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火车还有发电站的加持之下,华夏的发展,变得日新月异起来。

  而蒸汽机,也开始了大量的应用。

  当然,主要还是应用在铁路的铺设上面。

  比方说运输,比方说采集岩石,粉碎岩石等等用途。

  沿途百姓的生活,也变得富足起来。

  这一日,忽然有几艘轮船靠近码头。

  等轮船停靠之后,他们才是发现,这赫然是真真国的轮船。

  真真国的公主,连同留学的三百留学生,回来了!

  当地官员不敢怠慢,马上派人将消息汇报上去。

  几日之后,贾琮得知消息,心里也是大喜过望。

  留学生回来了!

  这些海归,必定能够在华夏掀起一片舆论漩涡来。

  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那般,你要想开一个窗,直接开口,是必定不被允许的。

  你直接提议要将房顶掀开,他们便会来折中开一个窗子了。

  又过了几日,真真国公主,连同三百留学生,一起来到皇宫之中。

  贾琮亲自接见了他们。

  几年不见,真真国公主,依然风采如旧,似乎岁月并没有在她身上,留下什么痕迹。

  贾琮再去看三百留学生,只见这些留学生,绝大多数,都穿着一身剪裁得当的黑色礼服,戴着礼帽。

  远远看去,显得彬彬有礼,只是一股傲慢之情在其身上弥漫。

  不错,就是这个味!

  这样就对了嘛!

  贾琮又向贾兰看去,然后他看到贾兰身上,穿的仍旧是原本的衣服,倒是并没有穿西方的礼服。

  这小子,倒是还不错嘛,竟是没有被环境所改变。

  贾琮站在三百留学生面前,这些留学生,齐齐向贾琮行礼。

  不过和几年前走的时候那种敬仰相比,显得有些敷衍。

  贾琮笑眯眯地问道:“诸位学子,漂洋过海,远渡重洋,几年功夫,学成归来,也着实辛苦你们了。”

  “不知这几年光景,你们都学到了些什么?可有何等良策,可以让我华夏变得更加强大呢?”

  听到皇帝虚怀若谷,虚心向他们求教,一时间,不由让三百学子变得激动和兴奋起来。

  这让他们觉得,这几年留学时光,没有白白虚度。

  于是,这三百人,纷纷开起口来。

  “启禀陛下,学生觉得,应当让我华夏资本化,资本是第一驱动力,可以迅速聚拢财富,让国家变得强大起来。”

  第一个建议,就把贾琮吓了一跳好的。

  好家伙,贾琮直呼好家伙!

  竟然想让华夏走资本主义道路?

  这条道路,在华夏是走不通的。

  或许也是能够走的通的,但是只要走了,就必定会让华夏百姓,陷入到水深火热之中。

  不过,贾琮脸色,却是依然平静,并没有多说什么。

  只是点点头,表示会进行考虑的。

  “陛下,学生以为,知识分子是无价的,我华夏,必须要提高知识分子的待遇才可。”

  对这个提议,贾琮倒是点了点头。

  “陛下,学生以为,我华夏文字复杂难学,往往要花费多年功夫,方才能掌握。”

  “学生以为,我华夏可以废除汉字,全面采用西方的字母文字,这样,可以节省下许多学习文字的功夫来。”

  听到这条建议,贾琮脸上,再次变色。

  好家伙,居然有人要求废除汉字!

  好吧,其实在原本历史轨迹中,鲁迅先生,也曾做出过这样的提议。

  但是只能说,此一时,彼一时也!

  当时的华夏是什么情况?

  是已经到了亡国灭族的边缘,华夏的有识之士,都在呕心沥血想着救国之策。

  当时他们只想着如何先将华夏救回来,哪里顾得上什么文化传承之类的?

  因此,两者之用心,是截然不同的。

  接下来,三百学子,提出了五花八门的意见。

  有人觉得,要学习西方的礼仪,因为西方礼仪,更加优雅尊贵。

  还有人觉得要学习西方的贵族制度,华夏根本没有真正的贵族,唯有西方才有。

  好家伙,西方是有贵族,类似于中国周朝的分封制。

  他们的许多贵族,都是有封地,都是世袭的。

  但是,分封制是一个十分落后的制度。

  你这是想要开历史的倒车啊!

  还有人提议,要学习西方的信仰。

  听了一圈,贾琮也大约了解了这些留学生的情况。

  变化的确是极大的,只不过,绝大多数,都只是表面化的,片面的变化啊。

  贾琮忍不住问道:“不知诸位学子,你们在学业上,又学到了多少东西呢?”

  “你们数学有没有学到了微积分?化学上,有没有能够自己做实验?又或者医学上,有没有学到真正的东西?”

  “便是其他方面也是可以的,你们都学到了什么东西,不妨说来听听。”

  “朕倒是想知道,几年过去,如今西学,都有哪些进展。”

  只是,随着贾琮问出这个问题之后,现场竟然有些冷场。

  绝大多数学生,竟然不说话了。

  剩下的,也都支支吾吾,说不出太多东西来。

  见到此等情形,贾琮不由越发失望起来。

  好吧,看样子,还是自己对他们期望太高了啊!

  看样子,没几个人学到了真东西了,他们大约只学会了一些贵族礼仪。

  当然了,他们留学,统共也没几年功夫。

  再加上,刚去了,还要学习真真国语言。

  光是这个过程,可能都要一年半载的功夫。

  留给他们的学习时间,本就极为短暂。

  这么短的时间内,他们也实在难以学到多少真东西。

  贾琮又是问道:“你们可还愿意继续去西方留学深造?”

  又是一片沉默。

  在他们眼里,西方是极好的,但是再好,也比不上自己家里好啊。

  其实,西方好的,只是文化和礼仪而已。

  真说繁荣,他们是远远比不上华夏的。

  西方的女子,虽然肤白貌美,但是身上有股难闻的味道。

  他们的饭菜也简陋的可怜,除了烤肉就是面包,除了面包就是烤肉。

  这让他们,都快吃吐了。

  他们好多人,早就受够了这样的日子,他们早就想回来了。

  这些人,虽然一个个都在夸赞西方。

  其中一部分人,是真的被洗脑了。

  当你带着顶礼膜拜的态度去看对方的时候,对方的一切,都将会是高端文明的。

  而另外一部分人,则是纯粹为了抬高自己,才去吹捧西方文明的。

  毕竟,他们可是在西方留学了好几年啊。

  若西方是垃圾的话,那么他们又是什么呢?

  只有吹嘘的西方高贵尊崇无比,才能更加彰显出他们的与众不同来。

  而就在此时,却是有一个人站出来说道:“启禀陛下,学生愿意。”

  贾琮放眼望去,却见此人赫然便是贾兰。

  在贾兰之后,又有几个学生站出来,表示愿意继续出国留学。

  贾琮不由点了点头,看样子,还是有几个真正有求学之心的人的。

  这绝大多数人,都是废物啊!

  不过这些废物,也要加以利用才是。

  想到此处,贾琮不由说道:“诸位学子,朕又何尝不想变革呢?”

  “只是你们也知道,有些人是多么顽冥不化,他们拒绝一切变化,只愿抱残守缺,因循守旧,朕也是无何奈何啊!”

  听到这里,三百学子,不由精神大振。

  纷纷开口,表示愿意为君分忧解难,愿意四面游走,解决这些顽固分子。

  贾琮不由点了点头,又吩咐几句,才将他们放走。

  贾琮将贾兰留了下来。

  贾琮想看看贾兰留学,有没有什么进步。

  大殿内,贾琮让贾兰坐下来说话。

  又问道:“兰儿,不知你觉得,这些留学生所言如何?”

  贾兰不由说道:“陛下,万不可听信他们所言。”

  贾琮听了不由笑问道:“为何如此说呢?”

  贾兰说道:“陛下,这三百留学生,在去到真真国之后,大部分都并没有认真学习。”

  “而是热衷于参加贵族的舞会,和真真国贵妇名媛约会,并且乐此不疲。”

  “他们并没有学到多少知识,只是盲目崇拜西方的文明,而失去了自己的思考。”

  听到这番话,贾琮越发满意。

  他笑问道:“那你觉得,西方文明如何呢?”

  贾兰说道:“回陛下,我觉得,他们有先进之处,但是并不符合我华夏国情。”

  “我们且不可盲目学习他们,我华夏,自有我华夏的国情在。”

  “不过,他们也的确有先机之处,因此,我准备继续前往真真国留学,学习更先进的知识。”

  听完这番话,贾琮不由越发满意起来。

  他不由说道:“你不用再继续去西方留学了。”

  贾兰愕然问道:“陛下,不知这是为何?”

  贾琮说道:“因为,西方的文明,并不比我华夏先进。”

  是的,西方文艺复兴,的确是爆发了一波。

  但是科技的发展,是不可能持续飙升的。

  目前华夏不但完全吸收了西方的科技成果,并且在贾琮的指导之下,又更进了一步。

  后面的发展,在贾琮指导之下,发展速度,自会远远超过他们,哪里还用得着再向他们学习?

  其实本身,东方人智商就远远超过其他人的。

  东方只是缺少了一个宽松的科研环境罢了,如今这个环境,贾琮已经给出了。

  在同等基础发展的情况下,东方是会远远超出西方的。

  接下来,贾琮准备让贾兰进入科研院,进一步学习。

  ……

  且说,三百留学生回归之后,很快便是在士林之中,引起轩然大波。

  这三百留学生,睥睨天下,蔑视群雄,不可一世。

  将华夏贬低的一无是处,极度吹捧西学。

  他们或是公然讲学,或是召开文会,到处宣扬西方思维。

  而士林之中,一小部分士子,被他们的张扬自信所折服。

  主动聚拢在他们身边,成为他们的拥护者,也成为西学的坚定追逐者。

  不过,大部分人,都持反对态度。

  他们誓死捍卫儒家学说,极力反对西学,两者几乎到了不死不休的地步。

  要不是三百留学生,绝大多数,都有深厚背景,只怕早就被人暗中物理消灭掉了。

  在士林之中,西学搅风搅雨。

  就连华夏月报,都成为双方角力的平台。

  留学生写文章,大肆鼓吹西学。

  而保守派,则是极力反驳辱骂贬低。

  这里面,自然少不了贾琮命人在暗中推波助澜。

  不过,因为这些吵闹,倒是让新学,越发的备受关注起来。

  新学,其实也是西学的一种。

  不过,新学也只是西学的一种。

  两者是截然不同的。

  新学只是开了一扇窗户,让人见识到不同的知识流派。

  而西学,则是全面贬低华夏文明,甚至恨不得让西学全面取代华夏文明。

  这两者,一个是开窗,一个是拆屋。

  而更加温和的新学,受排斥称帝,自然大大降低。

  西学和保守派,越发的水火不容。

  双方明争暗斗,互有胜负。

  这一次,双方又约定在睢园之中,展开新一轮的角逐。

  西学的头领叫做郑先驱,他原本并不叫这个名字,只是为了鼓吹西学,特意改做了这个名字。

  暗喻他为先驱者。

  这一次,他已经做好一击必杀的准备。

  不多时,双方便在睢园碰面,一家面,双方便吵的不可开交。

  而保守派一方的头领,叫做刘经义,这位也是改的名字。

  郑先驱率先发难道:“你们死读经书,于家于国,有什么益处吗?”

  “你们读了四书五经,难道就明白这个世界运转的规律吗?难道就会治理国家了吗?就能提高民众的生活了吗?”

  刘经义从容地说道:“这是自然,四书五经,乃是儒家经典,只要读通了经典,明白了书中微言大义。”

  “便能洞悉世间奥妙,何事做不得呢?”

  郑先驱似笑非笑地看向刘经义问道:“大学之中,曾有一句话叫做,物格而后知至。”

  “那我只问你最浅显的一个问题,不知你可能回答的上来呢?”

  刘经义坦然说道:“自无不可,你只管问来便是。”

  郑先驱问道:“一大一小两块石头,同时从同一高度自由落地,问那一块先落地呢?”

  刘经义不假思索地说道:“我道你会问如何高深的问题呢,不曾想你竟然问如此简单的问题。”

  “这个问题,便是三岁小儿,也是知晓答案的。”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在红楼肝属性,我在红楼肝属性最新章节,我在红楼肝属性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