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现代还是古代,政府权力覆盖力强的往往都是城市。

  比起人口众多,没有自给自足能力以及无法维持宗族势力的城市,乡下那高昂的统治成本实在让人提不起来兴趣。

  这其中一个因素占据很大的比重,那就是税。

  农民所需要的生存物资绝大部分都能通过自己的劳动直接获取,而城市的人口却要通过货币来进行交易。

  故而朝廷就算是派人到村里,也收不到税,至于实物还包含了运输成本、兑换程序等。

  所以虽然大汉还有不少地区存在着以物易物的情况,但货币已然得到了上至王公贵胄下到贩夫走卒的认可。

  一听到高阳说能收税,刘彻就坐不住了。

  拿这个考验朕?哪个皇帝经不起这样的考验?

  刘彻坐在胡床上双手交叉,目光微微出神的直视前方。

  “高阳这话是说到点子上了,朕没记错的话,洛阳、邯郸几个大城的赋税,每年都是最快送到国库的吧?”

  “陛下记的没错,洛阳、邯郸、定陶、睢阳诸城所贡赋税,不仅最快而且年年足额,甚至有时候还会超额。”

  郑当时点了点头,对此还算认可高阳的说法。

  在城里收税可比去乡下简单多了,要是能多几个大城的话他这大农令的活计也会轻松许多。

  “先生,可我记得农事是国家根本吧?”

  霍去病的问题一出,刘彻就忍不住拍手叫好。

  “这小子问的好,农事不可轻。”

  郑当时与张骞也聚精会神的准备听高阳的论述,毕竟所谓的蚕吃人,听起来着实有些无情。

  虽然高阳说了大汉多的是人,也有荆州扬州许多土地可以开发,不用担心粮食问题。

  但刘彻他们依然认为不能这么草率的决定,因为农事产出的粮食关系到所有人!

  高阳微微颔首,他并不否认农业是国家根本,但凡人还要吃饭,就不能忽视农业。

  不过国家要想富强,光靠农业那是无论如何也办不到的。

  “管子治国篇曰:农,天下之大本,民所恃以生也,你想说的是这个吧?”

  霍去病立马疯狂点头。

  高阳见状冲他说道:“农业自然是国家根本,可人总不能光吃饭不是?”

  “管仲说这话的时候,天下农具多为铜制,不耐磨损容易变形,而且当时天下各国伐交频频,粮食自然珍贵。”

  “而大汉已经广泛使用铁制农具了,天下又太平许久,纵使遭遇灾年,也能迅速赈济。”

  “我知道你肯定要说今时不同往日,大汉人口多了而土地增加的却没那么多。”

  “正是因此才更需要让一部分人进入城市,以缓解人多地少的问题,同时城市人口增加所带动的需求还能惠及周围百姓。”

  “这样做,上可利国家,使税收增加,方便管理,下可利百姓,让他们多个出路,多些收入,生活不再那么紧张。”

  “你不会以为,造纸之术改进过后,百姓就能买的起书了吧?那他们也得有钱才行。”

  高阳坐在霍去病面前侃侃而谈,手工业发展势必会侵害到一部分农民的利益,因为有工农剪刀差的存在。

  就算是当年的带英有殖民地可以吸血,国内的农民也是大批大批的失去土地,然后被迫走进城市里成为工人,亦或是坐上船漂洋过海去建设殖民地。

  大汉要发展手工业当然也无法避免这些。

  “而且这么做还有一个隐形的好处。”

  “隐形的好处?”

  霍去病闻言呼吸急促起来,还有好处?

  “没错,贵族以及地主豪强的根本就是人,大量的农村人口在他们的掌控之下,收取粮食、传达政令、征召士兵,都需要经过他们。”

  “因此贵族和地主豪强才会对朝廷产生很大的威胁,但如果将更多的人口集中到城市,他们的实力就被削弱了。”

  高阳眼神犀利的说道:“这不同于用刀剑逼迫,也比狗皇帝的迁茂陵令更加的无懈可击。”

  “狗皇帝的权威在城市远比在乡村更有用,城市人口多,赋税多,管理也比乡村容易,你说人口是在城市好还是在乡村好?”

  霍去病不说话了,他没想到这背后竟然隐藏着如此之深的谋算。

  怪不得先生说是釜底抽薪呢,原来秘密在这儿啊!

  “嘶——!”

  暗室里的刘彻听的心情跌宕起伏,一口凉气吸入,整个人都不淡定了。

  “郑卿,高阳此话可为治国计否?”

  刘彻向郑当时问道,然而郑当时也正处于懵逼之中。

  釜底抽薪,当真是釜底抽薪!

  郑当时暗暗咋舌,高阳这话要是让天下贵族和豪强们听见了,怕不是豪掷万金也要杀了他!

  “陛下,臣也说不准。”

  “高阳此计乃是堂堂正正的阳谋,没有什么空子可以钻,但是真要做的话,恐怕遭遇阻力极大。”

  郑当时如实说道,先有改革察举制这个狂论抛出,后又是手工业发展城市对豪强的釜底抽薪。

  要不是知道高阳的情况,他必然认为这是什么疯癫之人说的话。

  即便如此,郑当时也是胆战心惊,他是真怕陛下信了啊!

  刘彻听的皱起了眉头,阳谋自然不必说,阻力极大这个事嘛...

  “朕知道了。”

  刘彻摆了摆手,脸色恢复平常的坐了回去。

  瞄了一眼刘彻的神情,郑当时心有戚戚,一般陛下这种情况,那都是正在思考,心里有事的表现。

  坏了,陛下好像真的听进去了!

  郑当时给了一旁的张骞一个眼神,然而张骞不为所动,这让郑当时有些头疼。

  算了算了,反正我也干了几年大农令,再过两年就卸任的人了,想这么多干嘛?

  再说,就算是劝难道就有用吗?

  郑当时忍不住想到,倘若将来陛下真的采用了高阳之计,贵族豪强的实力也真的被削弱。

  那他的家族大不了就重拾起祖上的荣光去从军,毕竟他的祖父郑昌当年就跟随过项羽为将。

  坐在胡床上的刘彻没有在意郑当时的小动作,眼神直勾勾地盯着前方。

  察举制、改进造纸、人口过多、手工业、开发荆扬二州,这些高阳之前说的,现在竟然能全都被串联起来。

  难道说每件事看起来不甚重要,但其实都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中的一环?

  刘彻越想越觉得很有可能。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汉:开局刺杀刘彻,求诛九族,大汉:开局刺杀刘彻,求诛九族最新章节,大汉:开局刺杀刘彻,求诛九族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