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不韦低首掩目,似乎在考教太子政:

  “军功乃是民之晋升根本,是我国强国之根基。

  “民需要军功,将需要军功。

  “除了王,我国上上下下所有人都需要军功。

  “我能坐到相邦之位,除了王上信任,最重要的就是引领了灭东周国之战。

  “彻查军功,将会招致重大灾祸。

  “到时民不奋勇,将不搏命。

  “我国会沦为和其他国家一样的命运,重回到商君变法之前。

  “再严重一些,可能会逼得百姓造反。

  “如此多的害处,谁都承受不起。

  “我国坐实杀良冒功不理,明显是迫不得已之举。

  “太子为何会说出此举是鼓励杀戮呢?”

  太子政没有察觉到异常,师长经常如此考教他。

  吕不韦的语气,和在观政勤学殿授课时没甚两样。

  嬴政陷入深思,一边想,一边说。

  因为是第一次知道这件事,大多数想法都是第一次在脑海中生成,所以讲话很慢:

  “师长所言,或许是诸多原因之一,但一定不会是决定原因。

  “纵容杀良冒功,实际上,就是在用国库钱粮、国家官爵,为这些士卒的贪心付账。

  “损国以肥民,这与商君提倡的弱民强国背道而驰。

  “国家要强盛,民就需要愚、贫、弱、疲。

  “民愚,就不会思索,易被控制。

  “民贫,衣食得不到满足,就只会想着衣食。

  “民弱,就不得不接受国家安排。

  “民疲,完成国家安排后会耗尽他们所有精力,他们没有多余精力去做其他的事。国家在得到了最大限度收益的同时,维护了国家稳定。

  “是以,虽然看似纵容杀良冒功是无奈之举,但实则不纵容也并不会出事。

  “百姓要反,早在二百年前就反了,不会等到今天。

  “我国现在成为天下霸主,就证明我国百姓已经习惯了秦律,习惯了商君之法。

  “民,有一条活路就不会反。

  “哪里会出现严查军功,而不满造反的情形呢?

  “他们没这个智、没这个心、没这个精力、没这个勇气。

  “纵观古今,夏代虞,商代夏,周代商,以致今日。

  “向来都是贵族争斗,没有百姓反抗。

  “百姓身影,都在贵族麾下,何时站到台上过?

  “若说是怕贵族……呵。”

  年纪虽轻,威势却越重的嬴政轻笑一声,目光落在师长身上:

  “我国最大的刑案,是师长办的。

  “第二大刑案,可就是商君所办。

  “草滩七八百人头,尽皆来自秦贵族。

  “先祖孝公若是怕贵族谋反,商君就变不得法,秦国早就亡了。”

  吕不韦面色如常,心却有些不稳。

  当初他一日刑杀两千人,正是为了嬴政被刺杀一事。

  嬴政如此说,是在借机敲打他吗?

  让他吕不韦不要忘记当初态度。

  告诫他吕不韦权势再大,终究只是臣,不是君。

  这种感觉,又是像极了王上……

  说出此话的嬴政仿若只是顺嘴一提,后面的话再不提此事:

  “因此,政以为。

  “国家坐视杀良冒功不管,是因为杀良冒功这件事本身就是利于国。

  “杀人,本身就利于国,对吗?”

  嬴政目光灼灼,等待师长回应。

  这一刻,又像是观政勤学殿自发学习的公子政,而不是即将继位的王了。

  吕不韦心中凛然。

  他的目光常年落在远在齐国的二公子身上。

  不知不觉间,他眼前的太子政已是长大了。

  似乎已经成为一个可以自如切换状态,既能施恩又能下威的君王了。

  秦君,虎狼之君,一脉相承。

  心有远大抱负的秦相脸上浮现赞许之情,点点头,鼓励道:

  “说下去。”

  嬴政应了一声在吕不韦耳中有些刺耳的“诺”,继续说道:

  “白起坑杀四十万赵军,致使赵国一蹶不振至此。

  “我本以为这是白起嗜杀,是个例。

  “但现在来看,似乎我国早就有此风,只是没有白起明目张胆罢了。

  “我国军功按人头计算,有核查之人。

  “那么杀良冒功中的良,肯定不能是老人、女人、孩童这些一眼看上去就不作数的人。

  “这三类人都不能为卒,哪可能是甲人?

  “那么,这个良就只有成年男人一种可能了。

  “杀死能够参军,做重活的男人。

  “留下不能参军、体力差的老人、女人、孩童。

  “将他国能够种粮打仗的人杀死,留下吃粮不能打仗的人。

  “以此方式,暗中削弱他国。”

  吕不韦轻轻鼓掌:

  “彩。

  “太子所言,切中要害,一针见血。

  “那太子以为,这种作法是对的,还是错的呢?”

  秦相眼神幽暗、深邃。

  太子政的学业归他所管,他清楚地知晓太子学的都是什么。

  但虽然他心中早有定数,却依旧有些不甘心。

  他要通过这个问题,再一次探求,太子政的执政理念到底是什么。

  太子政为王,会给秦国百姓什么样的影响,会给天下百姓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太子政有些不合时宜的振奋。

  他经常被父王问政、考教,但这次不一样。

  他能够明显感觉到,师长是在问询他的意见。

  而他的意见,似乎能够真实影响事件进程。

  模拟了无数次,终于来了实操。

  太子政一脸正色,更加认真,不敢怠慢:

  “政以为是对的。

  “国家承担多出来的军功成本,来换取士卒锐气、将领激情、他国积弱。

  “这是一件再正确不过的事。”

  吕不韦口中上下牙齿轻咬在一起,微微用力。

  下一瞬,不死心地笑着道:

  “太子就没有更改之举措吗?”

  嬴政沉默片刻,慎重地道:

  “按理说,我国连遇大事,应该求稳不求变。

  “政之才思,也不会高过这两百年来的谋士、先君。

  “但既是师长当问,政便完全说出心中所想。

  “此仅供师长参考,师长万不可因为政之身份,而直接拿来用于实际。”

  吕不韦嘴角不自觉勾起,一脸期待地点点头。

  太子政道:

  “我国有杀良冒功。

  “那与之相对的,军功的确认是否也有缺漏。

  “譬如,杀死了甲士的士卒死在了战场上,他的军功要如何计算呢?”

  吕不韦心中一沉,这不是他想听到的话,大方向就错了。

  他忍着不快,如实答道:

  “卒死,其军功由家中长子继之。”

  “我国有什么章目,能确定这军功会给到其长子呢?”

  “死亡士卒有要好之人,能为其记住,经官府核查后便能发放军功。”

  “战场上刀剑无眼,能活着已是万幸,哪会有人会为他人记着杀敌数呢?没有人记是不是就不发放了呢?军队中类似这样的事,应该还有许多吧?”

  “所以,太子想要做的事是……”

  “杀良冒功松管,军功下放严管。为国征战的人,理应得到他们应得的。”

  “具体做法呢?”

  “政没有想过。”

  “……没有想过?”

  “政现在是秦国的太子,将来会是秦国的王。王负责提要求,抉择。要求如何做到,是朝堂诸君之责。”

  师徒两人同时静默下来。

  太子政是说完了。

  秦相吕不韦……他看到了比秦王子楚更霸道的秦君,秦王政。

  若是秦王子楚在这里,一定不会如此言说。

  而是会一脸谦逊地道:

  “寡人愚钝,此事,还要请先生多多费神了。”

  吕不韦牙齿再次扣在了一起,轻轻用力。

  若只是对他的态度不同,他心中有些不快,但却不会沉默不语。

  这其中还表现出一个更大的问题。

  太子政提出的军功下放严管,说是要保障为国奋战的百姓之利,但会造成的结果就是本就好战的秦人将会更为好战。

  秦王子楚行霸道,想要以兵事一统天下。

  而秦太子政,比秦王更甚!

  太子政眼中看到的第一个问题,不是民生,而是秦国战力不够!

  吕不韦心中念头百转,突然开口:

  “长安君已经离开齐国快有一个月了,太子有听到长安君的情报吗?”

  太子政眉毛上扬,瞳孔渐现凌厉之色:

  “师长此问,是想要作甚呢?”

  吕不韦颇为僭越地回视着太子政,眼如深海,将太子正的锋芒尽数沉没:

  “此事,长安君或许会有不一样的想法。”

  太子政身子微微前倾:

  “吾弟想法,与我一般。”

  “不见得吧。”吕不韦低眉,眯眼。

  “就是如此。”嬴政稍加重音。

  “臣明白了。”吕不韦收起竹简。

  “师长欲如何处置?”嬴政追问。

  “这就不是太子过问的事了。”吕不韦很是自然,自然到有些漫不经心:“王上早有指示。”

  太子政心头微微恼火。

  他已壮,将为王,吕不韦这话的意思却还将他当做一个孩子!用父王来压他!

  “师长。”嬴政按住大案上卷起来的竹简,面色不愉:“真不能与我相说吗?”

  “不能。”吕不韦抽出竹简。

  竹简抽的太快,以致于嬴政按在竹简上的手猛地砸到大案上,发出一声轻响。

  这声轻响起于大案,终于吕不韦、太子心中。

  嬴政霍然起身,怒目而视。

  吕不韦自顾自批阅奏章,无视太子。

  不知过了多久,相邦长史甘罗抱着竹简进入。

  一入门,少年就体会到了异样的气氛,小脸有些微微发白。

  原本顺畅的步伐变得蹒(pan二声)跚。

  甘罗小心翼翼得把竹简放在吕不韦身侧,几乎没有发出一丁点响声。

  完成任务,少年蹑手蹑脚得就要离开。

  “站住!”嬴政叫住少年,语气不善:“来、去,皆不行礼,言语,当相邦为无物乎?毫无规矩!”

  少年脸色煞白:

  “罗之错!罗之错!”

  转首冲着吕不韦行礼:

  “相邦大人,罗告退了。”

  吕不韦摆摆手:

  “说了多少次,不需要这些虚礼,快下去吧。”

  斜瞥一眼太子,低头,似是无意地道:

  “长安君最讨厌这些繁文缛节。”

  嬴政愤然,甩袖离去。

  少年甘罗瑟缩在一边。

  待嬴政走后,才凑到吕不韦身边,道:

  “主君,这位是谁啊?”

  “太子。”吕不韦顿了一下:“将为王的太子。”

  少年脸色大变,快要哭了:

  “我不是有意触怒太子,我只是”

  吕不韦一脸温和,摸摸少年脑袋,笑着打断道:

  “与你无关,他是冲我发火。”

  “冲主君发火,主君怎还笑得出来。”少年仰着头,担忧地道:“主君虽然为王上所信任,但一朝君王一朝臣,还是不要触怒新君的好吧?”

  “王年少,不更事。”吕不韦继续笑着:“他呀,和你一样,还是个孩童呢。孩童,不多照看着点,就会闯祸生事呢。”

  “这不一样,你是我的主君,可他”甘罗焦急言语。

  话说一半,又被吕不韦打断:

  “他该称我一声仲父。”

  甘罗:“……”

  少年望着一脸慈祥的主君,心惊肉跳,两股战战。

  夜。

  秦王寝宫。

  秦王子楚如今醒睡不按天时,按命。

  昼夜不分,全看身心。

  丑初二刻余,秦王子楚睁开双目。

  视线中除了次子嬴成蟜,还多了长子嬴政。

  只看长子脸色,秦王子楚就知道。

  在他昏睡期间,定是发生了什么事。

  “父王,今日”太子政话刚起了个头。

  “蟜儿,你先出去。”秦王子楚侧目,话语有力:“你既然不为王,在寡人死前就不要听政事,让寡人安心去死。”

  “你要不会说话可以闭嘴。”嬴成蟜烦躁地道,起身就向外走:“我就在前堂。”

  后室门关上。

  秦王子楚伸出一只手臂。

  太子政抓住父王手臂,扶着父王坐起身。

  拿起两个枕头,垫在秦王子楚身后墙壁上。

  秦王子楚靠在枕头上,心算了一下时间:

  “仗该打完了。

  “让我儿失态的,就是此事吧。”

  “是,又不是。”太子政脸有隐怒,道出在相邦府的经历后,愤怒一拳锤在床上:“吕不韦欺我太甚!”

  秦王子楚目光一凝:

  “你该称他为师长、先生,再不济,也该是相邦。

  “你们有师徒之名,师徒之实。

  “再愤怒,你也不能直呼其氏名!

  “有点城府!别让人一眼看清你在想什么!咳咳咳!”

  许是言语太用力,秦子楚连声咳嗽。

  太子政闷头应声,轻轻拍打父王后背。

  秦王子楚缓了一会,垂下眼睑:

  “此事,确实是寡人与吕不韦共同相商过的,你最好不过问,这是为你好。

  “寡人现在还是王,此事与你无关,明白吗?”

  “儿臣若执意想要知道呢。”太子政一脸偏执。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保守派的我,怒斥嬴政太保守,保守派的我,怒斥嬴政太保守最新章节,保守派的我,怒斥嬴政太保守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