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宫。

  皇后卫子夫正在逗弄着刘彻的嫡长子刘据。

  时年四岁的刘据已经能言诗赋,在卫子夫的教导下还算是茁壮成长。

  当刘彻回到北宫,见到小刘据,一直紧绷的脸上浮现出一抹喜色。

  “此子倒是聪慧,就是长的有些柔弱了,性子不类朕。”

  将刘据招来身旁问询了一阵,刘彻便恢复寻常,有些失望道。

  卫子夫不乐意了,嗔了一声:“陛下,据儿才四岁。”

  刘彻摆了摆手,接着说道:“最近这段时间去病在廷尉大牢里待的挺好的,你不要总是问东问西。”

  “后宫不得干政,让公卿们知道了,朕又少不得分说一番。”

  卫子夫咬着嘴唇有些不满,把去病关到牢里就算了,现在还不让自己过问?

  “去病在牢里还要待多久?他能习惯吗?”

  一听这话刘彻就想笑,他习惯吗?简直不要太习惯!

  这小子早就把大牢当家了,早年进大牢就不带怕的了,何况现在?

  “放心吧,朕饿不死他!”

  “去病以前总是跟一帮公侯子弟出去鬼混,现在进大牢里倒安生了。”

  “还有那高阳教他各种知识,假以时日,必将成就一番大事业。”

  刘彻含笑说道,这话可是太对卫子夫的胃口了。

  卫子夫满脸欢喜,毕竟她这个皇后不过一弱女子尔,能倚仗的除了自己的色相之外,就剩下儿子和兄弟了。

  如今入宫多年,虽然养尊处优保养的很好,但终究是岁月蹉跎,不能跟那些年轻貌美的女子相比。

  而且儿子尚且年幼,唯一的指望就是兄弟。

  卫青自不必多说,如今已经官加大将军,位列三公。

  霍去病呢,则是正值年轻将来还有很多的机会。

  见到卫子夫很是高兴,刘彻心情有些复杂,他没有说高阳预言霍去病活不了几年的事情。

  只因为刘彻自己也不愿相信,霍去病才不过十六七岁,几年过后二十多正是建功立业的大好年华。

  要说霍去病会英年早逝,着实让人难以接受。

  ...

  翌日。

  三公九卿并百官缓缓进入未央宫,人人脸上都很紧张,气氛比往日的早朝显得沉闷许多。

  前殿之内,刘彻扫视过去,发现一众大臣的表情后不动声色。

  前几日在早朝跟张汤等人演的那场戏,当时看来是不错的,后面偷听了一波高阳的课,刘彻就觉得自己还是草率了。

  现在这帮大臣肯定个个心怀不满,搞不好还会影响接下来的事情。

  于是刘彻便使了一个眼神给郑当时。

  “陛下,令公卿朝臣献金以资战事,臣以为还有些不妥。”

  就在一众大臣心事重重的时候,郑当时起身说道。

  什么情况?

  百官们都懵逼了,你郑当时不是掌管国库的大农令吗?

  朝廷没钱要我们大臣出钱你竟然反对?

  “郑公何出此言?难道要坐视我大汉为匈奴所欺不成?!”

  没等众人反应过来,张汤就跳出来言辞犀利的怒怼。

  “陛下,臣并无任何不妥!”

  望着张汤的奋力表演,刘彻很是欣慰,干咳两声说道:“兹事体大,还是先听听郑卿怎么说吧。”

  张汤闻言恨恨得瞪了郑当时一眼,方才坐下。

  这一幕看的周围大臣无不是皱眉厌恶。

  什么人啊!一个底层小吏出身的家伙,爬到了廷尉还觉得不够,这么卖力攻讦大臣,早晚有一天得作茧自缚!

  张汤却对这些不理不睬,他并不是不知道得罪同僚的坏处,但这就是他的生存之道!

  哼哼,你们这帮人懂什么?

  陛下至少能活到六十岁,我张汤这辈子就跟定陛下了!

  郑当时斟酌了一下语言,开口说道:“臣并不是反对讨伐匈奴。”

  一句话先给事情定个调,表明他郑当时不是主和派,以免落人把柄。

  “夫匈奴者,茹毛饮血披发左衽,实乃戎狄。”

  “自我皇汉开国以来,匈奴仗兵马而逞凶,动辄引兵临城索要钱帛,我朝虽以公主下嫁结为姻亲,然七十余年未曾感化分毫。”

  “由此可见,匈奴为戎以久野性难祛,为彰我朝天恩于世,非六师移之不可也。”

  一篇大论下来听的众臣昏昏欲睡,大家也都疑惑了,郑公这是要讲什么?几个意思?

  合着这大热天的我们啥事不干光听你在这吊书袋了?

  就在这时,郑当时话锋一转。

  “所以,匈奴是一定要讨伐的,不过在座公卿大臣俸禄并不算多,让他们捐三五年俸禄未免有些苛责了。”

  听到这话一直憋着的狄山狂喜不已,好好好,郑公果然是天下闻名的贤人呐!

  等今日早朝过后,我狄山一定写篇文章歌颂郑公的功绩!

  然而狄山还没高兴一会儿,刘彻的声音就响起了。

  “那依爱卿之见,该如何是好?”

  “日前青州诸郡上报有关海外仙山一事,臣从中发现一则奇事,又结合卫氏朝鲜方面的消息多番论证,最终得出了结论。”

  在全场目光都向自己看齐的时候,郑当时一点也不怯场,徐徐说道。

  海外仙山?怎么又扯到这事儿了?

  御史大夫番系和丞相公孙弘交换了一下眼神,两个官场老油条很快达成了共识。

  别说了,一看就是陛下的手笔!

  “这海外仙山莫非是真的不成?否则陛下为何一直拿此说事?”

  番系嘴里嘀咕着,摇了摇头。

  不远处的公孙弘则淡定的很,老神在在的坐在毯子上。

  跟世人认为的丞相不同,他公孙弘的这个丞相,其实并没有太大的权力。

  一是因为公孙弘拜相之时已经是七十多岁的高龄老人了,哪怕他还有精力,上到皇帝下到属官都不敢让他多干活。

  二是刘彻任他为丞相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公孙弘的出身。

  与以往的丞相不是贵族就是功臣不同,公孙弘在入朝之前只是一介布衣。

  所以他的最大作用就是一个符号,一个刘彻向天下人证明自己不分贵贱只看才能的符号。

  而且公孙弘虽然没有参与刘彻的小会,但事前刘彻也派人通知了他一部分的相关信息。

  “敢问郑公,什么结论?”

  郑当时瞄了一眼开口之人,见到是博士狄山后呵呵一笑。

  “结论就是海外仙山乃是误传。”

  “海外仙山,实为海外金山!”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汉:开局刺杀刘彻,求诛九族,大汉:开局刺杀刘彻,求诛九族最新章节,大汉:开局刺杀刘彻,求诛九族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