚未彻底消散,内部的不安定因素就难以凝聚成颠覆性的力量。”

  赵凌一字一句地说着,仿佛将自己代入到天下初定时,嬴政的处境上。

  赵凌话锋一转,语气带着洞察世事的冷静:“然而,长期处于战争状态下的帝国,百姓必然戾气深重,好勇斗狠。为了压制这种戾气,维持秩序,严刑峻法、连坐告密制度便成为必需!”

  “让黔首们在沉重的劳役,严苛的法网下互相监视、提防,终日为生存而疲于奔命。”

  “如此他们哪里还有多余的精力去思考复国?去串联反抗?他们的精力和恐惧,都被这套严密的制度榨干了!”

  赵凌的目光直视嬴政,带着深刻的理解与一丝不易察觉的悲悯:“乱世用重典!父皇,您不过是在那个特定的历史节点上,做出了唯一可能的选择!”

  “您当不了,也无法去当一个仁君!”

  “天下大势,帝国初生的脆弱根基,根本不允许!您只能选择成为那个背负万世骂名的暴君!”

  嬴政深吸了一口气,赵凌这小子,如何能看得如此透彻?

  赵凌又说道:“一个理想的帝王,或许应该既让人爱戴,也让人恐惧。但二者往往难以兼得。”

  “当必须二选其一时,父皇,您只能选择了后者!”

  “让天下人恐惧!这也没有错!”

  “因为在那样的时代,在那样的帝国草创期,身为帝王,让人恐惧,远比让人爱戴更能维系这庞大帝国的存续!”

  赵凌的话语,像一把精准的手术刀,一层层剖开了嬴政统治下那看似“暴虐”表象下的冰冷逻辑与历史必然性。

  他不仅理解了嬴政的选择,更站在帝王的高度,为其合理性提供了无可辩驳的注脚。

  车厢内一片寂静,只有嬴政眼中那两簇燃烧的光芒,越来越亮,仿佛要将这昏暗的空间彻底点燃。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秦:隐忍十八年,废柴皇子杀疯了,大秦:隐忍十八年,废柴皇子杀疯了最新章节,大秦:隐忍十八年,废柴皇子杀疯了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