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下来,可就是三十六两银子,足够他们修建一栋青砖青瓦的四合院了哩!

  有了新院子,就再也不愁给家里的小子娶媳妇的了!

  只可惜,他们完全不懂新学,这高工钱,他们便是想拿都拿不到啊。

  不过,这一次,却是让他们见识到了新学的好处。

  他们决定,回去之后,就让家里的小子去学新学去。

  如今他们年纪大了,没法子去学了。

  但是赶紧让家里的小子去学也不晚。

  新学堂,随处可见,并且学费也不高。

  他们算是看清了,这以后啊,新学的好处只会越来越多。

  让孩子学新学,绝对没有坏处。

  当然了,新学也有弊端。

  比方说,比起四书五经来,新学似乎显得低级。

  因为新学不能参加科考。

  但是科举才是真正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哪里是那么容易考的?

  他们基本都是祖上八辈贫农,从来都没出过读书人的。

  哪里敢奢望就能考中科举,当官老爷了呢?

  因此,倒是还不如直接学新学的好。

  新学不但省钱,并且实用。

  他们甚至还要叮嘱自己小子,一定要学好算学。

  因为他们发现,在做工的时候,算数好的总能得到重用……

  ……

  此时,贾琮一边在关注着铁路修建的进度,一边在布局交趾。

  贾琮一向是觉得,若是不能让交趾尽可能的打散,后面必定还是要出问题的。

  因此,一开始的时候,贾琮甚至主张,强行迁徙交趾百姓。

  后来被三位大学士反对,贾琮后面自己也觉得欠考量。

  因此,如今贾琮才开始琢磨其他办法。

  贾琮准备采用的,是后世移民的策略。

  贫穷的地方,总想着往富裕的地方迁徙。

  贾琮相信,只要操作得当,交趾百姓,一定也不例外。

  接下来,倒是要好生命人宣传一番才是。

  并且,贾琮准备限制交趾百姓搬迁,而并是鼓励他们。

  当然了,限制的条件,要稍稍放宽一些。

  因为若朝廷出面鼓励百姓搬迁的话,必定会有聪明人觉得里面必有阴谋。

  但是你若是限制他们搬迁,他们就会觉得不公,并且还会想方设法的想要搬迁到中原来。

  而交趾这个地方,是很有一些商机的。

  这些商机,可以吸引商家入驻,必定会迁徙大量的人手过去。

  比方说橡胶园、种植,还有一些矿产等资源。

  当然了,不但会有商家入驻,朝廷也会在这里建立码头的。

  交趾的海岸线极长,并且位置优越。

  贾琮是将开发交趾看的极为重要的。

  交趾百姓想要搬出来,外面的人想要进去。

  这样一来,就形成对流,很快就能将交趾彻底汉化。

  而贾琮,正在制定策略,思量许久之后,贾琮亲自捉刀,给冯紫英写了一封信。

  这种事情,交给别人他需不放心,交给冯紫英去做,贾琮是极为放心的。

  时间如白煦过隙,转瞬即逝。

  很快,一年又要过去了。

  这一年,发生了许多事情,对华夏来说,也发生了几桩大事。

  不过,因为时间的缘故,并没有看到成效。

  不过等到明年,好多布局,就能初次看到成效了。

  比方说,水力发电站差不多就能建设起来了。

  比方说,铁轨的铺设,虽然总体来说,大约还需要许多年才能完成。

  但是第一段必定能铺设好,并且可以通火车了。

  贾琮相信,到时候,必定能让许多人都大吃一惊的。

  并且,他派出去的那些留学生,应该也快要回来了吧?

  贾琮相信,这些人回来,一定会让华夏变得十分热闹的。

  贾琮倒是有些期盼起来。

  不过,到了年底,内阁首席大学士寇大学士,却是不慎感染了伤寒,卧床不起。

  贾琮十分担忧,亲自上门探视。

  一般来说,若是重臣患病,皇上为了表示关心,通常会派御医来,并且送来补品。

  不过对贾琮来说,他的医术,比御医还要好。

  中元朝的御医,可以说过的十分屈辱。

  因为皇上龙精虎壮,根本就不会生病。

  而但凡太后、皇后还有各嫔妃生病,根本就不需要他们诊治。

  皇上自己就帮她们诊治了,并且药到病除。

  御医的作用,也就给一般的宫女和太监看看病。

  又或者那些重臣去请他们。

  这让他们完全失去了尊严,但却又无可奈何。

  因为皇上的医术是真的比他们厉害。

  贾琮亲自去了寇府,甚至还是带着太子一起去的。

  因为寇大学士,可不仅仅是华夏的栋梁之材,同时还是贾琮的师傅。

  若没有寇师的教导,他一定考不中状元。

  若没有寇师的庇护,他也未必能够走到今天这一步。

  寇师对他来说,真的是如师如父。

  很快,贾琮便是来到寇府。

  贾琮可没少了来寇府,当初还是先朝,他拜寇相为师,就经常来向寇相请教。

  当了皇上之后,虽然不能像先前来的那般频繁。

  但贾琮也没少了来寇府。

  因为贾琮来的突然,事先并没有知禀给寇府。

  因此打了寇府一个措手不及。

  寇杰忙带人准备迎接,贾琮摆摆手说道:“师兄,你是知道我的,哪里要这许多虚礼?”

  “快带我去看望一下师傅,我听说师傅已经病了几天了,却没告假,你不该早些告诉我的。”

  寇杰无奈说道:“皇上,你也知道家父为人,哪里能劝得住的?”

  寇杰退后一步,不敢和贾琮并列而行。

  并且言行举止,处处毕恭毕敬。

  贾琮不由觉得无趣。

  在他登基之前,他和这位寇师兄,关系十分不错的。

  而在登基之后,两人之间,便渐行渐远了,一如迅哥儿和闰土。

  不过贾琮却也知道,这是没办法的事情。

  自己或许能做到不忘初心,但是对寇杰来说,一定是做不到的。

  若两人易地而处,只怕自己也做不到。

  毕竟,伴君如伴虎,人是会变的。

  不多时,贾琮便是来到寇大学士病榻之前。

  寇大学士见状,忙要起身行礼,贾琮快走几步制止了他。

  “师傅,你生病了,也不告诉我,难道你不知道,我的医术比御医更好吗?”

  寇大学士咳嗽了两声说道:“皇上,老臣如何不知?”

  “但你并非悬壶救人的医者,你是皇上啊,你要对我华夏的百姓负责。”

  “老臣偶感伤寒,一点点小恙,岂敢劳烦皇上操心?”

  贾琮张口要说什,却又止住。

  和寇师讲大道理是讲不通的,贾琮干脆也就不去讲了。

  接下来,贾琮坐在床榻之前,给寇大学士把脉诊断。

  把了一番脉之后,贾琮脸上神色,颇为复杂。

  寇大学士见了,不由笑问道:“不知皇上有何为难之处?若是老夫得了不治之症,也望皇上不要隐瞒,如实告诉老夫,老夫早已勘破生死,也不畏惧死亡。”

  贾琮叹息道:“师傅不必担忧,你的病症并不严重,不过却是因为思虑过多,殚精竭虑,伤了心神根本。”

  “我回去之后,送些药物过来,师傅一定要安心养将才好。”

  “这也都怪我,没思虑到师傅的年纪和身体,让师傅操劳过度了。”

  “这以后啊,师傅还是少操劳些,且将身子养好了,江山社稷,可少不了师傅你这个肱骨之臣!”

  寇大学士听了之后不由笑道:“皇上过滤了,老臣虽然操劳了些,但是心里是舒畅的。”

  “皇上不知道,在前朝为官的时候,老臣内心是如何焦虑不安,心急如焚?”

  “难得碰到皇上这样的明君,老臣敢不尽心竭力?”

  “便是再累,心里也是宽慰的。”

  “也请皇上放心,老臣啊,还没活够呢!”

  “老臣也想看看,皇上将会创造出怎样的盛世!”

  “老臣只觉得,这怕将是千古未有之盛世吧?”

  贾琮笑道:“师傅你一定会看到的,这盛世,师傅也是功不可没啊!”

  师傅两个又说了几句话,贾琮见寇大学士精神不济,便起身告辞而去。

  回到皇宫之后,贾琮亲自调配好了药剂,并且怕人传话不清,还亲自写了注意事项随药剂送去。

  毕竟事情繁多,贾琮也不得空天天去探望。

  于是便每日都派人期望寇府问询。

  这件事情,甚至还刊登在了大夏月报上。

  朝堂百官,乃至民间百姓得知此事后,无不感叹皇上至纯至孝。

  这件事情,自然是贾琮允可的,不然的话,怎么可能堂而皇之的登上大夏月报呢?

  作为皇上,贾琮也是需要名声的,自然也就少不了作秀。

  当然了,他对寇师的感情是真的,担忧也是真的。

  只不过是用大夏月报宣扬了一下而已。

  所幸,寇大学士病的并不重,很快便是痊愈,不过身体依然虚弱。

  他身体亏空的厉害,需要慢慢调养才可,却是急不得。

  时光如水,总是无言,不知不觉中,便是来到了年底。

  有了去岁的经验,今年倒是按部就班,有条不紊。

  贾琮早早就写了对联赏赐给朝中高官。

  而这些高官,得了皇上的墨宝之后,如获重宝,小心翼翼的装裱收藏了起来。

  皇上的墨宝,轻易可得不着,这个是可以当做传家宝传承下去的,自然要好好收藏才是。

  过了小年,朝廷开始休沐。

  贾琮也难得可以清闲几日。

  不过,今年却是没有下大雪。

  自然不能如去年那般,带着一群萝卜头堆雪人、打雪仗,玩狗拉爬犁,玩的那么疯了。

  不过他们也没闲着,贾琮干脆带着一帮小萝卜头去冬捕。

  当然不会像查干湖冬捕那么夸张。

  他们只是砸开冰面钓鱼而已。

  虽然冷,但是一群小家伙,都玩的十分开心。

  不过回来之后,却是好几个都得了伤寒。

  气的太后将贾琮叫过去,狠狠数落了一番才算了事。

  这个年,就这么不声不响的过去了。

  (上一年过年写过了,这一年就不水字数了)

  过完年之后不不久,第一段到京南的铁轨,终于铺设完毕。

  贾琮又命汤若望亲自率队去勘验铺设好的铁轨,最终在纠正了几处不妥当的地方之后,汤若望前来回禀,说可以投入使用。

  接下来,贾琮便命人将特制的蒸汽机火车头,运送到了京城火车站的铁轨上。

  第一次见到如此大的大家伙,所有人都被震撼到了。

  他们这时候才后知后觉地想到,原先有传言,说这铁轨用来跑一个长达几十丈的大铁疙瘩的。

  这大铁疙瘩一次就能运输几百万斤东西,原本他们以为只是扯谎。

  如今想来,这该不会是真的吧?

  当然,光是一个火车头,才不过丈余,远没有几十丈那么夸张。

  但就这么个玩意儿,怕不有几万斤重吧?

  就这样一个大家伙,它真能跑的起来?

  众人心里,都持怀疑的态度。

  却说这个蒸汽机车头,重量着实不轻,这还是没有加水没有加煤炭的情况下。

  将蒸汽机车头运送到京城火车站,就是一个天大的难题。

  而到了火车站之后,再将车头搬到铁轨上,就更麻烦了。

  最终,在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之后,终于将蒸汽机车头,放到了铁轨上。

  汤若望亲自带人前来调试,在经过一番调试之后,发现一切顺利,完全可以跑的起来。

  汤若望汇报给了贾琮,让贾琮选一个黄道吉日,火车就可以开始试运行了。

  贾琮听后,心里有了一个盘算。

  贾琮准备借着这个机会,对火车做一次隆重的宣传。

  或者说,他宣传的,并不仅仅只是火车,而是新学。

  火车的出现,必定会对旧的事物和观念,造成极大的冲击。

  观念就不去说了,就说火车出现之后,许多车马行,至少火车沿途的车马行,可能就要关门大吉了。

  而这,便是时代洪流,跟不上时代,就注定会被淘汰掉。

  既然这个冲击是必然的,那就不如让冲击来的更早一些。

  想到此处,贾琮便吩咐下去,准备于后日进行火车试运行实验。

  到时候,火车后面,会加载一节车厢,他会带着一干大臣,坐在车厢中亲自体验一番。

  汤若望得知之后,差点被吓尿了。

  他连忙跑来皇宫,苦口婆心地准备要阻止贾琮。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在红楼肝属性,我在红楼肝属性最新章节,我在红楼肝属性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