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人三言两语确定了事情以后,立刻就派姚贾出马,奔赴魏齐,另外急信给安排在负刍身边担当门客的密卫,让他给负刍进言,请求魏齐两国的帮助。
姚贾这段时间简直是闲的不行。
才怪。
像他这种人永远是不会让自己闲下来的。
虽然已经贵为黄池君,但是他绝不甘心止步于此。
在大秦这个更大的平台,他渴望着更大的进步。
他身上有着嬴政暗地里交代的重任,而那也许要十年甚至二十年以后才用的上,虽然等不及,但是他可以等。
但是,现在做该做的事也不冲突。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他可以成为大秦的黄池君,在关东诸国之间纵横捭阖,无往不利,靠的不只是运气,更多的是他的能力。
是他自幼苦学,诸国游历,仔细观察,小心学习,广阔人脉积累自身才能一跃而起!
捷径也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走的。或者说,这世上本就没有捷径。
在咸阳,这个更大的舞台,姚贾自然渴望更大的成就。
即便现在已经名扬天下,但是还不够,他要的是声震千古!
他每日里和郭开大把大把的撒钱,饮宴不断,貌似心气郁结沉迷酒色,实则是享受着生活结交人脉。
像他和郭开这样的大贤义士,他们的宴会是不会有人拒绝的。
更何况他们出手大方,待人谦逊,为人豪迈,来者是客,尽皆欢迎。
更是多才多艺,能歌善舞,每次宴会皆是来者众多,热闹无比,夜间经常是灯火通明,众人载歌载舞,尽展无尽名士风流。
他们二人的府邸俨然已经成了咸阳最出名的交际之处,各门各派,文臣武将,高官贵族,来者不拒,尽皆欢迎。
即便是几位阁臣都偶尔会来,这也让很多人没有忌讳,也让很多人想要个机会。
导致姚贾和郭开二人府邸,每次召开宴会,那都是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络绎不绝。
他们二人这么高调,反而显得心怀坦荡,给外人看来,这二人因故国亡国如今沉迷酒色,却也有着名士风流,尺度拿捏的很好。
姚贾和郭开二人做这些事,既是为了扩展自己人脉,了解咸阳复杂的人脉关系,同样也是为了钓鱼。
若是每日里大门紧闭,那么有人偷偷进来,自然是太显眼了,即便是心怀鬼胎之人也不敢轻易上门。
可每日里如此热闹,欢歌饮宴,传杯递盏,觥筹交错,酒醺之下,时不时再感叹故国,总有人上当的。
这就是大隐隐于市了。
现在还敢心有鬼胎的人,现在还能活着,都是绝对奸猾之人,不换上他们这种顶级钓鱼高手,是钓不上来的。
但是即便钓上来的鱼,也不会打草惊蛇,轻易就宰了,小鱼小虾不值得动用他们。只要不犯事就好,犯事了那可就自然而然依法处理了,毕竟鱼上钩了总会被盯的紧一点。
姚贾是最喜欢交朋友的,他的人生准则就是,世间的一切问题都是人的问题。
想要解决这些问题也都要靠人,所以朋友越多越好。
他的另一条准则是,无论做任何事,都要三思而行。
第一思是情报,信息不全不真不明白不能做。
第二思是利益,利益不能打动人心不能做。
第三思是危险,危险大于收获不能做。
在姚贾接到出使魏国齐国的任务以后,姚贾满心愉悦,在咸阳是不缺机会的,立功的机会当然是越多越好。对于他这样的人来说,缺的只是机会。
姚贾很清楚,自己和郭开暗地里立的功劳是不能拿到明面上来说的,大王又不是有功不赏的人,自然会派一些明面上可以获得功劳的事。只要名声维持的好,哪怕是多加赏赐,也是说得过去的,毕竟大王最是重视贤才。
现在交代的这事情办起来简单,却也不简单。
若只是把事情办成,那可太简单了。
但是把事情办成的基础上,还要不能毁了形象,不能毁了暗地里钓鱼的事情,那就需要把握好尺度了。
幸好大王也有所帮助,交代的活都是明面上没什么影响的事。
此番姚贾出使两国,明面上是去给魏景湣王和齐王建赠送酒资。
实则是联系魏庸和后胜,贿赂这两个人,让他们两个人开口劝魏景湣王和齐王建攻楚。
同样,嬴政主动的示好,也是为了暗示魏景湣王,今年大秦不会动手打你,你可以放心的攻楚。
稍微缓和一下关系,也是为了以后做准备。
而且只给魏国和齐国示好,却不搭理楚国,这就是暗示希望他们两国攻楚,这样在魏庸和后胜提出建议以后,他们也必须要考虑一下大秦的态度。
至于负刍这边,他已经在挨打了。
负刍也不是看不出形势,自己手下现在是人心惶惶,好大哥那边是越发壮大,现在已经非常明显,不是好大哥的对手了。
他毕竟是谋逆,原本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出其不意,和大多数人对楚幽王不满而为之观望。
可是现在,出其不意的计划,不知道为什么,屡屡败露。
楚幽王又澄清了谣言,再一次确立了政权合法性,又把整个江东和景氏给当做奖赏丢了出去,引得观望的人垂涎欲滴,纷纷又成了忠臣。
然后他现在就成了反贼,而且没有了出师有名的名。
但是负刍不愧是负刍,第一时间就换了说法。
对外宣称自己是受了奸贼蒙蔽,这才误会了楚幽王,导致兄弟相残。
奸贼就是李园!
这个奸贼蒙蔽大王,横行无忌,独揽朝政,之前为了权力就残忍杀害了春申君全家。
现在更是挟持把控,蒙蔽欺骗了大王!
是这奸贼包藏祸心,欲要心怀不轨!
阴谋设计兄弟相残,为的就是进一步消灭大楚王室势力,进一步掌控大王,想要谋反,这是真正的逆贼!奸贼!
负刍麻溜的把拨乱反正的旗号换成了清君侧,正臣伦!
负刍更是写了一封真情实意到不行的信给楚幽王,信中说他自己也是被蒙蔽的,现在已经知错。
但是王兄也被蒙蔽,只要王兄杀掉奸贼李园,他愿意不战而降,甘愿领罪,任由处置。
负刍这一招气的李园鼻子都歪了,他一个小吏出身,仰仗王权的外戚,难道还能谋反?还能夺了熊氏江山?
但是李园还是吓了一跳,赶紧给楚幽王解释,他也真怕楚幽王误会,真信了负刍的鬼话就完了。先前崖柏那事,还不算彻底过去了呢。
楚幽王当然不信负刍的鬼话,这么简单的挑拨离间,他不可能上当,虽然确实对上次李园派崖柏的事心有不满,但是现在可不能内乱。
安抚李园以后,楚幽王回信,要求负刍立刻投降,只要投降,看在被蒙蔽的原因上,一定从轻发落!
这两个人当然谁也不信谁的鬼话。
都只是为了师出有名罢了。
但是最急的还是负刍,实力的差距让他觉都睡不好。
自古以来,王室内部叛乱若是不能快刀斩乱麻,那么叛乱的发起者,往往都只有死路一条。
秩序尚未彻底崩溃前,无论臣民都会遵从秩序的惯性,也会下意识的维护秩序,自然遵从正统。
哪怕是楚幽王这种人,一旦不再瞎搞,优势就会逐渐滑落到他那里。
最主要的是,负刍在战场上输了。
这才是最要命的,叛乱夺权什么都是虚的,能打才是真的。一旦战场失利,瞬间就会失去太多支持,观望的墙头草会瞬间改变阵营。
行刺失败,战场失败,这都是让楚幽王重新收获权力的重要原因。
若非景氏知道无路可退,以景氏数百年的积累全力支持,负刍早就完蛋了。
负刍本就焦虑非常,寝食难安,在听闻门客的建议后,虽然觉得成功获得魏国齐国两国帮助的可能性不大,但还是想要死马当活马医,试上一试。
同样承诺割地赠城,反正是空头支票,开了也就开了,现在不开,等死了也没机会了。
事情成了以后给不给,那可就另说了。
现在魏国齐国哪怕攻过来,打的也是好大哥,抢的也是好大哥。
只有好大哥无暇他顾,自己才能争取到一线机会!
就在负刍四处求援的时候,楚幽王也终于做好了准备。
孟夏,槐花挂满枝。
还是由李园亲自出征,带领三万王室亲军,再加上四方听令勤王之军,共计壹拾捌万大军,对外号称四十万,浩浩荡荡杀向江东。
负刍大开府库,景氏也是拼尽了一切,将所有珍宝都赏赐了出去,负刍更是给出了自己能给的所有承诺,做好了拼死一搏的准备。
但是打不过就是打不过,这又不是国外打过来了,上层贵族再怎么想打,底层士卒是不想打的。
尤其是负刍这方,他这个清君侧的理由,很难让士卒坚定地反抗王师啊。
兵力差距大,处于弱势,更让士卒们没有什么战心,哪怕有着财货的支持,依旧是节节败退,负刍只能苦苦支持。
就在负刍刚挨上打的的时候,姚贾也终于又一次回了大梁城。
姚贾这段时间简直是闲的不行。
才怪。
像他这种人永远是不会让自己闲下来的。
虽然已经贵为黄池君,但是他绝不甘心止步于此。
在大秦这个更大的平台,他渴望着更大的进步。
他身上有着嬴政暗地里交代的重任,而那也许要十年甚至二十年以后才用的上,虽然等不及,但是他可以等。
但是,现在做该做的事也不冲突。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他可以成为大秦的黄池君,在关东诸国之间纵横捭阖,无往不利,靠的不只是运气,更多的是他的能力。
是他自幼苦学,诸国游历,仔细观察,小心学习,广阔人脉积累自身才能一跃而起!
捷径也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走的。或者说,这世上本就没有捷径。
在咸阳,这个更大的舞台,姚贾自然渴望更大的成就。
即便现在已经名扬天下,但是还不够,他要的是声震千古!
他每日里和郭开大把大把的撒钱,饮宴不断,貌似心气郁结沉迷酒色,实则是享受着生活结交人脉。
像他和郭开这样的大贤义士,他们的宴会是不会有人拒绝的。
更何况他们出手大方,待人谦逊,为人豪迈,来者是客,尽皆欢迎。
更是多才多艺,能歌善舞,每次宴会皆是来者众多,热闹无比,夜间经常是灯火通明,众人载歌载舞,尽展无尽名士风流。
他们二人的府邸俨然已经成了咸阳最出名的交际之处,各门各派,文臣武将,高官贵族,来者不拒,尽皆欢迎。
即便是几位阁臣都偶尔会来,这也让很多人没有忌讳,也让很多人想要个机会。
导致姚贾和郭开二人府邸,每次召开宴会,那都是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络绎不绝。
他们二人这么高调,反而显得心怀坦荡,给外人看来,这二人因故国亡国如今沉迷酒色,却也有着名士风流,尺度拿捏的很好。
姚贾和郭开二人做这些事,既是为了扩展自己人脉,了解咸阳复杂的人脉关系,同样也是为了钓鱼。
若是每日里大门紧闭,那么有人偷偷进来,自然是太显眼了,即便是心怀鬼胎之人也不敢轻易上门。
可每日里如此热闹,欢歌饮宴,传杯递盏,觥筹交错,酒醺之下,时不时再感叹故国,总有人上当的。
这就是大隐隐于市了。
现在还敢心有鬼胎的人,现在还能活着,都是绝对奸猾之人,不换上他们这种顶级钓鱼高手,是钓不上来的。
但是即便钓上来的鱼,也不会打草惊蛇,轻易就宰了,小鱼小虾不值得动用他们。只要不犯事就好,犯事了那可就自然而然依法处理了,毕竟鱼上钩了总会被盯的紧一点。
姚贾是最喜欢交朋友的,他的人生准则就是,世间的一切问题都是人的问题。
想要解决这些问题也都要靠人,所以朋友越多越好。
他的另一条准则是,无论做任何事,都要三思而行。
第一思是情报,信息不全不真不明白不能做。
第二思是利益,利益不能打动人心不能做。
第三思是危险,危险大于收获不能做。
在姚贾接到出使魏国齐国的任务以后,姚贾满心愉悦,在咸阳是不缺机会的,立功的机会当然是越多越好。对于他这样的人来说,缺的只是机会。
姚贾很清楚,自己和郭开暗地里立的功劳是不能拿到明面上来说的,大王又不是有功不赏的人,自然会派一些明面上可以获得功劳的事。只要名声维持的好,哪怕是多加赏赐,也是说得过去的,毕竟大王最是重视贤才。
现在交代的这事情办起来简单,却也不简单。
若只是把事情办成,那可太简单了。
但是把事情办成的基础上,还要不能毁了形象,不能毁了暗地里钓鱼的事情,那就需要把握好尺度了。
幸好大王也有所帮助,交代的活都是明面上没什么影响的事。
此番姚贾出使两国,明面上是去给魏景湣王和齐王建赠送酒资。
实则是联系魏庸和后胜,贿赂这两个人,让他们两个人开口劝魏景湣王和齐王建攻楚。
同样,嬴政主动的示好,也是为了暗示魏景湣王,今年大秦不会动手打你,你可以放心的攻楚。
稍微缓和一下关系,也是为了以后做准备。
而且只给魏国和齐国示好,却不搭理楚国,这就是暗示希望他们两国攻楚,这样在魏庸和后胜提出建议以后,他们也必须要考虑一下大秦的态度。
至于负刍这边,他已经在挨打了。
负刍也不是看不出形势,自己手下现在是人心惶惶,好大哥那边是越发壮大,现在已经非常明显,不是好大哥的对手了。
他毕竟是谋逆,原本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出其不意,和大多数人对楚幽王不满而为之观望。
可是现在,出其不意的计划,不知道为什么,屡屡败露。
楚幽王又澄清了谣言,再一次确立了政权合法性,又把整个江东和景氏给当做奖赏丢了出去,引得观望的人垂涎欲滴,纷纷又成了忠臣。
然后他现在就成了反贼,而且没有了出师有名的名。
但是负刍不愧是负刍,第一时间就换了说法。
对外宣称自己是受了奸贼蒙蔽,这才误会了楚幽王,导致兄弟相残。
奸贼就是李园!
这个奸贼蒙蔽大王,横行无忌,独揽朝政,之前为了权力就残忍杀害了春申君全家。
现在更是挟持把控,蒙蔽欺骗了大王!
是这奸贼包藏祸心,欲要心怀不轨!
阴谋设计兄弟相残,为的就是进一步消灭大楚王室势力,进一步掌控大王,想要谋反,这是真正的逆贼!奸贼!
负刍麻溜的把拨乱反正的旗号换成了清君侧,正臣伦!
负刍更是写了一封真情实意到不行的信给楚幽王,信中说他自己也是被蒙蔽的,现在已经知错。
但是王兄也被蒙蔽,只要王兄杀掉奸贼李园,他愿意不战而降,甘愿领罪,任由处置。
负刍这一招气的李园鼻子都歪了,他一个小吏出身,仰仗王权的外戚,难道还能谋反?还能夺了熊氏江山?
但是李园还是吓了一跳,赶紧给楚幽王解释,他也真怕楚幽王误会,真信了负刍的鬼话就完了。先前崖柏那事,还不算彻底过去了呢。
楚幽王当然不信负刍的鬼话,这么简单的挑拨离间,他不可能上当,虽然确实对上次李园派崖柏的事心有不满,但是现在可不能内乱。
安抚李园以后,楚幽王回信,要求负刍立刻投降,只要投降,看在被蒙蔽的原因上,一定从轻发落!
这两个人当然谁也不信谁的鬼话。
都只是为了师出有名罢了。
但是最急的还是负刍,实力的差距让他觉都睡不好。
自古以来,王室内部叛乱若是不能快刀斩乱麻,那么叛乱的发起者,往往都只有死路一条。
秩序尚未彻底崩溃前,无论臣民都会遵从秩序的惯性,也会下意识的维护秩序,自然遵从正统。
哪怕是楚幽王这种人,一旦不再瞎搞,优势就会逐渐滑落到他那里。
最主要的是,负刍在战场上输了。
这才是最要命的,叛乱夺权什么都是虚的,能打才是真的。一旦战场失利,瞬间就会失去太多支持,观望的墙头草会瞬间改变阵营。
行刺失败,战场失败,这都是让楚幽王重新收获权力的重要原因。
若非景氏知道无路可退,以景氏数百年的积累全力支持,负刍早就完蛋了。
负刍本就焦虑非常,寝食难安,在听闻门客的建议后,虽然觉得成功获得魏国齐国两国帮助的可能性不大,但还是想要死马当活马医,试上一试。
同样承诺割地赠城,反正是空头支票,开了也就开了,现在不开,等死了也没机会了。
事情成了以后给不给,那可就另说了。
现在魏国齐国哪怕攻过来,打的也是好大哥,抢的也是好大哥。
只有好大哥无暇他顾,自己才能争取到一线机会!
就在负刍四处求援的时候,楚幽王也终于做好了准备。
孟夏,槐花挂满枝。
还是由李园亲自出征,带领三万王室亲军,再加上四方听令勤王之军,共计壹拾捌万大军,对外号称四十万,浩浩荡荡杀向江东。
负刍大开府库,景氏也是拼尽了一切,将所有珍宝都赏赐了出去,负刍更是给出了自己能给的所有承诺,做好了拼死一搏的准备。
但是打不过就是打不过,这又不是国外打过来了,上层贵族再怎么想打,底层士卒是不想打的。
尤其是负刍这方,他这个清君侧的理由,很难让士卒坚定地反抗王师啊。
兵力差距大,处于弱势,更让士卒们没有什么战心,哪怕有着财货的支持,依旧是节节败退,负刍只能苦苦支持。
就在负刍刚挨上打的的时候,姚贾也终于又一次回了大梁城。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秦时明月之政,秦时明月之政最新章节,秦时明月之政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秦时明月之政,秦时明月之政最新章节,秦时明月之政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