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不革命 第四二六章 美洲的问题

小说:大明不革命 作者:王子虚 更新时间:2025-02-01 22:18:35 源网站:平板电子书
  新奥尔良最初由法国人建设,后来在西班牙和英国之间转手,最终落到了大明的手中。

  接受大明管辖之后,这个城市仍然允许西班牙、法国、英国人往来贸易居住。

  现在这座城市中,有欧洲特征的居民大约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正常情况下,拥有这么大比例的人口,应该会形成相对独立的文化区域,例如加拿大的法语区。

  但现在的新奥尔良这个城市,却已经是完全的大明城市了。

  欧洲人留下的痕迹,只剩下最初的建设的少量城建筑,包括堡垒和教堂。

  大明人来了之后,所有的新建筑全都是明式的,甚至后续修缮的教堂也都改成了明式的。

  这些欧洲教堂,被大明移民称为西洋庙,或者是耶稣庙,被认为是供奉一个叫耶稣的欧洲神仙的庙宇。

  欧洲人普遍信这个神,在大明的大部分移民看来,就跟福建人信妈祖类似。

  新奥尔良的治理方式也是明式的。

  无论是大明移民,还是欧洲裔移民,都可以参加本地的科举。

  拿到生员功名后,就能到本地衙门里面任职了。

  大明在军事和政治上的强势,对欧洲移民产生了很强的吸引力。

  新奥尔良原有的欧洲裔居民,以及后来抵达的新移民,都愿意接受大明治理。

  绝大部分欧洲移民都愿意融入明式的生活之中。

  大明移民和欧洲移民偶尔会发生一些矛盾,有一些大明移民始终非常嫌弃欧洲来的蛮子。

  有些脾气暴躁的,甚至会无缘无故的公开谩骂,稍微有点冲突就可能直接殴打。

  但绝大部分欧洲移民对此并没有太多怨言,他们觉得还是因为自己不够文明,所以才会被那些传统的大明人厌恶。

  他们只要更加努力的学习大明移民的生活方式,更加熟练的使用大明人的语言,最终都会被接受的。

  确实有很多大明人愿意能接受他们。所以让他们形成了这样的思维方式。

  只不过嫌弃他们的人,跟愿意接受他们的人,大部分都根本不是同一群人,也很难直接发生转化。

  不过也是因为如此,欧洲移民弄清楚怎么回事之后,只要躲着特定的人群就行了。

  不愿意接受的这种情况的欧洲人,一定要故意彰显自己的欧洲传统,而不愿意融入明式生活方式的人。

  很难在新奥尔良以及其他内陆的大明开拓区城市生活。

  大部分有着类似心态的欧洲人,基本都是直接留在美洲的几个自由邦生活的。

  皇子们在新奥尔良的调查和访问非常顺利。

  新奥尔良的官员声称,欧洲移民大多也是心向王化的,也都可堪一用。

  皇子们在新奥尔良停留了几天,然后换乘海船南下进入墨西哥,前往古巴和海地两个岛屿访问。

  在过去的这些年,大明向古巴岛输送了将近两百万人,向海地岛输送了五十多万人。

  目前两个大型岛屿上的大明人,都已经是当地的绝对多数人口了。

  大明接管古巴之前,古巴的欧洲裔人口还有三十多万,这个数字到现在为止也都没有明显的上升。

  非洲裔人口由最初的将近三十万降到了不到二十万,并且还在持续继续之中。

  海地岛原本的欧洲裔移民不到十万人,现在同样基本没有上升。

  海地的非洲裔移民数量本来超过五十万,但是现在也也产业只剩下二十多万了,同样也在继续减少。

  现在古巴和海地的非洲裔移民全部都是奴隶,两地此前已经获得自由的黑人和混血黑人,都已经被大明强行遣返回了非洲。

  同时严格禁止向这些岛屿继续输送奴隶。

  目前古巴和海地的奴隶都已经完成了绝育,雄性奴隶已经全部完成了阉割,雌性奴隶则全部完成了幽闭。

  可以确保他们以后不会再诞生任何后代。

  大明的工匠们,最初只是对男性阉割比较有经验,对女性的处理方法并没有什么经验。

  不过经验可以积累,技巧也可以锻炼。

  工匠们在非洲和美洲做这种事情做多了,相关的技术自然也比较成熟了。

  幽闭已经不再是一件麻烦事情。

  现在美洲的熟练的工匠,无论是对成年人还是对刚刚诞生的幼崽,处理一个的速度都是按照秒来计算的。

  对于古巴和海地的欧洲人,大明的制度是许出不许进。

  其他地区的欧洲人,直接不被允许靠近岛屿,岛上原有的欧洲人,离开之后就不能再返回,

  所以两个岛屿上的欧洲裔人口持续十几年没有明显增长。

  新出生的人口数量,勉强弥平欧洲裔人口流逝的速度,才能让人口没有直接下降,而是勉强维持了一个基本稳定。

  非洲奴隶都绝育了,都已经无法再生育,自然就随着老奴隶老死,总数量不断地减少了。

  加勒比海得上的其他岛屿,也都与古巴和海地两岛的情况类似。

  皇子们对古巴和海地等地的总体评价还算不错。

  随着时间流逝,这一代剩下的奴隶消亡之后,这些岛屿就会被真正的净化了。

  皇子们乘坐的船队,在加勒比海和墨西哥湾绕了一圈,最后再次绕过佛罗里达半岛,开始对美洲自由邦的访问。

  美洲的十一个自由邦和两个自治领,基本上就是朱简烜前世美国独立时的十三个州。

  历史上的美国,在这个时代基本上还是一个纯粹的农业国,现在刚刚开始最基本的工业化建设。

  当美国的基本工业化完成之后,很快就发生了美国分裂和南北内战。

  导致美国爆发内战的关键原因,就是初步完成工业化的美国北部,与美国南部的农场主之间的矛盾。

  美国北部的工厂主,希望获得南部的廉价原材料,以及南部的掌握的潜在劳动力。

  而南方的农场主,希望扩大贸易开放,将他们的产品高价卖给英国人,而不是被北方的工厂主用低价买走。

  现在这个世界的美洲自由邦,已经提前完成了基本的工业化。

  但这个工业化的范围,与历史上的美国相比,工业化范围大大的增加了,完成的形式也截然不同。

  美洲的自由邦,可以算是全世界商业规则最宽松的地方,对于商人有很高的吸引力。

  现在很多大明本土的商人在这里开矿设厂经商。

  美国南方种植园大量生产棉花,本来会销往北方或者是欧洲乃至大明本土的。

  但是最近这些年,开始有大明商人在南方开设纺织厂。

  大大小小的纺织厂遍地开花。

  直接在这里把棉花变成布匹,然后再卖到别的地方去,包括欧洲和美国北方。

  这些工厂投资建设的过程中,大量的大明人进入了美国的自由邦。

  美洲的十一个自由邦,是现在世界上大明人和欧洲人混居最为严重的地方。

  大明人比例最低的地方,也至少已经超当地总人口的百分之十。

  大明人口比例最高的地方,已经逼近百分五十了。

  海地爆发黑人奴隶起义的时候,朱简烜安排美洲朝廷做了全面的宣传。

  还从十一个自由邦和两个自治领调兵前往海地平叛,让自由邦的人亲身观察了暴动的奴隶的凶残。

  实际上革命不是请客吃饭,特别是最底层的暴动起义,几乎都会伴随着大量的暴力“犯罪”。

  犯罪的前提是有规则,而革命的直接目的就是打破规则,革命不可能不犯罪。

  但是革命真正成功之后,原有的罪行也就不是犯罪了。

  不过革命若是没有成熟的纲领,就不能在打破旧的规则之后建立新的规则,革命自然也会失败。

  既然失败了,那此前打破规则的所有行为,就都是犯罪。

  海地奴隶起义的残暴前所未有,也是因为他们根本没有什么成熟的现代化的革命纲领。

  是以原始的巫毒教系统组织起来的。

  在朱简烜为首的大明朝廷的眼中,在美国自由邦以及海地奴隶主的眼中,这些黑人奴隶真的是残暴和恐怖到了极点。

  已经到了在传统文明社会看来完全没有了人性的程度。

  当时参加镇压的美国自由邦士兵对此印象非常的深刻。

  这些人的亲身体验,再加上朝廷持续的宣传和酝酿,美洲的十一个自由邦陆续通过了清理奴隶法案。

  法案是持续斗争和折中妥协出来的,所以操作流程颇为繁琐和漫长。

  对于美洲各自由邦和自治领的所有自由黑人,由王国朝廷组织遣送返回非洲放生。

  对于现有的黑人奴隶,仍然允许奴隶主继续使用,但是必须和海地等地区一样,逐步实施绝育。

  绝育的奴隶无法繁殖,也就不会有二代奴隶了。

  现在这一代奴隶全部去世的时候,美洲也就不会再有黑人奴隶了。

  相当于渐进式的禁止使用黑奴,给所有奴隶主一代人的缓冲时间,在把产业传给子女的时候安排好。

  同时严格限制奴隶交易,一个农场无法经营的时候,奴隶不能转让给其他农场主,只能交给州政府组织的机构专门处理。

  避免在奴隶逐渐变得稀缺的过程中,围绕现有的少量奴隶产生某些囤积效应。

  皇子们开始在自由邦访问的时候,在美洲留守司大学士的陪同下,向当地贵族和地方官员询问地方的情况。

  这些询问和交流表面上以了解情况为主,皇子们偶尔会发表意见,但不会下达什么直接的命令。

  自由邦的政治机构与大明其他地方相差甚远,大明朝廷并不直接管辖自由邦事务。

  只有自由邦与美国国王签署的协议上规定的内容才会由朝廷管辖。

  这种事情在美洲政坛统称“协议事项”。

  比如说所有军事事务,美洲之外的贸易规划问题,跨自由邦的基础设施建设问题,不同族裔移民之间的矛盾。

  与普通人直接相关的,主要是族裔矛盾问题。

  大明朝廷在美洲的提点邢狱官,现在兼任自由邦最高法院大法官职务,与各个自由邦的法官共同处理移民矛盾。

  皇子们跟自由邦的贵族和官员交流的时候,随行的人员已经出去购买市面上流通的报纸了。

  经过朱简烜专门安排的教育,大明的皇子们都有阅读报纸的习惯。

  皇子们也都已经习惯,到了一个地方就先大致翻阅一下当地的报纸,就能总体上了解一些当地的基本情况了。

  最起码知道当地现在最热门的事情是什么,然后就可以根据这些事情做出一些调查和分析了。

  特别是对自由邦这种“目无尊长”地方,朝廷对基层的能力管理能力非常弱。

  民间的各种情况,包括各种问题和矛盾,都能够更加直白的在报纸上体现出来,而不会被行政力量完全掩盖。

  皇子访问的间隙翻阅手下带回来的报纸,就慢慢的发现了一些让他们颇为意外的问题。

  好几个自由邦城市的报纸上,两个针锋相对的问题被反复不断地提起,不断的有人撰写文章讨论。

  一部分人似乎在大声疾呼,自由邦的自由度已经太低了,自由邦政府与国王和皇帝签署的协议太多了。

  长此以往,自由邦将不再自由,会成为王国或者帝国的省份,自由邦的所有公民应该阻止这一切。

  王国和帝国在提供各种便利的基础设施的时候,也在不断地深入的控制和限制自由邦。

  很多篇文章都在呼吁,要求自由邦的官员们放弃一些不必要协议事项了。

  但是另一波人,则针锋相对的表示,自由邦已经不合时宜了。

  帝国和王国的诸多有益的政策,无法在自由邦管辖的地区迅速落实,就是因为那些见鬼的自由邦规定。

  将一项事务变成协议事项的流程太过麻烦,很多东西根本不需要走这样的流程,应该直接默认由王国和帝国政府来处理。

  自由邦应该直接成为王国省份了,至少应该变成和纽约和新泽西一样的自治领。

  更为关键和直接的原因,是自治领和王国省份户籍的美国居民,可以直接在王国朝廷甚至帝国朝廷任职。

  而自由邦户籍的人口,只能在自治领任职。

  自由邦如果不转变为自治领的话,那自由邦精英会不约而同的迁往自治领和省份。

  最后自由邦都会变成没有中坚层的空壳。

  有类似观点的文章,同样在多个自由邦的报纸上不断出现。

  皇子们看这些这些文章,心中都充满了错愕。

  这种倾向无论出现哪一种都不奇怪,但是两个截然相反的方向同时出现,就意味着某种矛盾已经格外尖锐了。

  这种极端对立的高热度话题,必须要认真对待,以免出现措手不及的情况。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不革命,大明不革命最新章节,大明不革命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