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奶奶家住在哑巴河村东头,周兴家住在哑巴河村西头,相距有一里多路。
周兴的父亲周大生,一共有五兄妹。大伯周大元、二姑周大美、四姑周大清、五叔周大民,周大生排老三。
周大元、周大生兄弟二人都已分家另过,结婚生子。
周大元结婚最早,但因大婶马彩凤身体不好,生育艰难,以至于他们家的独生子周毅,比周兴还要晚两年出生,目前正在榆州县第七中学读高一。
二姑周大美嫁到了芦苇镇安德村,与甘草铺镇哑巴河村隔河相望。因河流阻隔,来往不便,她回娘家的次数比较少。
在周兴的印象中,他只能在大年初二那一天,才能偶尔见到二姑周大美一次。二姑夫曾有为做农活是一把好手,当年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得到了爷爷奶奶的看重,把家中长女嫁给了他做老婆。
只是谁也没有想到,改革开放以后,脑筋活络、会做生意的人,一个个都先后发了财,像二姑夫曾有为这种老实木讷的农民伯伯,只晓得土里刨食,家境对比其他人,自然是一日不如一日。
上一世,周兴考上大学那一年,临出发前,许多直系长辈都给了他一笔赠礼,像大伯周大元,便给了周兴五百元钱。二姑父一家却始终没有露面,周兴也从未埋怨过他们。
四姑周大清嫁到了甘草铺镇临河村,距离哑巴河村只有不到五里地。四姑父苏荣会一手木匠手艺,因这一门副业收入,家境尚可。
但四姑父苏荣喜欢酗酒,喝醉之后喜欢打老婆。
因为这件事,周大元、周大生、周大民三兄弟,没少去临河村,找四姑父苏荣的麻烦。
五叔周大民性格火爆,有一次他怒上心头,在四姑父家胡乱砸了一通,连新买的彩色电视机都给摔坏了,气得爷爷奶奶将五叔痛骂了一番。
“你是砸得痛快,但损失最大的,还不是你四姐一家?你就好好地讲道理,难道不行吗?”
最后,还是爷爷奶奶自掏腰包,赔付了这台彩电的修理费用。
可喜的是,经此惨痛教训之后,四姑父苏荣虽然仍旧动辄呵斥四姑周大清,但好歹不再动手打人了。
周大民是五兄妹中,学历最高的那一个,初中毕业,会写会算。他不爱劳动,荒废生产,名下责任田虽然照种不误,但完全是靠天收。
好在他脑子活,时常做几笔小生意,反倒是五兄妹中,日子过得最为滋润的那一个。
夫妻俩时常外出好些天,爷爷奶奶便干脆长住在五叔家里,也方便替他照看孩子,帮他打理生产。
周兴前去探望爷爷奶奶,实际上就是去五叔家里。
半路上,周兴遇到村里认识的人,免不了要解释他头上这副绷带的来龙去脉,耽搁了些许时间。
爷爷奶奶看到周兴受伤,也非常担心,拉着他的手,啰嗦了好半天。
又是让他以后注意一些,再不要和同学们发生矛盾,又是让他在家里多休息几天,等脑子完全好了以后,再上学也不迟。
两位老人家还批评周兴道,“以后你人来,有这个心意就行了,再花钱买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就不要再过来看望了。”
临走前,奶奶还掏出了五十元钱,让周兴拿到学校做生活费。看着奶奶那瘦骨嶙峋的身形,周兴又如何忍心接受这番好意?
他极力推辞了一番,说自己已经长大成人,不再是小孩子了,好不容易才让两位老人家打消了这个念头。
等到周兴回来,天色都已经昏黄了。
老弟周隆仍旧在沟渠边钓小龙虾。
周兴走近一瞧,发现那只红色水桶里的小龙虾,只剩下了一小半了。
“我的大半桶小龙虾呢?”周兴急道。
他都和榆州县城那家大排档的老板唐胖子说好了,明日上午要送第一批小龙虾过去。要是数量不够,怕是连来往车费都赚不到。
周隆听到兄长询问,连忙献宝一般,将放在他脚头的那只搪瓷钵端了起来。
这只搪瓷钵先前被红色水桶挡住了,故而周兴没有看到。
周隆说道,“这些小龙虾太占地方,看着满满一大桶,实际却没有几两肉。我已经将虾肉都剥出来了,方便给家里的鸭子吃,让它们多下几个蛋。”
周兴气得差点要吐血,但一想到周隆也是一片好心,自己也没有提前说清楚,只得罢了。
“以后要是再剥肉,就剥那些个头相对比较小的小龙虾,个头大一些的小龙虾都给我留着,我要拿到县城卖钱的。”周兴解释道。
周隆惊讶道,“这些小龙虾也能卖钱?”
“卖钱是肯定能卖钱的。关键是数量一定要上去,不然扣除来回车费,恐怕还要折本。”周兴耐心地解释道。
“没事没事,我明天赶早起来,帮你多捡拾一些小龙虾就是了。反正沟渠里到处都是。”周隆兴奋不已,将功赎罪道。
这时候,父亲周大生、母亲陈六福,各自挑着一担棉花,步履蹒跚地回到家中。
“都赶快洗手,准备吃饭啦。”周姗从厨房里走出来,向家人们说道。
今天这顿晚餐,由她来主厨。
很快,众人都来到饭桌前,依次坐了下来。
周兴从县城买回来的那三斤肥肉,早已被周珊用来熬油,仅剩下了一些油渣子。
周珊做了一道油渣子炒红辣椒,一道西红柿鸭蛋汤,还有一道水煮南瓜。
或许是因为好几个月没见荤腥的缘故,周隆吃得十分香甜。
他一边拿着筷子夹油渣子,一边嘴里还念念有声道,“好吃好吃,这真是太好吃了。”
父亲周大生没有好气地说道,“看你这副没出息的熊样,简直是饿死鬼投胎?”
周隆听后,嘿嘿一笑。
对此,周兴感觉心里很不是滋味。
现如今,镇上有些富裕人家,油渣子都是用来喂狗,可周隆却像是吃到了山珍海味一般,传出去都是一则笑话。
但周兴暂时也没有办法。因为三兄妹一齐读书的缘故,家中经济拮据,目前还欠了亲朋好友将近一万元巨款。
在没有把这些欠债还完之前,周兴也不好意思提着大鱼大肉回家享用。
二十一世纪初,人们的观念都比较质朴,欠钱的人家不用债主催促,自己都会觉得理亏,觉得很不好意思。
还需要等上若干年,人们的观念才会发生急剧改变,欠钱不再令人难为情,反而是当事人很有本事的表现了。
晚上就寝前,父母亲还询问了周兴的内心想法,就是这个书还念不念?
“念,怎么不念?”周兴疑惑道。
“你既然要念书,那就把心思都放到学习上来。你捕捉小龙虾,或者还真能赚到一些钱,但解决不了家里的根本问题,反而还把你的学业给耽搁了。这都是高三学生了,还分不清轻重缓急。”母亲陈六福嗔怪他道。
周兴心想,我要不给你们做个示范,让你们切身感受到小龙虾的经济前景,明年父亲就要拖着病体去镇上的砖窑场拉小推车了,我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啊。
但他嘴上却说道,“这几天虽然脑袋有些晕晕乎乎,但医生也让我做一些适当运动,反正在家里没有事情干,每天能多挣几块钱也是好的。”
父亲周大生道,“那你自己把握好了。”
一夜无话。
第二天一大早,周兴听到房屋后面传来一阵嘎嘎嘎的鸭叫声,还听到妹妹周珊笑道,“这些鸭子们每天都吃虾肉,伙食比主人们还要好。”
“那你要不要吃鸭蛋?”弟弟周隆反问道。
周隆最爱吃咸鸭蛋了,他把家里的这几只鸭子看得极为珍贵,不但定期给它们投喂谷物,还时常给鸭子们挖蚯蚓吃,以至于家里这些鸭子们所下的鸭蛋,一个个又大又圆,每逢周日去镇上赶集时,常常被镇上居民哄抢。
周兴穿好衣裳,来到屋后时,看到家里那几只鸭子,早已吃饱喝足,大摇大摆地走向了远处的哑巴河。
距离房屋后面五十米不到,有一条长约十余公里、宽三百米左右的哑巴河,这也是哑巴河村这个名字的由来。
它是1962年芦苇垸决堤时,被滔天洪水冲刷出来的。等到河堤修复合拢,这条河流便成为了芦苇垸中的内河,不再与其他水系相通,也没有了出水口,故而被人叫做哑巴河。
村里许多人家,都喜欢养上几只鸭子,白天让它们到哑巴河里游荡,以捕捉小鱼小虾为食,傍晚回来时喂上一把谷子,这样虽然也省心,但生下的鸭蛋都比较小,不好向外出售,只能留给自家人吃。
“哈哈哈,今日运气不错,又拾到了两个大鸭蛋。”周隆大声笑道。
周兴看着老弟周隆从鸭舍中捡完鸭蛋,这才换上腰靴,戴上手套,拿起那两只红色水桶,向屋前沟渠走去。
“你帮我拿另外两只木桶。”周兴吩咐老弟道。
周隆立即应承了下来,回答说,“好嘞。”
他在学习方面缺乏主动性,但对于摸鱼捉虾之类,却有着异乎寻常的热情。
在这个时候,太阳还没有升上来,沟渠上面漂浮着一层若有似无的水汽。
一只只小龙虾密密麻麻地挤在沟渠中的水草上,那场景,仿佛是一场盛大而又无声的集会。它们暗红色的外壳,闪烁着金属般的光泽,宛如被精心打磨过的铠甲。
这些小龙虾的钳子大多微微张开,触须有气无力地摆动着,仿佛在向世界诉说着缺氧带来的痛苦。
周兴也不磨叽,他立即涉入水中,专挑那些个头大的小龙虾,飞快地捡拾起来。
和县城大排档老板唐胖子达成的收购价格是二毛八分钱一斤,他感觉自己就像是在捡钱,越捡越兴奋。
不大一会儿,他带来的这只水桶便装满了小龙虾。
周兴便将这只水桶递到岸上,转交给老弟周隆,又从周隆手中接过另一只空桶,再度工作起来。
两只新买的红色水桶装满后不久,周隆从家里带来了那两只木桶,也很快被小龙虾填满了。
“差不多了,可以收工了。”周兴说道。
今天的收成不错,但这是他大规模捕捉小龙虾的第一天,能有这么丰盛的收获,是预料之中的事情。
等到再过几天,他将屋前这条沟渠都扫荡一遍之后,便不能继续指望渔获爆桶了。
更为重要的是,他还需要为自己大规模捕捉小龙虾的行为打掩护。
要不然,附近村民都知道捕捉小龙虾能挣到钱,那他这个无本生意也做不了太久。
周隆将小龙虾剥肉,喂给自家的鸭子吃,这当然算是一层掩护;昨天放在沟渠里的那二十张地笼网,则是另外一层掩护。
将四只装满小龙虾的水桶挑回家,倒进自家水缸后,周兴便又提着一只红色水桶,重新走到沟渠之中。
他需要查看一下,经过一个晚上之后,这些地笼网将会给他带来多少惊喜。
前三个地笼网,都只有一些小龙虾、小泥鳅之类,渔获不多,连路过的村民们,看后都只摇头。
“这些新买的地笼网可不便宜啊,也不知道需要多少天才能回本?”有人取笑道。
周兴回答道,“哎,也是我一时异想天开,做下了这笔亏本买卖。”
正说着,周进突然感觉手中的木棍有些沉,他顺着木棍上的绳子,把第四个地笼网提了起来。
好家伙,里面居然有两条大黑鱼,在网中左右翻腾。
“你小子发财了,这两条大黑鱼,怕是加起来有四五斤重。”岸上有人惊叹道。
“运气,运气,这都是运气啊。”周兴开心地说道。
根据他先前在县城农贸综合市场的了解,牛肉八元钱一斤,草鱼四元钱一斤,鸡蛋两元钱一斤,而野生黑鱼的价格,则达到了六元钱一斤,且供不应求。
虽然还比不上牛肉,但在本地淡水鱼类中,也算是昂贵品种了。
因为在本地方言中,黑鱼也叫做财鱼,沾上了一个大吉大利的彩头,故而人们在宴请贵宾时,这算是一道必不可少的珍贵菜肴。
小心翼翼地将这两条大黑鱼,倒进手中红桶,周兴感觉自己嘴角边上的笑意,都有些压抑不住了。
这两条大黑鱼,少说也能卖出二十多块钱,都足够他去榆州县城跑上两个来回了。
随后的十几只地笼网,表现也很不错,除了收获大半桶小龙虾之外,还有四五斤黄鳝,一两斤泥鳅,一条三斤多重的鲢鱼,两条一斤多重的鲤鱼,都可以拿来卖钱。
另有几条巴掌大的鲫鱼,留给自家吃,用来炖汤喝,是再鲜美不过了。
周兴的父亲周大生,一共有五兄妹。大伯周大元、二姑周大美、四姑周大清、五叔周大民,周大生排老三。
周大元、周大生兄弟二人都已分家另过,结婚生子。
周大元结婚最早,但因大婶马彩凤身体不好,生育艰难,以至于他们家的独生子周毅,比周兴还要晚两年出生,目前正在榆州县第七中学读高一。
二姑周大美嫁到了芦苇镇安德村,与甘草铺镇哑巴河村隔河相望。因河流阻隔,来往不便,她回娘家的次数比较少。
在周兴的印象中,他只能在大年初二那一天,才能偶尔见到二姑周大美一次。二姑夫曾有为做农活是一把好手,当年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得到了爷爷奶奶的看重,把家中长女嫁给了他做老婆。
只是谁也没有想到,改革开放以后,脑筋活络、会做生意的人,一个个都先后发了财,像二姑夫曾有为这种老实木讷的农民伯伯,只晓得土里刨食,家境对比其他人,自然是一日不如一日。
上一世,周兴考上大学那一年,临出发前,许多直系长辈都给了他一笔赠礼,像大伯周大元,便给了周兴五百元钱。二姑父一家却始终没有露面,周兴也从未埋怨过他们。
四姑周大清嫁到了甘草铺镇临河村,距离哑巴河村只有不到五里地。四姑父苏荣会一手木匠手艺,因这一门副业收入,家境尚可。
但四姑父苏荣喜欢酗酒,喝醉之后喜欢打老婆。
因为这件事,周大元、周大生、周大民三兄弟,没少去临河村,找四姑父苏荣的麻烦。
五叔周大民性格火爆,有一次他怒上心头,在四姑父家胡乱砸了一通,连新买的彩色电视机都给摔坏了,气得爷爷奶奶将五叔痛骂了一番。
“你是砸得痛快,但损失最大的,还不是你四姐一家?你就好好地讲道理,难道不行吗?”
最后,还是爷爷奶奶自掏腰包,赔付了这台彩电的修理费用。
可喜的是,经此惨痛教训之后,四姑父苏荣虽然仍旧动辄呵斥四姑周大清,但好歹不再动手打人了。
周大民是五兄妹中,学历最高的那一个,初中毕业,会写会算。他不爱劳动,荒废生产,名下责任田虽然照种不误,但完全是靠天收。
好在他脑子活,时常做几笔小生意,反倒是五兄妹中,日子过得最为滋润的那一个。
夫妻俩时常外出好些天,爷爷奶奶便干脆长住在五叔家里,也方便替他照看孩子,帮他打理生产。
周兴前去探望爷爷奶奶,实际上就是去五叔家里。
半路上,周兴遇到村里认识的人,免不了要解释他头上这副绷带的来龙去脉,耽搁了些许时间。
爷爷奶奶看到周兴受伤,也非常担心,拉着他的手,啰嗦了好半天。
又是让他以后注意一些,再不要和同学们发生矛盾,又是让他在家里多休息几天,等脑子完全好了以后,再上学也不迟。
两位老人家还批评周兴道,“以后你人来,有这个心意就行了,再花钱买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就不要再过来看望了。”
临走前,奶奶还掏出了五十元钱,让周兴拿到学校做生活费。看着奶奶那瘦骨嶙峋的身形,周兴又如何忍心接受这番好意?
他极力推辞了一番,说自己已经长大成人,不再是小孩子了,好不容易才让两位老人家打消了这个念头。
等到周兴回来,天色都已经昏黄了。
老弟周隆仍旧在沟渠边钓小龙虾。
周兴走近一瞧,发现那只红色水桶里的小龙虾,只剩下了一小半了。
“我的大半桶小龙虾呢?”周兴急道。
他都和榆州县城那家大排档的老板唐胖子说好了,明日上午要送第一批小龙虾过去。要是数量不够,怕是连来往车费都赚不到。
周隆听到兄长询问,连忙献宝一般,将放在他脚头的那只搪瓷钵端了起来。
这只搪瓷钵先前被红色水桶挡住了,故而周兴没有看到。
周隆说道,“这些小龙虾太占地方,看着满满一大桶,实际却没有几两肉。我已经将虾肉都剥出来了,方便给家里的鸭子吃,让它们多下几个蛋。”
周兴气得差点要吐血,但一想到周隆也是一片好心,自己也没有提前说清楚,只得罢了。
“以后要是再剥肉,就剥那些个头相对比较小的小龙虾,个头大一些的小龙虾都给我留着,我要拿到县城卖钱的。”周兴解释道。
周隆惊讶道,“这些小龙虾也能卖钱?”
“卖钱是肯定能卖钱的。关键是数量一定要上去,不然扣除来回车费,恐怕还要折本。”周兴耐心地解释道。
“没事没事,我明天赶早起来,帮你多捡拾一些小龙虾就是了。反正沟渠里到处都是。”周隆兴奋不已,将功赎罪道。
这时候,父亲周大生、母亲陈六福,各自挑着一担棉花,步履蹒跚地回到家中。
“都赶快洗手,准备吃饭啦。”周姗从厨房里走出来,向家人们说道。
今天这顿晚餐,由她来主厨。
很快,众人都来到饭桌前,依次坐了下来。
周兴从县城买回来的那三斤肥肉,早已被周珊用来熬油,仅剩下了一些油渣子。
周珊做了一道油渣子炒红辣椒,一道西红柿鸭蛋汤,还有一道水煮南瓜。
或许是因为好几个月没见荤腥的缘故,周隆吃得十分香甜。
他一边拿着筷子夹油渣子,一边嘴里还念念有声道,“好吃好吃,这真是太好吃了。”
父亲周大生没有好气地说道,“看你这副没出息的熊样,简直是饿死鬼投胎?”
周隆听后,嘿嘿一笑。
对此,周兴感觉心里很不是滋味。
现如今,镇上有些富裕人家,油渣子都是用来喂狗,可周隆却像是吃到了山珍海味一般,传出去都是一则笑话。
但周兴暂时也没有办法。因为三兄妹一齐读书的缘故,家中经济拮据,目前还欠了亲朋好友将近一万元巨款。
在没有把这些欠债还完之前,周兴也不好意思提着大鱼大肉回家享用。
二十一世纪初,人们的观念都比较质朴,欠钱的人家不用债主催促,自己都会觉得理亏,觉得很不好意思。
还需要等上若干年,人们的观念才会发生急剧改变,欠钱不再令人难为情,反而是当事人很有本事的表现了。
晚上就寝前,父母亲还询问了周兴的内心想法,就是这个书还念不念?
“念,怎么不念?”周兴疑惑道。
“你既然要念书,那就把心思都放到学习上来。你捕捉小龙虾,或者还真能赚到一些钱,但解决不了家里的根本问题,反而还把你的学业给耽搁了。这都是高三学生了,还分不清轻重缓急。”母亲陈六福嗔怪他道。
周兴心想,我要不给你们做个示范,让你们切身感受到小龙虾的经济前景,明年父亲就要拖着病体去镇上的砖窑场拉小推车了,我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啊。
但他嘴上却说道,“这几天虽然脑袋有些晕晕乎乎,但医生也让我做一些适当运动,反正在家里没有事情干,每天能多挣几块钱也是好的。”
父亲周大生道,“那你自己把握好了。”
一夜无话。
第二天一大早,周兴听到房屋后面传来一阵嘎嘎嘎的鸭叫声,还听到妹妹周珊笑道,“这些鸭子们每天都吃虾肉,伙食比主人们还要好。”
“那你要不要吃鸭蛋?”弟弟周隆反问道。
周隆最爱吃咸鸭蛋了,他把家里的这几只鸭子看得极为珍贵,不但定期给它们投喂谷物,还时常给鸭子们挖蚯蚓吃,以至于家里这些鸭子们所下的鸭蛋,一个个又大又圆,每逢周日去镇上赶集时,常常被镇上居民哄抢。
周兴穿好衣裳,来到屋后时,看到家里那几只鸭子,早已吃饱喝足,大摇大摆地走向了远处的哑巴河。
距离房屋后面五十米不到,有一条长约十余公里、宽三百米左右的哑巴河,这也是哑巴河村这个名字的由来。
它是1962年芦苇垸决堤时,被滔天洪水冲刷出来的。等到河堤修复合拢,这条河流便成为了芦苇垸中的内河,不再与其他水系相通,也没有了出水口,故而被人叫做哑巴河。
村里许多人家,都喜欢养上几只鸭子,白天让它们到哑巴河里游荡,以捕捉小鱼小虾为食,傍晚回来时喂上一把谷子,这样虽然也省心,但生下的鸭蛋都比较小,不好向外出售,只能留给自家人吃。
“哈哈哈,今日运气不错,又拾到了两个大鸭蛋。”周隆大声笑道。
周兴看着老弟周隆从鸭舍中捡完鸭蛋,这才换上腰靴,戴上手套,拿起那两只红色水桶,向屋前沟渠走去。
“你帮我拿另外两只木桶。”周兴吩咐老弟道。
周隆立即应承了下来,回答说,“好嘞。”
他在学习方面缺乏主动性,但对于摸鱼捉虾之类,却有着异乎寻常的热情。
在这个时候,太阳还没有升上来,沟渠上面漂浮着一层若有似无的水汽。
一只只小龙虾密密麻麻地挤在沟渠中的水草上,那场景,仿佛是一场盛大而又无声的集会。它们暗红色的外壳,闪烁着金属般的光泽,宛如被精心打磨过的铠甲。
这些小龙虾的钳子大多微微张开,触须有气无力地摆动着,仿佛在向世界诉说着缺氧带来的痛苦。
周兴也不磨叽,他立即涉入水中,专挑那些个头大的小龙虾,飞快地捡拾起来。
和县城大排档老板唐胖子达成的收购价格是二毛八分钱一斤,他感觉自己就像是在捡钱,越捡越兴奋。
不大一会儿,他带来的这只水桶便装满了小龙虾。
周兴便将这只水桶递到岸上,转交给老弟周隆,又从周隆手中接过另一只空桶,再度工作起来。
两只新买的红色水桶装满后不久,周隆从家里带来了那两只木桶,也很快被小龙虾填满了。
“差不多了,可以收工了。”周兴说道。
今天的收成不错,但这是他大规模捕捉小龙虾的第一天,能有这么丰盛的收获,是预料之中的事情。
等到再过几天,他将屋前这条沟渠都扫荡一遍之后,便不能继续指望渔获爆桶了。
更为重要的是,他还需要为自己大规模捕捉小龙虾的行为打掩护。
要不然,附近村民都知道捕捉小龙虾能挣到钱,那他这个无本生意也做不了太久。
周隆将小龙虾剥肉,喂给自家的鸭子吃,这当然算是一层掩护;昨天放在沟渠里的那二十张地笼网,则是另外一层掩护。
将四只装满小龙虾的水桶挑回家,倒进自家水缸后,周兴便又提着一只红色水桶,重新走到沟渠之中。
他需要查看一下,经过一个晚上之后,这些地笼网将会给他带来多少惊喜。
前三个地笼网,都只有一些小龙虾、小泥鳅之类,渔获不多,连路过的村民们,看后都只摇头。
“这些新买的地笼网可不便宜啊,也不知道需要多少天才能回本?”有人取笑道。
周兴回答道,“哎,也是我一时异想天开,做下了这笔亏本买卖。”
正说着,周进突然感觉手中的木棍有些沉,他顺着木棍上的绳子,把第四个地笼网提了起来。
好家伙,里面居然有两条大黑鱼,在网中左右翻腾。
“你小子发财了,这两条大黑鱼,怕是加起来有四五斤重。”岸上有人惊叹道。
“运气,运气,这都是运气啊。”周兴开心地说道。
根据他先前在县城农贸综合市场的了解,牛肉八元钱一斤,草鱼四元钱一斤,鸡蛋两元钱一斤,而野生黑鱼的价格,则达到了六元钱一斤,且供不应求。
虽然还比不上牛肉,但在本地淡水鱼类中,也算是昂贵品种了。
因为在本地方言中,黑鱼也叫做财鱼,沾上了一个大吉大利的彩头,故而人们在宴请贵宾时,这算是一道必不可少的珍贵菜肴。
小心翼翼地将这两条大黑鱼,倒进手中红桶,周兴感觉自己嘴角边上的笑意,都有些压抑不住了。
这两条大黑鱼,少说也能卖出二十多块钱,都足够他去榆州县城跑上两个来回了。
随后的十几只地笼网,表现也很不错,除了收获大半桶小龙虾之外,还有四五斤黄鳝,一两斤泥鳅,一条三斤多重的鲢鱼,两条一斤多重的鲤鱼,都可以拿来卖钱。
另有几条巴掌大的鲫鱼,留给自家吃,用来炖汤喝,是再鲜美不过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重生2001:从渔猎江南到治学西北,重生2001:从渔猎江南到治学西北最新章节,重生2001:从渔猎江南到治学西北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重生2001:从渔猎江南到治学西北,重生2001:从渔猎江南到治学西北最新章节,重生2001:从渔猎江南到治学西北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