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炅停下了脚步,伸腿在地上扒拉着落叶。

  捧着朱慈炅龙纹披风的卢九德见到这幕有些心虚,赶紧开口。

  “奴婢一会就扫。”

  朱慈炅笑了笑。

  “这风一直不停啊,你刚扫了马上又吹来了。”

  卢九德一脸认真。

  “那也要扫,大不了奴婢一直守在这,一有枯叶马上清理。”

  朱慈炅不笑了,不是因为卢九德的装傻表忠心,是因为大明也需要这股傻劲。大明的聪明人太多,傻人太少了。

  “秋凉了,不会光吹风不下雨吧。今年全国降水都偏低啊,北方又是大旱。”

  王坤见朱慈炅语气轻松,忍不住凑趣。

  “皇上不是还笑话过房尚仪,南直的雨下不到北京。”

  朱慈炅乐了,回头余光看到了拖在最后的马士英,没有回应王坤。

  “马卿,朕将你留在南直,是希望你接任一个重要位置。”

  马士英赶紧接话。

  “臣谨遵陛下吩咐。”

  朱慈炅非常满意。他想起马士英,纯粹是因为史书里不停抹黑马士英,马士英是东林群贤的眼中钉,但真实的故事是,马士英满门忠烈。

  朱慈炅要收拾东林的大本营,最好的人选不就是东林眼中的奸臣吗,可惜顾秉谦太老了,而且地位也太高,三公三孤当知府,大明又不是大送。

  马士英现在的地位,刚刚好,正四品。

  “朕要你接任苏州知府,你有什么想法?”

  马士英眸中闪过一丝失望,好不容易进入中枢,结果又下派地方。但苏州其实不错,除了顺天应天,苏州甚至可以算是大明第一府。

  他快速反应,毫不迟疑。

  “臣定不负陛下重托。”

  朱慈炅翘起嘴角。

  “你都不知道朕托你啥?怎么不负重托。”

  马士英眼神坚定。

  “臣到任后会很快尽力清理积欠,兴修水利,全力保障苏州粮食产量。”

  今天列席御前会议,马士英不是凑人头了,对于粮食问题,他也有自己的想法。

  朱慈炅闻言都有一丝愣神,微笑变成苦笑。

  “你要清理积欠?朕担心你最多能得到意思一下。敢下狠手,大明皇帝都可以落水,你一个知府不要命了?”

  马士英大吃一惊,目瞪口呆的看着朱慈炅,有些不知所措,张嘴半天吐不出一个字。

  朱慈炅已经转过身,猛的一脚踢向落叶,落叶没有踢起来,人差点摔一跟头。

  吓得王坤一把捏住朱慈炅左臂,都把朱慈炅弄疼了,王坤也感觉自己太用力,见朱慈炅站稳,又连忙放手。

  朱慈炅用右手揉了下左臂,没有责怪王坤,也没有生气。

  “苏州要保障粮食生产也很难了。锦衣卫回报,那地方到处是桑田,家家养蚕,种粮也就够一家口粮。想不到吧,鱼米之乡的苏州,粮食也要从外面买。”

  马士英彻底呆滞,有点难以置信,这个苏州知府好像没有想象中那么好当啊。

  朱慈炅又跳上了花台,这次卢九德也注意了,虚张着手保护。

  朱慈炅站在花台上转身,竟然只比马士英稍矮一点了。

  马士英这身高绝对比大明的平均身高要低一头,应该只有一米五左右。在颜值即正义的大明科举考场,马士英能考中进士,水平绝对不低,当然他肯定也是贵州的骄子。

  这身高,完美符合朱慈炅内心深处对改革者的期待,满分。

  朱慈炅对马士英露出了期待与鼓励的目光。

  “你可能不知道,朕的新六卫在常熟折了,昭武卫海军一个千户全军覆没。常熟非常快的就上报了,是倭寇干的。马瑶草,你怕不怕倭寇?”

  马士英脸色大变,这不是好当不好当的问题,皇帝派自己到苏州是要干什么?

  他有点慌,但很快流露出视死如归的决心。

  “臣不怕。这天下还是大明的天下,不管是倭寇还是其他什么,大明没有法外之地。臣定会彻查此事,给陛下一个交代。”

  朱慈炅轻轻挥手。

  “都是良民清官啊,朕要什么交代。你到苏州只办三件事,公平,公平,还是他妈的公平。”

  朱慈炅仰头望着古树,眼睛微眯。

  “给农民公平,给工匠公平,给天下公平。

  朕很想给苏州也来次休克疗法,可惜苏州没有大疫。所以,要推进苏州建立宣令使的十品官制比应天要困难很多,但无论如何,要在苏州推动皇权下乡,否则你在苏州做不了任何事。

  朕不希望你在苏州做酷吏,宣令使就非常重要。当然,酷吏也无所谓,苏州人以为朕舍不得那里的丝绸白银,其实真的无所谓。

  朕的金融改革完成,白银就是垃圾,比起丝绸,朕其实更喜欢棉布。普通人穿不起丝绸,但可以穿棉布麻布。你看,朕的里衣就是棉布,朕还有双麻布鞋,穿着也很舒服。”

  朱慈炅翻了一下衣领,向马士英展示自己的棉布里衣。

  “瑶草,其实你也不用过于担心。以前苏州离天子很远,但现在,苏州就在天子脚下。

  锦衣卫和东厂在苏州都有很多人,朕还会派一只三千人的炽羽卫和一千人雷霄卫护送你上任,苏州人很快就会习惯天天放枪放炮的日子了。

  当然,朕也不指望能让他们清醒,因为被银子迷花眼的人其实很傻。

  你还有助力的,朕的织造中官韩赞周会帮你。苏州的织机很多,但朕其实看不上,因为技术太落后了,韩赞周手里其实就握着新技术。

  当然,朕不会白白便宜了那些丝绸商人。想要,只能依法纳税,保障手下工匠的生活,严格执行日月商会章程,那怕这章程看着不合理。所以,会有聪明的丝商帮助你的,尤其是皇勋资本插手织布业以后。

  所以,你可以拉着丝商整顿盐商,拉着盐商整顿粮商,当然这也很考验你的治政技艺。

  朕也可以给你个定心丸,就算闹出大罢工大罢市,其实也无所谓,朕根本不在乎。大不了朕贬你两级官来天工院做中书,过两年再升你回来。”

  朱慈炅又悠悠叹了口气,抚摸着粗大的古树树干。

  “苏州粮食尽量恢复吧,利欲熏心啊,要改回来很难,也确实不划算,尽力而为就行。皇庄模式也会在苏州推动,但是卫所土地有限,魏国公的地也全是桑田,整体占比偏低的。

  至于所谓倭寇,你可以不用管。操江水师基地不能只在安庆,太湖朕看着就不错,给渔船上牌照应该是个不错的主意,合理保护太湖水资源嘛。”

  朱慈炅话音刚落,阴云密布的天空突然雷声震响,巨大的闪电拉出白光,江南要下雨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重启:年方三岁,登基称帝,大明重启:年方三岁,登基称帝最新章节,大明重启:年方三岁,登基称帝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