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交易中心侧楼的二楼,刘彻照例在这儿俯瞰下面的情况。

  不同的是,这一次,刘据也在这里。

  刘彻意识到霍海有心推卫长公主上位后,就更多的提点刘据了。

  实际上,刘彻提点刘据的行为,就是认可霍海让卫长公主挑战皇权的行为。

  如果刘彻要制止,早就制止了,之所以帮刘据,就是感觉刘据赢不了,所以要亲自上手来让刘据去抗衡刘怜。

  正看着呢,桑弘羊把内燃机的发明讲给了刘彻和刘据听。

  听完之后,刘彻愕然回头,十分惊喜。

  而刘据瞪大了眼睛,然后表示不屑。

  刘彻:“真的?”

  桑弘羊:“的确是能运转,千真万确,不过根据大司农的说法,这种结构有缺点,需要攻克另外一种四冲程结构才能实现使用。”

  刘彻:“四冲程?”

  刘据听了桑弘羊的描述,已经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就在旁边的黑板上画了起来:“大概是这样的。”

  吸气冲程,下面的腔体内部转子运转到远端的时候,上方内燃室空间变大,入气门打开,自然就会吸入空气,以及气化的燃气(柴油、汽油)。

  压缩冲程,因为惯性,转子继续转圈,转了半圈时,这个时候把混合了空气的气化柴汽油给压缩在很小的范围内,这个时候点火。

  极小的空间内,混合了空气的气化柴油汽油轰然爆炸。

  做功冲程,爆炸推动着转子转圈,转子上链接的传动机构,为内燃机外部提供动力,也就是提供蒸汽机一样的动力。

  而这一次爆炸结束后后,转子还有非常强劲的动能,继续根据惯性转圈。

  转动第个半圈时,燃烧室压缩,入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把燃烧的废气排出内燃室。

  这个时候,一个燃烧全过程就完成了。

  接下来在惯性下,转子继续旋转,就是第五个半圈吸气,第六个半圈圈吸油气,第七个半圈轰然爆炸,第八个圈排出废气。

  这样循环第二次,如此往复发动机就一直在活塞上下做功。

  刘彻光是听,是没听懂,但是刘据给讲课之后,就听懂了。

  听懂之后,刘彻:“那太好了!”

  刘彻当然觉得太好了。

  自从化石燃料出现了化工之后,刘彻就彻底知道了石油和煤炭的好处。

  不说别的,光是煤油这一项,就让汉军对其他国家的军队拥有了碾压性的补给能力。

  而石油的化工,让刘彻非常的看重。

  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石蜡、沥青、石油焦、液化气等石油产品,都是从石油里面提取出来的。

  目前来说,重油即将作为全新的北方铁路的能源。

  液化气已经在大规模使用了,石蜡和沥青的用量最大,这几年修房子就在不断地使用这个,之前在神木,开采的那点地表石油,提取完的物质,就剩下汽油柴油了。

  让刘彻头疼的是,这些油,它没用!

  最多就是做暖气的通用公司,制造了一些气化柴油的结构,用来进行小规模工业生产。

  可是,这种结构都是需要预热,然后才能使用的,非常麻烦,维护很难。

  关键是,制造起来价格昂贵,作用相对较小。

  要知道煤炭可是很便宜的,谁又会安装个气化柴油蒸汽机去搞生产呢?

  所以,石油中的柴油汽油,对目前的大汉来说,那就是废物,而且是有重污染,明知道有点用但不知道具体能用到哪儿,只能贴钱生产罐子封存的废物。

  现在,这个问题终于解决了。

  刘彻很清楚,运输行业就是现在大汉一切的基础。

  如果内燃机可以用在马车上,那意味着……马退休了!

  以后,每辆车都可以用内燃机驱动了!

  以前的燃气机那叫一个复杂,蒸汽汽车需要预热好久才能出发,一旦蒸汽放光了,那就完蛋。

  而内燃机的结构明显不同,内燃机的运转形式是混合了空气的燃气爆燃,推动活塞。

  这样的结构,绝对不存在什么预热,就算有,也最多预热几秒。

  也就是在没有燃烧动力推动活塞时,人力转动活塞一会儿,也就点燃了。

  这样一个东西,是可以随时启动随时走的。

  这便捷性,必将能够普及。

  虽然目前技术上肯定有很多问题无法解决。

  但是,只要有了方向,未来必然要进步到这一天的,而且时间不会太久!

  刘彻明白,这一天不久后就会到来,石油居然从头到尾所有东西,都能使用,居然没剩下什么!

  这真是个大宝贝啊!

  而与刘彻的激动相对的,是刘据的不屑。

  刘据认为内燃机有个巨大的问题,那就是石油开采很难。

  刘据了解过,生产石油的地方很少,而且石油一般都在地下很深的地方,老大汉范围内,地表石油,只有神木和陇西两个地方有。

  这点石油够干什么?

  也就是说,用石油还需要花费巨大的代价,从其他地方挖出来,然后运输到长安这些消耗汽油的地方。

  而电能就不同了。

  全大汉,到处都是煤炭,现在发掘的煤炭,简直是数之不尽用之不竭。

  这些煤炭,可以到处开火电厂。

  火电厂搭建线路,搭建在整个大汉的土地上,电车只需要挂着电,就能跑。

  为什么要发展内燃机汽车?电力汽车才是未来!

  刘据:“内燃机汽车是没有前途的,电力汽车才是未来。”

  刘彻回头看向刘据:“?”

  刘据:“开采石油和运输石油,需要太多人工了,开采煤炭就要简单很多了,只要有电厂,城市里随时都有电能,就可以运转电车。”

  刘彻看了看刘据,没有说话。

  以刘彻的脑子,第一时间就想到一个问题。

  倘若有一股叛军,跑去没有架设电线的高地,野外,占据着,你该怎么用电车去运输战略物资?

  比如敌人占据了霸上,你先用电车运输大炮到霸水下游,然后人力抗上去?

  而内燃机汽车就不同了。

  没有任何限制,只要有路就能跑。

  直接拖着大炮到敌军面前,一轮炮轰。

  从长安出发,三小时就能解决长安百公里范围内任何叛逆。

  光是这一点,内燃机汽车就比有轨电车好用不知道多少。

  而汽车运输最大的特点是方便。

  假设有轨电车线路AB是固定线路。

  一个商人,仓库距离A点一公里,而店铺距离B点一公里。

  如果是有轨电车,他就需要找人用人驼马扛的方式,把货物从仓库搞到A点,然后到了B点后,又让另外一批工人,从B点人扛马驼到店铺。

  这个过程有多复杂?

  如果是内燃机汽车,仓库上货,店铺下货就行。

  这里面的区别是什么?

  区别是马路修好后是万能的,人可以走,车可以走,什么都可以走。

  而电路作用是单一的。

  电路太贵了,不可能修马路的地方都修电路。

  还有,倘若相对方向的车面对面撞车怎么办?

  使用电路,分不分公私?

  朝廷的车是不是优先用电?普通人的有轨电车是不是次一等权利用电?

  这些麻烦事儿就注定了有轨电车永远没法和内燃机比。

  甚至不如内燃机一根毛。

  但是,刘彻并没有说出来。

  刘彻只是看着刘据。

  刘据并没有一个作为掌权者应该有的思维,他没有从人性的角度看问题,也没有从经济角度看问题,而是先从技术的角度看问题。

  从技术上,电机好像要比内燃机好用,开采煤炭比开采石油简单。

  但,在电能够储存起来在车上,让车子可以自主去任何地方之前,内燃机汽车怎么看也要比电车好啊。

  倘若刘据成了皇帝,未来遇到这样的巨大的十字路口,他走错路的概率是否太高了?

  刘彻在思考这个问题。

  其实刘彻属实是想多了。

  科学上的事情,就没有什么真正的对错。

  对于决策者而言,做错选择才是常态,哪有人每次做决策都做对的?甚至做决策做对一半以上都是不可能的事情。

  因为!任何决定,在事后看来都会是有问题的。总是有各种各样做得不到位的地方。

  每个人做了任何决定,百分之九十的情况下事后都会想‘我当时要是不这么选就好了’。

  事实却是,就算当时选了另一条,最终依旧是会想‘我当时要是不这么选就好了’。

  所以,根本没有什么最优解。

  只是刘彻自己拥有比别人聪明的多的头脑,能够冷静地分析出每个选项最终获利是多少,哪一个获利有明显优势而已。

  别人只能模糊的感觉到不同,而刘彻可以量化出不同。所以别人看的很模糊的事情,在刘彻这儿是可以分出轻重缓急的。

  这就是刘彻厉害的地方。

  但刘彻要想接班人有这样的能力,那就是在做梦了。

  问题是,整个朝廷,是全天下的聪明人聚集在一起。

  特别是霍家三兄弟这样的,给刘彻了一种错觉,‘生个聪明孩子很简单’的惊天错觉。

  刘据好歹也是个很聪明的人了,走在技术前沿,他并不知道他爹正在怀疑他的智力。

  此时刘据还在兴奋的讲述电车的优越性。

  “电机的静谧性,是蒸汽机和内燃机永远无法比拟的。”

  “内燃机复杂的机械结构,注定了起步阶段将会来的非常缓慢,而电机,将会很快。”

  “父皇你能想象吗,现在的火车,轰隆隆的只响不跑,慢慢悠悠的前进半里地后速度才提升一点,跑了四五公里速度才缓慢的提升上来。而以后,短短几百米,就已经是现在火车速度的一倍,两倍,甚至四倍,八倍了!”

  刘彻点头:也不是完全没有可取之处,铁路上建立电火车倒是有可能,公路上建立电火车,绝无可能。

  因为大部分时候,铁路上的车,各跑各的,而公路上的人可就不是这样的了。

  根据刘彻的统计,上路的人中,七成人正常点,三成脑子有毛病,有严格的规定,他们并不遵守。

  就算被抓到,他们也不会后悔违规被抓,只会后悔在遇到检查时没有藏好一点。

  就这些玩意儿在,要是道路上所有车都是有轨电车,那就等着每天堵死不能动吧。

  哪怕是以后能发明无轨电车,也没用。

  除非发明储能电车。

  可惜的是,刘据似乎没想到这一点。

  刘彻思索了一下,开口:“等你姐夫上来,看来他怎么说。”

  听刘彻这么说,刘据也很好奇霍海会怎么说。

  过了一会儿,在天即将黑下来之前,霍海来到了这边和刘彻汇合。

  看到黑板上的四冲程示意图后,霍海有点意外。

  这玩意儿自己一开始都记错了,是看到两冲程实物图,才回忆起的四冲程结构图。

  虽然这玩意在后来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必学项目,但是在霍海读书的时代可不是必学科目,霍海也是看视频看来的。

  看的是内燃机翻新修复视频。

  刘彻:“你怎么看内燃机汽车和电车?”

  霍海马上就意识到了是刘据的问题,回头:“太子,你觉得呢?”

  刘据:“电车成本远比内燃机车低。”

  霍海和刘彻同时摆了摆头。

  刘据愣了一下,询问:“姐夫,你不觉得?”

  霍海:“如果全大汉,只有长安用车,车的数量在五千台以内,走固定线路,做公共交通汽车,就跟城际铁路一样,在长安织成交通网,那电车成本远比内燃机汽车低。”

  “可如果是全大汉数百个城市都用汽车,甚至城际之间,到处都有汽车跑,那肯定是内燃机汽车便宜。”

  刘据:“可是,电机对内燃机拥有巨大的优势,电车对内燃机车也应该有巨大的优势。”

  霍海摆头:“这是两码事。”

  “电机有优势,不代表电车就比内燃机车有优势。”

  “就好像,重盐的火腿比轻盐的腊猪腿贵得多,但如果是和齁咸的海带一起炖,那肯定是腊猪蹄比火腿香。”

  “就好像吃粥的时候,咸菜比红烧肉靠谱。”

  “合适才是最好的,而不是最好的堆在一起就是最好的。”

  刘据:“好就是好。”

  霍海很无奈:“一百年内,内燃机把电车吊起来打,一百年后,究竟是怎么回事,我说不准,起码我是看不到了。”

  上辈子本来能看到的,突然穿越了,也就没机会看到了。

  刘彻补充:“你姐夫看不到了那你也看不到了,你比你姐夫小不了两岁。”

  刘据有点生气,因为他觉得自己在这个领域属于专家,他的权威性应该在霍海之上的。

  霍海看刘据不服气,询问:“我问你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如果电车马力增大,速度变快,如何保护内部乘客的安全?”

  刘据:“把木车厢换成铁车厢。”

  霍海:“好,第一个问题,如果电车漏电,铁车厢漏电,如何保护里面乘客安全。”

  刘据:“……”

  霍海:“第二个问题,如果电机速度快起来了,而有轨电车的铁轮打滑,怎么处理?”

  刘据:“喷砂,别以为我想不出这个办法,我是独立于研究院的铁路设计之外自己想到的。”

  霍海:“好,铁路喷砂就喷了,城市道路喷满了沙子,扫不扫?如果车流太大,在白天没时间扫,凹陷喷满了,脱轨怎么办?”

  刘据:“……”

  霍海:“第三个问题,如果全城大停电,满大街的车堵住了道路,电力抢修没办法运输设备到线路损坏处怎么办?”

  “第四个问题,如果一辆电车短路,导致附近的线路都没法使用,结果大量电车抛锚怎么办?”

  大规模使用有轨电车,绝无可能。

  霍海继续:“第五个问题,如果是上坡,电机失去了动力,无法抑制反转,导致车往后滑坡怎么办?”

  这个问题,连2024年的车都没解决,更别说现在了。

  刘据听得头都大了。

  霍海还有问题呢:“如果城市里,某个地方举办盛会,就如同今天的大汉博览会一样。那全城的电车都往同一个方向跑,导致这半拉城市电压不稳,用电压力超过了平时负荷好几倍,结果谁都用不了电,都抛锚怎么办?”

  这已经不是技术问题了,是人性问题。

  马上就要到终点了,谁退出,谁继续享受电?

  这种情况下愿意退出的永远都会退出,这种情况下,硬撑的人永远都会硬撑。

  最后岂不是变成了城市里只有脸厚的人才能开车,脸皮薄的人寸步难行?

  刘据:“我还是觉得电车好。”

  霍海:“你是不是准备做一家车厂,叫做奔驰?”

  刘据点头。

  霍海:“听我一句劝,这个牌子命中注定适合做油车。”

  刘据很无语:“姐夫你怎么还算上命了。”

  霍海耸肩。

  霍海上来就劝,整个过程刘彻都看在眼里。

  霍海几乎把电车的所有问题都告诉了刘据,一点没藏私。

  甚至,霍海看到的问题,比刘彻看到的还多出一倍不止。

  这让刘彻舒服了不少,虽然霍海有心帮老婆争皇位,却没有放弃太子的意思。

  要知道霍海当初可是历任太子舍人,太子詹事府詹事!

  曾经每隔几天就要给太子上一课。

  现在,霍海依旧不藏私。

  让刘彻头疼的是,刘据居然认死理。

  刘彻忍不住开口:“有时候,最好不一定是真好,也有可能是巨大的陷阱,对于皇室乃至皇帝来说,绝大部分决策,要考虑不止一个因素,要首先就从全局上来考虑问题。”

  “有时候,局势所迫,甚至需要选一个完全错误的答案出来。”

  刘据:“真相永远只有一个。”

  刘彻看向刘据,很好奇,如果有一天,刘据知道力学三大定律,居然是他董师傅搞出来的之后,会怎么想?

  想到这里,刘彻又想起,董仲舒去研究新的理论去了,似乎有点疯魔状态了。

  本来气色好着呢,比老来得子的司马相如都好得多,结果最近看上去人有点迷糊了。

  刘彻摆了摆头:“听说董偃回来了?”

  霍海点头:“董偃回来述职,在总攻之前就回到了长安,现在在长安担任西安门校尉。”

  这个西安不是后世的西安。

  长安城的南门叫做安门,而南偏西那个门儿,就被偷懒取名为西安门。

  董偃回来后,就在那儿做校尉。

  那个地方,是刘彻最少走的门。

  霍海拍了拍大腿:“对了,董偃在长安开了一家野外用品店,售卖在草原上流行的各种工具,帐篷一类的东西。”

  “他可能是想把这个做成奢侈品,还找了一些探险家给自己的产品代言,还赞助了一个要去南美探索的探索队,对了,还有去南海的探索队,不过南海的探索队是小船出去的,估计很难有成果。”

  刘彻叉腰:“你答应过他如果跟窦太主分开,就不为难他是吧?”

  霍海点头:“说到做到。”

  刘彻:“你是不是看窦太主最近身体不太好,怕她去北方把董偃带走,所以故意让董偃回来的?”

  霍海愣了一下,摆头:“没这个意思,都是董偃自己选的。”

  刘彻点头:“董偃好歹是朕的朋友,你就瞎整吧。”

  看着外面的天色,霍海打岔:“陛下,似乎差不多是时候了。”

  刘彻点头:“走,下楼。”

  楼下,大量的观众实际上都已经等不及了。

  他们都听说过重头戏是在天黑后。

  但是此时真的天黑了,大家又不爽了。

  这煤油灯都没有,灯笼都不点一个。

  本来还以为有灯会呢,结果啥都没有。

  搞什么啊!

  还夜宴?摸黑吃饭?

  不过,依旧有那眼尖的,借着一点点的微光,看到了刘彻。

  “陛下!”

  “陛下来了,重头戏要开始了!”

  现场,突然嘈杂了起来。

  但,大多数人转过身来,都面向刘彻所在的高台后,嘈杂声越来越大了。

  “到底是什么重头戏啊?”

  “我滴个乖乖,今天看到的高科技产品太多了,什么东西能在今天当主角儿啊?”

  “谁说不是呢,今儿个长见识了。”

  “搞啥子哟,咋个还不宣布勒?”

  刘彻和霍海此时站在高台上。

  刘彻:“你说有了大功率电灯后,灯塔能照耀多远?”

  霍海:“多大功率?”

  刘彻啪嗒拉开了电灯开关。

  这一瞬间,一道光在高台上亮起。

  现场的嘈杂,在一秒钟内,消失的无影无踪。

  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

  因为黑,所以亮处更明显了。

  因为天黑,所以大家看灯看的很清楚。

  那是稳定的,没有任何晃动的一缕光。

  没有点火的过程,不是油灯,光亮是朝下的,不是油灯那样朝上的。

  那是什么东西?

  为什么那个东西可以发光?

  刘彻拉开了面向公众的第一盏灯。

  霍海也拉下了一个开关。

  四处悬挂的彩灯一个个点亮。

  最近一年比较流行的彩色玻璃,被拿来做成了电灯。

  不过更多的电灯,是布置在整个广场的四处,包括人群的上方。

  所有人看到周围突然亮堂了起来,突然抬头看去,看向了那些迷人的光亮。

  “这是……”

  “什!么!”

  人群中,有人看向了霍海。

  霍海曾经写过一句诗,形容孔夫子,霍海说自己最崇拜孔子,把孔子叫做圣人,给孔子写了一句‘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可惜,仲尼也没办法驱散长夜。

  但,霍海可以。

  这是从人类诞生以来,在无数个夜晚中,点亮的第一束真正的稳定的光。

  天地黑了无数次,驱散黑夜第一次。

  刘彻举起电喇叭:“喂喂,听得见吗?”

  音响:“兹~呀~兹!兹~!”

  刘彻很无奈:“现在的电喇叭还不够好,勉强能用,你们勉强听一下。”

  现场轰然沸腾。

  “这是什么?!”

  “这是什么光?这又是什么声?!”

  “笨蛋,这是智慧的光芒,是科技的回响!”

  刘彻:“你们看到的叫做电灯,使用的是电能,简单来说,蒸汽机就是在锅炉下燃烧,在锅炉上截取动力使用。而电能就是在几条街几十条街之外燃烧煤炭,截取动力在几十条街之外的这里使用。”

  这么简单的描述,让所有人都对电能马上有了清晰的认知。

  单手叉腰的刘彻:“大汉第一场博览会,当然要有一个重量级的展品推出,才够分量。”

  “欢迎来到……电气时代!”

  蒸汽时代才来临不到十年,已经让每一个人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十年前,几乎每个普通人都不太吃得饱饭,虽然粮食产量够,但实际上粮食要拿来干很多事情。

  而那个时候,普通人冬天御寒,基本靠抖。

  长安城买一捆柴火的价格,能要了半条老命。

  十年过去,穿着厚棉服,就算已经入夜,站在这里也没几个饿肚子的,这年头谁还吃不饱饭啊?平时吃得多,饿个顿把顿已经不像过去那样要人命了。

  吃得饱穿得暖,能读书,能赚钱,甚至能吃到几千公里外送来的水果,以前那是皇帝都吃不上的东西。

  能吃上东海送来的海鲜,吃上西域送来的葡萄,吃上北方草原的羊,喝上南方成都送来的茶。

  这年头谁还没两双狗皮猪皮皮鞋?如果没有,那这家伙肯定是穿的小羊皮,太奢侈了。

  这年头,有的人啃骨头把牙崩了,都是偷偷僭越换的大金牙。

  就这么一个恐怖的蒸汽时代,是十年前根本就想不到的好日子啊。

  然而,今天,皇帝陛下亲自宣布,蒸汽时代又是过去式了,欢迎来到电气时代!

  所有人都被震撼着。

  刘彻说完,就把喇叭丢给了霍海。

  这玩意儿音响距离自己太近了,刘彻自己先听不下去了。

  这喇叭,比霍海这辈子听过的最炸的麦,都要炸裂。

  霍海也不想多说,拿起喇叭:“电,有很多妙用,今天只是个开始!”

  “但一开始,就要让大家知道好东西的坏处。这电力是好,但是这么大一股能量,就不是肉体凡胎可以接受的。”

  “电力需要绝缘的物品,比如橡胶来隔绝,电线上,就是橡胶以及橡胶混合物。”

  “而如果不隔绝,那效果就是……”

  台上,一头猪被牵了过来。

  万众瞩目之下,这头猪这辈子,直了。

  都冒青烟了!

  “我曹!”

  “这特么,摸一下就没了?!”

  “我知道了,之前那个偷铜线的,就是被电死的吧!”

  “嘶,谁要偷这个?反正我是不要!”

  霍海:“别说是猪,就算是牛~”

  一头牛被电的吱哇乱跳。

  “这头牛真惨,那猪倒头就睡,这牛顶得住,越顶得住越痛苦。”

  “我闻到烧烤的味道了,原来烤牛肉是这个味儿啊。”

  “都焦了!”

  霍海继续:“这做实验的猪牛羊,就是告诉大家电的威力,不是专业人士,一定要在指导下用电,不要直接接触裸露的电线!”

  “好了,再来一头羊,给高祖老人家筹齐,送过去,让高祖老人家也知道咱们大汉子民用上电了。”

  霍海插科打诨,让害怕的民众们笑了起来。

  看霍海这样的专业人士,并不是很怕电,大家就明白了,反正就是不懂,就有很大的危害,懂,就问题不大呗。

  霍海也不多废话:“从明天起,全长安开始逐步铺设电力系统,修建火电厂,水电厂。”

  “之前因为电力的特殊性,由我亲自下令,封锁电力设施和这方面的科学知识外传,明天,科学报将会公布电磁专刊,让大家了解这几年的发展。”

  “那么……在看到报纸之前,有请电磁理论的发现人,法第,来给大家讲一下!”

  霍海说的时候,喇叭稍微好点了,没那么刺耳,所以多说了几句。

  但说多了,还是眼冒金星。

  最终还是把喇叭丢给了法第。

  当初的青年,如今已经是个中年了。

  法第其实很想拉上董仲舒一起登台。

  可惜董仲舒不来。

  法第拿着话筒:“首先,电磁理论并不是我一个人发现的,在这里要感谢我长期以来的研究伙伴合作伙伴和朋友,牛董先生。”

  “哦,先生这个词,就是先于我生,还有能力在我之上的意思,是我请教大司农后,让大司农量身定做的一个尊敬词。”

  “牛董先生因为某些原因,不想曝光在公众面前,所以,在研究院内部每次这样的会议都由我独享这份荣耀。”

  “而今天……”

  法第说了好多好多。

  虽然刺耳,但第一次听到这神奇的声音放大器,观众也是强忍着听完了。

  越听越觉得神奇。

  甚至多年耳朵不通的毛病,都给震通了。

  灯光璀璨,妙音神奇。

  这是很多人对这梦幻的一晚的记忆。

  其实在霍海看来,这一晚灯光黯淡无光,勉强能用,声音更是不堪入耳。

  但霍海比谁都知道,这是一个良好的开始。

  从来到这个世界,到走到电力时代公布的第一天,霍海用了十年。

  只算来到长安之后,都已经九年了。

  这第十个年头,霍海就这样坐镇大司农府衙,眼看着长安的房子一所一所点亮。

  长安的街道,一条一条点亮。

  长安的城区,一片一片点亮。

  不止长安。

  灯光沿着铁路,在呼啸的火车头上,驱散黑暗。

  灯光沿着海岸,在呼啸的海浪崖头,照亮前路。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汉有活爹,大汉有活爹最新章节,大汉有活爹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