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面上姚贾装作并不着急的样子,先去给父母扫墓,祭拜了父母。
父母坟茔一直被打理的很好,他在重新厚葬了父母以后,请的有专门的守墓人看守打理。
他身为赵国重臣,受魏王礼遇,后来成为大秦高官,自然不会有不长眼的打他父母坟茔的主意。
而且他也不是蠢材,如今的大梁毕竟还是魏国的,不是秦国的土地。当初在重新厚葬父母的时候,大张旗鼓,邀请了众多父老乡亲,给父母的坟茔规格尽可能的建造,但是陪葬品并没有放珍贵的。
放的全是陶俑瓷俑,这些东西费工费时,制作耗费不菲,但是唯独不适合活人用,而且一眼就能看出是陪葬品。
用这些用途苛刻,不适合活人用,不好变卖,变卖也卖不出来价格的东西断绝了贼人盗墓之心。
姚贾祭拜了父母,又添了添土,之后才装作悠游自在的模样回了馆舍,等候魏景湣王召见。
实则夜间就在高手保护下,悄悄去拜访了魏庸。
魏庸早就在等候了,他早就接到消息了。
他已经不是第一次见到姚贾了,昔年姚贾就已经来和他合作过一次了,现在看来,这是又带着秦王的任务来了。
姚贾在魏庸派人接应下一路直到客堂,灯火通明却只有魏庸一人。
姚贾见到魏庸以后,满脸堆笑,笑呵呵快步上前,拱手一礼:“姚贾拜见相国,多年不见,相国风采依旧啊。”
引路的侍从和姚贾的护卫已经悄然退下,厅堂只剩下他们两人。
魏庸也是满脸笑容,上前迎接回礼:“不敢不敢,老夫终究是老了,不如黄池君正当壮年,名扬天下,老夫佩服佩服。”
魏庸请姚贾落座,寒暄一阵后问道:“不知黄池君此来,是否有事需要老夫出手,若是有,但说无妨。”
姚贾呵呵笑着,脸上的笑令人倍感亲近,轻声说道:“在下深夜来访,确实有两件事。”
“这第一件事,是在下奉大王之命,魏美人之请,给相国大人送一封家信。”
说着姚贾从怀中取出一封信,双手递给了魏庸,魏庸急忙接下,直接便启封查看,丝毫不当姚贾是外人。
见魏庸看信,姚贾一旁笑呵呵说道:“魏美人在宫中一切都好,一向备受大王宠爱。公主和公子也都很好,以后有机会,相国大人也要见一见公主和公子才是,想必公主和公子也一定很想念外公呢。”
魏庸满脸的欣喜,笑容满面,就连眼角的褶子都更密了。
魏庸笑道:“一定一定,老夫除了两个儿子,就这么一个宝贝女儿,这么多年不见,老夫也实在思念的厉害,虽然知道纤纤在大王那是最好的,但是哪有父母不想子女的,老夫这也是每日为她牵肠挂肚啊。”
“稍候请黄池君晚走一步,老夫也要给纤纤写封信,还要有劳黄池君带回了。”
姚贾笑着连连点头:“好说好说,在下能为相国和魏美人效劳,是在下的福气。”
姚贾说罢这句,笑容收了收,严肃了很多,只是带有亲善礼貌的笑意。
接着说道:“这第二件事嘛,是大王的要求,大王希望魏国可以趁着楚国内乱,攻伐楚国。”
魏庸老脸的笑意为之一凝,面露为难,轻叹一声说道:“大王的这个要求,实在不易啊,如今魏国只剩下三郡之地,我家大王心气萎靡,每日忧愁。”
“更何况我家大王一直畏惧大秦,有着大秦在侧榻虎视眈眈,我家大王又怎么敢轻易动兵攻楚?如今我魏国之实力,实在是比不得楚国了。”
姚贾微微一笑,说道:“相国大人勿急,请听在下一言。”
“在下自然明白魏王之忧虑,故而特此奉上治病良方。”
“在下此番出使乃是奉我家大王之命,赠与魏王一千金为酒资。”
魏庸听闻此话为之一愣,自秦王继位,就从没有给过魏国好脸色,偌大的中原霸主都被打的只剩下三郡之地苟延残喘了。
并且随时可以一战决胜,彻底灭掉魏国,但是现在突然态度放缓,这还真是让人有些受宠若惊。
至于阴谋,应该没有,现在的大秦对魏国已经不需要任何阴谋了。
不过魏庸犹豫了一下,还是问道:“黄池君,大王这是何意?不知可否方便为老夫解惑啊?”
姚贾微微一笑,笑叹道:“是因为大王仁德圣君,宽仁无双啊。如今魏国的形势相国大人想必也看的分明。”
“大王若是愿意,魏国都城大梁城,大秦锐士可朝发夕至,大秦灭魏不过是反手之事。”
“只是若是用强,这大梁城经历百年修筑可谓是固若金汤,无论秦魏,士卒百姓皆是会死伤惨重。”
“我大秦也有臣子进言,大梁城水系发达,若用水攻,则可不费一兵一卒而尽灭魏国也。”
魏庸听闻此话瞬间便是面色苍白。
不待魏庸开口,姚贾就接着说道:“不过这个建议直接被我家大王否了。圣德无过我家大王,又岂会忍心百万军民尽成鱼鳖腹中之食也?”
“我家大王目前虽然没有攻伐魏国的打算,但是为了避免日后两国交战,魏国冥顽不灵,至死不悟,也是为了安慰魏王之心,这才令在下为使赠送酒资于魏王,有意缓和与魏国之关系。”
“我家大王良苦用心,仁慈心肠,相国大人不得不察啊。”
魏庸听闻此话,满脸的感动,赞叹道:“大王天命圣君,以苍生为念,慈悲为怀,可谓仁义无双,宽厚无二,大王的良苦用心臣一定铭记在心。”
“大王无意攻伐魏国,如此一来,我家大王确实是可以安心了,只是,只是以魏国目前之军力,独自面对楚国怕还是独木难支。”
姚贾微微一笑:“相国大人,关于这一点大王岂会不知?”
“在下离开魏国以后,会立刻前往齐国,让齐国也一同出兵攻楚。楚国在前几年原本就损失惨重,尚未休养过来,现在又在内乱。国虽大,实则国力疲敝。魏齐两国趁内乱而攻,岂有不成之理?”
“至于出师之名更是简单,如今南武君负刍早已经是热锅上的蚂蚁,急得跳脚,但凡是一根救命稻草也会被其死死抓住,只要透出风去,负刍必然前来求援。若是负刍前来求援,魏国自然可以打着拨乱反正的名义出兵支援。”
魏庸听闻此话,缓缓点了点头。
秦国将一切都算计好了,也确实是可以做,胜算不小。
“大王神机妙算,运筹帷幄之中,一切尽在掌握,臣自然遵从大王的意愿。”
姚贾满意的点了点头,接着说道:“而且这件事对相国大人也是有利。”
“相国大人封地在方与一带,七座城池皆是繁华之地,然而唯一一点不好的就是,此地现在与楚国为邻,楚国对此地一直是虎视眈眈,垂涎三尺。”
“在下此去齐国,必然说服齐国出兵,而齐国出兵必然只能攻向楚国东北,先拿曲阜一线。”
“相国大人完全可以自封地方与顺流而下,借齐国之兵,出兵攻向徐州亦或彭城,如此一来,相国大人的封地也有了屏障。”
“而且相国大人的封地现在尽在掌握,若是新拿下徐州、彭城,相国大人的封地乃是魏国进这二地的必经之路,这拿下的城池不也相当于就是相国大人的吗?”
姚贾这一说,魏庸果然怦然心动。
魏庸的封地好是好,唯独不好的就是和楚国接壤,在那最前线,这一旦打起来,以魏国目前的实力,若是没有他国支援,根本挡不住楚国。
现在魏国可以推进战线,将在家门口的威胁,往前推上一推,顺便还能多些实际掌控的地盘,这可太值了。
至于秦国打过来,那手里的筹码越多也越能卖个好价格,别忘了,咱上头有人!
魏庸现在深深庆幸,当初把女儿送给了秦王。
入宫早好啊,入宫早和秦王感情深,有儿有女,哪怕是城头变换大王旗,家族富贵依旧不减。
魏庸呵呵一笑,回道:“黄池君所言甚是,圣明无过大王,有大王思虑的如此妥当,臣无忧也。”
“请黄池君放心,我一定说服大王出兵!”
姚贾拱手一礼,满脸笑意:“有劳相国大人,相国大人的功劳,大王都记在心里。大王最是赏罚分明,体恤亲臣。相国大人是大王的自家人,待相国大人入了大秦,依旧是备受尊荣厚待,荣华富贵不减,以后还请相国大人多多提携在下才是。”
魏庸爽朗一笑,连道不敢:“小女有幸侍奉大王左右,乃是老夫与小女的福分,老夫自然是大王之臣,也只是大王之臣,其他的可不敢乱说。”
“黄池君年少有为,大贤之名天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老夫已经老了,以后还要请黄池君多关照后世子孙才是,咱们同为大梁人,本是一家啊。”
姚贾笑容满面连连点头,和魏庸又寒暄闲聊了一阵,双方气氛其乐融融。最后魏庸又亲笔手书两封,请姚贾带回大秦。
一封是给嬴政表忠心的,一封是给魏纤纤表想念的。
魏庸表示,他太思念女儿了。
父母坟茔一直被打理的很好,他在重新厚葬了父母以后,请的有专门的守墓人看守打理。
他身为赵国重臣,受魏王礼遇,后来成为大秦高官,自然不会有不长眼的打他父母坟茔的主意。
而且他也不是蠢材,如今的大梁毕竟还是魏国的,不是秦国的土地。当初在重新厚葬父母的时候,大张旗鼓,邀请了众多父老乡亲,给父母的坟茔规格尽可能的建造,但是陪葬品并没有放珍贵的。
放的全是陶俑瓷俑,这些东西费工费时,制作耗费不菲,但是唯独不适合活人用,而且一眼就能看出是陪葬品。
用这些用途苛刻,不适合活人用,不好变卖,变卖也卖不出来价格的东西断绝了贼人盗墓之心。
姚贾祭拜了父母,又添了添土,之后才装作悠游自在的模样回了馆舍,等候魏景湣王召见。
实则夜间就在高手保护下,悄悄去拜访了魏庸。
魏庸早就在等候了,他早就接到消息了。
他已经不是第一次见到姚贾了,昔年姚贾就已经来和他合作过一次了,现在看来,这是又带着秦王的任务来了。
姚贾在魏庸派人接应下一路直到客堂,灯火通明却只有魏庸一人。
姚贾见到魏庸以后,满脸堆笑,笑呵呵快步上前,拱手一礼:“姚贾拜见相国,多年不见,相国风采依旧啊。”
引路的侍从和姚贾的护卫已经悄然退下,厅堂只剩下他们两人。
魏庸也是满脸笑容,上前迎接回礼:“不敢不敢,老夫终究是老了,不如黄池君正当壮年,名扬天下,老夫佩服佩服。”
魏庸请姚贾落座,寒暄一阵后问道:“不知黄池君此来,是否有事需要老夫出手,若是有,但说无妨。”
姚贾呵呵笑着,脸上的笑令人倍感亲近,轻声说道:“在下深夜来访,确实有两件事。”
“这第一件事,是在下奉大王之命,魏美人之请,给相国大人送一封家信。”
说着姚贾从怀中取出一封信,双手递给了魏庸,魏庸急忙接下,直接便启封查看,丝毫不当姚贾是外人。
见魏庸看信,姚贾一旁笑呵呵说道:“魏美人在宫中一切都好,一向备受大王宠爱。公主和公子也都很好,以后有机会,相国大人也要见一见公主和公子才是,想必公主和公子也一定很想念外公呢。”
魏庸满脸的欣喜,笑容满面,就连眼角的褶子都更密了。
魏庸笑道:“一定一定,老夫除了两个儿子,就这么一个宝贝女儿,这么多年不见,老夫也实在思念的厉害,虽然知道纤纤在大王那是最好的,但是哪有父母不想子女的,老夫这也是每日为她牵肠挂肚啊。”
“稍候请黄池君晚走一步,老夫也要给纤纤写封信,还要有劳黄池君带回了。”
姚贾笑着连连点头:“好说好说,在下能为相国和魏美人效劳,是在下的福气。”
姚贾说罢这句,笑容收了收,严肃了很多,只是带有亲善礼貌的笑意。
接着说道:“这第二件事嘛,是大王的要求,大王希望魏国可以趁着楚国内乱,攻伐楚国。”
魏庸老脸的笑意为之一凝,面露为难,轻叹一声说道:“大王的这个要求,实在不易啊,如今魏国只剩下三郡之地,我家大王心气萎靡,每日忧愁。”
“更何况我家大王一直畏惧大秦,有着大秦在侧榻虎视眈眈,我家大王又怎么敢轻易动兵攻楚?如今我魏国之实力,实在是比不得楚国了。”
姚贾微微一笑,说道:“相国大人勿急,请听在下一言。”
“在下自然明白魏王之忧虑,故而特此奉上治病良方。”
“在下此番出使乃是奉我家大王之命,赠与魏王一千金为酒资。”
魏庸听闻此话为之一愣,自秦王继位,就从没有给过魏国好脸色,偌大的中原霸主都被打的只剩下三郡之地苟延残喘了。
并且随时可以一战决胜,彻底灭掉魏国,但是现在突然态度放缓,这还真是让人有些受宠若惊。
至于阴谋,应该没有,现在的大秦对魏国已经不需要任何阴谋了。
不过魏庸犹豫了一下,还是问道:“黄池君,大王这是何意?不知可否方便为老夫解惑啊?”
姚贾微微一笑,笑叹道:“是因为大王仁德圣君,宽仁无双啊。如今魏国的形势相国大人想必也看的分明。”
“大王若是愿意,魏国都城大梁城,大秦锐士可朝发夕至,大秦灭魏不过是反手之事。”
“只是若是用强,这大梁城经历百年修筑可谓是固若金汤,无论秦魏,士卒百姓皆是会死伤惨重。”
“我大秦也有臣子进言,大梁城水系发达,若用水攻,则可不费一兵一卒而尽灭魏国也。”
魏庸听闻此话瞬间便是面色苍白。
不待魏庸开口,姚贾就接着说道:“不过这个建议直接被我家大王否了。圣德无过我家大王,又岂会忍心百万军民尽成鱼鳖腹中之食也?”
“我家大王目前虽然没有攻伐魏国的打算,但是为了避免日后两国交战,魏国冥顽不灵,至死不悟,也是为了安慰魏王之心,这才令在下为使赠送酒资于魏王,有意缓和与魏国之关系。”
“我家大王良苦用心,仁慈心肠,相国大人不得不察啊。”
魏庸听闻此话,满脸的感动,赞叹道:“大王天命圣君,以苍生为念,慈悲为怀,可谓仁义无双,宽厚无二,大王的良苦用心臣一定铭记在心。”
“大王无意攻伐魏国,如此一来,我家大王确实是可以安心了,只是,只是以魏国目前之军力,独自面对楚国怕还是独木难支。”
姚贾微微一笑:“相国大人,关于这一点大王岂会不知?”
“在下离开魏国以后,会立刻前往齐国,让齐国也一同出兵攻楚。楚国在前几年原本就损失惨重,尚未休养过来,现在又在内乱。国虽大,实则国力疲敝。魏齐两国趁内乱而攻,岂有不成之理?”
“至于出师之名更是简单,如今南武君负刍早已经是热锅上的蚂蚁,急得跳脚,但凡是一根救命稻草也会被其死死抓住,只要透出风去,负刍必然前来求援。若是负刍前来求援,魏国自然可以打着拨乱反正的名义出兵支援。”
魏庸听闻此话,缓缓点了点头。
秦国将一切都算计好了,也确实是可以做,胜算不小。
“大王神机妙算,运筹帷幄之中,一切尽在掌握,臣自然遵从大王的意愿。”
姚贾满意的点了点头,接着说道:“而且这件事对相国大人也是有利。”
“相国大人封地在方与一带,七座城池皆是繁华之地,然而唯一一点不好的就是,此地现在与楚国为邻,楚国对此地一直是虎视眈眈,垂涎三尺。”
“在下此去齐国,必然说服齐国出兵,而齐国出兵必然只能攻向楚国东北,先拿曲阜一线。”
“相国大人完全可以自封地方与顺流而下,借齐国之兵,出兵攻向徐州亦或彭城,如此一来,相国大人的封地也有了屏障。”
“而且相国大人的封地现在尽在掌握,若是新拿下徐州、彭城,相国大人的封地乃是魏国进这二地的必经之路,这拿下的城池不也相当于就是相国大人的吗?”
姚贾这一说,魏庸果然怦然心动。
魏庸的封地好是好,唯独不好的就是和楚国接壤,在那最前线,这一旦打起来,以魏国目前的实力,若是没有他国支援,根本挡不住楚国。
现在魏国可以推进战线,将在家门口的威胁,往前推上一推,顺便还能多些实际掌控的地盘,这可太值了。
至于秦国打过来,那手里的筹码越多也越能卖个好价格,别忘了,咱上头有人!
魏庸现在深深庆幸,当初把女儿送给了秦王。
入宫早好啊,入宫早和秦王感情深,有儿有女,哪怕是城头变换大王旗,家族富贵依旧不减。
魏庸呵呵一笑,回道:“黄池君所言甚是,圣明无过大王,有大王思虑的如此妥当,臣无忧也。”
“请黄池君放心,我一定说服大王出兵!”
姚贾拱手一礼,满脸笑意:“有劳相国大人,相国大人的功劳,大王都记在心里。大王最是赏罚分明,体恤亲臣。相国大人是大王的自家人,待相国大人入了大秦,依旧是备受尊荣厚待,荣华富贵不减,以后还请相国大人多多提携在下才是。”
魏庸爽朗一笑,连道不敢:“小女有幸侍奉大王左右,乃是老夫与小女的福分,老夫自然是大王之臣,也只是大王之臣,其他的可不敢乱说。”
“黄池君年少有为,大贤之名天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老夫已经老了,以后还要请黄池君多关照后世子孙才是,咱们同为大梁人,本是一家啊。”
姚贾笑容满面连连点头,和魏庸又寒暄闲聊了一阵,双方气氛其乐融融。最后魏庸又亲笔手书两封,请姚贾带回大秦。
一封是给嬴政表忠心的,一封是给魏纤纤表想念的。
魏庸表示,他太思念女儿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秦时明月之政,秦时明月之政最新章节,秦时明月之政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秦时明月之政,秦时明月之政最新章节,秦时明月之政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