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饭,李长乐兄弟几个把橡皮桶里的东西往他屋里搬。
李大哥拉着李长乐,小声问道,“阿乐,赖家那两包东西怎么办?”
“凉拌!”李长乐耸耸肩,压低嗓门道,“我就是那么一说,你没看到邹细水拿了两包给我们,自己又拿了两包啊?”
陈永威点头,“对,我看到了,他给了我们两包,立马又拿了两包放袋子里。”
“不用送。”李父小声说道,“我们几家一不沾亲,二不带故,就算你们把东西给他们,最多当时感激我们一声,事后八成觉得我们还藏了不少。”
李长乐冲他竖起拇指,“看看,姜还是老的辣!”
“少拍马屁!”李父说罢让他们进去,自己在外面小心的看了看四周,让阿旺在外面守着,进屋关上了房门。
周若楠见状忙把窗帘布也拉上了。
李母乐得见牙不见眼,拉着陈阿奶,小声说道:“村里那谁,抱着一堆转身,怀里的东西哗啦一下掉了一地。
我和阿珍见阿安去抢,也跟着抢了一包,那傻小子,也不跟我说这里面是手表,早晓得,我就挤进去多抢几包的。”
陈阿奶乐得满脸褶子,“够多了,得留点给人,不然那些人得眼红了。”
“是啊,已经够多了。”李父高兴的连牙花子都露出来了。
“我们真的不贪的,挑了一遍才挑了九包出来,海事电台四台,留了一半,后来又分了两台。”
兄弟几个边说边献宝似的,将桶里的东西一一拿了出来。
李长乐指着几只散的说道:“这四只是铁力士,这牌子不错,你们挑自己喜欢留下自己戴。”
“哎哎!”李母几个忙去清点那些东西去了。
妯娌几个笑得一脸灿烂,数一下,惊喜的喊一声,“娘吔,这么多!就算把手腕脚腕全都戴上,都戴不完。”
周若楠连连点头,“幸好上次在黑市没买,省了好几十块。”
“我也一样,阿安他们出海的时候想买的,想着要攒钱建新房,就没舍得,还好没买。”
“我也一样,这下不用省了,你们几个老的也一人戴一只。”
李长乐提着一袋放到李父跟前,“这是给四叔的,我只跟阿水说过,跟邹老大兄弟俩说好了,不告诉四叔、四婶。”
“对,千万不能让他们晓得。”李父欣慰的拍拍兄弟几个,“这下好了,阿水和玉芳有了这几包东西,以后的日子就好过多了。”
东西清点完后,李大嫂惊喜的拉着周若楠,“乖乖,香烟八条,海事电台六台,手表二十二包。
料子有四匹,雨伞二三十把,蚊帐二十多顶,明年六月就有新蚊帐用了。”
陈永威惊讶的看着那些手表,“我记得只有十多包的,怎么有二十多包?”
李长乐笑道:“是有这么多,最先挑出来的就是九包,后来跟邹家兄弟一人分了两包,然后又一个两包,在码头又抢了三包,刚好二十二包。”
陈永威没想到李二哥把抢的三包也放到一起了,“哥,我跟你们一起干,真的占了大便宜了。”
李二哥笑着拍了他一下,“男人家家的咋这么啰嗦,你一个人又能多分几只?”
李父也点头,“就是,白得的东西,多几只少几只又有啥,你们兄弟在外一条心,比啥都强。”
出海讨生活的风险本来就大,几人齐心协力,互相帮衬比啥都好。
陈阿奶拉着李母的手,“阿花,我家阿威傻人有傻福啊!”
李母乐呵呵的说:“相互的,阿威心眼好,为人实在,兄弟几个才走得到一起。”
她也没想到抢来的手表阿安都一起拿来分了,不过,想想也是,不过是多分几只,少分几只罢了。
阿乐分了这么多东西出去,非但没穷,还越来越好了。
陈永威连连点头,“阿堂伯,伯娘,我哥他们对我的好,我记一辈子。”
李二哥笑着拍了一下,“好了,先说东西怎么卖,不说让人起鸡皮疙瘩的话。”
李大哥点头,“就是,怪不自在的。”
“是啊,还是说说这些东西怎么换成钱好!”李大嫂越想越高兴,“电台和手表能卖掉的话,给了船钱,还有剩余。”
“你们想过怎么卖没有啊?”李二嫂看着那堆手表和电台有些发愁,“布料、雨伞、蚊帐,我们几家分分就能用完,这些东西怎么变成钱啊?”
李大嫂点头,“是啊,我们又不会做生意,这些东西卖给谁啊?”
周若楠也发愁,“我现在就担心公安晓得了,让我们退回去。”
妯娌仨一说,把李母、李父和陈阿奶也说的发愁了,“是得好好商量一下,总不能一天换一只表戴吧?”
李二哥看向李长乐,“阿乐,你想到办法没?”
“办法我早就想好了。”李长乐把他在船上想的,对大伙儿说了一遍,“那包好表我们几家分分,想戴就留着自己戴,想卖的话就留着过几年再说。”
陈永威自是他怎么说,就怎么做,李大哥和李二哥也觉得他的思路正确,都支持他的决定。
“阿乐,等把钱卖出来,把买船的钱给了,剩下的钱我们再分。”李大哥说道,“这次要不是阿乐提前买把枪回来,还不晓得咋样呢!”
大伙儿想想还真是,都说李长乐想得周全,运道也好。
说起枪,李二哥又想起一事,“阿乐,周队长让你去派出所办一个持枪证,省得以后麻烦。”
“好,等哪天得空了就去。”
李长乐想想还是对李母和嫂子说道,“家里得了这些东西的事,千万不能跟孩子说,更不能出去嘚瑟,惹人眼红嫉恨。总之就一句,闷声发大财。”
阿楠、陈阿奶还有李二嫂三人,他一点都不担心,就担心阿娘和大嫂的嘴不稳,跟人说激动起来,不小心就说秃噜嘴了。
李二哥点了点头,“阿乐担心的有道理,码头就抢了不少东西,别人肯定在议论,我们家捞了多少起来?”
李大嫂听后说道:“我去沙基村接小青他们,几个孩子就跟我说,码头抢东西的事,已经传到那边了。”
李大哥担心的说:“我看等明天我们出门,八成就有人问我们,捞了多少宝贝?”
“随他怎么问,我们都说就在码头抢了三包。”李长乐看着几人说道:“遇到劫匪魂都吓掉半条。
把人抓住调头就跑,一直跑到码头,才觉得安全了,还没反应过来,船舱里已经开抢了。”
陈阿奶:“阿乐说的对,咱们自己承认捞到东西,跟别人心里猜测怀疑是两回事。”
“就是这个道理,晚上把这事在脑子里多过几遍,就不会说漏嘴了。”李长乐记得那些专家就是这样说的,行不行他还没试过。
李大嫂说道:“你们放心,我们又不傻,才不会出去嘚瑟呢,就像阿楠说的,万一让公安晓得了,来找我们退回去就麻烦了。”
周若楠和李二嫂也点头,“放心,我们也不会说。”
李父想想说道:“正好这段时间忙着建房子,你们都搬到这边了,屋前那么大一个坝子,
以后晒鱼干啥的就在这边弄,老宅那边少走一些,省得人多嘴杂,拉着问个不停。”
“对!我们以后多在这边,少去村里闲逛。”李母说着又道,“明天做几个碗头,去老爷殿拜拜,感谢菩萨、海龙爷保佑!”
“明早我们一起去。”陈阿奶说着起身,“十一点了,我得赶紧回去,家里还有不少鱼鲞呢,万一遭贼就麻烦了。”
李父李母也点头,“我们也过去了,就小慧和小青在那边,我们也不放心。”
“阿奶,先别急。”李长乐拿起一只铁力士,“阿威拿一只,哥,你们的手表都不防水,换这个防水的戴,阿爸、阿娘、阿奶也捡着喜欢的挑。”
“你阿爸想了好多年的手表了,你们看着给他挑一只。”李母想到女儿,“我就算了,给阿喜挑一只好点的。”
“姐夫的也挑上。大嫂,二嫂,你们看着喜欢的挑几只起来,给几个孩子留着戴,或是送给亲近的人都成。”
李大嫂听后看了一眼李大哥,指着铁力士女表说道:“我喜欢那只自动表,我想挑一只起来戴,给我阿爸、阿娘挑一只,孩子们就算了吧!”
李二嫂也点头,“我也跟大嫂一样。”
李长乐大手一挥,“都挑上,自动机械表放多久都不会坏,这些东西以后只会越来越贵,等贱卖了,以后又花大价钱买,就划不来了。”
李二哥想想还真是,拿起一只铁力士女表塞陈永威手里,“这个好给你家阿蝉留着,再给你未来丈母娘、老丈人挑一只。”
三个老的看着手腕上戴着的手表,高兴的合不拢嘴,“没想到,我们也戴上手表了。”
周若楠喜欢梅花牌的女表,给周母和自己挑了一只,连最小的李小美、李小洲也是有手表的人了。
手表挑好后,大伙儿又把雨伞、蚊帐还有布料分了。
一包劳力士一家分了两只,剩下的两只,李大哥和陈永威给了李长乐和李二哥。
(本章完)
李大哥拉着李长乐,小声问道,“阿乐,赖家那两包东西怎么办?”
“凉拌!”李长乐耸耸肩,压低嗓门道,“我就是那么一说,你没看到邹细水拿了两包给我们,自己又拿了两包啊?”
陈永威点头,“对,我看到了,他给了我们两包,立马又拿了两包放袋子里。”
“不用送。”李父小声说道,“我们几家一不沾亲,二不带故,就算你们把东西给他们,最多当时感激我们一声,事后八成觉得我们还藏了不少。”
李长乐冲他竖起拇指,“看看,姜还是老的辣!”
“少拍马屁!”李父说罢让他们进去,自己在外面小心的看了看四周,让阿旺在外面守着,进屋关上了房门。
周若楠见状忙把窗帘布也拉上了。
李母乐得见牙不见眼,拉着陈阿奶,小声说道:“村里那谁,抱着一堆转身,怀里的东西哗啦一下掉了一地。
我和阿珍见阿安去抢,也跟着抢了一包,那傻小子,也不跟我说这里面是手表,早晓得,我就挤进去多抢几包的。”
陈阿奶乐得满脸褶子,“够多了,得留点给人,不然那些人得眼红了。”
“是啊,已经够多了。”李父高兴的连牙花子都露出来了。
“我们真的不贪的,挑了一遍才挑了九包出来,海事电台四台,留了一半,后来又分了两台。”
兄弟几个边说边献宝似的,将桶里的东西一一拿了出来。
李长乐指着几只散的说道:“这四只是铁力士,这牌子不错,你们挑自己喜欢留下自己戴。”
“哎哎!”李母几个忙去清点那些东西去了。
妯娌几个笑得一脸灿烂,数一下,惊喜的喊一声,“娘吔,这么多!就算把手腕脚腕全都戴上,都戴不完。”
周若楠连连点头,“幸好上次在黑市没买,省了好几十块。”
“我也一样,阿安他们出海的时候想买的,想着要攒钱建新房,就没舍得,还好没买。”
“我也一样,这下不用省了,你们几个老的也一人戴一只。”
李长乐提着一袋放到李父跟前,“这是给四叔的,我只跟阿水说过,跟邹老大兄弟俩说好了,不告诉四叔、四婶。”
“对,千万不能让他们晓得。”李父欣慰的拍拍兄弟几个,“这下好了,阿水和玉芳有了这几包东西,以后的日子就好过多了。”
东西清点完后,李大嫂惊喜的拉着周若楠,“乖乖,香烟八条,海事电台六台,手表二十二包。
料子有四匹,雨伞二三十把,蚊帐二十多顶,明年六月就有新蚊帐用了。”
陈永威惊讶的看着那些手表,“我记得只有十多包的,怎么有二十多包?”
李长乐笑道:“是有这么多,最先挑出来的就是九包,后来跟邹家兄弟一人分了两包,然后又一个两包,在码头又抢了三包,刚好二十二包。”
陈永威没想到李二哥把抢的三包也放到一起了,“哥,我跟你们一起干,真的占了大便宜了。”
李二哥笑着拍了他一下,“男人家家的咋这么啰嗦,你一个人又能多分几只?”
李父也点头,“就是,白得的东西,多几只少几只又有啥,你们兄弟在外一条心,比啥都强。”
出海讨生活的风险本来就大,几人齐心协力,互相帮衬比啥都好。
陈阿奶拉着李母的手,“阿花,我家阿威傻人有傻福啊!”
李母乐呵呵的说:“相互的,阿威心眼好,为人实在,兄弟几个才走得到一起。”
她也没想到抢来的手表阿安都一起拿来分了,不过,想想也是,不过是多分几只,少分几只罢了。
阿乐分了这么多东西出去,非但没穷,还越来越好了。
陈永威连连点头,“阿堂伯,伯娘,我哥他们对我的好,我记一辈子。”
李二哥笑着拍了一下,“好了,先说东西怎么卖,不说让人起鸡皮疙瘩的话。”
李大哥点头,“就是,怪不自在的。”
“是啊,还是说说这些东西怎么换成钱好!”李大嫂越想越高兴,“电台和手表能卖掉的话,给了船钱,还有剩余。”
“你们想过怎么卖没有啊?”李二嫂看着那堆手表和电台有些发愁,“布料、雨伞、蚊帐,我们几家分分就能用完,这些东西怎么变成钱啊?”
李大嫂点头,“是啊,我们又不会做生意,这些东西卖给谁啊?”
周若楠也发愁,“我现在就担心公安晓得了,让我们退回去。”
妯娌仨一说,把李母、李父和陈阿奶也说的发愁了,“是得好好商量一下,总不能一天换一只表戴吧?”
李二哥看向李长乐,“阿乐,你想到办法没?”
“办法我早就想好了。”李长乐把他在船上想的,对大伙儿说了一遍,“那包好表我们几家分分,想戴就留着自己戴,想卖的话就留着过几年再说。”
陈永威自是他怎么说,就怎么做,李大哥和李二哥也觉得他的思路正确,都支持他的决定。
“阿乐,等把钱卖出来,把买船的钱给了,剩下的钱我们再分。”李大哥说道,“这次要不是阿乐提前买把枪回来,还不晓得咋样呢!”
大伙儿想想还真是,都说李长乐想得周全,运道也好。
说起枪,李二哥又想起一事,“阿乐,周队长让你去派出所办一个持枪证,省得以后麻烦。”
“好,等哪天得空了就去。”
李长乐想想还是对李母和嫂子说道,“家里得了这些东西的事,千万不能跟孩子说,更不能出去嘚瑟,惹人眼红嫉恨。总之就一句,闷声发大财。”
阿楠、陈阿奶还有李二嫂三人,他一点都不担心,就担心阿娘和大嫂的嘴不稳,跟人说激动起来,不小心就说秃噜嘴了。
李二哥点了点头,“阿乐担心的有道理,码头就抢了不少东西,别人肯定在议论,我们家捞了多少起来?”
李大嫂听后说道:“我去沙基村接小青他们,几个孩子就跟我说,码头抢东西的事,已经传到那边了。”
李大哥担心的说:“我看等明天我们出门,八成就有人问我们,捞了多少宝贝?”
“随他怎么问,我们都说就在码头抢了三包。”李长乐看着几人说道:“遇到劫匪魂都吓掉半条。
把人抓住调头就跑,一直跑到码头,才觉得安全了,还没反应过来,船舱里已经开抢了。”
陈阿奶:“阿乐说的对,咱们自己承认捞到东西,跟别人心里猜测怀疑是两回事。”
“就是这个道理,晚上把这事在脑子里多过几遍,就不会说漏嘴了。”李长乐记得那些专家就是这样说的,行不行他还没试过。
李大嫂说道:“你们放心,我们又不傻,才不会出去嘚瑟呢,就像阿楠说的,万一让公安晓得了,来找我们退回去就麻烦了。”
周若楠和李二嫂也点头,“放心,我们也不会说。”
李父想想说道:“正好这段时间忙着建房子,你们都搬到这边了,屋前那么大一个坝子,
以后晒鱼干啥的就在这边弄,老宅那边少走一些,省得人多嘴杂,拉着问个不停。”
“对!我们以后多在这边,少去村里闲逛。”李母说着又道,“明天做几个碗头,去老爷殿拜拜,感谢菩萨、海龙爷保佑!”
“明早我们一起去。”陈阿奶说着起身,“十一点了,我得赶紧回去,家里还有不少鱼鲞呢,万一遭贼就麻烦了。”
李父李母也点头,“我们也过去了,就小慧和小青在那边,我们也不放心。”
“阿奶,先别急。”李长乐拿起一只铁力士,“阿威拿一只,哥,你们的手表都不防水,换这个防水的戴,阿爸、阿娘、阿奶也捡着喜欢的挑。”
“你阿爸想了好多年的手表了,你们看着给他挑一只。”李母想到女儿,“我就算了,给阿喜挑一只好点的。”
“姐夫的也挑上。大嫂,二嫂,你们看着喜欢的挑几只起来,给几个孩子留着戴,或是送给亲近的人都成。”
李大嫂听后看了一眼李大哥,指着铁力士女表说道:“我喜欢那只自动表,我想挑一只起来戴,给我阿爸、阿娘挑一只,孩子们就算了吧!”
李二嫂也点头,“我也跟大嫂一样。”
李长乐大手一挥,“都挑上,自动机械表放多久都不会坏,这些东西以后只会越来越贵,等贱卖了,以后又花大价钱买,就划不来了。”
李二哥想想还真是,拿起一只铁力士女表塞陈永威手里,“这个好给你家阿蝉留着,再给你未来丈母娘、老丈人挑一只。”
三个老的看着手腕上戴着的手表,高兴的合不拢嘴,“没想到,我们也戴上手表了。”
周若楠喜欢梅花牌的女表,给周母和自己挑了一只,连最小的李小美、李小洲也是有手表的人了。
手表挑好后,大伙儿又把雨伞、蚊帐还有布料分了。
一包劳力士一家分了两只,剩下的两只,李大哥和陈永威给了李长乐和李二哥。
(本章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八十年代渔猎日常,八十年代渔猎日常最新章节,八十年代渔猎日常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八十年代渔猎日常,八十年代渔猎日常最新章节,八十年代渔猎日常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