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第二日,就有许多大臣,迫不及待地去询问皇上,他们府上也想装上外面的这样的灯,不知成是不成?

  这些人,之所以问到皇上头上,主要是,目前他们并不知道这件事情归谁管。

  本来他们是想找户部的,结果户部的官员,自己都在找相关部门。

  结果找了一圈,也不知道究竟是哪个部门在管理。

  然后,他们就不得不找到贾琮这里。

  听到这个问题之后,贾琮不免哑然失笑。

  也不怪他们找不到,因为根本就没有这个部门,他们上哪找去?

  这个部门,现在成立,也是不迟。

  于是,接下来,贾琮准备再成立一个电力部。

  这个部门,同样独立于三省六部之外,直接对他负责。

  而电力部的部长,贾琮准备直接从汤若望教导出来的徒弟之中,也是研究电力的人员之中,选出一个优秀的人来任职。

  并且,整个电力部,以后的任命,都可以任用新学出来的学生。

  而原本的三省六部,继续招收老科举出来的考生。

  而新成立的部门,都可以提拔新学出身的学生。

  这样一来,新学就能和四书五经慢慢分庭抗礼了。

  这样,也能够进一步提升新学的地位。

  当学习新学的人越来越多,最终必将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出来。

  当然了,现在还不到时候,后续必定还会有科举的改革的。

  不过,这种事情,却是急不得,需要一步步来才成。

  毕竟,治大国若烹小鲜,需要徐徐图之。

  因此,在贾琮的指示之下,电力部正式成立。

  当然了,如今的电力部门还十分简陋,统共也没几个官员。

  确切的说,只有一个正部长,两个副部长,其他人手,都是借用的。

  因为科研部那边,人手更是严重不足。

  就连这三个人,汤若望都不愿意放走的。

  因此,哪怕是贾琮下旨,汤若望都顶多只愿意放走他们三个人。

  无奈之下,贾琮也只好先他们暂时借用科研部的人手使用,然后等他们自己,赶紧培养可用的人才了。

  好在,整个电力部,目前只需要负责京城事务就足够了。

  毕竟,目前也只有京城才刚刚应用到了电力。

  很快,京城第一个电力所正式面世。

  所有家里想架电的人家,都可以到这里来申请。

  不过,因为刚开始的时候,申请的人太多,必须要排队才成。

  报名早的还好,报名晚的,都已经排到一个月之后去了。

  没得办法,谁让整个电力部的人手都严重不足来着。

  如今他们已经在招募人手了,招募的,全部都是优秀的新学学生。

  并且承诺他们,一旦出师,能够独当一面,他们的工钱就会有一个极大的提升。

  甚至还可以直接当官。

  而这些被招募来的新学学生,心里都有数的。

  电力部才刚刚成立,而他们,是第一批被招募进来的。

  只要他们认真学习,出师之后,必定会有他们一个前程的。

  如今电力才只是在京城推广而已,将来必定要在整个华夏推广开来的。

  而其他地方的分部成立,要不要派老手去指点?去帮带?甚至去主持工作?

  因此,他们这一批人,怕是大小都有官当的。

  而至于他们以后能晋升到何等地步,就看个人的机缘和自身努力情况了。

  因此,这第一批被招揽进来的实习生,每一个都在努力学习,每一个都异常勤奋和努力。

  从一开始,他们就开始卷起来了。

  而此后,京城之中,家里装电的人家越来越多。

  但凡家里有点身份地位的人,你家里要是没拉上电线,出门都不好意思给人打招呼的。

  不过,装电可不便宜。

  不但要缴纳五两银子的初装费,并且还会按照使用电线的米数进行收费。

  而一个像是荣国公府、宁国公府这样的大宅子,几百两银子的电线钱是少不了的。

  而电也着实不便宜,听说每度电都要五十文钱。

  若是寻常百姓家,真的是拉的起电却用不起了。

  忙忙碌碌一月之后,京城之中,那些高官贵族,地主豪门,商人富户,基本家里都拉上了电。

  然后,整座京城,就更加金碧辉煌了。

  如今亮堂起来的,就不仅仅只是各主干道上的路灯了。

  还有京城少数人家家里,也亮起了灯光。

  而接下来,那些商家,也开始报名架电了。

  最先报名的,便是那些秦楼楚馆。

  说起来,皇上贾琮,不但从未曾去过青楼楚馆,他也是极为不喜青楼楚馆的。

  登基之后,他曾一度要取缔青楼楚馆的。

  不过却是被满朝文武,联手所劝阻。

  贾琮觉得,这一帮人,必定全都是青楼楚馆的常客无疑。

  并且贾琮还有一个担忧,这种事情,在后世尚且禁之不绝。

  更何况是在这个时代?

  即便自己明令禁止了,暗地里,它必定会以其他面目面世。

  这种事情,只要有需求,是禁止不了的。

  而若是它隐藏暗中,更是难以管控。

  既然如此,倒是不如放在明面上,还好管控了一些。

  接下来,贾琮针对青楼楚馆,制订了一些法令条文。

  比方说,这些青楼女子,每日工作,需有一个限度。

  每半年,必须要检查一次身体。

  她们若想金盆洗手,青楼不得拒绝。

  超过三十五岁者,强制从良,并且青楼必须支付不少于五十两银子的遣散费用。

  还有最为严厉的一条,不得逼良为娼。

  一旦发现有逼良为娼的情况,必定会从严从重处理,从上到下,绝不姑息!

  这些法律条令,从各方面保障了青楼女子的权益。

  并且所保护的,同样不止她们的权益,还有客人的权益。

  还有就是社会的稳定。

  文武百官看到这些条令之后,先是沉默。

  然后,他们脸上,便不由露出若有所思之色。

  他们是聪明人,自然能够看出,皇上制定这些条令背后的深意。

  皇上在乎的,并不只是那些青楼女子而已。

  只不过,所有的青楼女子,都不那么想。

  她们将皇上视为她们最大的恩人。

  从这些条令下达之后,举国上下的青楼女子,每个人都会雕刻一座皇帝像,然后日日祭拜。

  贾琮听到此事之后,也不由哭笑不得起来。

  而皇宫的后宫之中,从太后、皇后,到下面的嫔妃,也是人人都称赞不已。

  她们都纷纷替那些女子,拜谢了皇上。

  说起来,青楼里的女子,九成九的,也都是无奈的可怜人儿罢了。

  曾有一个青楼女子写过一首诗:为失三从泣泪频,此身何用处人伦。虽然日逐笙歌乐,长羡荆钗与布裙。

  你看,她们之中,许多也是羡慕正常人的生活的,只可惜根本回不去。

  因此,贾琮也便随她们去了。

  而这些青楼楚馆,本来就是晚上才开门做生意的。

  在电还没被发明出来之前,他们都会满楼弄的金碧辉煌。

  如今有了电,他们自然是不肯放过的了。

  因此,在那些世家豪门家里都架完电之后,他们就马上开始申请了。

  并且,他们在架了电之后,甚至还在灯泡外面,罩了一些透明的彩纸,让灯光也变得五颜六色起来。

  贾琮听说之后,也不由啧啧称奇不已。

  在彩灯还没被发明出来之前,他们竟是便想出了这等办法来。

  因此可见,千万不要小看古人的智慧。

  而除了青楼楚馆之外,还有其他一些大店铺,也纷纷开始申请了架电。

  比方说,薛家的所有铺子,全部都提出了申请。

  一些小铺子,自然不舍得花这么大的本钱。

  不过他们很快便是发现,别人家架了电,店里有了电灯之后,店铺里面,便越发亮堂起来。

  而客人,总喜欢去灯光更明亮的铺子里去消费。

  那些没有架电的铺子,生意自然就差了许多。

  因此,那些小铺子,也不得不跟着卷起来,也跟着申请架电。

  因此,三月之后,整座京城之中,几乎所有的铺子,都架上了电。

  一到了晚上,小半个京城,都被灯光所点亮。

  不过,寻常百姓家里,自然还是舍不得花费五两银子的初装费的。

  而有些百姓家里,实在是连五两银子都掏不起的。

  而就在此时,电力部门下达了新的通知。

  从今日开始,架电并不需要缴纳初装费。

  先前交了钱才架电的,不由纷纷骂起了娘。

  不过他们倒是没敢去寻供电所去闹事。

  因为如今供电所强势的很,你若敢去闹事,他就敢停你的电。

  而电力部归皇上直接管辖,而电力部的官员,又都是从科研部提拔出来的。

  他们身上,可没什么官僚作风,谁的面子都不卖的。

  而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猜测,这个命令,八成就是皇上的意思。

  因为皇上虽然是个好皇上,但是自打登基之后,就十分向着百姓。

  没少干劫富济贫的事儿。

  这件事情,八成是皇上的手笔。

  先哄的他们这些有钱人,都交了初装费,将成本基本都收回来了。

  然后再给百姓免费安装。

  因此,他们心里虽然不爽,却也不敢当真闹事。

  没有了初装费,京城的百姓,也纷纷架起了电。

  虽然电费着实不便宜,晚上省着点用也就是了。

  大不了就先不用呗!

  反正电架好了,想哪年用就哪年用,不用的话,甚至可以不装灯泡,也不用花什么钱。

  因此,几乎整座京城的百姓,全部都架上了电。

  没有申请架电的人家少之又少。

  并且多半都是孤寡老人。

  因此,到了夜间,整座京城,就几乎全部都亮堂了起来。

  而这一幕,不止让百姓觉得壮观,心里由衷生出一种自豪感。

  便是文武百官见了,也是五味杂陈,心生所感。

  大约,这便是皇上所说的,新学所带来的变化吧?

  若四书五经的话,怕是学一辈子,也不会带来这等变化。

  如今便有了火车、电,以后,还不知道会有什么新事物问世。

  不得不说,这几年华夏的变化,让他们都不由为之心惊起来。

  总有种跟不上时代的感觉。

  如今,皇上已经开始在重用新学的人才了。

  新成立的科研部、铁路部、电力部,全部用的都是新学的人才。

  只怕到后面,会越来越多提拔新学的官员。

  将来新学完全取代四书五经,也未可知。

  而不止是四书五经,春江水暖鸭先知。

  士林之中,也有人开始越来越关注起新学来了。

  于是,新学的学习人数,在不知不觉中,又增加了一成。

  却说全国各地,都听到了京城通电的消息。

  许多地方,也纷纷申请通电。

  华夏举国上下,自然都是要全部都通电的。

  不过,这仍旧是一个庞大的工程,不是短时期内就能完成的。

  因此,贾琮便命电力部开始选择。

  从京城附近,有合适的地理位置,有足够的水利条件的地方优先。

  最终,电力部选择的第二个通电地区,就是京南区。

  好嘛,京南区是第一个通火车的地方,如今又要变成第二个通电的地区了。

  当然,如今整个华夏,已经不仅仅只有京南区通火车了。

  如今铁路部已经又向前修建了两站,这两站也开通了火车。

  而随着火车的开通,顺序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真的可谓是火车一响,黄金万两!

  如今,这一整条铁路干线上的地区,都迫不及待的盼着铁路修到他家门口了。

  他们都希望这泼天的富贵能及时砸到他们头上来。

  而其他地方的官员,则是羡慕嫉妒恨,并且忍不住上奏折申请修建铁路。

  只是修建铁路,那是一朝一夕的功夫。

  并且也要有个轻重缓急。

  如今修建铁路的人才,才培养出来多少?

  其他地方,也只好慢慢等待了。

  且说京南获得审批之后,很快就开始修建起了发电站来。

  并且不止是京南,还有其他两个地区,也开始成立项目,准备开工。

  而每一个地方开始修炼水力发电站的时候,自然要培养一批合同的人才。

  而选拔的标准,全部都是成绩游戏的新学学子。

  电力部门,可是一个标准的待遇丰厚的铁饭碗职业。

  因此,新学变的越发吃香起来。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在红楼肝属性,我在红楼肝属性最新章节,我在红楼肝属性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