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宫门前,李显穆下马车时,恰好见到吏部尚书蹇义也下了车,二人对视一眼,各自拱了拱手,未曾露出异样来。
稍后又有其他六部尚书、都御史、以及几位翰林学士,内阁大学士自然不在这里,而是在华盖殿中当值。
大部分人都有些懵,不知道发生了何事,皇帝突然召集群臣,礼部尚书郑欢左右看了一圈,而后走到李显穆身边,低声问道:“明达,你知不知道这是什么情况?”
二人结伴而行,李显穆低声快速将南京国子监中发生的事情和他说了一下,郑欢先是一惊,而后眼底有掩饰不住的喜色,“这是我们突破寒门法令的机会啊。”
李显穆点点头道:“我也是这么想的,一项悬了三年的法令,始终推行不下去,最终酿成了这么一个结果,只要我们抓住这一点猛攻,今日便能功成!
这次蹇义他们再想要拖延就很难了。”
郑欢迅速将所有的思路过了一下,而后敏锐意识到,“之前陛下一直是不支持不反对的状态,这次也算是将了陛下一军,让陛下知道,再放任不管,朝廷将会失去广泛的寒门士子之心,圣上不得不同意了。”
“事实虽然是因为陛下先前的认知不足,但却不能真的这么说,圣上在这件事上不能有过错啊。”李显穆低声感慨着,“到时候将锅全部扣在蹇义以及那几位翰林学士的头上即可。”
“没问题,到时候我们二人在殿上配合即可,这次要把蹇义弄走吗?你在户部尚书的位置上,坐了差不多三年,现在有没有兴趣再坐一下吏部尚书的位置。”
把蹇义踢走,李显穆就有机会上任吏部尚书,以他如今的位置,也只能是往兵部尚书或者吏部尚书走了。
没有宰相后,吏部尚书是毋庸置疑的大明第一臣,是真正的天官,绝不是户部尚书所能比拟的。
兵部尚书也差得远,甚至还不如户部尚书,因为这个时期,五军都督府有实权。
历史上是土木堡之变后,于谦收拢兵权,将五军都督府的权力基本上收拢在兵部,而后以兵部尚书职衔辅佐皇帝朱祁钰,兵部尚书的威势才真正强大起来。
李显穆沉吟了一下,“把蹇义踢走没问题,但吏部尚书可能是没戏了,从今年初开始,陛下询问了我不下五次国库存粮和存银的情况,我看陛下是静极思动,又想要北征了。
一旦陛下又想要北征,我要么是户部尚书掌控后勤,要么是兵部尚书提供兵员、武器,总之都要为北征服务,吏部尚书不可能在这个关键时刻让我去做。”
郑欢闻言一惊,皇帝想要北征倒是他第一次听说,但李显穆不可能无的放矢,这必然是事实。
“兵部尚书。”郑欢沉吟问道:“明达你觉得有没有必要去兵部迁转一下,文官进不了五军都督府,若是想要和兵事挂钩,担任兵部尚书是注定的事情。”
“这要看陛下怎么想。”李显穆脚步停了下来,因为二人已经走到了华盖殿外次一阶的台阶上,二人同时闭了嘴,而后进了殿。
一进殿中,便只觉一股凉爽之气扑面而来,方才在外间的所有炎热都消散一空,甚至多了几分精神,在大柱后,一个个盛满冰块的盆子正散发着滋滋凉意。
其余众人也紧随其后而走进,殿中已然有一批人候着,正是一众内阁大学士,李显穆方一走进,便见杨荣冲着他使眼色,李显穆悄然伸出手掌,而后做出一个握拳的动作,杨荣眼中的警惕顿时消散,微微点头。
大部分人不知道了发生了何事,担心触怒皇帝,各自找地方坐下不敢大肆的交头接耳,只向身边人询问着些什么。
朱棣很快就回到了华盖殿中,依旧穿着寻常处理朝政时的常服,身后跟着几个宦官,他大喇喇坐在皇位上,刚刚接到奏章时的愤然已经基本上消失不见,但冰冷的肃容,依旧让所有人知道,皇帝陛下的心情不太好。
殿中气氛有些凝滞,安静的恍若跌落一根针都清晰可闻,甚至就连灰尘浮动的声音都会落在耳中。
那几个宦官各自手中都有几分纸,走下来给每一个与会的人员都发了一份,朱棣在上面冷然道:“这是南京礼部左侍郎王艮上的奏章,至于发生了何事,你们自己看吧,看完再说。”
王艮的奏章没什么多余的废话,情况很简明,在场众官员很快就看完了全部,在南京国子监中发生的事情原委也比较清晰了。
看完这一份后,却没有停下,宦官们再次开始分发。
“这是国子监祭酒上的奏章,还有国子监中的学生以及焚书的那些士子,各自附在王艮奏章后的文书,真是好一场大戏,你们可都要好好看看!”
谁都能听得出皇帝压抑的愤怒。
众人不敢说话,又看起手中的资料,基本上大同小异,只是各自指责的对象不同,所站的立场不一样,于是感情的好恶便不同,但当时发生的事情,尤其是“焚书断理”这件事是非常清晰的。
本就安静至极的华盖殿中,顿时更是寂静无声,那些刚刚才知道这件事的官员,都已经震惊的懵住了,当众在国子监中焚毁四书五经,这有多严重呢?
如果是在心学还不曾有如今地位的时期,在理学独立霸占大明意识形态顶峰的时期,这几个学子干的这件事,这不亚于中央党校的学员,在党校里面把毛概邓论烧了,还大声嚷嚷着以后都不学了。
现代社会直接就是仕途断绝,官场上查无此人,古代社会中,很可能书是上午烧的,人是下午没头没脑的。
如今有了心学作为竞争,情况没那么严重,但依旧是一件足以让朝野震惊的大事,尤其是在心理之争如火如荼的时候。
“都看完了吧。”朱棣脸上的冷意缓缓收起,“你们都是朕最为信重的大臣,都说说,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让朝廷颜面尽失!”
稍后又有其他六部尚书、都御史、以及几位翰林学士,内阁大学士自然不在这里,而是在华盖殿中当值。
大部分人都有些懵,不知道发生了何事,皇帝突然召集群臣,礼部尚书郑欢左右看了一圈,而后走到李显穆身边,低声问道:“明达,你知不知道这是什么情况?”
二人结伴而行,李显穆低声快速将南京国子监中发生的事情和他说了一下,郑欢先是一惊,而后眼底有掩饰不住的喜色,“这是我们突破寒门法令的机会啊。”
李显穆点点头道:“我也是这么想的,一项悬了三年的法令,始终推行不下去,最终酿成了这么一个结果,只要我们抓住这一点猛攻,今日便能功成!
这次蹇义他们再想要拖延就很难了。”
郑欢迅速将所有的思路过了一下,而后敏锐意识到,“之前陛下一直是不支持不反对的状态,这次也算是将了陛下一军,让陛下知道,再放任不管,朝廷将会失去广泛的寒门士子之心,圣上不得不同意了。”
“事实虽然是因为陛下先前的认知不足,但却不能真的这么说,圣上在这件事上不能有过错啊。”李显穆低声感慨着,“到时候将锅全部扣在蹇义以及那几位翰林学士的头上即可。”
“没问题,到时候我们二人在殿上配合即可,这次要把蹇义弄走吗?你在户部尚书的位置上,坐了差不多三年,现在有没有兴趣再坐一下吏部尚书的位置。”
把蹇义踢走,李显穆就有机会上任吏部尚书,以他如今的位置,也只能是往兵部尚书或者吏部尚书走了。
没有宰相后,吏部尚书是毋庸置疑的大明第一臣,是真正的天官,绝不是户部尚书所能比拟的。
兵部尚书也差得远,甚至还不如户部尚书,因为这个时期,五军都督府有实权。
历史上是土木堡之变后,于谦收拢兵权,将五军都督府的权力基本上收拢在兵部,而后以兵部尚书职衔辅佐皇帝朱祁钰,兵部尚书的威势才真正强大起来。
李显穆沉吟了一下,“把蹇义踢走没问题,但吏部尚书可能是没戏了,从今年初开始,陛下询问了我不下五次国库存粮和存银的情况,我看陛下是静极思动,又想要北征了。
一旦陛下又想要北征,我要么是户部尚书掌控后勤,要么是兵部尚书提供兵员、武器,总之都要为北征服务,吏部尚书不可能在这个关键时刻让我去做。”
郑欢闻言一惊,皇帝想要北征倒是他第一次听说,但李显穆不可能无的放矢,这必然是事实。
“兵部尚书。”郑欢沉吟问道:“明达你觉得有没有必要去兵部迁转一下,文官进不了五军都督府,若是想要和兵事挂钩,担任兵部尚书是注定的事情。”
“这要看陛下怎么想。”李显穆脚步停了下来,因为二人已经走到了华盖殿外次一阶的台阶上,二人同时闭了嘴,而后进了殿。
一进殿中,便只觉一股凉爽之气扑面而来,方才在外间的所有炎热都消散一空,甚至多了几分精神,在大柱后,一个个盛满冰块的盆子正散发着滋滋凉意。
其余众人也紧随其后而走进,殿中已然有一批人候着,正是一众内阁大学士,李显穆方一走进,便见杨荣冲着他使眼色,李显穆悄然伸出手掌,而后做出一个握拳的动作,杨荣眼中的警惕顿时消散,微微点头。
大部分人不知道了发生了何事,担心触怒皇帝,各自找地方坐下不敢大肆的交头接耳,只向身边人询问着些什么。
朱棣很快就回到了华盖殿中,依旧穿着寻常处理朝政时的常服,身后跟着几个宦官,他大喇喇坐在皇位上,刚刚接到奏章时的愤然已经基本上消失不见,但冰冷的肃容,依旧让所有人知道,皇帝陛下的心情不太好。
殿中气氛有些凝滞,安静的恍若跌落一根针都清晰可闻,甚至就连灰尘浮动的声音都会落在耳中。
那几个宦官各自手中都有几分纸,走下来给每一个与会的人员都发了一份,朱棣在上面冷然道:“这是南京礼部左侍郎王艮上的奏章,至于发生了何事,你们自己看吧,看完再说。”
王艮的奏章没什么多余的废话,情况很简明,在场众官员很快就看完了全部,在南京国子监中发生的事情原委也比较清晰了。
看完这一份后,却没有停下,宦官们再次开始分发。
“这是国子监祭酒上的奏章,还有国子监中的学生以及焚书的那些士子,各自附在王艮奏章后的文书,真是好一场大戏,你们可都要好好看看!”
谁都能听得出皇帝压抑的愤怒。
众人不敢说话,又看起手中的资料,基本上大同小异,只是各自指责的对象不同,所站的立场不一样,于是感情的好恶便不同,但当时发生的事情,尤其是“焚书断理”这件事是非常清晰的。
本就安静至极的华盖殿中,顿时更是寂静无声,那些刚刚才知道这件事的官员,都已经震惊的懵住了,当众在国子监中焚毁四书五经,这有多严重呢?
如果是在心学还不曾有如今地位的时期,在理学独立霸占大明意识形态顶峰的时期,这几个学子干的这件事,这不亚于中央党校的学员,在党校里面把毛概邓论烧了,还大声嚷嚷着以后都不学了。
现代社会直接就是仕途断绝,官场上查无此人,古代社会中,很可能书是上午烧的,人是下午没头没脑的。
如今有了心学作为竞争,情况没那么严重,但依旧是一件足以让朝野震惊的大事,尤其是在心理之争如火如荼的时候。
“都看完了吧。”朱棣脸上的冷意缓缓收起,“你们都是朕最为信重的大臣,都说说,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让朝廷颜面尽失!”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世家五百年,大明世家五百年最新章节,大明世家五百年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世家五百年,大明世家五百年最新章节,大明世家五百年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