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昊走出传法殿,启动令牌,一股青光裹住李昊向着第九层冲去。青光破开第九层的禁制,落入第九层宫殿之前。第九层宫殿呈八角形,像个八角楼阁。整座宫殿全金属结构,只有三层,飞檐斗拱,画梁朱柱,雄伟壮丽。顶部采用琉璃金刚瓦盖面,内部装修有天花、藻井、彩绘,整个建筑溢彩流金,巍然壮观,凌空而立,气势挺拔。宫殿大门紧闭,门上有个竖匾,上书“青莲阁”三个古篆。
李昊打开大门走进阁楼,一楼的布置有点像居家厅堂,入门正对着一个旃檀木制屏风,屏风上画着拘留孙佛讲法图。画分上下两层,上层拘留孙佛坐在中间,放眉间白毫相光,照万八千世界。菩萨、罗汉、明王、护法、飞天古仙众环围绕,青莲神尼和众弟子也在其中。幡幢、华盖、璎珞、仙华分布其间。
下层画着阿修罗、饿鬼、畜生、河海大地、神龙、文士神仙、城隍土地、善恶诸神等。三教九流、士农工商、六道四尘、地狱鬼神乃至山岳河流溪沼星象,包罗万象。
屏风前是一个长条案,条案前放着一个四方桌,左右两边配太师椅。堂中央两侧对称摆放八对茶几和椅子,这些摆设全是上古紫檀香木制成。看样子这里应该是未央宫大佬们议事的地方。
李昊走上前去,对着画像行三拜九叩之礼。礼毕,李昊走到方桌前,桌上摆着四样东西:一个紫色玉简,一本金简玉册,一盏青莲琉璃灯,一个碧玉手镯。
李昊拿起玉简,里面有一段文字,大概的意思是说,司徒婉儿,红雨,玉无双,妙音,南宫冷月等十个人原来都是青莲神尼的弟子,这次未央宫秘境出现在西牛贺洲,也是因为西牛贺洲杀劫将起,青莲神尼为弟子们留下这些东西,希望帮助弟子们渡过劫难。未央宫青莲阁当为青莲神尼的女弟子获得,当青莲阁大门打开之后,未央宫秘境将崩溃消散,不复存在。
看到这里,李昊大汗,乖乖里格隆!俺这次好像也许大概是夺了别人的机缘了?
青莲神尼道法通玄,再加上佛法修炼,按道理不会出现这样的失误啊?或者说俺是局外之人,就像那些穿越的大神一样,在天道之外,应劫而生的?也不对啊,俺是南瞻部洲来的,属于须弥世界。既然在娑婆世界,当然就还在天道之内,怎么这就乱了呢?李昊想不明白。
也许在阎王殿生死司,李昊念观音菩萨心咒的时候,这个世界的轨道就开始出现偏差了,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走到今天已经和原来差太多了。未央宫秘境本来没有李昊这个人的,李昊出现了。因为李昊,含笑也走到其他人的前面,未央秘境也有含笑一份。白鹭紫燕本来也可以拿到自己的宝典法器,不过不是通过李昊,所以李昊在第七层打开的修罗和巫族的房间内所得到的东西,应该另有所属。
还有,白鹭也是青莲神尼的弟子,紫燕也可能是,她们和百花山清风门的金凤是仇敌,而金凤的徒孙南宫冷月又是白鹭的师兄妹。这关系够乱的!
佛说人生七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这白鹭和金凤南宫冷月算是怨憎会苦?所谓不是冤家不聚头。李昊和同桌鹭儿算是爱别离苦和求不得苦?
关于命运有很多人接受这样一种理论:命运就如一条奔流的大河,有无数的支流汇入,又从无数的河道中宣泄而出。人类就如同大河中的无数生物,被河水带着从一条河道冲入了另一条河道。这河中的水,就是命运,大多数鱼是不知道水的存在的。预言师就如同一条鱼,一条能够跃出水面的鱼。他们能看清一段前方的路,但也就是在那短短的一瞬间而已。他们能够看清的,往往就是面前的那两三条支流。他们的未来可能就在这些支流中,也可能不在这里。
这个理论听起来象那么回事,其实和其他天体理论一样,都是假说,不是实证的。即使那些修到很高层次的修炼人,他们看到的东西也是有局限的,他们看到的东西都是八万劫之内的,八万劫以外,他们看不到。为什么呢?因为眼根有八百功德。楞严经云:“如眼观见,后暗前明,前方全明,后方全暗,左右旁观三分之二,统论所作功德不全。三分言功,一分无德,当知眼唯八百功德。”
佛家讲五蕴,也叫五阴:色、受、想、行、识。每个阴有十阴魔,所以修炼有五十阴魔。当一个修炼之人破除了“色受想”三阴时,前六识都清净了,就进入“行阴”区宇,进入第七识修炼了。这个时候应该修到色界四禅天了,境界非常高。
有些修行正等正觉三摩地的善男子,想蕴除尽了的,那麽,这样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消灭了妄乱梦想,清醒时和睡觉时都是一样的清明,觉见明朗虚静,就像晴朗的天空一样,不再有各种大大小小的前尘影事。此时观见世界中的大地山河,如同明镜鉴照般的清晰明白,来去自由自在无所挂碍不留痕迹。
这时候心体虚明照应,了脱一切过去造作的宿业陈习,唯一的微妙精真,生灭的根元,从此而披露发明。此时能够无一遗漏地观见十方世界中十二类众生的类别,虽然还没有通其识蕴,但是已观见到了十二类众生的七识种子,这是生灭的根元,十二类众生出一切行蕴,莫不如此。如同浮游的云气,熠熠清扰,成为浮动的根尘,从而究竟了十二类众生的枢穴,这叫做行蕴境地。
古印度那些数论师修到这个境界,对比修仙境界,应该是修到混沌金仙了。行阴是什么呢?其实就是第八识中的的七识种子微细生灭之相。也叫“幽隐妄想”,因为还有幽隐妄想,这个时候他们看到什么呢?
这样得正知在奢摩他中修行的修行者,已经察破行蕴之机,乘於清净眼根获得的八百功德,观见八万劫中所有众生行蕴之境,业行迁流,湾转循环,死而在此,生而趋彼。只见到众生轮回之处,而八万劫之外,却冥然无所观见。
这个时候他便作这样的见解:这世间十方的众生,於八万劫以来,无因而自有。由於这样计度认为,从而亡失了正遍知觉,堕落在外道之中,迷失了真性。
有的修行人对於十二类众生已经观见到它们的生灭根元,知道人还从人生,悟到鸟是从鸟生,乌鸦原本就是黑的,鸿鹄从来就是白的,人和天人本来就是竖立著生活的,畜生本来就是横著生活的,白不是洗成的,黑不是染造的。
这些从八万劫以来,并没有什麽改变,可见其各各自生,没有不同的因,以此而知,我尽此形命之後,还生於我。而我本来就不曾见过菩提道,哪里又会有成就菩提的事情呢由此当知今日的一切物象,都是从昔以来本来无因的。由这样来认识计度,从而亡失了正等遍觉知,堕落在外道之中,迷失了菩真性。
也就是说,他们看到八万劫之内的众生轮回,但是八万劫外“冥无所观”,也就是惚兮恍兮,晦昧不清,看不清楚。这已经非常了不起了,比上面那些预测师高明多了,即使那些神祇也做不到,因为大多数神明都是属于欲界天的。
修行到行蕴的会出现很多境界,有的搞不清楚怎么回事,以为这就是根本的真理,作种种计度,最后都落入外道中去。
有的更了不起,修道第五蕴识蕴,这个时候会怎样呢?
那些修行者,穷尽了种种行蕴,性入澄空,生灭之心到此灭尽,但唯有於寂灭涅盘境界的真精微妙尚未圆满成就。而於归识性,揽为自体,遂计尽虚空界十二类众生,皆我身中一类一类渐渐流出,作这样的殊胜解释,这时,这人则堕能非能执,摩酝首罗天王现无边身,成为他的伴侣。
修炼到识蕴的时候,有人就会认为这个识性就是我的自性,所有虚空界的众生都是从我的自体流出的,这个时候摩酝首罗天王就会现身出来,和他一起,因为他的想法和摩酝首罗天王一样。
摩酝首罗是色界顶色究竟天之主,也叫大自在,谓此天王于大千世界中得自在故。大自在天有二种:一曰毗舍阇摩醯首罗,一曰净居摩醯首罗。
毗舍阇摩醯首罗天王有二目八臂,乘白牛,住于色界。这里说的摩酝首罗现无边身,就是说的这种大自在天,这是印度涂灰外道所崇拜的天神。摩醯首罗天王认为于三界中所有一切,命非命物皆是摩醯首罗天生:虚空是头,地是身,水是尿,山是粪,一切众生是腹中虫,风是命,火是暖,罪福是业,日月为眼,是八种是摩醯首罗身。
灰涂外道是古代印度外道之一。即遍身涂灰,以苦行求升天,崇拜大自在天之一派。此外道以大自在天为万物之创造神,其全身涂灰,饮糠汁沸汤,持牛、狗、鸡、雉等戒,杀羊祀彼天,执此为解脱之因。
净居摩醯首罗:第十地之菩萨,将成佛时在色界之顶,净居天之上,现大自在天子之胜报,以胜妙之天形,绍佛位,行灌顶。如皇太子初受职时,以己业力故大宝莲华自然化出,受一切种智位。此菩萨坐莲华已,十方世界诸佛放大光明照。此菩萨受灌顶位如转轮圣王长子受王位时。
灌顶是古印度的一种风俗习惯。太子即王位的时候,就要给他举行灌顶仪式。要用四大海的水,把珠宝、香料、珍奇之物放在海水里面。然后骑上大象,顺着象牙把水灌到太子头上。用这种形式祝福国王安乐、健康、长寿,祝福国家太平、国富民强、人寿年丰。灌顶是吉祥的象征。释迦牟尼佛恒顺众生,顺应这种风俗,也给大众灌顶。于是,灌顶仪规就在佛教里流传下来了。
第十地菩萨最后在十地末尾,即将成佛的时候,在色界之顶净居天,受十方佛菩萨发光而赐予灌顶。此时大宝莲华自然化出,受一切种智位。
李昊打开大门走进阁楼,一楼的布置有点像居家厅堂,入门正对着一个旃檀木制屏风,屏风上画着拘留孙佛讲法图。画分上下两层,上层拘留孙佛坐在中间,放眉间白毫相光,照万八千世界。菩萨、罗汉、明王、护法、飞天古仙众环围绕,青莲神尼和众弟子也在其中。幡幢、华盖、璎珞、仙华分布其间。
下层画着阿修罗、饿鬼、畜生、河海大地、神龙、文士神仙、城隍土地、善恶诸神等。三教九流、士农工商、六道四尘、地狱鬼神乃至山岳河流溪沼星象,包罗万象。
屏风前是一个长条案,条案前放着一个四方桌,左右两边配太师椅。堂中央两侧对称摆放八对茶几和椅子,这些摆设全是上古紫檀香木制成。看样子这里应该是未央宫大佬们议事的地方。
李昊走上前去,对着画像行三拜九叩之礼。礼毕,李昊走到方桌前,桌上摆着四样东西:一个紫色玉简,一本金简玉册,一盏青莲琉璃灯,一个碧玉手镯。
李昊拿起玉简,里面有一段文字,大概的意思是说,司徒婉儿,红雨,玉无双,妙音,南宫冷月等十个人原来都是青莲神尼的弟子,这次未央宫秘境出现在西牛贺洲,也是因为西牛贺洲杀劫将起,青莲神尼为弟子们留下这些东西,希望帮助弟子们渡过劫难。未央宫青莲阁当为青莲神尼的女弟子获得,当青莲阁大门打开之后,未央宫秘境将崩溃消散,不复存在。
看到这里,李昊大汗,乖乖里格隆!俺这次好像也许大概是夺了别人的机缘了?
青莲神尼道法通玄,再加上佛法修炼,按道理不会出现这样的失误啊?或者说俺是局外之人,就像那些穿越的大神一样,在天道之外,应劫而生的?也不对啊,俺是南瞻部洲来的,属于须弥世界。既然在娑婆世界,当然就还在天道之内,怎么这就乱了呢?李昊想不明白。
也许在阎王殿生死司,李昊念观音菩萨心咒的时候,这个世界的轨道就开始出现偏差了,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走到今天已经和原来差太多了。未央宫秘境本来没有李昊这个人的,李昊出现了。因为李昊,含笑也走到其他人的前面,未央秘境也有含笑一份。白鹭紫燕本来也可以拿到自己的宝典法器,不过不是通过李昊,所以李昊在第七层打开的修罗和巫族的房间内所得到的东西,应该另有所属。
还有,白鹭也是青莲神尼的弟子,紫燕也可能是,她们和百花山清风门的金凤是仇敌,而金凤的徒孙南宫冷月又是白鹭的师兄妹。这关系够乱的!
佛说人生七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这白鹭和金凤南宫冷月算是怨憎会苦?所谓不是冤家不聚头。李昊和同桌鹭儿算是爱别离苦和求不得苦?
关于命运有很多人接受这样一种理论:命运就如一条奔流的大河,有无数的支流汇入,又从无数的河道中宣泄而出。人类就如同大河中的无数生物,被河水带着从一条河道冲入了另一条河道。这河中的水,就是命运,大多数鱼是不知道水的存在的。预言师就如同一条鱼,一条能够跃出水面的鱼。他们能看清一段前方的路,但也就是在那短短的一瞬间而已。他们能够看清的,往往就是面前的那两三条支流。他们的未来可能就在这些支流中,也可能不在这里。
这个理论听起来象那么回事,其实和其他天体理论一样,都是假说,不是实证的。即使那些修到很高层次的修炼人,他们看到的东西也是有局限的,他们看到的东西都是八万劫之内的,八万劫以外,他们看不到。为什么呢?因为眼根有八百功德。楞严经云:“如眼观见,后暗前明,前方全明,后方全暗,左右旁观三分之二,统论所作功德不全。三分言功,一分无德,当知眼唯八百功德。”
佛家讲五蕴,也叫五阴:色、受、想、行、识。每个阴有十阴魔,所以修炼有五十阴魔。当一个修炼之人破除了“色受想”三阴时,前六识都清净了,就进入“行阴”区宇,进入第七识修炼了。这个时候应该修到色界四禅天了,境界非常高。
有些修行正等正觉三摩地的善男子,想蕴除尽了的,那麽,这样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消灭了妄乱梦想,清醒时和睡觉时都是一样的清明,觉见明朗虚静,就像晴朗的天空一样,不再有各种大大小小的前尘影事。此时观见世界中的大地山河,如同明镜鉴照般的清晰明白,来去自由自在无所挂碍不留痕迹。
这时候心体虚明照应,了脱一切过去造作的宿业陈习,唯一的微妙精真,生灭的根元,从此而披露发明。此时能够无一遗漏地观见十方世界中十二类众生的类别,虽然还没有通其识蕴,但是已观见到了十二类众生的七识种子,这是生灭的根元,十二类众生出一切行蕴,莫不如此。如同浮游的云气,熠熠清扰,成为浮动的根尘,从而究竟了十二类众生的枢穴,这叫做行蕴境地。
古印度那些数论师修到这个境界,对比修仙境界,应该是修到混沌金仙了。行阴是什么呢?其实就是第八识中的的七识种子微细生灭之相。也叫“幽隐妄想”,因为还有幽隐妄想,这个时候他们看到什么呢?
这样得正知在奢摩他中修行的修行者,已经察破行蕴之机,乘於清净眼根获得的八百功德,观见八万劫中所有众生行蕴之境,业行迁流,湾转循环,死而在此,生而趋彼。只见到众生轮回之处,而八万劫之外,却冥然无所观见。
这个时候他便作这样的见解:这世间十方的众生,於八万劫以来,无因而自有。由於这样计度认为,从而亡失了正遍知觉,堕落在外道之中,迷失了真性。
有的修行人对於十二类众生已经观见到它们的生灭根元,知道人还从人生,悟到鸟是从鸟生,乌鸦原本就是黑的,鸿鹄从来就是白的,人和天人本来就是竖立著生活的,畜生本来就是横著生活的,白不是洗成的,黑不是染造的。
这些从八万劫以来,并没有什麽改变,可见其各各自生,没有不同的因,以此而知,我尽此形命之後,还生於我。而我本来就不曾见过菩提道,哪里又会有成就菩提的事情呢由此当知今日的一切物象,都是从昔以来本来无因的。由这样来认识计度,从而亡失了正等遍觉知,堕落在外道之中,迷失了菩真性。
也就是说,他们看到八万劫之内的众生轮回,但是八万劫外“冥无所观”,也就是惚兮恍兮,晦昧不清,看不清楚。这已经非常了不起了,比上面那些预测师高明多了,即使那些神祇也做不到,因为大多数神明都是属于欲界天的。
修行到行蕴的会出现很多境界,有的搞不清楚怎么回事,以为这就是根本的真理,作种种计度,最后都落入外道中去。
有的更了不起,修道第五蕴识蕴,这个时候会怎样呢?
那些修行者,穷尽了种种行蕴,性入澄空,生灭之心到此灭尽,但唯有於寂灭涅盘境界的真精微妙尚未圆满成就。而於归识性,揽为自体,遂计尽虚空界十二类众生,皆我身中一类一类渐渐流出,作这样的殊胜解释,这时,这人则堕能非能执,摩酝首罗天王现无边身,成为他的伴侣。
修炼到识蕴的时候,有人就会认为这个识性就是我的自性,所有虚空界的众生都是从我的自体流出的,这个时候摩酝首罗天王就会现身出来,和他一起,因为他的想法和摩酝首罗天王一样。
摩酝首罗是色界顶色究竟天之主,也叫大自在,谓此天王于大千世界中得自在故。大自在天有二种:一曰毗舍阇摩醯首罗,一曰净居摩醯首罗。
毗舍阇摩醯首罗天王有二目八臂,乘白牛,住于色界。这里说的摩酝首罗现无边身,就是说的这种大自在天,这是印度涂灰外道所崇拜的天神。摩醯首罗天王认为于三界中所有一切,命非命物皆是摩醯首罗天生:虚空是头,地是身,水是尿,山是粪,一切众生是腹中虫,风是命,火是暖,罪福是业,日月为眼,是八种是摩醯首罗身。
灰涂外道是古代印度外道之一。即遍身涂灰,以苦行求升天,崇拜大自在天之一派。此外道以大自在天为万物之创造神,其全身涂灰,饮糠汁沸汤,持牛、狗、鸡、雉等戒,杀羊祀彼天,执此为解脱之因。
净居摩醯首罗:第十地之菩萨,将成佛时在色界之顶,净居天之上,现大自在天子之胜报,以胜妙之天形,绍佛位,行灌顶。如皇太子初受职时,以己业力故大宝莲华自然化出,受一切种智位。此菩萨坐莲华已,十方世界诸佛放大光明照。此菩萨受灌顶位如转轮圣王长子受王位时。
灌顶是古印度的一种风俗习惯。太子即王位的时候,就要给他举行灌顶仪式。要用四大海的水,把珠宝、香料、珍奇之物放在海水里面。然后骑上大象,顺着象牙把水灌到太子头上。用这种形式祝福国王安乐、健康、长寿,祝福国家太平、国富民强、人寿年丰。灌顶是吉祥的象征。释迦牟尼佛恒顺众生,顺应这种风俗,也给大众灌顶。于是,灌顶仪规就在佛教里流传下来了。
第十地菩萨最后在十地末尾,即将成佛的时候,在色界之顶净居天,受十方佛菩萨发光而赐予灌顶。此时大宝莲华自然化出,受一切种智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