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不醉方英豪——金瓶梅里的经济学
黄立云
中国人喝酒的历史久远,大概可以上溯到夏商朝。据记载,中国造酒第一人是仪狄。仪狄,夏朝人。朱翼中的《酒经》称,夏朝初年,官员仪狄用桑叶包饭酿成酒,献给大禹。大禹饭后感到味道甘美,感慨道:“后代必有为了饮酒而亡国的。”于是下令禁止造酒,但造酒之法仍在宫中暗暗流传。据《说文解字》记载:“古青少康初作萁帚,秫酒,少康,杜康也”。杜康是商朝人。后来商纣王果真因为贪图酒色而亡国。
自从酒问世以来,人们对酒就有两种不同看法,一种是喜欢它,“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认为酒可以助兴壮胆,烘托气氛,舒筋活血,消愁解闷,于是喜庆的事情需要用酒来表示庆贺,祭祀祖先、神灵、死者也非酒莫属。朋友相遇,生意成交,毕业升迁,结婚成家,开工开业,工作变动,生儿育女,乔迁搬家等离酒不成席。一种认为,酒是万恶之源,大到亡国,小到败家。《战国策魏策》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
唯独《西游记》里有一副对联可谓左右逢源:破除万事无过酒;断送一生唯有酒。
宗教各家对酒都持否定态度。
就是历朝官府对酒也有提倡和禁止不同之规定。
《金瓶梅》里对于酒也是两种态度,一是酒为英雄争光;一是酒是色媒人。
说到酒为英雄争光,最精彩的一页就是武松喝酒了。武松去清河县找哥哥,路遇一家酒店,挂了一面“三碗不过岗”的招标,很不服气,英雄岂能怯酒,喝酒乃是英雄本色。于是大盘吃肉,大碗喝酒,不一会儿四斤牛肉,十五碗酒下肚,酒足饭饱,这才提起哨棒,带着醉意踏上景阳冈。果真遇到老虎,一场人虎大战是惊天动地,老虎死在武松的拳下。英雄一夜成名,这酒功不可没,没有它武松不会上冈。
可是《金瓶梅》里的酒,更多的是与女人联系在一起,更多的是充当男人玩弄女人的兴奋剂,更多的是与美色为伍。
潘金莲为了挑逗小叔子武松,摆了一桌酒席,色借酒壮胆,酒为色助威。潘金莲几杯酒下肚,便*烧身,急不可耐,在酒席桌上挑逗起武松来。
西门庆为了讨得潘金莲的喜欢,初次见面也是利用酒宴,在王婆的撮合下,两人一边开怀畅饮,一边谈情说爱,好不开心。西门庆故意将筷子丢在了潘金莲的裙下。酒桌之下,西门庆利用拾筷子的时机,捏潘金莲的小脚。潘金莲领会其意,哈哈笑了起来。西门庆与潘金莲勾搭成奸,不能不感谢酒的功劳。
酒场就是情场。一日,正月十六,西门庆带众老婆等合家欢乐,餐厅张灯结彩,铺陈绮席。西门庆和吴月娘居上,李娇儿、孟玉楼、潘金莲、李瓶儿、孙雪娥、西门大姐等坐两边。春梅、玉箫、迎春、兰香四个家乐弹唱灯词。小玉、元宵、小鸾、绣春都在上面斟酒,好不热闹。席上西门庆见女婿陈敬济没酒,吩咐潘金莲递酒。潘金莲连忙满斟杯酒,笑嘻嘻递与陈敬济。陈敬济一面接酒,一面把眼儿斜溜金莲。潘金莲把身子挡着灯,左手执酒,右手悄悄地捻陈敬济的手背。陈敬济一面瞧着众人,一面轻轻地踢金莲的小脚。丈母娘与女婿当着酒场调情起来。
花子虚请西门庆等一帮弟兄喝酒赏菊,叫了两个妓女唱着曲子,他们击鼓传花,欢乐饮酒。李瓶儿利用酒局勾搭西门庆,花子虚利用喝酒玩弄吴银儿,帮闲们则是借酒寻乐。
西门庆与李瓶儿喝酒更是荒淫无度,两人裸体在帐内,一边喝酒,一边调情;一边喝酒,一边欣赏对方;一边喝酒,一边纵淫。灯光影里,鲛绡帐中,一个玉臂忙摇,一个金莲高举。一个莺声呖呖,一个燕语喃喃。更为无耻的是,竟让丫环站在一边斟酒、拿菜,为其服务。
醉生梦死,以酒为伴。与西门庆为伴的只有两样——女人和酒。他和女人在一起不是喝酒就是玩弄。西门庆家里的女人,也是花天酒地,醉生梦死。也许她们太空虚,太无聊,太渴望,得不到满足怎么办?喝酒去!
来旺知道老婆与西门庆私通,借酒消愁,酒后狂言,口口声声要杀了西门庆,不想被冤家来兴知道后,告发潘金莲。在潘金莲的挑唆下,西门庆设计将来旺诬告为小偷,送衙门治罪。蕙莲惨死。这是典型的醉酒惹的祸。
那些男女在一起或是挂牌饮酒,或是猜枚喝酒;或是劝酒,或是派酒;或是敬酒,或是骗酒;或是击鼓传花饮酒,总之无酒不成席,无酒不欢乐,无酒便添愁。
就是家奴伙计喝酒也有一番乐趣。政和六年正月十五,西门庆一家接待乔老太太等女人们,热闹之后,八个家奴将剩下的酒菜,围成一桌,开怀畅饮。八个人猜枚饮酒。敬济道:“你们休猜枚,大惊小怪的,惹后边听见。咱不如悄悄行令儿耍子。每人要一句,说的出免罚,说不出罚一大杯。”傅伙计先说:“堪笑元宵草物。”贲四道:“人生欢乐有数。”敬济道:“趁此月色灯光。”来保道:“咱且休要辜负。”来兴道:“才约娇儿不在。”书童道:“又学大娘吩咐。”玳安道:“虽然剩酒残灯。”平安道:“也是春风一度。”众人念毕,哈哈大笑。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西门庆死于酒上。他得病的当天,中午与吴二舅喝酒,随后又到王六儿家,豪饮一场,并用酒服下梵僧药,和王六儿纵淫一番。已经酩酊大醉的西门庆三更后回到家。*潘金莲岂能放过淫欲,趁西门庆醉酒神志不清之际,拿出西门庆的穿心药盒,见里面只剩下四丸药儿,自己用酒服了一丸,剩下三粒全部给西门庆用酒吃了。这药丸一天只能吃一粒,西门庆是严重超量了。醉酒中的西门庆哪里知道,死期到了。
随后药力发作,最终不治身亡。
《金瓶梅》记叙酒的品种繁多,如金华酒、桂花酒、药五香酒、木樨荷花酒、荷花酒、河青酒、南酒、冰湃酒、白酒、烧酒、茉莉酒、葡萄酒、白泥头酒、竹叶青酒、菊花酒、春盛案酒、麻姑酒、豆酒、羊羔酒、南烧酒、滋阴摔白酒、羊酒、鲁酒、艾酒、等24种之多。
还有裸酒(没有下酒的菜)、内酒(皇宫内自酿的酒)、哑酒(没有歌舞伴唱)、掗酒(拿乐器弹唱劝酒)看灯酒、暖酒、香醪等。据统计《金瓶梅》里酒字出现2025个,大小饮酒场面247次。
如果我从经济的角度观察酒的生产、销售、消费等情况,可以从侧面了解那个时期经济状态。
如老酒,据明万历《绍兴府志》“府城酿者甚多,而豆酒特佳,京师盛行。……其名老酒,味稍次而特多”。可见老酒则是质量一般的大众化酒。西门庆似乎很少喝。只是一些卑微者作为礼物送来。如内酒、竹叶青酒,是朝廷内府造上好酒,一般供皇室饮用,或亦称“御酒”赏人。
如南酒,泛指金华酒等南方名酒。书中西门庆喜欢饮金华酒等,有时不称酒名,而以南酒称之。
如葡萄酒,古时北方产的一种由葡萄汁自行发酵制造的果酒。明谢肈淛《五杂俎》:“北方有葡萄酒、梨酒、枣酒……此皆不用曲蘗,自然而成者,亦能醉人,良可怪也。”葡萄酒价格高昂,一般只在皇宫贵族中有幸尝到,堪称与黄金比价。明代饮酒甚行,西门庆除喝金华酒、麻姑酒等南酒外,喝得最多的北方酒。
如双料茉莉酒,以三白酒等为底酒,加入茉莉花固封留香。黄汤酒,以黄酒为底酒,故称。如木樨荷花酒,取桂花、荷花之汁拌入曲米酿成的药香酒。菊花酒,以菊花汁同曲米酿成。南烧酒,南方产的白酒。摔白酒,即明代流行一时的“三白酒”,米酒,产之苏州、松江一带。
河清酒,古代产于浙江兰溪的一种名酒。
我们不能将《金瓶梅》里的酒全部介绍,从上述酒的品种和产地看,我们就会发现,明朝酒类生产,非常发达,不仅有专门的生产作坊,而且官府酿酒,大户人家酿酒,就是寻常百姓之家也会酿酒。明朝酒产量和酒的品种都大大超过前朝。显示粮食生产进步和民间经济的繁荣。据《明史食货志》酒按“凡商税,三十而取一”,及大地促进酒类生产。嘉靖、万历年间,社会经济发展较快,几乎殷实人家,每户都备有美酒。
从那些眼花缭乱的酒品种看,就知道当时人们对酿酒颇有研究,不仅有曲酒,还有米酒、药酒、果汁酒等等。
从酒的产地看,其主要来自江苏、浙江等地,可见那时的商品流通非常活跃,流通渠道畅通。
酒,既反映了西门庆的生活奢侈糜烂,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活状况。
酒,产销本无错,看你怎么喝。武松喝酒更显英雄本色,西门庆喝酒丢了性命。
黄立云
中国人喝酒的历史久远,大概可以上溯到夏商朝。据记载,中国造酒第一人是仪狄。仪狄,夏朝人。朱翼中的《酒经》称,夏朝初年,官员仪狄用桑叶包饭酿成酒,献给大禹。大禹饭后感到味道甘美,感慨道:“后代必有为了饮酒而亡国的。”于是下令禁止造酒,但造酒之法仍在宫中暗暗流传。据《说文解字》记载:“古青少康初作萁帚,秫酒,少康,杜康也”。杜康是商朝人。后来商纣王果真因为贪图酒色而亡国。
自从酒问世以来,人们对酒就有两种不同看法,一种是喜欢它,“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认为酒可以助兴壮胆,烘托气氛,舒筋活血,消愁解闷,于是喜庆的事情需要用酒来表示庆贺,祭祀祖先、神灵、死者也非酒莫属。朋友相遇,生意成交,毕业升迁,结婚成家,开工开业,工作变动,生儿育女,乔迁搬家等离酒不成席。一种认为,酒是万恶之源,大到亡国,小到败家。《战国策魏策》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
唯独《西游记》里有一副对联可谓左右逢源:破除万事无过酒;断送一生唯有酒。
宗教各家对酒都持否定态度。
就是历朝官府对酒也有提倡和禁止不同之规定。
《金瓶梅》里对于酒也是两种态度,一是酒为英雄争光;一是酒是色媒人。
说到酒为英雄争光,最精彩的一页就是武松喝酒了。武松去清河县找哥哥,路遇一家酒店,挂了一面“三碗不过岗”的招标,很不服气,英雄岂能怯酒,喝酒乃是英雄本色。于是大盘吃肉,大碗喝酒,不一会儿四斤牛肉,十五碗酒下肚,酒足饭饱,这才提起哨棒,带着醉意踏上景阳冈。果真遇到老虎,一场人虎大战是惊天动地,老虎死在武松的拳下。英雄一夜成名,这酒功不可没,没有它武松不会上冈。
可是《金瓶梅》里的酒,更多的是与女人联系在一起,更多的是充当男人玩弄女人的兴奋剂,更多的是与美色为伍。
潘金莲为了挑逗小叔子武松,摆了一桌酒席,色借酒壮胆,酒为色助威。潘金莲几杯酒下肚,便*烧身,急不可耐,在酒席桌上挑逗起武松来。
西门庆为了讨得潘金莲的喜欢,初次见面也是利用酒宴,在王婆的撮合下,两人一边开怀畅饮,一边谈情说爱,好不开心。西门庆故意将筷子丢在了潘金莲的裙下。酒桌之下,西门庆利用拾筷子的时机,捏潘金莲的小脚。潘金莲领会其意,哈哈笑了起来。西门庆与潘金莲勾搭成奸,不能不感谢酒的功劳。
酒场就是情场。一日,正月十六,西门庆带众老婆等合家欢乐,餐厅张灯结彩,铺陈绮席。西门庆和吴月娘居上,李娇儿、孟玉楼、潘金莲、李瓶儿、孙雪娥、西门大姐等坐两边。春梅、玉箫、迎春、兰香四个家乐弹唱灯词。小玉、元宵、小鸾、绣春都在上面斟酒,好不热闹。席上西门庆见女婿陈敬济没酒,吩咐潘金莲递酒。潘金莲连忙满斟杯酒,笑嘻嘻递与陈敬济。陈敬济一面接酒,一面把眼儿斜溜金莲。潘金莲把身子挡着灯,左手执酒,右手悄悄地捻陈敬济的手背。陈敬济一面瞧着众人,一面轻轻地踢金莲的小脚。丈母娘与女婿当着酒场调情起来。
花子虚请西门庆等一帮弟兄喝酒赏菊,叫了两个妓女唱着曲子,他们击鼓传花,欢乐饮酒。李瓶儿利用酒局勾搭西门庆,花子虚利用喝酒玩弄吴银儿,帮闲们则是借酒寻乐。
西门庆与李瓶儿喝酒更是荒淫无度,两人裸体在帐内,一边喝酒,一边调情;一边喝酒,一边欣赏对方;一边喝酒,一边纵淫。灯光影里,鲛绡帐中,一个玉臂忙摇,一个金莲高举。一个莺声呖呖,一个燕语喃喃。更为无耻的是,竟让丫环站在一边斟酒、拿菜,为其服务。
醉生梦死,以酒为伴。与西门庆为伴的只有两样——女人和酒。他和女人在一起不是喝酒就是玩弄。西门庆家里的女人,也是花天酒地,醉生梦死。也许她们太空虚,太无聊,太渴望,得不到满足怎么办?喝酒去!
来旺知道老婆与西门庆私通,借酒消愁,酒后狂言,口口声声要杀了西门庆,不想被冤家来兴知道后,告发潘金莲。在潘金莲的挑唆下,西门庆设计将来旺诬告为小偷,送衙门治罪。蕙莲惨死。这是典型的醉酒惹的祸。
那些男女在一起或是挂牌饮酒,或是猜枚喝酒;或是劝酒,或是派酒;或是敬酒,或是骗酒;或是击鼓传花饮酒,总之无酒不成席,无酒不欢乐,无酒便添愁。
就是家奴伙计喝酒也有一番乐趣。政和六年正月十五,西门庆一家接待乔老太太等女人们,热闹之后,八个家奴将剩下的酒菜,围成一桌,开怀畅饮。八个人猜枚饮酒。敬济道:“你们休猜枚,大惊小怪的,惹后边听见。咱不如悄悄行令儿耍子。每人要一句,说的出免罚,说不出罚一大杯。”傅伙计先说:“堪笑元宵草物。”贲四道:“人生欢乐有数。”敬济道:“趁此月色灯光。”来保道:“咱且休要辜负。”来兴道:“才约娇儿不在。”书童道:“又学大娘吩咐。”玳安道:“虽然剩酒残灯。”平安道:“也是春风一度。”众人念毕,哈哈大笑。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西门庆死于酒上。他得病的当天,中午与吴二舅喝酒,随后又到王六儿家,豪饮一场,并用酒服下梵僧药,和王六儿纵淫一番。已经酩酊大醉的西门庆三更后回到家。*潘金莲岂能放过淫欲,趁西门庆醉酒神志不清之际,拿出西门庆的穿心药盒,见里面只剩下四丸药儿,自己用酒服了一丸,剩下三粒全部给西门庆用酒吃了。这药丸一天只能吃一粒,西门庆是严重超量了。醉酒中的西门庆哪里知道,死期到了。
随后药力发作,最终不治身亡。
《金瓶梅》记叙酒的品种繁多,如金华酒、桂花酒、药五香酒、木樨荷花酒、荷花酒、河青酒、南酒、冰湃酒、白酒、烧酒、茉莉酒、葡萄酒、白泥头酒、竹叶青酒、菊花酒、春盛案酒、麻姑酒、豆酒、羊羔酒、南烧酒、滋阴摔白酒、羊酒、鲁酒、艾酒、等24种之多。
还有裸酒(没有下酒的菜)、内酒(皇宫内自酿的酒)、哑酒(没有歌舞伴唱)、掗酒(拿乐器弹唱劝酒)看灯酒、暖酒、香醪等。据统计《金瓶梅》里酒字出现2025个,大小饮酒场面247次。
如果我从经济的角度观察酒的生产、销售、消费等情况,可以从侧面了解那个时期经济状态。
如老酒,据明万历《绍兴府志》“府城酿者甚多,而豆酒特佳,京师盛行。……其名老酒,味稍次而特多”。可见老酒则是质量一般的大众化酒。西门庆似乎很少喝。只是一些卑微者作为礼物送来。如内酒、竹叶青酒,是朝廷内府造上好酒,一般供皇室饮用,或亦称“御酒”赏人。
如南酒,泛指金华酒等南方名酒。书中西门庆喜欢饮金华酒等,有时不称酒名,而以南酒称之。
如葡萄酒,古时北方产的一种由葡萄汁自行发酵制造的果酒。明谢肈淛《五杂俎》:“北方有葡萄酒、梨酒、枣酒……此皆不用曲蘗,自然而成者,亦能醉人,良可怪也。”葡萄酒价格高昂,一般只在皇宫贵族中有幸尝到,堪称与黄金比价。明代饮酒甚行,西门庆除喝金华酒、麻姑酒等南酒外,喝得最多的北方酒。
如双料茉莉酒,以三白酒等为底酒,加入茉莉花固封留香。黄汤酒,以黄酒为底酒,故称。如木樨荷花酒,取桂花、荷花之汁拌入曲米酿成的药香酒。菊花酒,以菊花汁同曲米酿成。南烧酒,南方产的白酒。摔白酒,即明代流行一时的“三白酒”,米酒,产之苏州、松江一带。
河清酒,古代产于浙江兰溪的一种名酒。
我们不能将《金瓶梅》里的酒全部介绍,从上述酒的品种和产地看,我们就会发现,明朝酒类生产,非常发达,不仅有专门的生产作坊,而且官府酿酒,大户人家酿酒,就是寻常百姓之家也会酿酒。明朝酒产量和酒的品种都大大超过前朝。显示粮食生产进步和民间经济的繁荣。据《明史食货志》酒按“凡商税,三十而取一”,及大地促进酒类生产。嘉靖、万历年间,社会经济发展较快,几乎殷实人家,每户都备有美酒。
从那些眼花缭乱的酒品种看,就知道当时人们对酿酒颇有研究,不仅有曲酒,还有米酒、药酒、果汁酒等等。
从酒的产地看,其主要来自江苏、浙江等地,可见那时的商品流通非常活跃,流通渠道畅通。
酒,既反映了西门庆的生活奢侈糜烂,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活状况。
酒,产销本无错,看你怎么喝。武松喝酒更显英雄本色,西门庆喝酒丢了性命。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金瓶梅里的经济学,金瓶梅里的经济学最新章节,金瓶梅里的经济学 顶点小说!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金瓶梅里的经济学,金瓶梅里的经济学最新章节,金瓶梅里的经济学 顶点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