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使者刚刚可是将朝贡如数献上去了,那么多的财富最终仅仅是换来大明皇孙殿下的一丝微笑而已。

  可是占城使者呢?

  只是在这里施礼,什么东西都没有付出,就能够让皇孙殿下如此和煦对待。

  前前后后做对比,怎么可能会让其他国家使者信服?

  只不过他们却没有胆量质疑大明皇孙殿下罢了。

  但话又说回来,现在大明与占城国之间的关系。

  说句不中听的话语,那就是老子与儿子间的关系。

  现在当爹的见到自己的儿子,哪里会有不开心的道理?

  各国使者纷纷用这样的想法来安慰自己,毕竟自己的国家还是有一定骨气的,绝不愿给大明帝国当儿子,做孙子!

  而占城使者根本就不在乎其他使者如何看待自己。

  不疾不徐的在怀中将占城国准备好的清单拿了出来,放在双手中,呈托举状。

  举过头顶道:“外臣特带占城国王贡礼,献于大明皇孙殿下!”

  随着占城使者表述完自己的前来的目的,早已经在一旁等待的太监总管,便将占城使者手中的清单接了过去。

  按照惯例,直接在手中展开,准备宣读上面的内容。

  只是没有料到占城使者居然会带来如此珍贵的礼物,直接让太监总管倒吸一口凉气。

  如此珍贵的宝物,远远超越了其他国家的朝贡。

  不,应当说其他国家的朝贡,根本就无法与占城国做比较,因为他们不配。

  朝中的大臣们见状,心中越发好奇占城贡此次的朝贡是何物,竟然会让太监总管这般失态。

  要知道,其他国家此次献上来的朝贡,其珍贵程度,远远超过以往数年缴纳的朝贡。

  只见太监总管朗读道:“占城国国王,向大明进贡,黄金一百万两!”

  “极品珍珠十箱,各类宝石五十箱!”

  仅仅是听到这里,群臣们的眼珠子就已经开始向外凸起。

  心中更是暗道,这占城国以后得日子不过了?

  这是将自己的家底全部掏出来了?

  出乎所有人预料之外的是,皇孙朱雄英在听到这些东西时。

  依旧是神态如常,没有半点的惊喜之色。

  当初在提议在海外成立皇家银行的时候,可不仅仅是为了给那些海商们提供方便。

  还有更重要的一个因素,那就是见解收集当地的信息,也算是一个情报机构。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某些国家有不臣之心。

  同时,也可以间接的去了解一下这个国家的国力如何。

  毕竟,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所以,现在的朱雄英对占城国的情况很是了解。

  如今占城国能够发展的这般迅速,根本就离不开大明的帮助。

  作为往来大明海外前哨的第一站,可谓是占尽了好处。

  相较以往,经济更是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此番前来纳贡,看似献了不少的宝物,但根本就达不到伤筋动骨的地步。

  依着占城国现在的国力,估摸有个两三年的税收,也就差不多了。

  不过占城国的表现,朱雄英很是满意,他可以清楚的感受到占城国的诚意。

  然而,太监总管的话语,并未到此结束。

  继续道:“和亲公主一名!陪嫁侍女若干!象牙百根!”

  瞬间,整个朝堂中的气氛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谁都没有想到,占城国除了奉献这么多的宝物外,竟然还有和亲公主!

  要知道这种事情,已经好久没有出现过了。

  自汉唐以降,从来都是中原王朝对那些异域国家和亲。

  无论是打不过被迫认怂时,又或者是打得过,而担忧劳民伤财时,采取安抚政策时。

  最终的结果都是中原王朝将自家公主送出去和亲。

  从来就没有异国他乡的公主主动进入中原王朝和亲的事件!

  一时间,朝堂之中的文武百官皆挺直了自己的胸膛。

  占城国国王的诚意,实在是太他妈的足了。

  所有大臣看待占城使者的目光都柔和了不少,也越发觉得占城使者顺眼了不少。

  至于其他国家的使者,得知这个结果后,纷纷傻眼了。

  该死的占城国,竟然会有这样的骚操作,直接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自己国家虽然献来不少的美女,即便是经过千挑万选出来的。

  但含金量与一国的公主却有着天差地别的差距。

  占城国实在是太狠了,这是没打算给其他国家活路啊!

  就在其他国家使者纷纷以哀怨的目光看向占城使者时。

  却听太监总管继续道:“占城国愿意将紧邻大明帝国边境的三座城池,作为陪嫁的礼物送给大明!”

  念完清单上最后一个字后,太监总管这才重重的吐出一口浊气。

  实在是这份清单上的内容过于惊世骇俗,直到现在,依旧让他有种难以置信的感觉。

  一瞬间,整个朝堂鸦雀无声。

  若是说之前的献礼,已经让众人万分震撼的话。

  那么这三座城池的献礼,却直接撞击群臣的心灵深处。

  哪怕是这三座城池的规模不大,但占城国这份心思,足以说明一切。

  凭借大明现在的国力,莫说是三座小小的城池,就是将占城国灭了,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但自己主动奉献出来,与自己强行掠夺过来,结果是完全不同的。

  一个是王道,一个是霸道!

  尤其是现在的教育方式,依旧以儒家思想为主,依旧是那种外圣内王的概念。

  如今以自己的王道来感化大明周边的国家,更是达到了让敌人不战而屈的目的。

  这种结果,自从儒家大兴以来,是所有皇帝梦寐以求的。

  但最终的结果,绝大部分的皇帝都选择了霸道。

  因为他们根本就做不到儒家提倡出来的外圣内王的观念。

  即便是以霸道的手段为自己的国家开疆拓土,依旧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厚的一笔。

  如今大明的皇孙殿下,却轻而易举的完成了史无前例的壮举。

  让一个番邦国家,心甘情愿的奉献三座城池。

  更加讽刺的是,大明皇孙殿下还是一位极力反对八股取士的人。

  而这样的结果,就好似一个蒲扇大小的巴掌,狠狠的抽打在那些传统儒家官员们的脸颊上。

  奈何这些官员脸皮较厚,根本就无暇顾及这些。

  他们只知道,他们在有生之年中见到了外圣内王的君王出现,已经是死而无憾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七岁熊孩子,老朱求我登基,大明:七岁熊孩子,老朱求我登基最新章节,大明:七岁熊孩子,老朱求我登基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