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母放心,我知道轻重的。”柳笙年握着柳老夫人的手,心里觉得不管她自己怎么样,只要家人都平安她就知足了。
柳老夫人笑着,从怀里掏出一个荷包,放在柳笙年手里。
柳笙年用手一摸,里面厚厚的一沓银票。
“祖母……”柳笙年张嘴想说不用这么多,却被柳老夫人打断了。
“别说不用,有钱能使鬼推磨,你不能让所有人都忠心于你,那最好的方法就是利益。”更何况有钱了,若是自家孙女想吃点什么用点什么也不必局限于份例,不够用,拿钱买就是了。
柳笙年鼻头酸酸的,依赖地靠在柳老夫人肩上:“好,我知道了。”
柳老夫人抬手抚摸着柳笙年柔顺的头发,就像小时候那样。
“自你进宫以后,你爹和你哥哥常在府里唉声叹气地说想你,我也觉得府里一下子冷清了不少。”柳老夫人一时生出许多感概。
“等哥哥娶了亲,再给您生好几个重孙子,您就不觉得冷清了,怕是还嫌吵呢。”柳笙年笑着打趣,柳怀寒今年过了年就十八了,早该是娶亲的年龄了。
“你一说你哥娶亲这事儿我才想起来,齐侯爷前几天给你爹写信,说是今年也要回盛京的。”柳老夫人倒不是惦记齐侯爷,而是齐侯爷家有个十七芳龄的独女,柳怀寒那小子似是心悦那齐家女儿。
“齐伯伯要回京了?!那玥儿也要回来了吧?”柳笙年倒是真的想念齐玥,两人的父亲是至交好友,她们是从小一起长大的,若不是五年前先帝调平亭候戍守边疆,两人只能书信相通,她也不至于在盛京一个能谈谈心的人都没有。
毕竟戍守边疆的职位特殊,若不得皇帝召见是不得私自离开的,所以这些年就算是过年平亭候也没有回过盛京。
要说当年平亭候也是一时忍不了丧妻之痛才自请远离盛京去边疆,那时还是皇后的太后与齐夫人是闺中密友,感念平亭候是为国戍边,又怜惜齐玥年幼丧母,便向先帝为齐玥请封郡主,是为端和郡主。
“是啊,那丫头也五年没见了,如今回来也是个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柳老夫人也算是看着齐玥长大的,在她心里齐玥也是她的孙女。
“祖母,您觉得玥儿怎么样啊?”柳笙年试探地问,她当然知道自己哥哥那点小心思,要是玥儿真的能成她嫂子,她就勉强同意那家伙占一下自己的便宜。
“从小看到大的姑娘,我觉得挺好的。”柳老夫人也是有这方面的意思,知根知底的人家总是放心一些。
“那……玥儿给您做孙媳妇怎么样啊?”柳笙年看柳老夫人的态度就知道这事有戏。
“你在这说不算数,得看人家姑娘自己愿不愿意。再说平亭候戍边多年,深得军心,柳齐两家联姻,怕是过不了皇上那关啊。”柳老夫人是真的在想这件事的可能性,但君王的谨慎忌惮让柳老夫人觉得此事希望渺茫。
柳笙年一时陷入沉默,确实,柳老夫人说的就是最大的问题。
“罢了罢了,这种事还是得确定玥儿的心意不是。”柳笙年转移了话题,祖孙两人又聊着府里宫里的事,一直到晚膳时分。
皇帝知道柳老夫人今日进宫,吩咐御膳房赐了几道菜,太后也派温总管送了些人参补品。
傍晚,宫门快落锁时柳笙年才恋恋不舍的送柳老夫人离开。
柳笙年站在信阳宫门前望着那顶小轿渐渐消失在视线里,仍旧不愿离开。
“主子,外面冷,进去吧。”霜琉一边将披风搭在柳笙年肩上,一边劝着。
“是啊,主子这样站在寒风中老夫人也是要心疼的。”霜翡附和着霜琉的话。
寒冬的冷气让柳笙年忍不住打了个寒颤:“进去吧。”最后看了一眼祖母离去的方向,柳笙年转身回了侧殿。
第二天,天空竟飘起了雪花,白茫茫的,为这宫里的红墙绿瓦覆上一层薄纱,煞是好看,一些小宫女还趁着闲暇偷偷去玩雪呢。
清早颇为寒凉,霜璃从外面掀帘让霜玉进了外屋。只瞧见霜玉手里拎着一个食盒,里面放着一碗红枣山药粥。
后面收伞进来的霜璃拍了拍自己身上的雪,转头看到霜玉放下粥就往内屋跑,眼疾手快地一把拉住了她。
“一身寒气,别带给了主子。”霜璃虽是习武之人但心思却格外细腻。
霜玉闻言闭上想要反驳的嘴巴,乖乖到外屋的火炉旁烤手。
算着时间差不多了,霜玉打开食盒,端起粥快步进了内屋,霜璃也起身跟了上去。
“娘娘,奴婢熬了红枣山药粥呢,快些趁热用吧。”霜玉笑嘻嘻地站在柳笙年身后,看着镜中的美人儿上妆。
“好,本嫔马上就用。”柳笙年从镜中看着霜玉那张喜庆的娃娃脸,自己也不由的高兴了起来。
一旁为柳笙年上妆绾发的霜琉和霜翡不由得加快了手脚。
待柳笙年穿戴整齐用完了那碗粥,栾启恒身边的江源也到了信阳宫。
“娘娘,江公公来传话了,皇上已经在疏幽苑等您了。”霜琉从殿外进来传话。
柳笙年随后起身,霜翡又细细地整理了一番柳笙年的衣饰才扶着柳笙年走出侧殿。
疏幽苑是冬日赏梅的地方,宫里特意圈出这方寸用来种植梅花。毕竟冬日御花园百花凋零,唯独只有这疏幽苑还有些嫣红白雪可赏。
“嫔妾参见皇上。”柳笙年走进疏幽苑的暖阁,果然见到栾启恒已坐在那里。
“免礼,过来”,栾启恒招手示意柳笙年坐在他身边:“尝尝这刚温好的酒,前些日子两广总督刚送来的。”
柳笙年抿了一口,甘醇留香,果然是好酒:“罗大人有心了,皇上可给罗芳仪送去了?虽说她现在喝不了,但毕竟是她自己父亲送来的,待诞下皇嗣还是能喝的。”
“好,听你的。”栾启恒召来守在一旁的江源,让他派人送一壶去玉华居。
“朕本来打算昨日就想带你来赏梅,可看你和柳老夫人聊的那么晚也就作罢了,没想到今日却下起了雪,却是比昨日更适合赏梅了。”栾启恒笑着同柳笙年说道。
“皇上净说臣妾,昨日皇上不也是忙得很,就算臣妾早早送祖母出宫,怕是也赏不了这梅。”柳笙年带着些怨嗔,昨日罗芳仪有些不好,栾启恒去玉华居守了好一会才离开。
“你个小醋坛子,昨日罗芳仪不适,母后太担心了才叫朕去看看,不然母后就要亲自去了,这大冷的天也不好让母后这么来回折腾。”栾启恒的嘴角的笑意淡了一些。
其实栾启恒心里很沉重,这是他第一个孩子,自然是要护着的,但现在罗芳仪还是不见大好,他一方面担心孩子保不住,一方面惊疑谁人有这么大本事在他眼下动手还不被发觉。
“皇上莫担心,罗芳仪的身子一向是强健的。”柳笙年抬手覆盖在栾启恒的手背上,自己心里酸涩不已,罗芳仪虽不是最受宠的但拥有做母亲的权利,她自己是后妃中最受宠的却没有做母亲的资格。
柳笙年想着栾启恒每次赐给她的菜,眼神里不由得多了一些迷茫,眼前这个帝王,明明表现的那般宠爱关心,到底是不是真的爱她的?
柳笙年不止一次这样问自己。
栾启恒心绪飘散,倒没有发现柳笙年眼里的情绪。
“皇上,皇上!”一个小太监匆匆从暖阁外跑进来,江源一个步子跨出去拦在小太监身前:“放肆!皇上面前大呼小叫什么!”
小太监被吓住了,一下子跪倒在地:“皇上,罗芳仪不好了,您快去看看吧!”
“什么?!”栾启恒猛地站起身来,带翻了桌上的酒杯。
柳笙年心里一惊也连忙起身:“皇上,嫔妾陪您去看看吧。”
栾启恒道了声“好”便率先抬步走出暖阁,柳笙年紧跟其后。
俩人乘步撵到玉华居的时候御医已经进去多时,栾启恒大步走进前堂,原本陪在罗芳仪身边的禾兮听到通报声赶忙从内室出来。
“奴婢参见皇上,见过柳昭仪娘娘。”禾兮行为慌乱,衣衫还有些褶皱,可见罗芳仪的情况确实不容乐观。
“罗芳仪如何了?”栾启恒心里急躁,也没有落座就站在禾兮面前询问。
“回皇上,小主……小主已然落红了……人也还没醒……”禾兮带着哭腔,她可惜那个可以让自家小主翻身的皇嗣,也担心自家小主的身体。
栾启恒闻言一时陷入沉默,但从他微颤的手也知道他内心不平静:“查!给朕彻查!”栾启恒忽的一甩衣袖,额间青筋爆起。
可笑柳笙年第一次见栾启恒失态生气,竟然是为了别的女人和孩子。
“皇上息怒”,柳笙年隐下心里翻涌的情绪,上前用手轻轻抚在栾启恒的背部:“不如召御医来问问到底是因为什么。”
栾启恒反应过来,吩咐江源将里面的御医叫出来,又叫起还跪在地上的禾兮进去照顾罗芳仪。
柳老夫人笑着,从怀里掏出一个荷包,放在柳笙年手里。
柳笙年用手一摸,里面厚厚的一沓银票。
“祖母……”柳笙年张嘴想说不用这么多,却被柳老夫人打断了。
“别说不用,有钱能使鬼推磨,你不能让所有人都忠心于你,那最好的方法就是利益。”更何况有钱了,若是自家孙女想吃点什么用点什么也不必局限于份例,不够用,拿钱买就是了。
柳笙年鼻头酸酸的,依赖地靠在柳老夫人肩上:“好,我知道了。”
柳老夫人抬手抚摸着柳笙年柔顺的头发,就像小时候那样。
“自你进宫以后,你爹和你哥哥常在府里唉声叹气地说想你,我也觉得府里一下子冷清了不少。”柳老夫人一时生出许多感概。
“等哥哥娶了亲,再给您生好几个重孙子,您就不觉得冷清了,怕是还嫌吵呢。”柳笙年笑着打趣,柳怀寒今年过了年就十八了,早该是娶亲的年龄了。
“你一说你哥娶亲这事儿我才想起来,齐侯爷前几天给你爹写信,说是今年也要回盛京的。”柳老夫人倒不是惦记齐侯爷,而是齐侯爷家有个十七芳龄的独女,柳怀寒那小子似是心悦那齐家女儿。
“齐伯伯要回京了?!那玥儿也要回来了吧?”柳笙年倒是真的想念齐玥,两人的父亲是至交好友,她们是从小一起长大的,若不是五年前先帝调平亭候戍守边疆,两人只能书信相通,她也不至于在盛京一个能谈谈心的人都没有。
毕竟戍守边疆的职位特殊,若不得皇帝召见是不得私自离开的,所以这些年就算是过年平亭候也没有回过盛京。
要说当年平亭候也是一时忍不了丧妻之痛才自请远离盛京去边疆,那时还是皇后的太后与齐夫人是闺中密友,感念平亭候是为国戍边,又怜惜齐玥年幼丧母,便向先帝为齐玥请封郡主,是为端和郡主。
“是啊,那丫头也五年没见了,如今回来也是个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柳老夫人也算是看着齐玥长大的,在她心里齐玥也是她的孙女。
“祖母,您觉得玥儿怎么样啊?”柳笙年试探地问,她当然知道自己哥哥那点小心思,要是玥儿真的能成她嫂子,她就勉强同意那家伙占一下自己的便宜。
“从小看到大的姑娘,我觉得挺好的。”柳老夫人也是有这方面的意思,知根知底的人家总是放心一些。
“那……玥儿给您做孙媳妇怎么样啊?”柳笙年看柳老夫人的态度就知道这事有戏。
“你在这说不算数,得看人家姑娘自己愿不愿意。再说平亭候戍边多年,深得军心,柳齐两家联姻,怕是过不了皇上那关啊。”柳老夫人是真的在想这件事的可能性,但君王的谨慎忌惮让柳老夫人觉得此事希望渺茫。
柳笙年一时陷入沉默,确实,柳老夫人说的就是最大的问题。
“罢了罢了,这种事还是得确定玥儿的心意不是。”柳笙年转移了话题,祖孙两人又聊着府里宫里的事,一直到晚膳时分。
皇帝知道柳老夫人今日进宫,吩咐御膳房赐了几道菜,太后也派温总管送了些人参补品。
傍晚,宫门快落锁时柳笙年才恋恋不舍的送柳老夫人离开。
柳笙年站在信阳宫门前望着那顶小轿渐渐消失在视线里,仍旧不愿离开。
“主子,外面冷,进去吧。”霜琉一边将披风搭在柳笙年肩上,一边劝着。
“是啊,主子这样站在寒风中老夫人也是要心疼的。”霜翡附和着霜琉的话。
寒冬的冷气让柳笙年忍不住打了个寒颤:“进去吧。”最后看了一眼祖母离去的方向,柳笙年转身回了侧殿。
第二天,天空竟飘起了雪花,白茫茫的,为这宫里的红墙绿瓦覆上一层薄纱,煞是好看,一些小宫女还趁着闲暇偷偷去玩雪呢。
清早颇为寒凉,霜璃从外面掀帘让霜玉进了外屋。只瞧见霜玉手里拎着一个食盒,里面放着一碗红枣山药粥。
后面收伞进来的霜璃拍了拍自己身上的雪,转头看到霜玉放下粥就往内屋跑,眼疾手快地一把拉住了她。
“一身寒气,别带给了主子。”霜璃虽是习武之人但心思却格外细腻。
霜玉闻言闭上想要反驳的嘴巴,乖乖到外屋的火炉旁烤手。
算着时间差不多了,霜玉打开食盒,端起粥快步进了内屋,霜璃也起身跟了上去。
“娘娘,奴婢熬了红枣山药粥呢,快些趁热用吧。”霜玉笑嘻嘻地站在柳笙年身后,看着镜中的美人儿上妆。
“好,本嫔马上就用。”柳笙年从镜中看着霜玉那张喜庆的娃娃脸,自己也不由的高兴了起来。
一旁为柳笙年上妆绾发的霜琉和霜翡不由得加快了手脚。
待柳笙年穿戴整齐用完了那碗粥,栾启恒身边的江源也到了信阳宫。
“娘娘,江公公来传话了,皇上已经在疏幽苑等您了。”霜琉从殿外进来传话。
柳笙年随后起身,霜翡又细细地整理了一番柳笙年的衣饰才扶着柳笙年走出侧殿。
疏幽苑是冬日赏梅的地方,宫里特意圈出这方寸用来种植梅花。毕竟冬日御花园百花凋零,唯独只有这疏幽苑还有些嫣红白雪可赏。
“嫔妾参见皇上。”柳笙年走进疏幽苑的暖阁,果然见到栾启恒已坐在那里。
“免礼,过来”,栾启恒招手示意柳笙年坐在他身边:“尝尝这刚温好的酒,前些日子两广总督刚送来的。”
柳笙年抿了一口,甘醇留香,果然是好酒:“罗大人有心了,皇上可给罗芳仪送去了?虽说她现在喝不了,但毕竟是她自己父亲送来的,待诞下皇嗣还是能喝的。”
“好,听你的。”栾启恒召来守在一旁的江源,让他派人送一壶去玉华居。
“朕本来打算昨日就想带你来赏梅,可看你和柳老夫人聊的那么晚也就作罢了,没想到今日却下起了雪,却是比昨日更适合赏梅了。”栾启恒笑着同柳笙年说道。
“皇上净说臣妾,昨日皇上不也是忙得很,就算臣妾早早送祖母出宫,怕是也赏不了这梅。”柳笙年带着些怨嗔,昨日罗芳仪有些不好,栾启恒去玉华居守了好一会才离开。
“你个小醋坛子,昨日罗芳仪不适,母后太担心了才叫朕去看看,不然母后就要亲自去了,这大冷的天也不好让母后这么来回折腾。”栾启恒的嘴角的笑意淡了一些。
其实栾启恒心里很沉重,这是他第一个孩子,自然是要护着的,但现在罗芳仪还是不见大好,他一方面担心孩子保不住,一方面惊疑谁人有这么大本事在他眼下动手还不被发觉。
“皇上莫担心,罗芳仪的身子一向是强健的。”柳笙年抬手覆盖在栾启恒的手背上,自己心里酸涩不已,罗芳仪虽不是最受宠的但拥有做母亲的权利,她自己是后妃中最受宠的却没有做母亲的资格。
柳笙年想着栾启恒每次赐给她的菜,眼神里不由得多了一些迷茫,眼前这个帝王,明明表现的那般宠爱关心,到底是不是真的爱她的?
柳笙年不止一次这样问自己。
栾启恒心绪飘散,倒没有发现柳笙年眼里的情绪。
“皇上,皇上!”一个小太监匆匆从暖阁外跑进来,江源一个步子跨出去拦在小太监身前:“放肆!皇上面前大呼小叫什么!”
小太监被吓住了,一下子跪倒在地:“皇上,罗芳仪不好了,您快去看看吧!”
“什么?!”栾启恒猛地站起身来,带翻了桌上的酒杯。
柳笙年心里一惊也连忙起身:“皇上,嫔妾陪您去看看吧。”
栾启恒道了声“好”便率先抬步走出暖阁,柳笙年紧跟其后。
俩人乘步撵到玉华居的时候御医已经进去多时,栾启恒大步走进前堂,原本陪在罗芳仪身边的禾兮听到通报声赶忙从内室出来。
“奴婢参见皇上,见过柳昭仪娘娘。”禾兮行为慌乱,衣衫还有些褶皱,可见罗芳仪的情况确实不容乐观。
“罗芳仪如何了?”栾启恒心里急躁,也没有落座就站在禾兮面前询问。
“回皇上,小主……小主已然落红了……人也还没醒……”禾兮带着哭腔,她可惜那个可以让自家小主翻身的皇嗣,也担心自家小主的身体。
栾启恒闻言一时陷入沉默,但从他微颤的手也知道他内心不平静:“查!给朕彻查!”栾启恒忽的一甩衣袖,额间青筋爆起。
可笑柳笙年第一次见栾启恒失态生气,竟然是为了别的女人和孩子。
“皇上息怒”,柳笙年隐下心里翻涌的情绪,上前用手轻轻抚在栾启恒的背部:“不如召御医来问问到底是因为什么。”
栾启恒反应过来,吩咐江源将里面的御医叫出来,又叫起还跪在地上的禾兮进去照顾罗芳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