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先反映过来的人是户部尚书杨思义。

  急忙上前道:“臣为大明贺喜、为皇孙殿下贺喜!”

  其他官员听到这样的话语后,心中暗骂杨思义不要逼脸,是个老狐狸。

  这老货实在是太没有品了,竟然被他抢先了。

  当下不敢再有所怠慢,赶忙上前施礼。

  高声大喊道:“臣为大明贺喜!为皇孙殿下贺喜!”

  至于其他国家的番邦使者们,彻底傻眼了。

  这还让他们如何与占城国斗?还玩个锤子?

  占城使者风骚操作也就算了,现在倒好,直接掀桌子了。

  直接将自己国家的城池都给献了,而自己根本就不可能拿出比城池更加珍贵的东西。

  大明的皇孙殿下,果然非同凡响,不是一般人能够比拟的。

  无论是朝堂中的大臣们,又或者是那些番邦使者们。

  皆在此时感受到大明的天威与实力的可怕。

  而皇孙朱雄英稚嫩的脸颊上,再次浮现出浓郁的笑容。

  他也没有料到,占城国国王会做出这样的选择,着实出乎他的预料之外。

  既然如此,这三座城池,自己便代表大明笑纳了。

  缓缓开口道:“难得占城国王一片忠心,本皇孙就代陛下收下这份忠心。”

  “占城使者回去后,告诉你家国王,本皇孙对这份礼物很满意,陛下也十分满意!”

  朱雄英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每一个字都像落在青铜编钟上,震得各国使者耳膜嗡嗡作响。

  占城使者喉头滚动,突然伏在地上重重叩首。

  额角撞击金砖的脆响连珠般响起:“外臣代国王谢皇孙殿下圣恩!占城上下愿世世代代为大明藩屏,永护南疆!”

  “起来吧。”朱雄英指尖在御案上轻叩。

  目光扫过阶下道:“你既为使者,当知大明律例。这三座城池既是陪嫁,便需派官吏丈量户籍,登记田亩。户部即刻拟文,命广西布政使司派员接管,不得惊扰百姓。”

  户部尚书杨思义连忙出列应诺,眼角的皱纹里都淌着笑意。

  他掌管钱粮多年,最清楚这三座城池的价值,不仅是每年能增收的赋税,更重要的是扼守了中南半岛通往大明的陆路咽喉。

  此前还忧心海疆防御,如今占城主动献上屏障,简直是天赐的机缘。

  “至于和亲公主……”朱雄英顿了顿,看向身旁的太监总管,“先安置在会同馆,选三名女官教导礼仪。待秋收之后,再奏请陛下赐婚。”

  这话让占城使者彻底松了口气。

  他来时最担心的便是公主被轻慢,毕竟中原王朝从不缺美人。

  可皇孙殿下特意提及赐婚流程,显然是将此事放在了心上。

  他正欲再谢恩,却见朱雄英话锋一转:“但有一事需说清楚,大明从不强占他人土地,更不会因联姻便干预他国内政。”

  “占城若遇危难,大明自会出手相助;可若恃宠而骄,触犯天威,这三座城池,本皇孙也能随时收回。”

  最后一句话说得极轻,却像淬了冰的利刃直插人心。

  占城使者浑身一凛,再次伏地:“外臣谨记殿下教诲!占城绝不敢有半分逾越!”

  朱雄英这才颔首,目光转向其他使者:“诸国贡品,礼部都登记在册。除高棉使者需留校礼司研习规矩,其余人等可在京中停留三月。鸿胪寺安排向导,让你们见识见识大明的风土人情。”

  这话听似宽厚,却让诸国使者脊背发凉。

  他们哪敢真的游山玩水?高棉使者被拖下去时的惨状还在眼前,此刻只想着如何在三月内补上新的贡品,挽回皇孙的心意。

  尤其是素可泰使者,先前还因得了赏赐沾沾自喜,此刻对比占城的手笔,只觉得手中的琉璃灯盏都烫得厉害。

  散朝时,夕阳正透过殿角的飞檐斜切进来,将朱雄英的身影拉得很长。

  鸿胪寺卿跟在太监总管身后,低声询问:“总管大人,占城那位公主……当真要接入宫?”

  “皇孙殿下的意思还不够明白?”太监总管瞥了他一眼,“这哪是和亲?分明是占城送来的人质。你没瞧见那三座城池的位置?正好把安南和暹罗的陆路都堵死了。往后谁想动占城,都得先问问大明答不答应。”

  鸿胪寺卿恍然大悟,额头渗出细汗。

  他先前还觉得占城国王疯了,此刻才明白那是何等精明的算计,用三座城池换大明的永久庇护,简直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而此时的会同馆内,占城使者正对着信鸽喃喃自语。

  鸽腿上的密信里,除了报喜的话语,还藏着一行小字:“皇孙似有意开拓南洋商路,可备香料图谱献上。”

  窗外突然传来喧哗,他探头望去,只见素可泰使者正指挥随从搬箱子,箱角露出的绸缎边角绣着金线,显然是在连夜筹备新的贡品。

  占城使者冷笑一声,转身关上了窗。

  这些人到现在还以为,大明看重的是金银珠宝。

  三日后,朱雄英在御花园召见了占城使者。

  此次并非正式朝会,他只穿了件月白常服,正对着沙盘摆弄兵棋。

  沙盘上插着密密麻麻的小旗,标注着南洋诸国的位置。

  “你看这里。”朱雄英指着沙盘上的一片海域,“此处名为马六甲,是西洋商船必经之地。若在此设个市舶司,你觉得如何?”

  占城使者瞳孔骤缩。

  他曾随海商去过那里,知道那是咽喉要道。

  皇孙这话,分明是要将势力延伸到更远的地方。

  他定了定神,躬身道:“殿下圣明。马六甲酋长近年常劫掠商船,若大明能在此设司,不仅能保商旅平安,更能让诸国见识天威。”

  “你倒是会说话。”朱雄英笑了笑,将一枚刻着“明”字的玉牌推过去,“持此牌去见马六甲酋长,告诉他,若愿归顺,可封宣慰使;若不愿……”

  他没再说下去,只是拿起沙盘旁的铜壶,将水缓缓浇在马六甲的位置。

  水流漫过沙盘,那些代表酋长势力的小旗瞬间被冲得东倒西歪。

  占城使者接过玉牌,指尖都在颤抖。

  这哪里是让他去传话?分明是让占城做先锋,为大明开拓南洋铺路。

  他深吸一口气,突然明白国王为何要献上城池,在这样的雄主面前,顺从或许是唯一的生路。

  “对了。”朱雄英像是突然想起什么,“你家公主既来和亲,总不能无名无分。传旨下去,封占城公主为‘明慧郡主’,赐居长乐宫偏殿。”

  这已是极高的礼遇。

  占城使者再次叩首时,听见皇孙又道:“让她多学学汉文典籍,尤其是《商君书》和《孙子兵法》。本皇孙身边,不需要只会描眉画眼的女子。”

  使者心中巨震。

  寻常公主学习的都是女红诗书,皇孙却让郡主研读法家兵书,这分明是将占城当作了可以托付重任的臂助。

  他重重叩首:“外臣一定转告郡主!”

  离开御花园时,阳光正好。

  占城使者抬头望向宫墙上的琉璃瓦,突然觉得那些传说中不可一世的中原王朝,从未有哪个像现在这样,既让人敬畏,又让人甘愿臣服。

  而此时的文华殿内,朱雄英正看着广西布政使送来的奏报。

  上面详细标注了三座城池的人口和田地,甚至还有当地特产的香料和矿产。

  他拿起朱笔,在奏报末尾批了一行字:“设巡检司,驻兵三百,其余官吏从当地选拔。”

  太监总管在一旁研墨,忍不住道:“殿下,那些土人未必可靠。”

  “可靠与否,要看能不能给他们好处。”朱雄英放下笔,“让海商去那里开商铺,让匠户去教他们织布冶铁。等他们觉得日子比以前好,自然就可靠了。”

  他走到窗前,望着远处的宫阙:“当年太祖皇帝打天下,靠的是枪杆子;如今要守天下,得靠算盘和账本。占城送的不仅是城池,更是个机会,让南洋诸国看看,跟着大明有肉吃。”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七岁熊孩子,老朱求我登基,大明:七岁熊孩子,老朱求我登基最新章节,大明:七岁熊孩子,老朱求我登基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