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见李睿说这个要求不高,刘禅又追问了一句。

  “这个要求真的不高吗?”

  见官家又追问一句,李睿是真的快哭了。

  您今天是真要把我这条鱼给炖的透透的呀!

  不就是想通过我的嘴,把那些得罪人的话全说出来吗?

  行,我说!

  打定了这个主意之后,李睿干脆也豁出去了。

  “官家,这个要求真的不高。

  因为这些官员,就是自己所在家族的核心。

  这个家族就是围绕着他们来转的。

  毕竟是自己的家族,大家之间都有感情,除了极少数之外,大部分人对内是不可能严格约束的。

  这也是为什么,历朝历代都有官员家属甚至是奴仆作奸犯科的记录。

  但要是我们把官员的修身以及齐家方面的规范直接写入刑律的话,那些官员就算再不愿意,也会对自己的家属强加约束。

  毕竟,他们一旦丢官去职,不仅是自己的前途没了,家族的前途也基本上完蛋了。

  所以,臣以为把这一条写入刑律,不仅是对官员的约束,更是对大家的一种保护。

  还请官家明鉴啊!”

  李睿说到这里,便直接拜了下去。

  而他拜下去之后,刘禅、赵鼎、岳飞仨人迅速对视了一眼。

  然后,刘禅就说道:

  “李爱卿所言有理。

  既然如此,那你把随后把这些写成札子,朕来批准。”

  “谢官家!”

  “你刚才说有三谏给朕,那你的第二个建议是什么?

  哦对了,平身吧,赐座,起来慢慢说。”

  眼见自己刚把官宦之有的老底刚刚揭开了一点儿,就不会跪着了。

  甚至,还有了座位,李睿更是肯定了自己最初的猜测。

  这一会儿,他算是彻底没有了顾忌了。

  虽然自己不是自愿上的船,但既然上来了,那也就没必要再想跳船的事儿了。

  毕竟,这一条船,可是大宋最大最稳的船。

  心里想着这些,他坐下之后,便拱手说道:

  “官家,臣的第二谏,是请您废除私学。”

  “什么?废除私学?

  为什么?”

  看着刘禅震惊的样子,李睿已经一点儿不震惊了。

  甚至还感叹了一句,官家的演技,真是越来越逼真了。

  要不是我早已发现了真相,我就真信你啥也不知道了。

  心里想着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但他说话的思路却是一点儿不乱。

  “官家,臣刚才说了,每一个官员,都是家族的核心。

  但您知道,官员为什么会成为家族的核心吗?”

  “为什么?”

  “官家您可能不知道,自古以来,每一个家族都会倾尽全力培养自已族中的孩子。

  等这些孩子之中的一部分成功入仕,有了权力之后,便有了庇佑,甚至是反哺自己家族的能力。

  官员之所以会成为一个家族的核心,就是这个原因。

  而那些没能入仕的孩子,他们的作用其实同样重要。”

  “哦?

  他们都没能入仕,还能发挥什么重要作用?”

  “官家,他们虽然没能入仕,但他们在求学的过程中,同样学到了大量的知识。

  而这些知识同样不会浪费,他们会把这些知识教授给下一代的孩子。

  这样,下一代之中就又有人能入仕,继续为家族提供庇护。

  而那些没能入仕的孩子,则会继续再培养下一代。

  一人孩子,从他生下来,就是家族之人在照顾他。

  从他开蒙之时,就是家族的长辈在教授他们知识。

  直到他们学有学成,开始外出游历之前,他们没有接受过任何人的帮助 。

  甚至,一些强大的家族,他们的子弟直至入仕之前,都不需要与家族之外的任何人接触。

  官家您可以设想一下,这样一个孩子,他在入仕了之后,他首先想到的会是什么?”

  听到李睿这个问题,刘禅马上接道:

  “报效于朕?”

  刘禅这个反问,让李睿一时间有点儿不想说话了。

  官家您这不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吗?

  虽然心里很无奈,但他也不敢跟着装糊涂。

  于是,他只好非常直接的说道:

  “官家,那些孩子在入仕之后,嘴上一定会说着报效于您的话。

  但是,他的心里想的第一件事,一定是如何回报自己的家族。

  甚至,这是他终其一生都在作的事。

  出于个人的角度,我们不能说这是错的。

  但是,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却不是这样的。

  当朝廷所有的官员,做事的第一准则不是报效君王,而是如何回报自己的家族之时,那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局面,官家您敢想吗?

  自秦以来,为什么每一个王朝的末期,都绕不开土地兼并这个问题?

  说白了,不就是因为那些官员忘了报效君王,而只想着回报自己的家族吗?”

  李睿这一番话,完全把刘禅给惊呆了。

  “这......这......你说的都是真的?”

  “官家,臣敢以项上人头担保,臣说的全是真的。

  私学之害,实乃历朝历代亡国之祸源。

  臣垦请官家废除私学,大兴官学。

  并且,将适龄孩童必须入官学一事写入律法。

  如此,方能保我大宋万世基业。”

  李睿说完了之后,刘禅犹豫了一会儿才问道:

  “可是,就算孩子们全入了官学,如果他有私心的话,不是还是会想着反哺自己的家族?”

  听到刘禅这么问,李睿直接冷笑一声。

  “官家,您多虑了。

  在您的励精图治和岳元帅的运筹帷幄之下,我们大宋连年开疆拓土。

  按我们大宋现在拥有的土地以及大宋的人口计算,历代大贤们畅想的耕者有其田,对于我大宋百姓来说,早已不再是梦想。

  百姓们有了足以养活自己的地,如果再有了官学为孩子们提供教育,他们还有什么事情,是非宗族不可的?

  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他们接触最多的便是自己那个小家庭。

  对于宗族里的其他人,他们的关系慢慢就会疏远。

  等到他们长大成人,入仕的时候,宗族里的那些人,很可能连他们的朋友都不如。

  这样的人入了仕之有,就算他有私心,大概论也只会反哺自己的那个小家庭。

  可是,一个小家庭,就算我们放开了任他吃任他拿,他又能吃多少,拿多少呢?”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不写出师表,你北什么伐呀!,不写出师表,你北什么伐呀!最新章节,不写出师表,你北什么伐呀!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