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怎么回事?

  诸侯都已经掌握了军力,却还在向其他地方的文武百官报告“工作”。

  这不是一方霸主吗?

  这还不算完。

  一年的俸禄,就是二十万石。

  另一条,则是:生生不息。

  他们可以享受到政府的优待。

  文武百官们的心中都是这样想的。

  这等于是整个天下,都在为皇族服务。

  这还能怪谁?

  这也是詹徽,杨靖,大理寺三位长老为何会这么为难的缘故。

  而另一条,则是《鸣冤书》中的第二条。

  废黜了大臣之位。

  老实说。

  哪怕詹徽如今已经是文武百官之主,但是论官位,也不过是从二品。

  而大权,也一直掌握在吏部司与都察院手中。

  如果是以前的话。

  作为一名百官之长,执掌大事,一声令下,就连皇上都要礼让三分的“宰相”。

  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至于文武百官,那更是无话可说。

  中书省的行政长官,就是在这里。

  这就像是所有人,都在为自己的终极目标而努力。

  取消了中书省。

  六大统领心情大好。

  但没有了丞相的牵制,他只能在中央游走。

  可现在,他们身为总管,竟然要和皇上正面相对。

  这么多年过去了。

  这位陛下几乎是三年会“撤职”一次。

  长江后浪推前浪。

  这让百官吃尽了苦头。

  这让他们如何反驳?

  第三条。

  这一次的审讯,名义上是三个部门一起审讯,但是所有的罪证,都掌握在了御林军的手中。

  而且,谁都知道,蓝玉谋反的确凿证据,是不是真的?

  这是禁忌。

  再多说下去,他的名字就会被牵扯进《蓝玉案》里,变成帮凶。

  不是所有的文武百官,都像苏怀这般肆无忌惮的。

  那《鸣冤书》,他已经读了很久了。

  一群文武百官,一个个都有一种可以背诵下来的感觉。

  但是,如果是办案的话。

  “詹大人,我们好像不知道该怎么做。”

  “只有得罪了不少,才能给他定罪。”

  “但是,这并不能满足陛下的条件。”

  这还用你说?

  詹徽先是和那个人对视一眼,然后又环顾四周。

  却见大多数人,都在抓耳挠腮。

  他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无奈之色。

  “罪魁祸首苏怀来了。”

  与此同时。

  文武百官们,都是一脸懵逼。

  詹徽的眉头也忍不住皱了起来。

  离开皇宫的时候,已经是傍晚时分。

  本来,百官商议到半夜,定下对策之后,再进行下一步行动。

  谁知道,这才刚开始。

  詹徽觉得这人的嗓音有些熟悉。

  目光一扫。

  蒋瓛走在最前面。

  背后。

  这人,赫然便是刚刚返回地牢,还未来得及安顿下来,便被抓了起来,进行“会审”的苏怀。

  詹徽迅速反应过来。

  他的心脏猛地一跳。

  陛下都一把年纪了,还能有这样的精力?

  毫无疑问。

  这个时候,皇帝陛下应该就在都察院里。

  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能清晰地听到。

  其他文武百官也是如此。

  他的脸色,也是变得凝重了起来。

  “皇上有令,苏怀犯下重罪,詹大人,现在就可以审讯了。”

  于是,他就在门前坐下。

  而在他的身后,数名侍卫迅速将他引到了中央。

  就在这时。

  苏怀抬起头,看到了一张张面孔。

  他索性一屁股坐在了地面上。

  目光一扫。

  现场一片寂静。

  更多的人,还是一脸的茫然。

  “詹大人,杨大人,崔大人。”

  蒋瓛又一次开口。

  詹徽和杨靖,还有大理寺的崔文清,面面相觑。

  紧接着。

  是地位最底层的崔文清。

  他的声音很大。

  一开口,他就直奔主题。

  “苏怀,你知道自己犯了什么错吗?”

  苏怀抬头。

  文武百官们,此刻都是整整齐齐的正襟危坐,端庄而庄严。

  再加上“人多势众”的优势,实力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这是何等的威风。

  但是。

  有了【唇枪舌剑】这个角色的加持。

  苏怀非但没有感觉到压力,反而感觉到了一丝反弹。

  “诸位,有什么不对吗?”

  话音落下。

  仿佛被按下了一个按钮。

  “大胆!”

  “伶牙俐齿,如此冒犯天威,冒犯陛下,岂是你能书写出来的?”

  “大逆不道。”

  苏怀抬起头来。

  “之前,你们就是这么说的,现在又来?”

  “夏天的大雪,是上天给的答复。”

  “当一个人受到了冤屈,这就是大逆不道。”

  “你们为什么不提议,让陛下毁掉这大鼓?”

  话音落下。

  群臣顿时群情激愤。

  大殿内。

  而朱元璋,则是在朱允炆的陪伴下,静静地坐在那里。

  他的拳头,猛地一握。

  “陛下息怒,这只是一个开始而已。”

  显然,朱元璋已经有些按捺不住了。

  朱允炆见状,赶紧上去劝慰道。

  没想到。

  朱元璋一开始就怒道:“办案的第一步,就是要震慑罪犯。所以,这第一个问题,才是最重要的。”

  “不一上来就把他打趴下,这案子还如何审理?”

  “咱们就让他们按照《鸣冤书》上的,一字一顿的往犯人嘴里塞。”

  “这是在打我的脸。”

  “他们打的什么主意,还不清楚吗?在他们心中,莫非就是在说,那个叛逆说的是真的?”

  朱允炆见自己的祖父如此生气,忍不住在心里吐槽了一句:这一次的封疆大吏,确实是出了点问题。

  而作为臣子,也不会反对。

  这么一想。

  朱允炆的脸色也是一沉。

  若是《鸣冤书》前两句,就是对皇上的忠告。

  那他觉得这个苏怀,也是个不错的苗子。

  说不定,朱允炆还会替他求饶呢。

  然而。

  可他从一开始,就以《蓝玉案》为起点。

  前两种说法,都是举例,还有那牛逼哄哄的话:老爷子的错误,在这之中,顶多也就是一两成而已。

  而这一切,都是为了《蓝玉案》做铺垫。

  他要讨回公道。

  他最大的目标,就是逼着皇上,让皇上放下这件案子?

  “如果朱允炆真的是一位真正的帝王,又怎么会让皇帝给其趟开大路呢?”

  就这一点。

  一定要杀了他。

  “陛下,你就不用担心了,那些大臣之中,肯定会有一些是忠心耿耿的。”

  听到这话,朱元璋给了朱允炆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抬棺进谏,老朱求我别作死了,大明:抬棺进谏,老朱求我别作死了最新章节,大明:抬棺进谏,老朱求我别作死了 顶点小说!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