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分好后,李母告诉李长乐,李长清说明天一早去鹿城,中午去的话,来回几个钟头,还要送货办事,担心晚了路上不安全。
李长乐应下,想着早点回来也好,刚好去派出所办持枪证。
陈永威带着李父他们走后,李长乐兄弟仨又把那些手表装罐子里,在床底下挖了个坑放起来,打算有空再去找钱阿聪。
忙好后,把孩子从隔壁抱回来已是十二点多,李长乐洗漱好回房,以为自己会激动的睡不着觉,哪晓得躺下没说几句话,就睡了过去。
翌日一早,闹铃一响周若楠就醒了,睁眼见李长乐翻身又睡着了,忙关了闹钟,轻手轻脚的下床。
洗漱好去厨房,见李大嫂和李二嫂已经忙开了,“大哥他们已经走啦?”
“走了一会儿了。”李大嫂把饭甑抱起来,得意的冲她说道,“今早我们回老宅去摘菜,遇到的人都说我们家的男人厉害,四个人就敢跟海盗干。
就连后排那两个碎嘴婆子也没说酸话,还问阿珍有没有抢到手表?还想问她买。”
周若楠惊讶的看着两人,“她们没问我们家弄到多少东西啊?”
“问了!”李大嫂撇了撇嘴,“我照阿乐教的跟他们说了,反正,当着我面一个都没多话。”
周若楠觉得这样挺好,笑道:“背地里说什么,由他说去,只要不当着我们的面说就成。”
“对,嘴巴说烂跟我们都没关系,连皇帝老儿背后也被人说呢!”
李大嫂说着递了一口碗给她,“师傅快到了,你去抓一碗吹虾出来拌好,我炒洋芋片。”
“嗯!”周若楠应下,拿着碗揭开水缸旁边放着的罐子,抓了几把吹虾出来,拿了红醋倒进碗里。
吹虾是用一种长不大的虾米蒸熟再晒的,吃的时侯倒上酸酸甜甜的红醋,最是开胃不过。
还有一种虾皮,跟吹虾也是同一个品种的小虾米,这种是生虾淡晒的,炸、泡、煮、炒还可做馅料。
“嗯!”周若楠帮着把饭菜端上桌,木匠和泥瓦匠就到了。
张得金把自行车后座挂着的背篓取下来,提到厨房说道:“大嫂,阿喜让我带了些菜过来。”
“好,我正愁菜不够吃呢!”李大嫂高兴的应下,见背篓里装着白扁豆、豇豆,还有洋芋头和两个大冬瓜。
一天几十号人吃饭,他们家和陈家的菜地里的蔬菜消耗的很快,菜地里的菜都快接不上了。
妯娌几个摆好饭菜,周若楠忙进屋去喊李长乐和两个孩子,起床吃饭。
李小海兄弟俩睁眼看到李长乐,翻身就爬到他床上,兄弟俩趴在他身上,一脸崇拜的看着他。
“阿爸,小洋哥说你跟大伯、二伯还有阿威叔,抓到七个海盗,你们好厉害啊!”
李长乐看着儿子崇拜的小模样,得意极了,“四打七,当然厉害了!”
李小洲搂着他脖子,“阿爸,我以后要当解放军,我也去打海盗。”
李小海揉了揉他卷毛几下,“海军才打海盗,跟小阿叔一样。”
“海军也是解放军。”李小洲说着不满的撸了一下自己的头发,“我又不是小狗,哥哥每次都揉我脑袋。”
“哥哥喜欢你才揉你的。”李长乐也撸了一把小儿子毛茸茸的脑袋,觉得比撸阿旺舒服多了。
“我也喜欢哥哥,我也揉他。”李小洲说罢就抱住了李小海,兄弟俩吵成一团。
“动作快点,阿清已经在老宅等着了。”周若楠把衣服递给他,又拍了两个孩子屁股一下,“上学要迟到了。”
“噢噢!我要上茅坑。”李小洲夹着屁股,就朝外面跑。
“我也要。”李小海也跟着跑了出去。
“阿乐,大嫂说她去老宅那边的菜地摘菜,村里人没问我们弄到东西的事,反倒比以前客气了。”
“可能是看到船上几个劫匪的惨状,觉得我们也是狠角色吧!”李长乐觉得这样也好,能省不少口水。
爷仨穿好衣服出门,外面已经开吃,张得金看到他出来,笑着调侃了他几句。
等他方便回来,洗漱好吃饭,李小青姐俩也从老宅回来了。
“三叔,阿爷让你赶紧吃了饭过去,阿清叔已经来了,在帮着搬干货呢!”
“好嘞!”李长乐加快速度把碗里的饭划下肚,急忙朝老宅赶,一路过去,遇到的村民都在问他昨天抓劫匪的事。
一个个的果然都客客气气的,还有人夸他们兄弟做了件大好事,以后大家出海就不用提心吊胆的了。
以前老爱嚼他舌根的几个妇人,还说以前就看出他是个有本事,有胆色的。
听着那些好听话,李长乐好笑的同时,又想起一句老话,人嘴两张皮,咋说咋有理。
到家,见拖拉机停在院坝里,车斗里面还放着一口大水缸,李父和李母正在捞海蜇往水缸里装。
淡褐色的海蜇皮平迭在缸底,放一层撒上一层隔体盐,然后将海蜇头装里面,然后把缸底的卤水舀出来淋在上面。
一万多斤脱水海蜇,经过三次腌制后,大概还有七千多斤,这东西的缩水量真不一般。
想到本钱早就挣回来了,这些海蜇全是挣的,李长乐都盼着那天再遇到一次海蜇潮了。
李父见他来了,乐呵呵的说:“阿乐,我把海蜇皮和海蜇头一样装了半缸在里面,你到鹿城去买一口小缸分一下。”
“好嘞!”李长乐应下去了廊檐下,从堆成小山的竹筐里,拿起一个墨鱼鲞看了看。
经过发花后的墨鱼鲞的背上,已经长出一层淡淡的白霜,时间还有点短,再放两天应该会更好。
现在已经是八月,秋后这几个月是晒鮳头、鲞干的最佳时间,他得多准备一些干货囤起来,应对开春后的阴雨天气。
李长乐将墨鱼鲞装回竹筐里,将盖子盖好,扛起一筐鱼干就往车斗里放。
想想又对李母说道:“阿娘,把海蜇皮和海蜇头多捞两桶出来,我路过酒楼的时候,送去给坤叔看看。”
“行,我去拿水桶。”李母应下朝屋里走。
李父也来帮忙一起装,方筐不占地方,一个挨一个挤得严丝合缝,“幸好听你的,让你叔他们编的方筐。”
“装车还是这种的好。”李长乐提起一筐虾干,“你们过秤没,一筐有多少斤?”
“虾干一百多斤一筐,三筐有三百六十五斤,墨鱼鲞有四百一十三斤,后面晒的还有几缸没发花。
鳗鲞有五百三十二斤,皮皮虾虾仁一百三十斤、马鲛有七百斤,大头梅四十五斤、小黄鱼七十三斤。青占、黄占、还有杂鱼就多了,加起来有三千四百五十斤。
阿清让装一半杂鱼,担心爬坡的时候拉不动。”李父越说越高兴,“杂鱼干里面还有不少好货,我们都挑出来装一个竹筐里面了。”
李长乐见他高兴的嘴都合不拢了,笑道:“杂鱼干本来就多,长春家就收了将近一千斤。”
这时,李长清也吃过饭来了,帮忙扛起一筐放竹筐上面,看着车斗里摞在一起的竹筐,也有些眼热。
车斗里这么多干货,院子里还有不少没晒干的鱼虾,全都晒干,能卖不少钱。
听说连大伯和大姑也学着他晒干货卖,看来干货的赚头应该不错。
这生意要是能做长久的话,二伯家的日子就起来了喽!
“阿乐,这一批货卖掉,能挣不少钱吧?”
李长乐抽出一支香烟递给他,掏出火柴给他点上,“挣不了多少,上次在长春家收了将近一千块的货呢!”
李长清吸了一口,点头道:“收货人家要赚一笔了,长期干的话,还是自己晒划得来。”
“家里就这么多人,太多也忙不过来。”李长乐想到三叔、三婶的为人,“三婶和三叔有空也可以晒了送来。”
李父也道:“阿清,晒干货卖虽说挣的不多,但也比织网划得来。”
李长清听后高兴的点头,“行,下午回来我跟他们说一声。”说着又凑上前,对他说道,“听说你们昨天弄了不少好东西,是不是真的?”
“六月飞雪啊!”李长乐苦着脸说道,“当时吓得三魂没了两魂,就忙着往回赶了,根本就没想到找东西。
那些人开抢的时候,我家阿楠正拉着我检查有没有受伤?等我二哥从船上跑下来说上面有东西,船舱里面连棉絮都被人抱走了,”
“你们也是,都没说找找看,听说还有人弄到一台柴油机。”
“该人家的财运。”
李长清冲他挤挤眼,“四叔的桃花运好,成桃花劫咯。”
李父嗔怪的瞪了他一眼,“说那倒祖宗牌子的人做啥?”
“还祖宗牌子?”李母撇了撇嘴,“村里都传遍了,许仙梅说阿四在外面养小老婆,才把腿弄断了的,吵着要跟他离婚分财产呢!”
李父没好气的说道:“离个屁,那年头的人又没领证,分财产,说出去也不怕笑掉人大牙。
四房除了几个孩子,就祖上那栋旧宅子和一条船,哪一样是她许家的?都黄土埋半截的人了,要作死就让他们作去。”
(本章完)
李长乐应下,想着早点回来也好,刚好去派出所办持枪证。
陈永威带着李父他们走后,李长乐兄弟仨又把那些手表装罐子里,在床底下挖了个坑放起来,打算有空再去找钱阿聪。
忙好后,把孩子从隔壁抱回来已是十二点多,李长乐洗漱好回房,以为自己会激动的睡不着觉,哪晓得躺下没说几句话,就睡了过去。
翌日一早,闹铃一响周若楠就醒了,睁眼见李长乐翻身又睡着了,忙关了闹钟,轻手轻脚的下床。
洗漱好去厨房,见李大嫂和李二嫂已经忙开了,“大哥他们已经走啦?”
“走了一会儿了。”李大嫂把饭甑抱起来,得意的冲她说道,“今早我们回老宅去摘菜,遇到的人都说我们家的男人厉害,四个人就敢跟海盗干。
就连后排那两个碎嘴婆子也没说酸话,还问阿珍有没有抢到手表?还想问她买。”
周若楠惊讶的看着两人,“她们没问我们家弄到多少东西啊?”
“问了!”李大嫂撇了撇嘴,“我照阿乐教的跟他们说了,反正,当着我面一个都没多话。”
周若楠觉得这样挺好,笑道:“背地里说什么,由他说去,只要不当着我们的面说就成。”
“对,嘴巴说烂跟我们都没关系,连皇帝老儿背后也被人说呢!”
李大嫂说着递了一口碗给她,“师傅快到了,你去抓一碗吹虾出来拌好,我炒洋芋片。”
“嗯!”周若楠应下,拿着碗揭开水缸旁边放着的罐子,抓了几把吹虾出来,拿了红醋倒进碗里。
吹虾是用一种长不大的虾米蒸熟再晒的,吃的时侯倒上酸酸甜甜的红醋,最是开胃不过。
还有一种虾皮,跟吹虾也是同一个品种的小虾米,这种是生虾淡晒的,炸、泡、煮、炒还可做馅料。
“嗯!”周若楠帮着把饭菜端上桌,木匠和泥瓦匠就到了。
张得金把自行车后座挂着的背篓取下来,提到厨房说道:“大嫂,阿喜让我带了些菜过来。”
“好,我正愁菜不够吃呢!”李大嫂高兴的应下,见背篓里装着白扁豆、豇豆,还有洋芋头和两个大冬瓜。
一天几十号人吃饭,他们家和陈家的菜地里的蔬菜消耗的很快,菜地里的菜都快接不上了。
妯娌几个摆好饭菜,周若楠忙进屋去喊李长乐和两个孩子,起床吃饭。
李小海兄弟俩睁眼看到李长乐,翻身就爬到他床上,兄弟俩趴在他身上,一脸崇拜的看着他。
“阿爸,小洋哥说你跟大伯、二伯还有阿威叔,抓到七个海盗,你们好厉害啊!”
李长乐看着儿子崇拜的小模样,得意极了,“四打七,当然厉害了!”
李小洲搂着他脖子,“阿爸,我以后要当解放军,我也去打海盗。”
李小海揉了揉他卷毛几下,“海军才打海盗,跟小阿叔一样。”
“海军也是解放军。”李小洲说着不满的撸了一下自己的头发,“我又不是小狗,哥哥每次都揉我脑袋。”
“哥哥喜欢你才揉你的。”李长乐也撸了一把小儿子毛茸茸的脑袋,觉得比撸阿旺舒服多了。
“我也喜欢哥哥,我也揉他。”李小洲说罢就抱住了李小海,兄弟俩吵成一团。
“动作快点,阿清已经在老宅等着了。”周若楠把衣服递给他,又拍了两个孩子屁股一下,“上学要迟到了。”
“噢噢!我要上茅坑。”李小洲夹着屁股,就朝外面跑。
“我也要。”李小海也跟着跑了出去。
“阿乐,大嫂说她去老宅那边的菜地摘菜,村里人没问我们弄到东西的事,反倒比以前客气了。”
“可能是看到船上几个劫匪的惨状,觉得我们也是狠角色吧!”李长乐觉得这样也好,能省不少口水。
爷仨穿好衣服出门,外面已经开吃,张得金看到他出来,笑着调侃了他几句。
等他方便回来,洗漱好吃饭,李小青姐俩也从老宅回来了。
“三叔,阿爷让你赶紧吃了饭过去,阿清叔已经来了,在帮着搬干货呢!”
“好嘞!”李长乐加快速度把碗里的饭划下肚,急忙朝老宅赶,一路过去,遇到的村民都在问他昨天抓劫匪的事。
一个个的果然都客客气气的,还有人夸他们兄弟做了件大好事,以后大家出海就不用提心吊胆的了。
以前老爱嚼他舌根的几个妇人,还说以前就看出他是个有本事,有胆色的。
听着那些好听话,李长乐好笑的同时,又想起一句老话,人嘴两张皮,咋说咋有理。
到家,见拖拉机停在院坝里,车斗里面还放着一口大水缸,李父和李母正在捞海蜇往水缸里装。
淡褐色的海蜇皮平迭在缸底,放一层撒上一层隔体盐,然后将海蜇头装里面,然后把缸底的卤水舀出来淋在上面。
一万多斤脱水海蜇,经过三次腌制后,大概还有七千多斤,这东西的缩水量真不一般。
想到本钱早就挣回来了,这些海蜇全是挣的,李长乐都盼着那天再遇到一次海蜇潮了。
李父见他来了,乐呵呵的说:“阿乐,我把海蜇皮和海蜇头一样装了半缸在里面,你到鹿城去买一口小缸分一下。”
“好嘞!”李长乐应下去了廊檐下,从堆成小山的竹筐里,拿起一个墨鱼鲞看了看。
经过发花后的墨鱼鲞的背上,已经长出一层淡淡的白霜,时间还有点短,再放两天应该会更好。
现在已经是八月,秋后这几个月是晒鮳头、鲞干的最佳时间,他得多准备一些干货囤起来,应对开春后的阴雨天气。
李长乐将墨鱼鲞装回竹筐里,将盖子盖好,扛起一筐鱼干就往车斗里放。
想想又对李母说道:“阿娘,把海蜇皮和海蜇头多捞两桶出来,我路过酒楼的时候,送去给坤叔看看。”
“行,我去拿水桶。”李母应下朝屋里走。
李父也来帮忙一起装,方筐不占地方,一个挨一个挤得严丝合缝,“幸好听你的,让你叔他们编的方筐。”
“装车还是这种的好。”李长乐提起一筐虾干,“你们过秤没,一筐有多少斤?”
“虾干一百多斤一筐,三筐有三百六十五斤,墨鱼鲞有四百一十三斤,后面晒的还有几缸没发花。
鳗鲞有五百三十二斤,皮皮虾虾仁一百三十斤、马鲛有七百斤,大头梅四十五斤、小黄鱼七十三斤。青占、黄占、还有杂鱼就多了,加起来有三千四百五十斤。
阿清让装一半杂鱼,担心爬坡的时候拉不动。”李父越说越高兴,“杂鱼干里面还有不少好货,我们都挑出来装一个竹筐里面了。”
李长乐见他高兴的嘴都合不拢了,笑道:“杂鱼干本来就多,长春家就收了将近一千斤。”
这时,李长清也吃过饭来了,帮忙扛起一筐放竹筐上面,看着车斗里摞在一起的竹筐,也有些眼热。
车斗里这么多干货,院子里还有不少没晒干的鱼虾,全都晒干,能卖不少钱。
听说连大伯和大姑也学着他晒干货卖,看来干货的赚头应该不错。
这生意要是能做长久的话,二伯家的日子就起来了喽!
“阿乐,这一批货卖掉,能挣不少钱吧?”
李长乐抽出一支香烟递给他,掏出火柴给他点上,“挣不了多少,上次在长春家收了将近一千块的货呢!”
李长清吸了一口,点头道:“收货人家要赚一笔了,长期干的话,还是自己晒划得来。”
“家里就这么多人,太多也忙不过来。”李长乐想到三叔、三婶的为人,“三婶和三叔有空也可以晒了送来。”
李父也道:“阿清,晒干货卖虽说挣的不多,但也比织网划得来。”
李长清听后高兴的点头,“行,下午回来我跟他们说一声。”说着又凑上前,对他说道,“听说你们昨天弄了不少好东西,是不是真的?”
“六月飞雪啊!”李长乐苦着脸说道,“当时吓得三魂没了两魂,就忙着往回赶了,根本就没想到找东西。
那些人开抢的时候,我家阿楠正拉着我检查有没有受伤?等我二哥从船上跑下来说上面有东西,船舱里面连棉絮都被人抱走了,”
“你们也是,都没说找找看,听说还有人弄到一台柴油机。”
“该人家的财运。”
李长清冲他挤挤眼,“四叔的桃花运好,成桃花劫咯。”
李父嗔怪的瞪了他一眼,“说那倒祖宗牌子的人做啥?”
“还祖宗牌子?”李母撇了撇嘴,“村里都传遍了,许仙梅说阿四在外面养小老婆,才把腿弄断了的,吵着要跟他离婚分财产呢!”
李父没好气的说道:“离个屁,那年头的人又没领证,分财产,说出去也不怕笑掉人大牙。
四房除了几个孩子,就祖上那栋旧宅子和一条船,哪一样是她许家的?都黄土埋半截的人了,要作死就让他们作去。”
(本章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八十年代渔猎日常,八十年代渔猎日常最新章节,八十年代渔猎日常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八十年代渔猎日常,八十年代渔猎日常最新章节,八十年代渔猎日常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