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乐:“我听阿姐说过,就是相亲的时候,瞎眼躺在躺椅上假装睡着了,把人骗进门的那家是吧?”
“对,就是他家。”李长喜说道,“他家李志学去年下半年,把家里仅有的一头猪卖掉就拿着钱走了,村里人还说他拿着钱跑山里招女婿去了。
哪晓得人家前几天回来了,还找支书批地基建新房,村里那些狗眼看人低的,还笑话人家说,是该建新房了,长塘里那些石头长青苔怪可惜的。”
李长乐没明白这话的意思,“长塘里的石头长青苔,跟他家建新房有啥关系?”
“意思是他家穷的叮当响,想要建新房,除非从长塘里面挖石头起来建!”
李长乐嗤笑一声,“这些人还真是狗眼看人低。”
李长喜点头,“咋不是,人家批下地基,就找你姐夫算料钱,今早就跟你姐夫去砖瓦厂把砖瓦定下了,三层小楼,一分不欠全给的现钱。”
李长乐上辈子就晓得卖眼镜这行不错,林长荣舅家也是干这行发的家,“姐夫,李志学有跟你说,他们怎么做的么?”
张得金笑道:“阿学说他在庙前街进的货,然后坐车去了杭城,在火车站窝了半天,看那些卖眼镜的怎么卖的。
看后,就学着他们在胸口绑两根绳子挂两排眼镜,手上再拿一把,去火车站、广场、商场转来转去的叫卖,只要能吃苦,胆子大,嘴甜会说绝对赚钱。”
李长喜:“你姐夫说,再苦也没你们出海捕鱼,跟他做泥瓦匠苦,如果不是三个孩子都还小,等攒下本钱,他就跟着阿学一样,去进一些眼镜去大城市卖去。”
“姐,人家不晓得门路想做也没法去做,你们现在晓得怎么做就该去做。”李长乐冲张得金说道,“本钱的事,你们不用担心,我可以借给你们。”
“阿学出去就带了一百多块,我觉得跟他们那样叫卖,用不了多少本钱。”
张得金脸红了红,“说实话,当时我就跟阿学提过这事,跟他说把手里的活做完,就跟他跑一趟,他说带我可以,但我得自己找个地方卖货。”
李长乐这才明白姐夫为啥做了一辈子的泥瓦匠,还是胆子小,见识少的缘故,“这有啥,又不止杭城有火车站,商场、广场。
我们可以去宁波、南京,沪市、苏州、附近那么那么多大城市,你还愁没地方卖眼镜啊?”
张得金:“是这么个道理,但阿学说,在外边卖货的时候不怕本地的小混混捣乱,万一遇到了,把蛤蟆镜给他们就成。
最可恶的还是我们本地过去的老乡,几拨人经常为了抢地盘干仗,他刚在杭城卖眼镜的时候也被那些人打。
得亏他长得像他瞎眼阿爸,个子高大,敢豁出命去跟人干,把那些搞怕了,他才在那里站住脚的。”
李长乐听后明白了,就像后世那些去外面发展的,过去后受自己人敲诈、欺辱的时候,比受那些本地人的还多。
姐夫跟李家那小子又不一样,虽说不是过的多风光,但在这时的农村来说,他这种手艺人还是很吃香的,不可能像李志学那样,豁出命跟人拼。
“姐,要不你们就摆摊做小买卖。我听他们说,义乌有个小商品批发市场,镇上那些卖衣服,围巾还有头饰凉伞的,都是在那进的货。
你们想做的话,赶集天的时候就去镇上看看那些摆摊的,去进货回来做一段时间看看,觉得有搞头的话,就弄个铺子开店。”
李长喜觉得这主意好,“摆摊好,你姐夫照样可以接活干,没活的时候,就跟我一起去摆摊。”
她说着看向张得金,“你回去找阿学打听一下,他在大城市跑,应该晓得阿乐说的那个批发市场。”
张得金点头应下,起身道:“我们去海边看看。”
李长乐只得起身跟着一起朝海边走,李父带着三个孩子在昨晚那个大水坑边玩,张小辉坐在沙滩上,小雪和小夏提着小水桶弓着身子礁石堆里找寻。
张小辉见两人出来,翻身起来提着塑料罐子迎了过来,“阿爸,三舅你们看,外公帮我抓的小螃蟹。”
“阿爸你看,我们捡到好多蛤蜊,外公还教我们挖青子了,挖到三管青子。”
“三舅舅,住这边好,还可以来海边捡东西,你们以前怎么不带我们到这边来玩?”
“外公家以前住那边,今年才搬过来的,跟我们家以前住老宅一样。”
“阿爸,我想去那边找蛤蜊,你带我们去嘛!”
“淘海找你三舅,我啥都不会,我拿抄网下水抄鱼去。”
“潮水没退下去,我也找不到海货,一起去水坑边捞鱼玩。”
李长乐和张得金带着三个孩子去了水坑边,这个大水坑最深的地方也只到他胸口,两人把裤腿撸得高高的,接过李父手里的抄网,在水坑边上忙碌起来。
李父见儿子女婿来了,把孩子交给两人,叮嘱了几句,回家做事去了。
老人家就这样,闲时一刻都坐不住,不是补网就是编竹筐,现在家里晒了那么多鱼鲞,不守着点,他一刻都放心不下。
李长乐发现水坑里面有不少鱼虾,李父捞到十几只皮皮虾还有白虾。
看样子是昨天在水坑边杀鱼,留下的那些内脏把虾蟹引过来的。
“三舅快来,这里有大钳子!”
在礁石堆边上玩耍的张小辉,忽然着急又激动的冲李长乐,手舞足蹈的大喊起来。
“大钳子是吧?”李长乐提着抄网过去顺着小家伙指的礁石缝看去,就见礁石底下果然有大钳子。
忙凑近一看,这才发现还不止一对,好像是一家几口在下面,用力搬了一下礁石,脸都涨红了,礁石依旧纹丝不动。
“三舅,外公说看到大钳子不能用手,要用铁钳夹。”张小雪急忙递过铁夹子。
李长乐接过铁夹子在石缝前逗弄了几下,一只青蟹挥舞着大鳌抵御外敌,他快速出手,将它钳了个正着。
“三舅!”张小雪一脸紧张又激动的样子,“小心点,它的大钳子夹人好痛的,阿娘说,被它夹住,要等到打雷的时候,才会松口。”
“别听你阿娘瞎忽悠,被螃蟹钳子夹住了,把手放进水里,它自然就松开了。”
张小辉凑上来好奇的看着,“三舅,是真的啊?”
“不信,等三舅把青蟹夹出来,让它夹一下试试?”
张小辉看看自己大拇指,“我不怕的,上次它们夹我,我都没哭!”
“吹牛,阿娘给你兑了糖水吃,你才没哭的。”
李长乐听后想起邹老大兄弟送来的黄桃罐头,“喜欢吃糖水啊,等回去三舅给你们拿罐头,麦乳精给你们吃。”
“罐头好吃,好甜的!”
李长乐将拼命朝里缩的青蟹夹出来后,发现个头还挺大,黄膏满满,惊喜的说道:“嘿,这只青蟹不错,都有一斤多了,等三舅把它们一家都团灭。”
“哇塞!”张小夏欢呼起来,“三舅好厉害哦!外公刚才抓沙蟹,夹了好几下才夹住。”
“还是三舅厉害,比我阿爸还厉害!”
“那是,你三舅是老渔民了,淘海就是小儿科!”
李长乐受用极了,在裤兜里摸了摸,发现自己今天没带麻绳,找了根水草将青蟹五花大绑,放进张小辉提着的塑料罐子里面。
趴在那继续抓青蟹一家,没用多少功夫又逗弄了一只出来,这只要小一些,是一只公蟹。
三个孩子更加激动了,也拿了夹子学着他逗弄螃蟹。
结果,明明晓得里面还有一只,可不管几人怎么逗弄都不接招,李长乐只得叫来张得金,两人一起把那块礁石搬开,发现里面竟是个青蟹窝。
三只大青蟹和一群小青蟹在里面,欢度中秋呢!
三只大青蟹见老窝被捣,张牙舞爪的四散奔逃,张得金眼疾手快,拿起抄网罩住一只。
“哈哈哈!”李长乐一脚踩住一只一斤多重的青蟹,一手抓住一只,得意的大笑起来,“都说外甥像舅,我家小辉随我了,海运超级好。”
张得金嘴角抽了几下,看着帅气的小舅子,觉得像舅舅也不错,起码以后不用担心讨不到老婆,“像你也好,起码比我好看!”
张小辉姐弟也是欺软怕硬的,见大的被团灭,一人抓住了一只小的,其他的小青蟹急忙逃命。
“三舅快点,青蟹儿子要跑了。”
“快快快,它们钻进那块石缝里面去了。”
“让它们跑,小的不值钱,也没有肉,等它们长大了我们再来抓。”
张小辉一脸可惜,“我们可以抓回去养啊!”
张小雪瞪他一眼,“养哪里?又抓回去养你被窝里面啊?”
张小夏点头,“对,你再敢抓回去养被窝里,以后都不带你玩了。”
张小辉看看两个姐姐,乖巧的应道:“晓得了阿姐,你们说不养就不养嘛!”
李长乐看着在两个姐姐压制下,一脸乖巧的张小辉,“她们打你不?”
“打!”张小辉瘪瘪嘴,可怜兮兮的点头,“大姐打,二姐也打,阿娘阿爸不帮我说话,还说打得好!”
(本章完)
“对,就是他家。”李长喜说道,“他家李志学去年下半年,把家里仅有的一头猪卖掉就拿着钱走了,村里人还说他拿着钱跑山里招女婿去了。
哪晓得人家前几天回来了,还找支书批地基建新房,村里那些狗眼看人低的,还笑话人家说,是该建新房了,长塘里那些石头长青苔怪可惜的。”
李长乐没明白这话的意思,“长塘里的石头长青苔,跟他家建新房有啥关系?”
“意思是他家穷的叮当响,想要建新房,除非从长塘里面挖石头起来建!”
李长乐嗤笑一声,“这些人还真是狗眼看人低。”
李长喜点头,“咋不是,人家批下地基,就找你姐夫算料钱,今早就跟你姐夫去砖瓦厂把砖瓦定下了,三层小楼,一分不欠全给的现钱。”
李长乐上辈子就晓得卖眼镜这行不错,林长荣舅家也是干这行发的家,“姐夫,李志学有跟你说,他们怎么做的么?”
张得金笑道:“阿学说他在庙前街进的货,然后坐车去了杭城,在火车站窝了半天,看那些卖眼镜的怎么卖的。
看后,就学着他们在胸口绑两根绳子挂两排眼镜,手上再拿一把,去火车站、广场、商场转来转去的叫卖,只要能吃苦,胆子大,嘴甜会说绝对赚钱。”
李长喜:“你姐夫说,再苦也没你们出海捕鱼,跟他做泥瓦匠苦,如果不是三个孩子都还小,等攒下本钱,他就跟着阿学一样,去进一些眼镜去大城市卖去。”
“姐,人家不晓得门路想做也没法去做,你们现在晓得怎么做就该去做。”李长乐冲张得金说道,“本钱的事,你们不用担心,我可以借给你们。”
“阿学出去就带了一百多块,我觉得跟他们那样叫卖,用不了多少本钱。”
张得金脸红了红,“说实话,当时我就跟阿学提过这事,跟他说把手里的活做完,就跟他跑一趟,他说带我可以,但我得自己找个地方卖货。”
李长乐这才明白姐夫为啥做了一辈子的泥瓦匠,还是胆子小,见识少的缘故,“这有啥,又不止杭城有火车站,商场、广场。
我们可以去宁波、南京,沪市、苏州、附近那么那么多大城市,你还愁没地方卖眼镜啊?”
张得金:“是这么个道理,但阿学说,在外边卖货的时候不怕本地的小混混捣乱,万一遇到了,把蛤蟆镜给他们就成。
最可恶的还是我们本地过去的老乡,几拨人经常为了抢地盘干仗,他刚在杭城卖眼镜的时候也被那些人打。
得亏他长得像他瞎眼阿爸,个子高大,敢豁出命去跟人干,把那些搞怕了,他才在那里站住脚的。”
李长乐听后明白了,就像后世那些去外面发展的,过去后受自己人敲诈、欺辱的时候,比受那些本地人的还多。
姐夫跟李家那小子又不一样,虽说不是过的多风光,但在这时的农村来说,他这种手艺人还是很吃香的,不可能像李志学那样,豁出命跟人拼。
“姐,要不你们就摆摊做小买卖。我听他们说,义乌有个小商品批发市场,镇上那些卖衣服,围巾还有头饰凉伞的,都是在那进的货。
你们想做的话,赶集天的时候就去镇上看看那些摆摊的,去进货回来做一段时间看看,觉得有搞头的话,就弄个铺子开店。”
李长喜觉得这主意好,“摆摊好,你姐夫照样可以接活干,没活的时候,就跟我一起去摆摊。”
她说着看向张得金,“你回去找阿学打听一下,他在大城市跑,应该晓得阿乐说的那个批发市场。”
张得金点头应下,起身道:“我们去海边看看。”
李长乐只得起身跟着一起朝海边走,李父带着三个孩子在昨晚那个大水坑边玩,张小辉坐在沙滩上,小雪和小夏提着小水桶弓着身子礁石堆里找寻。
张小辉见两人出来,翻身起来提着塑料罐子迎了过来,“阿爸,三舅你们看,外公帮我抓的小螃蟹。”
“阿爸你看,我们捡到好多蛤蜊,外公还教我们挖青子了,挖到三管青子。”
“三舅舅,住这边好,还可以来海边捡东西,你们以前怎么不带我们到这边来玩?”
“外公家以前住那边,今年才搬过来的,跟我们家以前住老宅一样。”
“阿爸,我想去那边找蛤蜊,你带我们去嘛!”
“淘海找你三舅,我啥都不会,我拿抄网下水抄鱼去。”
“潮水没退下去,我也找不到海货,一起去水坑边捞鱼玩。”
李长乐和张得金带着三个孩子去了水坑边,这个大水坑最深的地方也只到他胸口,两人把裤腿撸得高高的,接过李父手里的抄网,在水坑边上忙碌起来。
李父见儿子女婿来了,把孩子交给两人,叮嘱了几句,回家做事去了。
老人家就这样,闲时一刻都坐不住,不是补网就是编竹筐,现在家里晒了那么多鱼鲞,不守着点,他一刻都放心不下。
李长乐发现水坑里面有不少鱼虾,李父捞到十几只皮皮虾还有白虾。
看样子是昨天在水坑边杀鱼,留下的那些内脏把虾蟹引过来的。
“三舅快来,这里有大钳子!”
在礁石堆边上玩耍的张小辉,忽然着急又激动的冲李长乐,手舞足蹈的大喊起来。
“大钳子是吧?”李长乐提着抄网过去顺着小家伙指的礁石缝看去,就见礁石底下果然有大钳子。
忙凑近一看,这才发现还不止一对,好像是一家几口在下面,用力搬了一下礁石,脸都涨红了,礁石依旧纹丝不动。
“三舅,外公说看到大钳子不能用手,要用铁钳夹。”张小雪急忙递过铁夹子。
李长乐接过铁夹子在石缝前逗弄了几下,一只青蟹挥舞着大鳌抵御外敌,他快速出手,将它钳了个正着。
“三舅!”张小雪一脸紧张又激动的样子,“小心点,它的大钳子夹人好痛的,阿娘说,被它夹住,要等到打雷的时候,才会松口。”
“别听你阿娘瞎忽悠,被螃蟹钳子夹住了,把手放进水里,它自然就松开了。”
张小辉凑上来好奇的看着,“三舅,是真的啊?”
“不信,等三舅把青蟹夹出来,让它夹一下试试?”
张小辉看看自己大拇指,“我不怕的,上次它们夹我,我都没哭!”
“吹牛,阿娘给你兑了糖水吃,你才没哭的。”
李长乐听后想起邹老大兄弟送来的黄桃罐头,“喜欢吃糖水啊,等回去三舅给你们拿罐头,麦乳精给你们吃。”
“罐头好吃,好甜的!”
李长乐将拼命朝里缩的青蟹夹出来后,发现个头还挺大,黄膏满满,惊喜的说道:“嘿,这只青蟹不错,都有一斤多了,等三舅把它们一家都团灭。”
“哇塞!”张小夏欢呼起来,“三舅好厉害哦!外公刚才抓沙蟹,夹了好几下才夹住。”
“还是三舅厉害,比我阿爸还厉害!”
“那是,你三舅是老渔民了,淘海就是小儿科!”
李长乐受用极了,在裤兜里摸了摸,发现自己今天没带麻绳,找了根水草将青蟹五花大绑,放进张小辉提着的塑料罐子里面。
趴在那继续抓青蟹一家,没用多少功夫又逗弄了一只出来,这只要小一些,是一只公蟹。
三个孩子更加激动了,也拿了夹子学着他逗弄螃蟹。
结果,明明晓得里面还有一只,可不管几人怎么逗弄都不接招,李长乐只得叫来张得金,两人一起把那块礁石搬开,发现里面竟是个青蟹窝。
三只大青蟹和一群小青蟹在里面,欢度中秋呢!
三只大青蟹见老窝被捣,张牙舞爪的四散奔逃,张得金眼疾手快,拿起抄网罩住一只。
“哈哈哈!”李长乐一脚踩住一只一斤多重的青蟹,一手抓住一只,得意的大笑起来,“都说外甥像舅,我家小辉随我了,海运超级好。”
张得金嘴角抽了几下,看着帅气的小舅子,觉得像舅舅也不错,起码以后不用担心讨不到老婆,“像你也好,起码比我好看!”
张小辉姐弟也是欺软怕硬的,见大的被团灭,一人抓住了一只小的,其他的小青蟹急忙逃命。
“三舅快点,青蟹儿子要跑了。”
“快快快,它们钻进那块石缝里面去了。”
“让它们跑,小的不值钱,也没有肉,等它们长大了我们再来抓。”
张小辉一脸可惜,“我们可以抓回去养啊!”
张小雪瞪他一眼,“养哪里?又抓回去养你被窝里面啊?”
张小夏点头,“对,你再敢抓回去养被窝里,以后都不带你玩了。”
张小辉看看两个姐姐,乖巧的应道:“晓得了阿姐,你们说不养就不养嘛!”
李长乐看着在两个姐姐压制下,一脸乖巧的张小辉,“她们打你不?”
“打!”张小辉瘪瘪嘴,可怜兮兮的点头,“大姐打,二姐也打,阿娘阿爸不帮我说话,还说打得好!”
(本章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八十年代渔猎日常,八十年代渔猎日常最新章节,八十年代渔猎日常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八十年代渔猎日常,八十年代渔猎日常最新章节,八十年代渔猎日常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