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钦天监察使柳云城,参见皇上!”一名身穿黑色长袍的男子恭敬的行了一礼。

  朱元璋的目光落在了他的身上。

  “你可明白,我为何要找你?”

  太监连忙说道,“钦天司的职责,就是观测星辰,计算季节等,我知道,这次召见我,应该就是为了这件事情。”

  朱元璋点了点头:“你明白就好。”

  “我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盛夏大雪纷飞,其中定有隐情!”

  “朕今日险些成为天下人的笑话!”

  事实上。

  身为钦天监监,今日一场大雪落下,他便隐隐有种不好的预感。

  所以。

  他已经做好了接受皇帝质问的心理准备。

  可现在,皇帝这么一问。

  他立刻说道:“皇上,这都是民间传说,不能当真。”

  “每一个王朝,每一个时代,都会出现这种情况。”

  “按照历史上的记录,在贞观年间,乃至后来的武周年间,乃至开元年间,都曾有夏季大雪的情况发生。”

  “这其中,不仅前代有,还有陕州,川蜀,乃至邯郸的一些地方,都有过类似的事情……”

  听到这句话。

  朱元璋脸上的怀疑之色消散了一些,道:“也就是说,这种天气只是一个巧合,而不是什么冤枉之事!”

  监正连忙应了一声。

  他自然明白自己要说的是哪一句:“世间本就是无情的,怎么可能为了一己之私,而临时更改天象?”

  “放心吧,这只是一个意外。”

  朱元璋慢慢的点了点头。

  他又问:“如果我选个时间,将那个写《鸣冤书》的狂妄之人砍了,会不会有什么变化?”

  “这……”监正被问得说不出话来。

  说实话。

  这一天的上午,阳光明媚,天空晴朗,天空中偶尔飘过几朵白云。

  可没想到,天气这么好,竟下起了大雪。

  还会再来吗?

  小心驶得万年船。

  这一点,他没有把握。

  所以。

  听到皇帝的问话,他将自己早已想好的答案说了出来。

  “下一次,如果还怕,那就换个多云多雨的日子吧!”

  “这样的话,无论风云变幻,无论大雨滂沱,都与案件无关。”

  “哪怕是一夜之间,风和日丽,人们也会以为,这是诛杀恶者,将笼罩大明的乌云,一扫而光!”

  监正话音落下。

  朱元璋似乎也被说动了。

  “万一再下一场雪怎么办?”

  “等过了秋再说。”典狱长又道:“在下认为,皇上的担忧,根本没有必要。”

  “若是陛下执意如此,那么,便将他处死吧。”

  朱元璋沉吟片刻,脸上就浮现出一丝心动之色。

  但转念一想。

  这不是违背了他的本意吗?

  “不行!”

  “怎么又让我们避开了?”

  “咱不避!”

  “我一定要杀了他!”

  “陛下!”

  “依我之见,这件事情来得太过凑巧,只怕会引起《窦娥冤》中的流言蜚语,这对皇权和权势都有影响。”

  “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给他定罪,让他乖乖束手就擒。”

  “到时候,即便是真正的天地异变,又能如何?”

  朱元璋点了点头,说道:“这才对嘛!

  他就是这样认为的。

  朱元璋有一种回到过去的感觉。

  当他将这《鸣冤书》上的文字,全部都看在眼里,就像是一把把锋利的匕首,狠狠的扎在自己的心脏上。

  他想还击!

  他要反驳!

  他要让那个混蛋,将他的每一个字,都吞下去!

  没过多久!

  他打发走了监工。

  随后,他让蒋瓛将詹徽,杨靖,还有大理寺的一众官员,都请到了自己的面前。

  “接下来。”

  “这份《鸣冤书》,你在突然审理蓝玉一事的时候,将它都写出来。”

  “他不是说我们犯了错误吗?”

  “哼!”

  “我要一一反驳!”

  “还有,让所有的才子都过来,轮流替我做这件事。”

  “一定要让他乖乖束手就擒!”

  说话间。

  朱元璋再次将《鸣冤书》念了一遍,却被里面的字迹给气的七窍生烟。

  “让我亲自审案?”

  “我一定要逼他招供!”

  “三天之后,我要他的供词!”

  “可不能等到秋天,要让天下人都知道,这只是一个意外!”

  夜幕降临。

  詹徽便立刻调集了整个翰林院。

  这么大的阵仗。

  整个大理寺里,都无法容得下如此多的人。

  所以,才会被送到最高级别的监察院。

  那份《鸣冤书》,被人抄了出来,悬挂在了京兆尹府衙的大厅之中。

  就在这时。

  一位位大臣走了进来。

  知道了皇上的意思,所有人都被这份《鸣冤书》的大胆和犀利给吓到了。

  另一边。

  不过,对于皇帝的这个决定,他还是很吃惊的。

  将《蓝玉案》全部翻了出来。

  虽然这是皇帝的命令,但是这件事情的核心,还是由他们来处理。

  但从过程上来说,却是正义的。

  还不是要经过三个部门的审核?

  而且,还有更多的人过来,这一次,更是直接变成了百官在一起审核。

  “你们有什么办法吗?”

  又无“相位”制度,所以可以说是群臣之首。

  更何况,詹徽还有一个“职位”,那就是都察院的右侍。

  当之无愧的百臣之主。

  然而。

  詹徽的脑袋,也有些发胀。

  原因是……

  皇上自己都说了,要用那封《鸣冤书》来审判。

  甚至,他还想让苏怀,一句一句的,把自己的话,全部吞下去。

  可问题是……

  在他们这些官员看来。

  虽说那《鸣冤书》中,有几处措词不当,似是得罪了陛下。

  不过,这里面的内容。

  他们还真没办法否认。

  首先,就是所谓的“藩王宗室”。

  斩草除根。

  这是所有官员都知道的事情。

  这一点,也是当今皇帝陛下的共识。

  如今的藩王,掌管一方,统领一方。

  本来,官员之间是有等级之分的。

  一省之地,一个都统,就是最大的官职。

  负责行政、军事、刑事等方面的工作。

  三家独大。

  不过……

  按照朱元璋留下的《皇明祖训》,为什么三位各省大员,每个初一到十五,都要到藩王那里去复命?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抬棺进谏,老朱求我别作死了,大明:抬棺进谏,老朱求我别作死了最新章节,大明:抬棺进谏,老朱求我别作死了 顶点小说!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