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法令所引起的连锁反应并未因士子的暂时退却而停下。
皇帝将郑欢和李显穆的奏章留中不发的态度,让一众在文庙之争中一败涂地的朝臣,犹如秃鹫嗅到了尸体的味道。
皇帝不支持李显穆!
这是李显穆和郑欢的个人行为,纵然慑服于李显穆的赫赫威名,可朝臣毕竟不是没有功名的士子。
李显穆也不是刘瑾、魏忠贤那样凶名赫赫的奸宦。
他们对李显穆有敬畏,却不至于畏之如虎。
很快一封封反对的奏章就呈递了上去,甚至不仅文官,还有极多武将也上书反对。
……
“显穆,你这次是真的太冲动了。”
英国公府。
英国公张辅坐在上首,面容严肃,眼角带着些无奈冷然,“你不该主动提出这件事,很多人都对你颇有微词。
你这是在消耗你好不容易才得来的政治威望。
这么下去,你注定将会成为孤家寡人!”
这世上从来没有背叛阶级的阶级,作为大明如今次顶级的世家贵族,李显穆这么做,被人所诟病太正常了,没有群起而攻之,已经是英国公和他联合起来的政治威望足够高。
须知,历史上张居正几乎“摄政”的情况下,朝野之中依旧有大量的反对党存在,更何况李显穆并没有张居正那样的权势。
英国公的声音中带着深重的叹息,“我知道你有崇高的理想,可你要知道,如果你被下属抛弃的话,你就会失去权力,你有再多的理想都只能空埋黄土。”
李显穆拱手郑重回道:“岳父大人。
当初您问我为什么在担任山东巡抚的时候,一定要置山东上下官吏于死地。
为什么不把他们收下当狗,壮大自己的势力。
兵法上说兵贵在精,而不在多,我认为政治势力也是如此。
我手下最精锐的人,都是在这十年仕途中,从各部以及科举中挑选出来认同我的士子。
在这些精锐之外,有诸如郑欢等后来招募投靠的官员,到了这一步,我就停下了扩张的脚步,因为再多,就不仅无法保证战斗力,反而会被赘余所拖累。
山东那些官员,让他们加入我的政治势力中,只能顺风摇旗呐喊,可一旦稍有挫折,就会变节,甚至跳反。
岳父您说我会成为孤家寡人,如果我花费了十年时间所挑选的这些人,连这件事都不能支持我,让我成为孤家寡人,那我做任何事,都注定将会失败!”
英国公府的正堂中回荡着李显穆铿锵有力的言语,英国公也从凝重中渐渐缓和,李显穆正色道:“我这一生不想做一个普通的膏粱子弟,我挑选的士子也都将同我一道!”
英国公却摇头道:“你未免太过于自信了,他们当初出身贫寒,自然能谨守初心,可人总是会变的。
家境贫寒时觉得世家豪门阻碍了自己的上升道路,等到一朝翻身,立刻就开始阻碍后来寒门子弟的进阶通道,这种人我见得太多。
你麾下那些人,也不会例外。”
屠龙者终成恶龙,这是人性的诅咒,张辅是过来人,一颗心早就硬如坚石。
“显穆,你一向聪慧,但你出身豪贵,有些事却不清楚,你知道为什么每一个人在历经艰辛爬上来后,最后都走向了反面吗?”
李显穆平静望着英国公,他知道,但他想听听英国公怎么说。
英国公冷然道:“因为底层太可怕,生死操持在胥吏、乡绅手中,稍有不慎就会凄惨死去,甚至死的时候都不知道是为什么而死。
先帝时期被杀的官员数不胜数,可即便如此,当官还是比当百姓好,当官的都死了,百姓难道还能活着吗?
从底层拼尽全力杀出来、考出来的人,决不允许自己以及家族后代再回到那个无力的境地之中!
可官位就只有这么多,总有人要被统治,那么关闭底层通道就是唯一的办法,这就是现实,你改变不了的现实!”
张辅说罢,却见李显穆依旧是平静从容之态,神情没有丝毫的变化,不!
李显穆的神情中带着一丝,不以为意!
“你觉得我说的不对?”张辅一挑眉,奇声问道。
李显穆毫不犹豫的点了点头。
张辅坐直了身子,没有被反驳的愤怒,“那我愿闻其详,错在何处。”
李显穆略一沉吟,“岳父大人所说的,是古往今来普遍的现实,但只说了过程,却没有结果。”
“小婿举几个例子,看看岳父大人可否能够给予小婿回答。
夏商周三代时期,王的儿子做王,公侯的儿子做公侯,卿大夫的子嗣是卿大夫,奴隶世世代代都是奴隶,王侯将相,是天生的贵种。
后来诸国变法,世卿世禄制度被废除了,这难道是王侯将相自己放弃了高高在上的特权吗?
汉末有袁杨陈荀高门贵族,晋有王谢,南北朝有崔卢李郑高门士族,隋唐有七姓十家,真可谓是累世高门,视百姓如牛马,视黔首为卑贱,垄断了官位,可现在又在哪里呢?
难道是他们自己放弃了高门之位吗?”
“不是的,是他们堵塞上升通道的行为失败了,不仅失败,还将整个家族都赔了进去,所谓王谢门阀,最后的结果不过是谢道韫人到中年,亲眼看着丈夫儿子在眼前被杀,甚至就连她自己都是因为被怜悯才苟活于世!”
“从三代、春秋、战国、秦汉、隋唐、宋明,身居高位的官员之中,寒门子弟的比例越来越多!
唐朝时魏征贵为宰相,却因为出身寒微而被耻笑的荒谬之事,再也没有了!
岳父大人方才说,关闭底层通道就是唯一的办法,是现实,小婿承认这一点。
可关闭底层通道从未成功,这也是现实!”
李显穆望着英国公张辅郑重道:“封闭上层通道的上层必然会逐渐腐朽,正如只会清谈的王谢二世祖们,没了先祖王导、谢安的能耐,如何守得住晋朝?
晋朝没了,依附于其上的王谢,也只能轰然倒塌。
岳父大人觉得如今勋贵二代、三代,能有几个人可以为大明效力?
若真将他们放在高位上,岳父大人觉得大明还能应对来自蒙古的威胁吗?”
皇帝将郑欢和李显穆的奏章留中不发的态度,让一众在文庙之争中一败涂地的朝臣,犹如秃鹫嗅到了尸体的味道。
皇帝不支持李显穆!
这是李显穆和郑欢的个人行为,纵然慑服于李显穆的赫赫威名,可朝臣毕竟不是没有功名的士子。
李显穆也不是刘瑾、魏忠贤那样凶名赫赫的奸宦。
他们对李显穆有敬畏,却不至于畏之如虎。
很快一封封反对的奏章就呈递了上去,甚至不仅文官,还有极多武将也上书反对。
……
“显穆,你这次是真的太冲动了。”
英国公府。
英国公张辅坐在上首,面容严肃,眼角带着些无奈冷然,“你不该主动提出这件事,很多人都对你颇有微词。
你这是在消耗你好不容易才得来的政治威望。
这么下去,你注定将会成为孤家寡人!”
这世上从来没有背叛阶级的阶级,作为大明如今次顶级的世家贵族,李显穆这么做,被人所诟病太正常了,没有群起而攻之,已经是英国公和他联合起来的政治威望足够高。
须知,历史上张居正几乎“摄政”的情况下,朝野之中依旧有大量的反对党存在,更何况李显穆并没有张居正那样的权势。
英国公的声音中带着深重的叹息,“我知道你有崇高的理想,可你要知道,如果你被下属抛弃的话,你就会失去权力,你有再多的理想都只能空埋黄土。”
李显穆拱手郑重回道:“岳父大人。
当初您问我为什么在担任山东巡抚的时候,一定要置山东上下官吏于死地。
为什么不把他们收下当狗,壮大自己的势力。
兵法上说兵贵在精,而不在多,我认为政治势力也是如此。
我手下最精锐的人,都是在这十年仕途中,从各部以及科举中挑选出来认同我的士子。
在这些精锐之外,有诸如郑欢等后来招募投靠的官员,到了这一步,我就停下了扩张的脚步,因为再多,就不仅无法保证战斗力,反而会被赘余所拖累。
山东那些官员,让他们加入我的政治势力中,只能顺风摇旗呐喊,可一旦稍有挫折,就会变节,甚至跳反。
岳父您说我会成为孤家寡人,如果我花费了十年时间所挑选的这些人,连这件事都不能支持我,让我成为孤家寡人,那我做任何事,都注定将会失败!”
英国公府的正堂中回荡着李显穆铿锵有力的言语,英国公也从凝重中渐渐缓和,李显穆正色道:“我这一生不想做一个普通的膏粱子弟,我挑选的士子也都将同我一道!”
英国公却摇头道:“你未免太过于自信了,他们当初出身贫寒,自然能谨守初心,可人总是会变的。
家境贫寒时觉得世家豪门阻碍了自己的上升道路,等到一朝翻身,立刻就开始阻碍后来寒门子弟的进阶通道,这种人我见得太多。
你麾下那些人,也不会例外。”
屠龙者终成恶龙,这是人性的诅咒,张辅是过来人,一颗心早就硬如坚石。
“显穆,你一向聪慧,但你出身豪贵,有些事却不清楚,你知道为什么每一个人在历经艰辛爬上来后,最后都走向了反面吗?”
李显穆平静望着英国公,他知道,但他想听听英国公怎么说。
英国公冷然道:“因为底层太可怕,生死操持在胥吏、乡绅手中,稍有不慎就会凄惨死去,甚至死的时候都不知道是为什么而死。
先帝时期被杀的官员数不胜数,可即便如此,当官还是比当百姓好,当官的都死了,百姓难道还能活着吗?
从底层拼尽全力杀出来、考出来的人,决不允许自己以及家族后代再回到那个无力的境地之中!
可官位就只有这么多,总有人要被统治,那么关闭底层通道就是唯一的办法,这就是现实,你改变不了的现实!”
张辅说罢,却见李显穆依旧是平静从容之态,神情没有丝毫的变化,不!
李显穆的神情中带着一丝,不以为意!
“你觉得我说的不对?”张辅一挑眉,奇声问道。
李显穆毫不犹豫的点了点头。
张辅坐直了身子,没有被反驳的愤怒,“那我愿闻其详,错在何处。”
李显穆略一沉吟,“岳父大人所说的,是古往今来普遍的现实,但只说了过程,却没有结果。”
“小婿举几个例子,看看岳父大人可否能够给予小婿回答。
夏商周三代时期,王的儿子做王,公侯的儿子做公侯,卿大夫的子嗣是卿大夫,奴隶世世代代都是奴隶,王侯将相,是天生的贵种。
后来诸国变法,世卿世禄制度被废除了,这难道是王侯将相自己放弃了高高在上的特权吗?
汉末有袁杨陈荀高门贵族,晋有王谢,南北朝有崔卢李郑高门士族,隋唐有七姓十家,真可谓是累世高门,视百姓如牛马,视黔首为卑贱,垄断了官位,可现在又在哪里呢?
难道是他们自己放弃了高门之位吗?”
“不是的,是他们堵塞上升通道的行为失败了,不仅失败,还将整个家族都赔了进去,所谓王谢门阀,最后的结果不过是谢道韫人到中年,亲眼看着丈夫儿子在眼前被杀,甚至就连她自己都是因为被怜悯才苟活于世!”
“从三代、春秋、战国、秦汉、隋唐、宋明,身居高位的官员之中,寒门子弟的比例越来越多!
唐朝时魏征贵为宰相,却因为出身寒微而被耻笑的荒谬之事,再也没有了!
岳父大人方才说,关闭底层通道就是唯一的办法,是现实,小婿承认这一点。
可关闭底层通道从未成功,这也是现实!”
李显穆望着英国公张辅郑重道:“封闭上层通道的上层必然会逐渐腐朽,正如只会清谈的王谢二世祖们,没了先祖王导、谢安的能耐,如何守得住晋朝?
晋朝没了,依附于其上的王谢,也只能轰然倒塌。
岳父大人觉得如今勋贵二代、三代,能有几个人可以为大明效力?
若真将他们放在高位上,岳父大人觉得大明还能应对来自蒙古的威胁吗?”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世家五百年,大明世家五百年最新章节,大明世家五百年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世家五百年,大明世家五百年最新章节,大明世家五百年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