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子们拟定的安排宣布出来,让各方的代表都有所了解之后,就安排他们配合正式开始逐步实施了。
改革中所需的官员,主要是司法部的新雇员,以及派往自由邦的太守府官员。
核心官员和吏员,从现有王国中央朝廷、王国省份、自治领中抽调,先把相应部门的框架搭建起来。
至于其他的普通成员,则临时举行专门的考试,直接招募人员去填充。
全大明范围内,所有拥有生员(秀才)以上功名者,包括拥有大明礼部认可的大学毕业生,均可报名参加吏员考试。
举人和进士则可以直接参加官员考试,最高可以直接负责一个分守厅的事务。
考试的时间定在了在八月初,实际上只有美洲生员才能赶得上。
同时在这场考试之前的整个七月份,临时紧急组织三场科举考试,将常规的县试、府试、岁试三场一次办完。
紧急考试的地点只能在纽约,由王国礼部安排人员直接组织。
名义上面向全国所有人,自由邦户籍也可以参加,而且并不专门收取额外的登记费用。
实际费用由王国和自由邦现有财政共同承担。
实际上就是针对已经抵达纽约的这些自由邦的民间代表,以及追随民间代表而来的其他自由邦富裕阶层的。
除了纽约和新泽西人之外,其他的自由邦和省份的普通人想要参加,大概率也已经来不及了。
对于皇子们而言,这连续四场考试的最关键的作用,是把这些民间代表引入王国朝廷官僚体系的同时,避免了推举流程。
为王国和自由邦立下一个相对明确的规矩。
无论当事人是通过什么方式出名的,通过什么方式获得了百姓的拥护的,想要进入朝廷成为官方人员,都必须通过科举。
他们最终是因为王国的考试和选拔而成为官方人员的,而不是因为单纯的民意拥护。
以后也不会再让普通人参加类似的会议,极大概率也不会再组织类似的公开会议,除非有特别的需求才会专门特别组织。
这次参加会议的民间代表,在会议结束之后本来还担心,他们要回去等待太守府组建好了再参加科举。
他们觉得,这个过程应该至少得一年的时间了,他们可能要等到明年夏天,才有机会成为王国派出的太守府官方人员。
然后才能用他们的身份,主动监督和改变自由邦的现状。
皇子们的安排公布出来,他们就都意识到这就是给他们准备的了,自然都非常高兴。
考试本来就是大明各级朝廷的日常事务,场地和人员都是现成的,就算是紧急组织也不会出什么大乱子。
只不过这些代表没有参加过科举,并不是非常熟悉科举的流程和答题的流程。
就算是紧急加开的考试参加的人员本来就,也不是所有的自由邦民间代表都能通过这次考试。
两百个各自由邦的民间代表,最终只有差不多一半代表通过。
不过同时也从普通自由邦百姓中,直接选拔出了三百多个生员,纽约本地百姓也选了一批。
随后这些人马上参加八月的选拔考试,这次倒是由于他们出身自由邦的关系,让那一百个代表全部进了太守府。
同时另外选了一百个人,加上从现有部门抽调的人员,组织了三百多人的队伍。
总共三百个多个人,如果直接分到五个太守府,同时组建几十个分守厅的话,一个厅总统还不到五个人,什么都干不了。
如果让这些人另外去雇佣编外人员干活,那花费的成本又格外的高昂。
所以皇子们讨论之后决定,现在暂时只组建太守府这一级机构,不马上组建负责县域事务的分守厅。
使用自由邦衙门提供的地方临时办公,同时马上开始组织地方科举。
这次科举的时间就放宽了,县试、府试、岁试三场考试,每个月只举行一场,同时也要在报名之前收取科举监督税了。
今年底之前,从自由邦直接选出一批人,也筹集到一笔资金之后,再开始组织下一级的分守厅。
皇子们本来的计划,是在自由邦调研完成,就要从最北端进入老河(圣劳伦斯河),通过五大湖航道再次返回太平府。
毕竟太平府才是美洲的中都,纽约府只是东都。
而且接下来美洲的开发重点,应该是美河流域和美洲湾北岸,包括佛罗里达地区。
在太平府更加方便指挥。
但现在自由邦的改革也已经开始了,皇子们的计划就不得不做出改变了。
至少要留下几个人,在纽约主持自由邦改革。
经过深入的讨论,最终十五个皇子决定分成三组活动。
三个人返回美洲府,主持西海岸的工作。
五个人留在纽约府,主持东海岸的工作特别是自由邦的改革。
七个人返回太平府,主持美洲的总体开发。
每个皇子都要安排两个秘书,前往其他两组皇子的办公地点。
作为皇子的代表,参加另外两组的讨论和决策会议,同时为皇子随时传递消息。
因为西海岸的事务最为简单,基本都是日常性质的工作。
东海岸的事情稍微复杂一些,主要是涉及到了自由邦的制度改革,太守府的组建。
不过改革总体上妥协性质的,是各方代表汇聚一堂之后现场讨论出来的,做了渐进式逐步完成的稳妥规划。
从贵族统治集团,到官吏治理机构,再到新生代的富裕集团代表,都已经认可了这样的安排。
虽然有些人不太情愿,但直接的抵抗的力量并不强,基本不会有正面的对抗。
纽约的王国部队加上卫所民兵,足够在这种改革中维持秩序。
最重要的事情还是美洲的新开发计划。
再加上太平府的地位更高,所以分到太平府的皇子数量最多,纽约府和美洲府算是两个分部。
自由邦的五个太守府框架组建起来,能够自己忙活的时候,皇子们也稍微有了点时间,开始完成美洲最后的地方巡视。
包括按照计划留守纽约的五个皇子们,也跟其他的兄弟一起暂时离开了纽约城,去北方各自由邦调研。
在经过康涅狄格和罗德岛的时候,他们一起去参观了罗德岛的战场纪念碑,那是美洲本土战争中比较重要的一次登陆战。
到了波士顿的时候,专门去巡视了纽约之外北方重要的码头,品尝了按照大明皇帝的指示改良过的龙虾。
龙虾这种东西,在近代以前不但不是高端食材,甚至都不能算是什么正经食材,跟各种虫子是同样级别的猎奇食物。
正经贵族和富商等上层人士是不吃的,通常会拿来给干活的工人甚至是奴隶吃。
马萨诸塞和缅因等地盛产龙虾,历史上当地工厂主拿龙虾给工人当主食,搞得工人罢工也要拒绝吃龙虾。
最后妥协的结果是一个星期最多吃三天龙虾。
因为当时的人不明白,龙虾在死亡之后马上就会自行分解,自己就会迅速腐烂变质并且发臭。
当时的普通渔民,在海中捕捞了龙虾之后,当场就直接杀死了。
然后就用传统的骡马车运输工具,运送到工厂的食堂里面堆积起来,工厂的厨师也只是简单粗暴的煮出来。
那就不只是不好吃的问题了,而是难以下咽甚至有毒的问题。
朱简烜知道这件事情,所以当初在美洲活动的时候,就抽空提醒自己的厨子,专门提醒了龙虾的处理方法。
要用活水养着龙虾送到厨房,在龙虾活着时候现杀现吃,才会非常鲜嫩可口。
但要这样运输和处理过的龙虾,到了城市里面的酒楼饭馆和家庭里面,价格也从几乎免费送变得有点昂贵了。
再加上这样的制作方法,是当初的国王和现在的皇帝直接指示的,又给龙虾贴了一道标签。
以至于在当今的美洲城市中,龙虾已经能摆上最高端宴席的餐桌了。
毕竟这样处理的龙虾的味道也确实很不错。
朱简烜当初的做法,就是顺手指示波士顿和马萨诸塞的商人做生意,给当地添加一个有商业价值的特产。
现在这个产业也确实做活了,这个世界也有了“波士顿龙虾”。
皇子们离开波士顿继续向北,参观了马萨诸塞北部地区的波特兰之后,留守纽约的五个皇子就乘火车返航了。
其他的皇子绕过马萨诸塞东部的半岛进入老河口,依次访问了属于汉诺威和英国的魁北克和蒙特利尔。
朱简当初拿魁北克和蒙特利尔交换了汉诺威的两块地,现在整个英国和汉诺威都变成藩属了。
这两个城市自然也再次对大明人和美国人完全开放了,只是行政上仍然是分离的。
皇子们不会直接管理这里的事务,名义上也没有这里的直接管辖权。
因为这块地毕竟属于其他事实上的海外藩属国所有,而不是美国这个皇帝直接兼任国王的名义藩国。
但是正是因为属于海外藩国,这里的官员面对皇子门的时候,更加的小心翼翼。
皇子们在这里停留了几天,了解了这里的大致情况就离开了。
顺着老河航道逆流而上,参观老河的大坝和青龙湖的大堤,以及青龙湖和朱雀湖之间的龙雀运河。
这些大工程让五大湖出海口的改道,从寒冷的老河口转到了相对温暖的纽约,还将五大湖之间的内部航道完全打通。
这一系列的水利工程,最终让纽约成了美洲东部最重要的城市。
在龙雀运河旁边,已经消失的大瀑布旁边,有简烜当初亲自巡视过的龙雀卫,现在已经成了龙雀府。
龙雀府是五大湖区东半部分的核心城市。
皇子们在这里停留了半个月,而后顺着大湖航道继续上行,在朱雀湖西侧的朱雀右卫上岸,然后再次分道扬镳。
三个皇子乘火车前往美洲府,七个皇子坐火车前往太平府,去负责各自分管的工作。
时间差不多到了天工二十九年底的时候,十五个皇子们在美洲预定的正式工作,才终于基本全面展开了。
按照以往的经验,正常情况下的一个阶段的实训就两年,现在已经过去了一半。
皇子们心中也有些担忧,不知道除了自由邦的改革之外,他们在美洲的这一年,还能继续干出点什么事情来。
关于自由邦改革的相关事情,包括最初总体的规划和详细报告,都已经送到顺天府去了。
他们不知道在皇帝父亲的心中,这些事情算不算正面成就。
无论如何,天工二十九年结束,天工三十年开年之后,皇子们主动做的比以往更加勤勉了。
本来应该留在太平府的七个皇子,也没有继续全部留在这里。
又分了两个人去佛罗里达主持工作,两个人去新奥尔良主持工作,三个人留在太平府主持工作。
在美河两岸砍伐树木拓荒,在新奥尔良和佛罗里达清理沼泽,安置新来的移民。
虽然现场的大部分事情,都有对应的地方官员负责。
但是有皇子们在现场看着,所有人偷懒耍滑的心里压力多少要更高一点,官吏和工人做事也稍微尽心一点。
自由邦方面,在天工二十九年完成了第一轮自由邦地方科举,没有出现什么大的意外。
天工三十年开年之后,开始正式组织县级的太守分管厅,一直到夏季到来的时候,基本组建完成。
到天工三十年秋天的时候,自由邦基层第一次相对正式的县试完成。
自由邦的科举体系基本建立起来了,整个过程基本没有受到什么明显的阻碍。
但是更重要的地方监督工作就没有那么简单了。
经过了两次地方科举,自由邦的士人群体开始成型,也开始引爆地方上的矛盾。
各个自由邦的民间冲突开始增加,太守府开始在地方士人的要求下,时不时的插手地方上的司法审判。
不过这时候的插手方式主要还是柔性的。
在正式公开审判之前,提前照会自由邦法院,对方对方在某案件中保持公正,要求敏感人员回避等等。
在公开审理之后,正式判决之前,还会在士人配合下,监督合议的流程。
主要是在涉及到士人的案件中,避免当地贵族和有特殊关系的人,利用自己的个人能量影响审判。
目前还没有直接调查和审判地方上的官方人员。
现在自由邦的贵族和官僚们,还没有展现出多大的意见,还在耐着性子尽可能配合,尽可能先不去搞事了。
但是太守府和分守厅自己的办公机构建设好,组织了正式的执行人员之后,就要开始正面硬监督了。
真的开始抓捕和审判贵族以及官方人员,那就极大概率会出现更加激烈的冲突了。
等到天工三十年的冬天到来的时候,在美洲的几个地方各自忙碌的皇子们,收到了来自顺天府的通知。
要求他们从自由邦选派一百个代表,再从自治领和其他美洲省份选派两百个代表,最后从王国朝廷选拔一百个代表。
带上官方和民间的记者和摄影师,跟着美洲的十五个皇子的一起,在十二月初到纽约港集合等候。
大明海军和移民公司将安排船队,去接他们到大明的其他地方参观。
朱靖坤等皇子收到通知后,下意识的以为和以前安排藩国参观到处参观一样,这是要向美洲各界展示大明的繁荣和强大。
让美洲百姓对大明本土心生仰慕和向往,让美洲贵族阶层畏惧大明朝廷拥有的力量而安于现状。
在美洲自由邦改革已经到了关键时刻,这个安排确实应该有用处。
等到太守府开始处理自由邦贵族和旧官僚的时候,他们的忍耐力和承受力应该会更高。
只不过这种安排,应该不是专门给美洲自由邦准备的。
改革中所需的官员,主要是司法部的新雇员,以及派往自由邦的太守府官员。
核心官员和吏员,从现有王国中央朝廷、王国省份、自治领中抽调,先把相应部门的框架搭建起来。
至于其他的普通成员,则临时举行专门的考试,直接招募人员去填充。
全大明范围内,所有拥有生员(秀才)以上功名者,包括拥有大明礼部认可的大学毕业生,均可报名参加吏员考试。
举人和进士则可以直接参加官员考试,最高可以直接负责一个分守厅的事务。
考试的时间定在了在八月初,实际上只有美洲生员才能赶得上。
同时在这场考试之前的整个七月份,临时紧急组织三场科举考试,将常规的县试、府试、岁试三场一次办完。
紧急考试的地点只能在纽约,由王国礼部安排人员直接组织。
名义上面向全国所有人,自由邦户籍也可以参加,而且并不专门收取额外的登记费用。
实际费用由王国和自由邦现有财政共同承担。
实际上就是针对已经抵达纽约的这些自由邦的民间代表,以及追随民间代表而来的其他自由邦富裕阶层的。
除了纽约和新泽西人之外,其他的自由邦和省份的普通人想要参加,大概率也已经来不及了。
对于皇子们而言,这连续四场考试的最关键的作用,是把这些民间代表引入王国朝廷官僚体系的同时,避免了推举流程。
为王国和自由邦立下一个相对明确的规矩。
无论当事人是通过什么方式出名的,通过什么方式获得了百姓的拥护的,想要进入朝廷成为官方人员,都必须通过科举。
他们最终是因为王国的考试和选拔而成为官方人员的,而不是因为单纯的民意拥护。
以后也不会再让普通人参加类似的会议,极大概率也不会再组织类似的公开会议,除非有特别的需求才会专门特别组织。
这次参加会议的民间代表,在会议结束之后本来还担心,他们要回去等待太守府组建好了再参加科举。
他们觉得,这个过程应该至少得一年的时间了,他们可能要等到明年夏天,才有机会成为王国派出的太守府官方人员。
然后才能用他们的身份,主动监督和改变自由邦的现状。
皇子们的安排公布出来,他们就都意识到这就是给他们准备的了,自然都非常高兴。
考试本来就是大明各级朝廷的日常事务,场地和人员都是现成的,就算是紧急组织也不会出什么大乱子。
只不过这些代表没有参加过科举,并不是非常熟悉科举的流程和答题的流程。
就算是紧急加开的考试参加的人员本来就,也不是所有的自由邦民间代表都能通过这次考试。
两百个各自由邦的民间代表,最终只有差不多一半代表通过。
不过同时也从普通自由邦百姓中,直接选拔出了三百多个生员,纽约本地百姓也选了一批。
随后这些人马上参加八月的选拔考试,这次倒是由于他们出身自由邦的关系,让那一百个代表全部进了太守府。
同时另外选了一百个人,加上从现有部门抽调的人员,组织了三百多人的队伍。
总共三百个多个人,如果直接分到五个太守府,同时组建几十个分守厅的话,一个厅总统还不到五个人,什么都干不了。
如果让这些人另外去雇佣编外人员干活,那花费的成本又格外的高昂。
所以皇子们讨论之后决定,现在暂时只组建太守府这一级机构,不马上组建负责县域事务的分守厅。
使用自由邦衙门提供的地方临时办公,同时马上开始组织地方科举。
这次科举的时间就放宽了,县试、府试、岁试三场考试,每个月只举行一场,同时也要在报名之前收取科举监督税了。
今年底之前,从自由邦直接选出一批人,也筹集到一笔资金之后,再开始组织下一级的分守厅。
皇子们本来的计划,是在自由邦调研完成,就要从最北端进入老河(圣劳伦斯河),通过五大湖航道再次返回太平府。
毕竟太平府才是美洲的中都,纽约府只是东都。
而且接下来美洲的开发重点,应该是美河流域和美洲湾北岸,包括佛罗里达地区。
在太平府更加方便指挥。
但现在自由邦的改革也已经开始了,皇子们的计划就不得不做出改变了。
至少要留下几个人,在纽约主持自由邦改革。
经过深入的讨论,最终十五个皇子决定分成三组活动。
三个人返回美洲府,主持西海岸的工作。
五个人留在纽约府,主持东海岸的工作特别是自由邦的改革。
七个人返回太平府,主持美洲的总体开发。
每个皇子都要安排两个秘书,前往其他两组皇子的办公地点。
作为皇子的代表,参加另外两组的讨论和决策会议,同时为皇子随时传递消息。
因为西海岸的事务最为简单,基本都是日常性质的工作。
东海岸的事情稍微复杂一些,主要是涉及到了自由邦的制度改革,太守府的组建。
不过改革总体上妥协性质的,是各方代表汇聚一堂之后现场讨论出来的,做了渐进式逐步完成的稳妥规划。
从贵族统治集团,到官吏治理机构,再到新生代的富裕集团代表,都已经认可了这样的安排。
虽然有些人不太情愿,但直接的抵抗的力量并不强,基本不会有正面的对抗。
纽约的王国部队加上卫所民兵,足够在这种改革中维持秩序。
最重要的事情还是美洲的新开发计划。
再加上太平府的地位更高,所以分到太平府的皇子数量最多,纽约府和美洲府算是两个分部。
自由邦的五个太守府框架组建起来,能够自己忙活的时候,皇子们也稍微有了点时间,开始完成美洲最后的地方巡视。
包括按照计划留守纽约的五个皇子们,也跟其他的兄弟一起暂时离开了纽约城,去北方各自由邦调研。
在经过康涅狄格和罗德岛的时候,他们一起去参观了罗德岛的战场纪念碑,那是美洲本土战争中比较重要的一次登陆战。
到了波士顿的时候,专门去巡视了纽约之外北方重要的码头,品尝了按照大明皇帝的指示改良过的龙虾。
龙虾这种东西,在近代以前不但不是高端食材,甚至都不能算是什么正经食材,跟各种虫子是同样级别的猎奇食物。
正经贵族和富商等上层人士是不吃的,通常会拿来给干活的工人甚至是奴隶吃。
马萨诸塞和缅因等地盛产龙虾,历史上当地工厂主拿龙虾给工人当主食,搞得工人罢工也要拒绝吃龙虾。
最后妥协的结果是一个星期最多吃三天龙虾。
因为当时的人不明白,龙虾在死亡之后马上就会自行分解,自己就会迅速腐烂变质并且发臭。
当时的普通渔民,在海中捕捞了龙虾之后,当场就直接杀死了。
然后就用传统的骡马车运输工具,运送到工厂的食堂里面堆积起来,工厂的厨师也只是简单粗暴的煮出来。
那就不只是不好吃的问题了,而是难以下咽甚至有毒的问题。
朱简烜知道这件事情,所以当初在美洲活动的时候,就抽空提醒自己的厨子,专门提醒了龙虾的处理方法。
要用活水养着龙虾送到厨房,在龙虾活着时候现杀现吃,才会非常鲜嫩可口。
但要这样运输和处理过的龙虾,到了城市里面的酒楼饭馆和家庭里面,价格也从几乎免费送变得有点昂贵了。
再加上这样的制作方法,是当初的国王和现在的皇帝直接指示的,又给龙虾贴了一道标签。
以至于在当今的美洲城市中,龙虾已经能摆上最高端宴席的餐桌了。
毕竟这样处理的龙虾的味道也确实很不错。
朱简烜当初的做法,就是顺手指示波士顿和马萨诸塞的商人做生意,给当地添加一个有商业价值的特产。
现在这个产业也确实做活了,这个世界也有了“波士顿龙虾”。
皇子们离开波士顿继续向北,参观了马萨诸塞北部地区的波特兰之后,留守纽约的五个皇子就乘火车返航了。
其他的皇子绕过马萨诸塞东部的半岛进入老河口,依次访问了属于汉诺威和英国的魁北克和蒙特利尔。
朱简当初拿魁北克和蒙特利尔交换了汉诺威的两块地,现在整个英国和汉诺威都变成藩属了。
这两个城市自然也再次对大明人和美国人完全开放了,只是行政上仍然是分离的。
皇子们不会直接管理这里的事务,名义上也没有这里的直接管辖权。
因为这块地毕竟属于其他事实上的海外藩属国所有,而不是美国这个皇帝直接兼任国王的名义藩国。
但是正是因为属于海外藩国,这里的官员面对皇子门的时候,更加的小心翼翼。
皇子们在这里停留了几天,了解了这里的大致情况就离开了。
顺着老河航道逆流而上,参观老河的大坝和青龙湖的大堤,以及青龙湖和朱雀湖之间的龙雀运河。
这些大工程让五大湖出海口的改道,从寒冷的老河口转到了相对温暖的纽约,还将五大湖之间的内部航道完全打通。
这一系列的水利工程,最终让纽约成了美洲东部最重要的城市。
在龙雀运河旁边,已经消失的大瀑布旁边,有简烜当初亲自巡视过的龙雀卫,现在已经成了龙雀府。
龙雀府是五大湖区东半部分的核心城市。
皇子们在这里停留了半个月,而后顺着大湖航道继续上行,在朱雀湖西侧的朱雀右卫上岸,然后再次分道扬镳。
三个皇子乘火车前往美洲府,七个皇子坐火车前往太平府,去负责各自分管的工作。
时间差不多到了天工二十九年底的时候,十五个皇子们在美洲预定的正式工作,才终于基本全面展开了。
按照以往的经验,正常情况下的一个阶段的实训就两年,现在已经过去了一半。
皇子们心中也有些担忧,不知道除了自由邦的改革之外,他们在美洲的这一年,还能继续干出点什么事情来。
关于自由邦改革的相关事情,包括最初总体的规划和详细报告,都已经送到顺天府去了。
他们不知道在皇帝父亲的心中,这些事情算不算正面成就。
无论如何,天工二十九年结束,天工三十年开年之后,皇子们主动做的比以往更加勤勉了。
本来应该留在太平府的七个皇子,也没有继续全部留在这里。
又分了两个人去佛罗里达主持工作,两个人去新奥尔良主持工作,三个人留在太平府主持工作。
在美河两岸砍伐树木拓荒,在新奥尔良和佛罗里达清理沼泽,安置新来的移民。
虽然现场的大部分事情,都有对应的地方官员负责。
但是有皇子们在现场看着,所有人偷懒耍滑的心里压力多少要更高一点,官吏和工人做事也稍微尽心一点。
自由邦方面,在天工二十九年完成了第一轮自由邦地方科举,没有出现什么大的意外。
天工三十年开年之后,开始正式组织县级的太守分管厅,一直到夏季到来的时候,基本组建完成。
到天工三十年秋天的时候,自由邦基层第一次相对正式的县试完成。
自由邦的科举体系基本建立起来了,整个过程基本没有受到什么明显的阻碍。
但是更重要的地方监督工作就没有那么简单了。
经过了两次地方科举,自由邦的士人群体开始成型,也开始引爆地方上的矛盾。
各个自由邦的民间冲突开始增加,太守府开始在地方士人的要求下,时不时的插手地方上的司法审判。
不过这时候的插手方式主要还是柔性的。
在正式公开审判之前,提前照会自由邦法院,对方对方在某案件中保持公正,要求敏感人员回避等等。
在公开审理之后,正式判决之前,还会在士人配合下,监督合议的流程。
主要是在涉及到士人的案件中,避免当地贵族和有特殊关系的人,利用自己的个人能量影响审判。
目前还没有直接调查和审判地方上的官方人员。
现在自由邦的贵族和官僚们,还没有展现出多大的意见,还在耐着性子尽可能配合,尽可能先不去搞事了。
但是太守府和分守厅自己的办公机构建设好,组织了正式的执行人员之后,就要开始正面硬监督了。
真的开始抓捕和审判贵族以及官方人员,那就极大概率会出现更加激烈的冲突了。
等到天工三十年的冬天到来的时候,在美洲的几个地方各自忙碌的皇子们,收到了来自顺天府的通知。
要求他们从自由邦选派一百个代表,再从自治领和其他美洲省份选派两百个代表,最后从王国朝廷选拔一百个代表。
带上官方和民间的记者和摄影师,跟着美洲的十五个皇子的一起,在十二月初到纽约港集合等候。
大明海军和移民公司将安排船队,去接他们到大明的其他地方参观。
朱靖坤等皇子收到通知后,下意识的以为和以前安排藩国参观到处参观一样,这是要向美洲各界展示大明的繁荣和强大。
让美洲百姓对大明本土心生仰慕和向往,让美洲贵族阶层畏惧大明朝廷拥有的力量而安于现状。
在美洲自由邦改革已经到了关键时刻,这个安排确实应该有用处。
等到太守府开始处理自由邦贵族和旧官僚的时候,他们的忍耐力和承受力应该会更高。
只不过这种安排,应该不是专门给美洲自由邦准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