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马古道的艰辛——金瓶梅里的经济学

  文/黄立云

  外国人喜欢咖啡,中国人喜欢茶叶。

  儒家认为喝茶可以修性,道家认为饮茶可以悟道,佛家认为品茶可以修行。不仅文人雅士喜欢品茶,就是平民百姓也喜欢来一壶,更是游牧民须臾离不开的生活必需品。

  《金瓶梅》里也有很多饮茶的叙述,反映了茶在北方人生活中的位置。

  《金瓶梅》里,西门庆有三次喝茶情节的描写非常精彩。

  第一次喝茶,是在王婆的茶坊里。

  西门庆见了潘金莲,魂飞天外,寝食不安。为了将潘金莲搞到手,他想到了开茶馆的王婆。于是利用茶坊展开西门庆、王婆和潘金莲的周旋。王婆为了赚银子,动用一切手段帮助西门庆把潘金莲勾搭到手。

  茶坊成为他们交易场。

  第二次喝茶,是在妓院李桂姐家。

  李桂姐不是别人,是西门庆第二个小老婆李娇儿的侄女。

  西门庆拿出了七种细茶来,搂着李桂姐,馨香可掬,每人面前一盏。应伯爵道:“我有个曲儿,单道这茶好处:【朝天子】这细茶的嫩芽,生长在春风下。不揪不采叶儿楂,但煮着颜色大。绝品清奇,难描难画。口里儿常时呷,醉了时想他,醒来时爱他。原来一篓儿千金价。”

  谢希大笑道:“大官人使钱费物,不图这‘一搂儿’,却图些甚的?”

  应伯爵言下之意,女人如茶,细嫩时就应该采了,醉了时想“它”,醒来时爱“它”,千金一搂(篓)也值得。

  第三次喝茶,是与自己的妻妾们。

  因为吴月娘极力反对西门庆娶李瓶儿,两人的矛盾愈演愈烈,到了对面不讲话的程度。经吴大舅规劝,吴月娘恍然大悟,于是她每天傍晚在过道处,摆香案,为西门庆求子,并且振振有词,故意让他看到听到。

  一天,西门庆到妓院,发现被他包下来的桂姐正和嫖客丁二喝酒。于是醋意大发,带领小厮砸烂门窗,扫兴回家。当他看到雪地吴月娘烧香祈祷,为他求子,感动的为之下跪。从此两人和好如初。

  第二天,精明的孟玉楼知道西门庆和吴月娘和好,于是发起众妾出资宴请西门庆和吴月娘,喝酒品茶赏雪。

  吴月娘心情格外舒畅,于是小玉拿着茶罐,她亲自扫雪,烹江南凤团雀舌牙茶,给众人吃。这茶可不一般,是宋时专贡朝廷的名茶,产于福建建安县凤凰山北苑。

  西门庆喝着木樨茶,听李铭的小曲儿,心情格外惬意。

  这次喝茶的意义,是重新确立了吴月娘的主妇地位。

  她殷勤地扫雪烹茶,目的是用茶告诉小妾们,喝了我的茶,就得承认我的主妇地位。

  细读《金瓶梅》,我们发现喝的茶有19种之多,如梅汤、稠茶、泡茶、芽茶、果仁茶、福仁泡茶、蜜饯金橙子泡茶、胡桃夹盐笋泡茶、木樨芝麻熏笋泡茶、香茶木樨饼儿等。全书茶字出现734个,饮茶场面234次。

  据说国人饮的茶最初是茶饼形式。一种“龙团凤饼”的茶叶,不但取材严格,制作工艺也很复杂,其价格有贵比黄金之说。

  “草根”出身的朱元璋对民间疾苦深有体会,不愿让老百姓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制作茶团茶饼。他拟一道圣旨:“罢造龙团,惟采芽茶以进”,即停止制作茶团,直接进献芽茶。

  《金瓶梅》里的茶一般都是散茶,大多以茶叶的原形出现。

  南方的茶叶在北方民间普及,反映北方民间的生活状况,同时说明也商品流通渠道的畅通。

  茶在清河无忧无虑,可是在边疆则历经艰辛。

  明朝茶不仅体现一种文化,而且也是外贸的主要商品。这是因为,内地缺马,游牧族离不开茶叶。最突出反映就是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源于古代西南边疆和西北边疆的茶马互市,兴于唐宋,盛于明。中国茶马古道有三条,第一条是陕甘茶马古道,是中国内地茶叶西行并换回马匹的主道。第二条是陕康藏茶马古道(蹚古道),主要是陕西人开辟;第三条是滇藏茶马古道。

  明时政府对贩茶实行管制,茶叶供藏,不供蒙金。因此最繁华的茶马交易市场在康定,最大的茶市在成都,称为蹚古道,陕康藏茶马古道是当时国内跨区贩茶最繁忙的通道。

  明朝中后期,很多人受暴利驱使走私茶叶,西北少数民族有了茶源,也就不常赶马交易,朝廷派了一个三品大员,负责这项工作。他就是带着都察院副都御史的头衔来的杨一清。

  管马养马在一般人看来并不是好差事。当年孙悟空就是嫌玉皇大帝给他弼马温的官职太小,而大闹天宫。

  杨一清深知军马对于军队作战的重要性。他上任后,便严厉打击茶叶走私。四年后,官府囤积茶叶达40万斤。西北的马大批赶来,明朝的茶马交易迎来了黄金时期。

  据《神宗万历实录》万历二十九年(1601),“以后每年茶司(茶市)易马,西宁(茶马司)额收3200匹,河州(茶马司)3400匹,洮州(茶马司)1800匹,岷州(茶马司)160匹,甘州(茶马司)1000匹,庄浪(茶马司)800匹,共10000匹。至庄浪(茶马司)初议400,后添至1354匹。”

  明朝设茶马司来管理茶马交易,茶马比价时有变动。据《太祖洪武实录》洪武十六年(1383)“河州茶马司例,凡上马每匹给茶40斤,中马30斤,下马20斤。”

  明朝对茶马交易政策,体现团结藏族,防范蒙金,巩固边防重要作用。它不仅仅是单纯的经济贸易,而且还具有政治和军事意义。

  如今,在几千年前古人开创的茶马古道上,成群结队的马帮早已不见踪影,清脆悠扬的驼铃声远去了,远古飘来的茶香也消散了。边疆茶市时而呐喊声和刀光剑影,早已消失,然而,留印在茶马古道上的先人足迹和马蹄烙印,以及对远古千丝万缕的记忆,却幻化成华夏子孙一种崇高的民族创业精神。这种生生不息的拼搏奋斗精神将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上雕铸成一座永恒的丰碑。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金瓶梅里的经济学,金瓶梅里的经济学最新章节,金瓶梅里的经济学 顶点小说!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