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年初得知大唐击败西突厥、威震西域的消息之后,辽东的北齐残部便一直处于紧张的备战状态中,但是时间很快便从年初到了下半年,却迟迟没有唐军大举来攻的迹象,这也让一干北齐残众们的心情复杂无比,紧张忐忑之余又夹杂着一丝庆幸,还有一些焦虑,当然更多的还是满满的疲惫感。
毕竟精神长时间的紧绷着,就连一些精力旺盛之人都有些吃不消,普通人则就更加的免不了叫苦连天。而除了精神上的压力之外,备战的过程中也有各种繁忙的事情需要操劳,这更压得普通军士们喘不过气。
如今的北齐残部并没有广袤的领土可供休养与防守,他们只是困缩在燕山北麓一隅之地,地盘既没有太大的纵深,也没有什么自然资源可供取用。外部尚可仰仗的,那就是与契丹、库莫奚等东胡部族有攻守同盟的约定,加上不久前与辽东的高句丽达成和亲,使得这些区域也得以成为北齐残众在必要时候可以进行转战的地方。
不过对于仍然梦想着能够重新返回河北的斛律光等人而言,当然是距离河北越近越好。而且他们只有将唐军阻拦在燕山以南,才能够体现出自身的实力与价值,让东胡诸部更加依仗他们与唐军进行对抗。
若是交战不利而向后方退却,他们对于东胡诸部的价值无疑就大打折扣,甚至不排除这些胡部因为畏惧唐国威势而选择出卖背刺他们。
因此燕山北麓的行苑也成了他们不可轻易丢弃的地方,一旦丢失了这里,不但剩余的势力要再次遭受重创,也会让他们陷入莫大的亡国灭种的危机中来。
故而过去这半年多的时间来,斛律光除了督促部伍勤奋操练之外,其他的大部分精力都用在了在燕山山麓当中构筑防线。不过由于如今能够动用的人力物力实在太少,所以也难以进行大范围的防线布置,基本上只是在卢龙塞北面一些山川缺口修建戍堡进行重点防守。
即便只是这样,所投入的人力物力也已经让他们有些吃不消,还是靠着斛律光威吓哄骗库莫奚等诸部协助,这才勉强将防线给布置起来。
其实在斛律光看来,他并不觉得这种单纯的防守能够扭转局面,反而觉得主动出击才能创造机会。然而当他提出这一想法的时候,却顿时遭到了上下一致的反对声。
“当下形势本就敌强我弱,敌不来攻我,尚可得于片刻喘息之机,以弱挑强、邀敌来战,实非智者之举!”
封孝琰在渤海郡沦陷之机率领族属部众跨海来投,当然也希望能够重新回到乡土,可是当听到斛律光说出主动出击的想法之后,还是忙不迭开口反对道。
斛律光听到这话后便皱眉说道:“我之与敌,世仇也!纵然我不往挑之,贼亦必来攻我。今辽东地狭民疲,物用匮乏,难经长久抗战。唐国势力却更胜往年数倍,一旦来攻,便绝不是匆匆往返,交战起来便要长久对峙。届时我方形势必然更加穷困,不如趁敌大军未至,先入其境大加掠夺,而后且战且退,逐步消磨敌之锐气。”
区区一道卢龙塞北面防线,便已经耗尽了他们所能调用的人力物力,而只凭这一道单薄的防线显然不足以牢牢的拒敌于外。一旦被唐军诸路师旅围困于此,那可供辗转腾挪的空间则就更小了,因此不如将先期战场放在已经被唐国统治多时的州郡中。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像斛律光这样富有胆略,或者说斛律光这一想法本身也有些脱离现实,甚至就连其兄弟斛律羡都有些不赞同:“阿兄欲抢先手、迎敌于外,此虽上策,但如今群下已非往年晋阳劲旅,多是丧胆之辈,并杂有河北亡户逃人。
河北地势坦阔,利于大军铺陈进退,诸众若观敌势甚雄,恐怕不复顽抗斗志,届时且战且退或会变成一触即溃。况今幽州、营州等唐国戍将亦非庸才,若是往战不克,则会先挫我锋芒,后续交战起来会更加不利啊!”
斛律羡是不希望兄长犯险深入敌境,相对于一直专注军事的斛律光,他所需要管理的事务要更加广泛,所以心里也清楚他们这些北齐残部的真实情况其实较之表面看来要更恶劣几分。
就拿那些河北逃人来说,他们或为战乱所催,或是被齐军掳掠至此,一旦重返河北看到州郡得治、民生安宁,怕是还未交战便先丧失了斗志,懊悔自己当初的选择,痛恨一直挟持他们的齐军。
齐主高济本来一直都保持着沉默,可是当看到上下群众似乎都在反对斛律光,顿时便也蠢蠢欲动起来,忍不住开口说道:“是啊,如今国势危难,皆因咸阳王等柱臣同心协力才勉强维系至今。王虽忠勇无双、不惧死战,但今群臣皆持异议,咸阳王还是应当慎重考量。王若轻出、为贼所劫,后继国事又当仰谁?”
听到众人全都不支持自己的提议,斛律光便也只得放弃这一想法,继续专心修补那燕山防线。
但长时间的紧张备战也是让将士们疲惫不堪,难免就会有一些疏忽懈怠的情况发生。斛律光向来治军甚严,如今又正当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对于此类情况自是严惩不贷,这不免又让群众叫苦不迭。
这一天,负责行苑宿卫事宜的领军将军高保宁又触犯军法,被斛律光派人执入军营准备加以刑罚。高保宁乃是齐氏疏族,久任辽西,齐主高济对其也颇为倚重,闻讯后便赶到军营去想要为高保宁说情。
“陛下千金之躯,动静有度,何以竟为乱法之徒奔走?”
听到高济表明来意,斛律光心中便有些不悦,当即便沉声说道。
高济听到这话后也有一些尴尬,便略作欠身说道:“东行以来,亲属离散,使人倍感伤怀。领军是我疏属,平素遣用效力亦颇得宜,还请咸阳王法网略宽,从轻发落。”
“此徒乱我军法,已非一遭,着实可恨。但今陛下既言,便且杖之三十,若再有犯,决不轻饶!”
听到高济这么说,斛律光也是有些心酸,略作沉吟后才又开口说道。
高济闻言后自是连连道谢,离开的时候顺便又将受刑完毕的高保宁带回别苑。虽然已经从轻发落,但三十刑杖生受下来,那高保宁也是满背创伤,难能起行,伏于车中语带不忿道:“咸阳王实在太专横跋扈,臣不恨身遭刑罚,却羞恼陛下亲至、其仍不肯宽纵退让。”
“咸阳王是国之重臣,非其护顾,朕亦难能安处于此!”
对于那些在自己面前议论斛律光是非之人,高济向来都是如此作答,此时也不例外。
高保宁听到这话后却忿念更深,哼哼说道:“咸阳王虽是忠臣,难道余者尽是奸佞?其虽忠勇,但垂危之国势凭其一意孤行怕也难挽。眼下形势本就危殆,兵寡势弱,其仍威刑吓众……”
“不要再说了,咸阳王忠国之心坚于金石,朕不疑之!”
高济见高保宁还不住口,当即便又皱眉低斥道。
且不说北齐残部内里这些不和谐的因素,大唐河北方面在接到朝廷所下达的征令之后,战争的机器便再次运行起来。去年圣驾西巡,所召集主要是山南、关陇等各地府兵将士,河北方面虽然也有从驾,但数量并不算多。
如今整个河北大地上大小军府近百座,在籍府兵将士更是有多达十数万众。这其中大部分都是平定河北之后陆续增编而来,错过了攻灭北齐这一大分润战功的机会,因此许多府兵军士仅仅只享有基本的均田,额外的功勋赏赐则就不多。
去年分发到河北的征兵数量有限,加上许多府兵还对远赴西域心存畏惧迟疑,故而征发氛围尚算平静。但是到了今年又有战斗任务下达,河北诸多军府顿时沸腾了,府中挤满了请求出征的军士,都盼望着能够通过军功来换取更大的赏赐。
“某本贼齐华人戍边勇士,辽东边情也很熟悉,还曾手刃库莫奚数员,府主若不点我,必是处事不公!”
为了获得出兵的名额,军士们都纷纷高呼自己的优势所在,并用言辞挤兑负责点兵募士的府主,结果河北诸州本来征兵三万的计划,各地兵簿汇总上来却多达七万之众。
当被任命为此番征师主帅的李穆来到邺城,看到相州总管李礼成所递交上来的备战情况,顿时便有些傻眼,连连摇头道:“超员实在太多了,这绝对不可!河南诸州府兵征令俱已下达,并需携粮北上,朝廷可没有额外的用度差补来驱用这些富余军士!”
“军士贪功、争先恐后,诸军府为此烦恼不已,若不作此呈报,军心都将不安。公既受使此事,亦应妥善处理!”
李礼成这段时间正为此事烦恼不已,如今总算等到李穆到来,事情交托回去,当然不肯再接手回来,匆匆辞别李穆便返回总管府中避而不见。
李穆身为武将,当然也希望能打富裕仗、投用的兵力物力越多越好,因见距离征期还有一段时间,于是便顺水推舟的将情况向朝廷进行奏报。
单单只是攻讨辽东北齐残部自然是用不了这么多的兵马,可如果目标放的更大一些,调用这么多兵力便合理了。河北军士踊跃应征,朝廷如果不加应允的话,那就需要再遣使者慰问安抚一众军府了。
当这一情况被奏报到长安的时候,李泰将奏章翻看一番,除了看到军士渴战、军心可用之外,也意识到河北府兵建设比较滞后,虽然军府规模、军士数量上来了,但是相关的资源分配还是不够周全。而府兵除了兼顾耕织,最大的收入进项自然就是军功奖酬,所以才会有如此踊跃的情况发生。
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也是有很多,其中有一个相当重要的那就是如今河北大量的乡土资源仍然掌握在世族豪强的手中。
尽管在攻灭北齐后,诸如赵郡李氏、渤海封氏等豪族都遭到了严酷的打击,但这些毕竟只是特例,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范阳卢氏以及其他世族,则因为与李唐宗族亲密的关系,比较顺利的加入到了新朝统治序列当中,他们的乡资势力也有所保留,甚至还继续扩张。
之前为了维系国中局面的稳定和休养生息,对于这一类的情况,李泰也并没有深入的去进行改革。此番派遣太子主持撤郡并州诸事,也有要打压豪右世族的意思在其中。
眼下河北军心如何已经呈现出来,可以说进行更深刻改革的客观条件已经形成,如果再不加以积极的回应,无疑会令人心怠惰消沉下来。
不过在有对外战事的时候,李泰便鲜少选择同时进行内部的调整。眼下河北诸府兵将士们的情绪显然难以通过简单的安抚便平静下来,毕竟他们是有着真正旺盛且迫切的需求。
在权衡一番之后,李泰还是决定先外后内,他也放弃在关中窝着偷懒过冬的打算,自己亲赴洛阳坐镇,而后又将先期出发的儿子李晋前往邺城监督军政。同时河北方面征师规模扩大,诸州备荒的常平仓暂支军需,从而向辽东发起规模更大的战事。这一次便不只是要剿灭北齐残齐势力,更是要将大唐兵锋一举推到辽水一线再作打算。
于是随着圣驾抵达洛阳,大唐的战争机器便又加大马力的开动起来。原本是计划五万师旅征讨残齐,如今动员兵力陡翻倍余,十余万大军汇聚幽州,然后便分别取道卢龙要塞与辽西走廊一起向燕山北麓的北齐残部围攻而去。
此时北齐残部已经整军备战大半年有余,终于等到大唐出兵的消息,也算是另一种形式的得偿所愿。可是当得知唐军此番号称足有三十万大军、兵分数道的向辽东杀来的时候,这些北齐残众顿时便又有些傻眼,甚至就连斛律光都大感惊讶:“此间不过区区几万穷师衰旅,唐主竟然举国来攻。看来亡我之心甚坚,吾辈不死,其难安寝。”
无论唐军多少人马向此杀来,如今摆在他们这些北齐残众们面前的也唯有死战到底一途。过去这些时间里,斛律光也一直在整军备战,故而将士们战意尚算坚决,并没有被敌人强大的兵力而吓得惊慌失措。
大唐方面虽然声势浩大,但是由于增加了征发用兵的规模,故而最终出兵的日期较之原本计划中要更晚了一些。
反倒是得令之后便率部横穿漠南、直攻辽西的突厥可汗摄图先一步抵达了辽西战场,并且很快便有所创建。眼见突厥大军到来,本就斗志不坚、组织涣散的契丹直接滑跪,向突厥投降归附,转头做了突厥军队的前锋。
随着突厥倒戈相向,燕山行苑北面便全无遮掩,直接暴露在了突厥军众的眼皮子底下。与此同时,取道辽西的军队在抵达营州黄龙之后,便也立即向着燕山行苑发起进攻,而这一方位却非北齐残众重点经营布防的区域,唯凭山川地势稍作阻碍。
这也并不是斛律光在备战之时出现了重大的疏忽,关键还是在于力量不足,想得到但却做不到。原本斛律光是打算联结高句丽一起布置黄龙北部防线,保持往来辽东的畅通,可是高句丽方面却犹豫不决,因见唐军迟迟没有发起进攻,便也将合作事宜一再拖延,甚至就连派往平壤迎亲的斛律武都至今都还滞留其境没有迁回。
如今大唐政令陡下、征师旋至,再想做出补救布置,无论时间还是力量上都已经来不及了。随着诸面遭受围攻,原本斛律光精心经营的燕山防线,一时间竟成了孤军深入、身陷重围。
不过斛律光也并没有因此而惊慌失措,他自知突厥之众散漫松懈、战斗力不强,而辽西绕道而来的师旅迂回折转,也不可能是唐军的主力。真正能够带来致命威胁的唐军主力,一定是会从卢龙塞一线杀出。
所以他继续留驻燕山防线,同时着令自己的弟弟斛律羡率领一部精军向北击退契丹与突厥的师旅,其余人马则固守行苑,凭着行苑近年来所修设的防事抵抗营州方面的攻势。
斛律光这里仍然指挥若定,然而后方燕山行苑中却已经是乱作一团。并不是所有人都想斛律光这么镇定自若,几十万唐军气势汹汹的攻来,周边诸方都已经直接暴露在了敌军兵锋之下,这实在是让人难以镇定。尤其是当斛律羡又率领一批军众北去迎击突厥与契丹师旅,使得行苑驻守兵力更少,也让此间人心越发的惶恐。
“至尊,唐军大举来攻,斛律兄弟却各自引师盘桓于外,丝毫不以至尊安危为计。该当何以应敌,至尊亦当自计啊!”
早就与斛律光不睦的高保宁因见麾下能够调度的人马更少,心中也是慌乱不已,连忙求见高济并作劝谏道。
高济虽然也颇为慌张,但还是强自镇定道:“领军休作此言,咸阳王忠心……”
“咸阳王纵或忠于国,但却未必忠于君。至尊入此以来,便一直被虚置行苑之中,内外诸事无一能问,俱由咸阳王兄弟所把持。其所以自晋阳引护至尊至此,无非是挟一神武血脉而号令群属。此血脉是否至尊,于其而言并无区别……”
旁边一名宦者这会儿也忍不住开口说道,然而其人话还没有说完,高济便顿足怒吼道:“阉奴住口!家国大事,岂容尔徒置喙!咸阳王国之柱臣,忠义无双,朕不信之,难道可仰你等?”
那宦者遭此训斥后忙不迭将头垂了下去,但很快却又开口说道:“所谓家国,至尊掌事几桩?此是明月之国,却非陛下之国!奴等才力虽然不及咸阳王,但今敌军将至,奴等仍然拱卫至尊身畔,斛律兄弟今又何在?”
“此是明月之国……”
高济听到这话后,神情顿时一僵,过往心中所积攒的负面情绪顿时便也翻涌上来,怔怔良久才又望着那宦者沉声说道:“你这宦者竟有几分见识,名叫什么?”
“奴名齐绍,神武之年便已在侍府中。如今国势穷困,难与敌争,但若欲延续社稷传承,也不在一城一地。唐国皇帝今虽煊赫无双,但其先祖亦曾有亡国奔远的险恶处境。欲存社稷,不在于地而在于人,至尊天生贵胄、神武嫡血,身之所在,社稷所在,哪怕远赴汪洋、寄身孤岛,亦不失一岛主之号,胜于困此待死啊!”
那宦者见高济已经被其说动,便又连忙说道。
“齐绍……好名字,好名字!不错,朕即社稷,朕之所在,社稷所在,明月系我于此,只是为了挟我驭众,我不应困其奸计之中!”
面对唐军气势汹汹的攻来,高济心中自然也是惶恐无比,只是之前理智一直告诉他斛律光是国之忠臣,只要信任其人事情总会好转,可是如今被这宦者齐绍给劝说一番,心境顿时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不打算再继续逗留于此束手待毙。
于是他当即便着令领军高保宁召集一批精卒,收拾一批财货,趁着斛律光兄弟全都在外迎敌之计,直接离开行苑,向东面逃亡而去。
突厥与契丹联军虽然声势不小,但战斗力却着实不高,加上也没想到齐军竟然还敢主动迎击,所以其前部人马便在燕山北麓遭到了斛律羡的伏击,损失数千人马之后便仓皇后撤,不敢再向前进击。
斛律羡在暂时击退北面来敌之后便又匆匆返回燕山行苑,可是当他来到行苑的时候,此间早已经是乱作一团,而齐主高济也早已经抛下了他们这些最后的北齐遗民,不知逃往何方。
面对这一情况,斛律羡一时间也是万念俱灰,良久之后才愧叹一声道:“苍天弃之,谁能兴之?齐氏之亡,概是自取!”
与此同时,齐主弃众而逃的消息也传播到了燕山防线中,斛律光在得知此事后亦久久无语,但最终还是打起精神来说道:“无论如何,终须一战!唐国总不会因我等亡国余孽复为君父所弃,便加怜悯赐活!”
事情也不出斛律光所料,唐军主力人马果然取道卢龙塞向北而来,而斛律光所布置的防线正当唐军前进的路线上面,将唐军牢牢的困阻在了燕山之中。一直到了这一刻,这位北齐名将虽然势穷运蹇,但是对于战争仍然保持着敏锐的洞察力。
但也仅只如此了,无论斛律光有着怎样的德行才力,面对大势倾颓的北齐社稷,也绝非其一力能够挽回。他所布置的防线固然给唐军行进造成了不小的麻烦,但再牢固的防线也需要有人驻守。
今时的唐军较之当年攻灭北齐之时,武装要更加精良、士气要更加旺盛,当斛律光还在山间烽堡中亲率部众奋力抵抗的时候,诸路唐军师旅已经是翻山越岭、攀高跃下,悍不畏死的蜂拥蚁附而来,那旺盛的士气使得防线的效用大打折扣。
随着诸处防线陆续告破,斛律光所精心布置的防线并没有如他所预料的那般持续太长的时间。他虽然仍是才力卓越,但却仿佛已经与唐军将士们隔了一个时代,过往的经验也已经不太凑效。而且就算是这防线坚持住了,后方齐主已经奔逃,他们坚守的意义也已经不复存在。
“可以已矣!”
眼见防线诸处告破,越来越多的唐军将士杀入近前来,斛律光抽出手中的佩刀,向左右近人说道:“某出身将门,少年恣意,中年肱骨,晚年忠烈,此生无憾了!唐主英壮,一统寰宇,某前朝余孽,自当速去,无阻盛世。尔等群徒,错从庸人,遭此绝境,我已无力搭救,各自活命去罢!”
说话这话之后,他便回刃于颈间,自刎于当场。余诸群徒,眼见斛律光自刎而亡,一时间也都悲怆惊慌,有人翻过防线弃械向唐军投降,有的则默默聚附在斛律光尸体的周围,用身躯保护着他的身体不受敌军的破坏。
斛律光的死亡并没有让唐军征战的步伐停止下来,此番剿灭北齐残部只不过是征途中一个不算太大的目标,完全收复辽西并进望辽东才是此番唐军的目标。
燕山防线被攻破、收拣斛律光的尸体之后,唐军便继续向前推进,诸路汇合围剿正欲引部北投库莫奚的斛律羡。之后唐军于此兵分两路,一路在幽州总管李和率领下进击库莫奚等曾与北齐残部勾结的东胡部族,一路则在主将李穆的率领下继续向东面进击。
弃众而逃的齐主高济最终没有陇西李氏先祖李宝那种奔远复国、维持国祚的运气,当其一行奔逃到辽水附近,便恰好遇上了自光州渡海而来的光州刺史羊鹍所部,一行人被直接收斩于辽水河畔。
高句丽方面明显也没有想到唐军推进的这么快,之前还在等着观望唐军与北齐残部在西面对峙交战,然而一个眨眼间唐军却已经推进到了他们的国门附近。虽然其都畿平壤距离辽水还很远,可是随着其在半岛上的领地被新罗、百济所侵占瓜分,辽东的领土对其国而言便也越来越重要。
因恐遭到唐军的猛烈进攻,高句丽国主高汤不敢迟疑,当即便派遣使者前往辽水河畔的唐军大营称臣乞降,随使者一同前往的,还有之前被扣押在平壤的斛律光之子斛律武都,以及斛律光那没过门的新妻子,但却并非活人,而是他们的首级。
见到这一情况,唐军方面也不由得感叹高句丽国主见风使舵之快以及其狠辣,不过高句丽如此快速的低头请降也让他们没有理由继续向辽水以东进军。而且随着时令入冬,辽东也变得苦寒起来,不便再作大规模的用兵。
于是在向朝廷请示一番之后,朝廷便暂时接受了高句丽的请降称臣,并以宇文善为平州刺史驻守辽水,其余师旅则分批撤离归国。
毕竟精神长时间的紧绷着,就连一些精力旺盛之人都有些吃不消,普通人则就更加的免不了叫苦连天。而除了精神上的压力之外,备战的过程中也有各种繁忙的事情需要操劳,这更压得普通军士们喘不过气。
如今的北齐残部并没有广袤的领土可供休养与防守,他们只是困缩在燕山北麓一隅之地,地盘既没有太大的纵深,也没有什么自然资源可供取用。外部尚可仰仗的,那就是与契丹、库莫奚等东胡部族有攻守同盟的约定,加上不久前与辽东的高句丽达成和亲,使得这些区域也得以成为北齐残众在必要时候可以进行转战的地方。
不过对于仍然梦想着能够重新返回河北的斛律光等人而言,当然是距离河北越近越好。而且他们只有将唐军阻拦在燕山以南,才能够体现出自身的实力与价值,让东胡诸部更加依仗他们与唐军进行对抗。
若是交战不利而向后方退却,他们对于东胡诸部的价值无疑就大打折扣,甚至不排除这些胡部因为畏惧唐国威势而选择出卖背刺他们。
因此燕山北麓的行苑也成了他们不可轻易丢弃的地方,一旦丢失了这里,不但剩余的势力要再次遭受重创,也会让他们陷入莫大的亡国灭种的危机中来。
故而过去这半年多的时间来,斛律光除了督促部伍勤奋操练之外,其他的大部分精力都用在了在燕山山麓当中构筑防线。不过由于如今能够动用的人力物力实在太少,所以也难以进行大范围的防线布置,基本上只是在卢龙塞北面一些山川缺口修建戍堡进行重点防守。
即便只是这样,所投入的人力物力也已经让他们有些吃不消,还是靠着斛律光威吓哄骗库莫奚等诸部协助,这才勉强将防线给布置起来。
其实在斛律光看来,他并不觉得这种单纯的防守能够扭转局面,反而觉得主动出击才能创造机会。然而当他提出这一想法的时候,却顿时遭到了上下一致的反对声。
“当下形势本就敌强我弱,敌不来攻我,尚可得于片刻喘息之机,以弱挑强、邀敌来战,实非智者之举!”
封孝琰在渤海郡沦陷之机率领族属部众跨海来投,当然也希望能够重新回到乡土,可是当听到斛律光说出主动出击的想法之后,还是忙不迭开口反对道。
斛律光听到这话后便皱眉说道:“我之与敌,世仇也!纵然我不往挑之,贼亦必来攻我。今辽东地狭民疲,物用匮乏,难经长久抗战。唐国势力却更胜往年数倍,一旦来攻,便绝不是匆匆往返,交战起来便要长久对峙。届时我方形势必然更加穷困,不如趁敌大军未至,先入其境大加掠夺,而后且战且退,逐步消磨敌之锐气。”
区区一道卢龙塞北面防线,便已经耗尽了他们所能调用的人力物力,而只凭这一道单薄的防线显然不足以牢牢的拒敌于外。一旦被唐军诸路师旅围困于此,那可供辗转腾挪的空间则就更小了,因此不如将先期战场放在已经被唐国统治多时的州郡中。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像斛律光这样富有胆略,或者说斛律光这一想法本身也有些脱离现实,甚至就连其兄弟斛律羡都有些不赞同:“阿兄欲抢先手、迎敌于外,此虽上策,但如今群下已非往年晋阳劲旅,多是丧胆之辈,并杂有河北亡户逃人。
河北地势坦阔,利于大军铺陈进退,诸众若观敌势甚雄,恐怕不复顽抗斗志,届时且战且退或会变成一触即溃。况今幽州、营州等唐国戍将亦非庸才,若是往战不克,则会先挫我锋芒,后续交战起来会更加不利啊!”
斛律羡是不希望兄长犯险深入敌境,相对于一直专注军事的斛律光,他所需要管理的事务要更加广泛,所以心里也清楚他们这些北齐残部的真实情况其实较之表面看来要更恶劣几分。
就拿那些河北逃人来说,他们或为战乱所催,或是被齐军掳掠至此,一旦重返河北看到州郡得治、民生安宁,怕是还未交战便先丧失了斗志,懊悔自己当初的选择,痛恨一直挟持他们的齐军。
齐主高济本来一直都保持着沉默,可是当看到上下群众似乎都在反对斛律光,顿时便也蠢蠢欲动起来,忍不住开口说道:“是啊,如今国势危难,皆因咸阳王等柱臣同心协力才勉强维系至今。王虽忠勇无双、不惧死战,但今群臣皆持异议,咸阳王还是应当慎重考量。王若轻出、为贼所劫,后继国事又当仰谁?”
听到众人全都不支持自己的提议,斛律光便也只得放弃这一想法,继续专心修补那燕山防线。
但长时间的紧张备战也是让将士们疲惫不堪,难免就会有一些疏忽懈怠的情况发生。斛律光向来治军甚严,如今又正当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对于此类情况自是严惩不贷,这不免又让群众叫苦不迭。
这一天,负责行苑宿卫事宜的领军将军高保宁又触犯军法,被斛律光派人执入军营准备加以刑罚。高保宁乃是齐氏疏族,久任辽西,齐主高济对其也颇为倚重,闻讯后便赶到军营去想要为高保宁说情。
“陛下千金之躯,动静有度,何以竟为乱法之徒奔走?”
听到高济表明来意,斛律光心中便有些不悦,当即便沉声说道。
高济听到这话后也有一些尴尬,便略作欠身说道:“东行以来,亲属离散,使人倍感伤怀。领军是我疏属,平素遣用效力亦颇得宜,还请咸阳王法网略宽,从轻发落。”
“此徒乱我军法,已非一遭,着实可恨。但今陛下既言,便且杖之三十,若再有犯,决不轻饶!”
听到高济这么说,斛律光也是有些心酸,略作沉吟后才又开口说道。
高济闻言后自是连连道谢,离开的时候顺便又将受刑完毕的高保宁带回别苑。虽然已经从轻发落,但三十刑杖生受下来,那高保宁也是满背创伤,难能起行,伏于车中语带不忿道:“咸阳王实在太专横跋扈,臣不恨身遭刑罚,却羞恼陛下亲至、其仍不肯宽纵退让。”
“咸阳王是国之重臣,非其护顾,朕亦难能安处于此!”
对于那些在自己面前议论斛律光是非之人,高济向来都是如此作答,此时也不例外。
高保宁听到这话后却忿念更深,哼哼说道:“咸阳王虽是忠臣,难道余者尽是奸佞?其虽忠勇,但垂危之国势凭其一意孤行怕也难挽。眼下形势本就危殆,兵寡势弱,其仍威刑吓众……”
“不要再说了,咸阳王忠国之心坚于金石,朕不疑之!”
高济见高保宁还不住口,当即便又皱眉低斥道。
且不说北齐残部内里这些不和谐的因素,大唐河北方面在接到朝廷所下达的征令之后,战争的机器便再次运行起来。去年圣驾西巡,所召集主要是山南、关陇等各地府兵将士,河北方面虽然也有从驾,但数量并不算多。
如今整个河北大地上大小军府近百座,在籍府兵将士更是有多达十数万众。这其中大部分都是平定河北之后陆续增编而来,错过了攻灭北齐这一大分润战功的机会,因此许多府兵军士仅仅只享有基本的均田,额外的功勋赏赐则就不多。
去年分发到河北的征兵数量有限,加上许多府兵还对远赴西域心存畏惧迟疑,故而征发氛围尚算平静。但是到了今年又有战斗任务下达,河北诸多军府顿时沸腾了,府中挤满了请求出征的军士,都盼望着能够通过军功来换取更大的赏赐。
“某本贼齐华人戍边勇士,辽东边情也很熟悉,还曾手刃库莫奚数员,府主若不点我,必是处事不公!”
为了获得出兵的名额,军士们都纷纷高呼自己的优势所在,并用言辞挤兑负责点兵募士的府主,结果河北诸州本来征兵三万的计划,各地兵簿汇总上来却多达七万之众。
当被任命为此番征师主帅的李穆来到邺城,看到相州总管李礼成所递交上来的备战情况,顿时便有些傻眼,连连摇头道:“超员实在太多了,这绝对不可!河南诸州府兵征令俱已下达,并需携粮北上,朝廷可没有额外的用度差补来驱用这些富余军士!”
“军士贪功、争先恐后,诸军府为此烦恼不已,若不作此呈报,军心都将不安。公既受使此事,亦应妥善处理!”
李礼成这段时间正为此事烦恼不已,如今总算等到李穆到来,事情交托回去,当然不肯再接手回来,匆匆辞别李穆便返回总管府中避而不见。
李穆身为武将,当然也希望能打富裕仗、投用的兵力物力越多越好,因见距离征期还有一段时间,于是便顺水推舟的将情况向朝廷进行奏报。
单单只是攻讨辽东北齐残部自然是用不了这么多的兵马,可如果目标放的更大一些,调用这么多兵力便合理了。河北军士踊跃应征,朝廷如果不加应允的话,那就需要再遣使者慰问安抚一众军府了。
当这一情况被奏报到长安的时候,李泰将奏章翻看一番,除了看到军士渴战、军心可用之外,也意识到河北府兵建设比较滞后,虽然军府规模、军士数量上来了,但是相关的资源分配还是不够周全。而府兵除了兼顾耕织,最大的收入进项自然就是军功奖酬,所以才会有如此踊跃的情况发生。
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也是有很多,其中有一个相当重要的那就是如今河北大量的乡土资源仍然掌握在世族豪强的手中。
尽管在攻灭北齐后,诸如赵郡李氏、渤海封氏等豪族都遭到了严酷的打击,但这些毕竟只是特例,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范阳卢氏以及其他世族,则因为与李唐宗族亲密的关系,比较顺利的加入到了新朝统治序列当中,他们的乡资势力也有所保留,甚至还继续扩张。
之前为了维系国中局面的稳定和休养生息,对于这一类的情况,李泰也并没有深入的去进行改革。此番派遣太子主持撤郡并州诸事,也有要打压豪右世族的意思在其中。
眼下河北军心如何已经呈现出来,可以说进行更深刻改革的客观条件已经形成,如果再不加以积极的回应,无疑会令人心怠惰消沉下来。
不过在有对外战事的时候,李泰便鲜少选择同时进行内部的调整。眼下河北诸府兵将士们的情绪显然难以通过简单的安抚便平静下来,毕竟他们是有着真正旺盛且迫切的需求。
在权衡一番之后,李泰还是决定先外后内,他也放弃在关中窝着偷懒过冬的打算,自己亲赴洛阳坐镇,而后又将先期出发的儿子李晋前往邺城监督军政。同时河北方面征师规模扩大,诸州备荒的常平仓暂支军需,从而向辽东发起规模更大的战事。这一次便不只是要剿灭北齐残齐势力,更是要将大唐兵锋一举推到辽水一线再作打算。
于是随着圣驾抵达洛阳,大唐的战争机器便又加大马力的开动起来。原本是计划五万师旅征讨残齐,如今动员兵力陡翻倍余,十余万大军汇聚幽州,然后便分别取道卢龙要塞与辽西走廊一起向燕山北麓的北齐残部围攻而去。
此时北齐残部已经整军备战大半年有余,终于等到大唐出兵的消息,也算是另一种形式的得偿所愿。可是当得知唐军此番号称足有三十万大军、兵分数道的向辽东杀来的时候,这些北齐残众顿时便又有些傻眼,甚至就连斛律光都大感惊讶:“此间不过区区几万穷师衰旅,唐主竟然举国来攻。看来亡我之心甚坚,吾辈不死,其难安寝。”
无论唐军多少人马向此杀来,如今摆在他们这些北齐残众们面前的也唯有死战到底一途。过去这些时间里,斛律光也一直在整军备战,故而将士们战意尚算坚决,并没有被敌人强大的兵力而吓得惊慌失措。
大唐方面虽然声势浩大,但是由于增加了征发用兵的规模,故而最终出兵的日期较之原本计划中要更晚了一些。
反倒是得令之后便率部横穿漠南、直攻辽西的突厥可汗摄图先一步抵达了辽西战场,并且很快便有所创建。眼见突厥大军到来,本就斗志不坚、组织涣散的契丹直接滑跪,向突厥投降归附,转头做了突厥军队的前锋。
随着突厥倒戈相向,燕山行苑北面便全无遮掩,直接暴露在了突厥军众的眼皮子底下。与此同时,取道辽西的军队在抵达营州黄龙之后,便也立即向着燕山行苑发起进攻,而这一方位却非北齐残众重点经营布防的区域,唯凭山川地势稍作阻碍。
这也并不是斛律光在备战之时出现了重大的疏忽,关键还是在于力量不足,想得到但却做不到。原本斛律光是打算联结高句丽一起布置黄龙北部防线,保持往来辽东的畅通,可是高句丽方面却犹豫不决,因见唐军迟迟没有发起进攻,便也将合作事宜一再拖延,甚至就连派往平壤迎亲的斛律武都至今都还滞留其境没有迁回。
如今大唐政令陡下、征师旋至,再想做出补救布置,无论时间还是力量上都已经来不及了。随着诸面遭受围攻,原本斛律光精心经营的燕山防线,一时间竟成了孤军深入、身陷重围。
不过斛律光也并没有因此而惊慌失措,他自知突厥之众散漫松懈、战斗力不强,而辽西绕道而来的师旅迂回折转,也不可能是唐军的主力。真正能够带来致命威胁的唐军主力,一定是会从卢龙塞一线杀出。
所以他继续留驻燕山防线,同时着令自己的弟弟斛律羡率领一部精军向北击退契丹与突厥的师旅,其余人马则固守行苑,凭着行苑近年来所修设的防事抵抗营州方面的攻势。
斛律光这里仍然指挥若定,然而后方燕山行苑中却已经是乱作一团。并不是所有人都想斛律光这么镇定自若,几十万唐军气势汹汹的攻来,周边诸方都已经直接暴露在了敌军兵锋之下,这实在是让人难以镇定。尤其是当斛律羡又率领一批军众北去迎击突厥与契丹师旅,使得行苑驻守兵力更少,也让此间人心越发的惶恐。
“至尊,唐军大举来攻,斛律兄弟却各自引师盘桓于外,丝毫不以至尊安危为计。该当何以应敌,至尊亦当自计啊!”
早就与斛律光不睦的高保宁因见麾下能够调度的人马更少,心中也是慌乱不已,连忙求见高济并作劝谏道。
高济虽然也颇为慌张,但还是强自镇定道:“领军休作此言,咸阳王忠心……”
“咸阳王纵或忠于国,但却未必忠于君。至尊入此以来,便一直被虚置行苑之中,内外诸事无一能问,俱由咸阳王兄弟所把持。其所以自晋阳引护至尊至此,无非是挟一神武血脉而号令群属。此血脉是否至尊,于其而言并无区别……”
旁边一名宦者这会儿也忍不住开口说道,然而其人话还没有说完,高济便顿足怒吼道:“阉奴住口!家国大事,岂容尔徒置喙!咸阳王国之柱臣,忠义无双,朕不信之,难道可仰你等?”
那宦者遭此训斥后忙不迭将头垂了下去,但很快却又开口说道:“所谓家国,至尊掌事几桩?此是明月之国,却非陛下之国!奴等才力虽然不及咸阳王,但今敌军将至,奴等仍然拱卫至尊身畔,斛律兄弟今又何在?”
“此是明月之国……”
高济听到这话后,神情顿时一僵,过往心中所积攒的负面情绪顿时便也翻涌上来,怔怔良久才又望着那宦者沉声说道:“你这宦者竟有几分见识,名叫什么?”
“奴名齐绍,神武之年便已在侍府中。如今国势穷困,难与敌争,但若欲延续社稷传承,也不在一城一地。唐国皇帝今虽煊赫无双,但其先祖亦曾有亡国奔远的险恶处境。欲存社稷,不在于地而在于人,至尊天生贵胄、神武嫡血,身之所在,社稷所在,哪怕远赴汪洋、寄身孤岛,亦不失一岛主之号,胜于困此待死啊!”
那宦者见高济已经被其说动,便又连忙说道。
“齐绍……好名字,好名字!不错,朕即社稷,朕之所在,社稷所在,明月系我于此,只是为了挟我驭众,我不应困其奸计之中!”
面对唐军气势汹汹的攻来,高济心中自然也是惶恐无比,只是之前理智一直告诉他斛律光是国之忠臣,只要信任其人事情总会好转,可是如今被这宦者齐绍给劝说一番,心境顿时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不打算再继续逗留于此束手待毙。
于是他当即便着令领军高保宁召集一批精卒,收拾一批财货,趁着斛律光兄弟全都在外迎敌之计,直接离开行苑,向东面逃亡而去。
突厥与契丹联军虽然声势不小,但战斗力却着实不高,加上也没想到齐军竟然还敢主动迎击,所以其前部人马便在燕山北麓遭到了斛律羡的伏击,损失数千人马之后便仓皇后撤,不敢再向前进击。
斛律羡在暂时击退北面来敌之后便又匆匆返回燕山行苑,可是当他来到行苑的时候,此间早已经是乱作一团,而齐主高济也早已经抛下了他们这些最后的北齐遗民,不知逃往何方。
面对这一情况,斛律羡一时间也是万念俱灰,良久之后才愧叹一声道:“苍天弃之,谁能兴之?齐氏之亡,概是自取!”
与此同时,齐主弃众而逃的消息也传播到了燕山防线中,斛律光在得知此事后亦久久无语,但最终还是打起精神来说道:“无论如何,终须一战!唐国总不会因我等亡国余孽复为君父所弃,便加怜悯赐活!”
事情也不出斛律光所料,唐军主力人马果然取道卢龙塞向北而来,而斛律光所布置的防线正当唐军前进的路线上面,将唐军牢牢的困阻在了燕山之中。一直到了这一刻,这位北齐名将虽然势穷运蹇,但是对于战争仍然保持着敏锐的洞察力。
但也仅只如此了,无论斛律光有着怎样的德行才力,面对大势倾颓的北齐社稷,也绝非其一力能够挽回。他所布置的防线固然给唐军行进造成了不小的麻烦,但再牢固的防线也需要有人驻守。
今时的唐军较之当年攻灭北齐之时,武装要更加精良、士气要更加旺盛,当斛律光还在山间烽堡中亲率部众奋力抵抗的时候,诸路唐军师旅已经是翻山越岭、攀高跃下,悍不畏死的蜂拥蚁附而来,那旺盛的士气使得防线的效用大打折扣。
随着诸处防线陆续告破,斛律光所精心布置的防线并没有如他所预料的那般持续太长的时间。他虽然仍是才力卓越,但却仿佛已经与唐军将士们隔了一个时代,过往的经验也已经不太凑效。而且就算是这防线坚持住了,后方齐主已经奔逃,他们坚守的意义也已经不复存在。
“可以已矣!”
眼见防线诸处告破,越来越多的唐军将士杀入近前来,斛律光抽出手中的佩刀,向左右近人说道:“某出身将门,少年恣意,中年肱骨,晚年忠烈,此生无憾了!唐主英壮,一统寰宇,某前朝余孽,自当速去,无阻盛世。尔等群徒,错从庸人,遭此绝境,我已无力搭救,各自活命去罢!”
说话这话之后,他便回刃于颈间,自刎于当场。余诸群徒,眼见斛律光自刎而亡,一时间也都悲怆惊慌,有人翻过防线弃械向唐军投降,有的则默默聚附在斛律光尸体的周围,用身躯保护着他的身体不受敌军的破坏。
斛律光的死亡并没有让唐军征战的步伐停止下来,此番剿灭北齐残部只不过是征途中一个不算太大的目标,完全收复辽西并进望辽东才是此番唐军的目标。
燕山防线被攻破、收拣斛律光的尸体之后,唐军便继续向前推进,诸路汇合围剿正欲引部北投库莫奚的斛律羡。之后唐军于此兵分两路,一路在幽州总管李和率领下进击库莫奚等曾与北齐残部勾结的东胡部族,一路则在主将李穆的率领下继续向东面进击。
弃众而逃的齐主高济最终没有陇西李氏先祖李宝那种奔远复国、维持国祚的运气,当其一行奔逃到辽水附近,便恰好遇上了自光州渡海而来的光州刺史羊鹍所部,一行人被直接收斩于辽水河畔。
高句丽方面明显也没有想到唐军推进的这么快,之前还在等着观望唐军与北齐残部在西面对峙交战,然而一个眨眼间唐军却已经推进到了他们的国门附近。虽然其都畿平壤距离辽水还很远,可是随着其在半岛上的领地被新罗、百济所侵占瓜分,辽东的领土对其国而言便也越来越重要。
因恐遭到唐军的猛烈进攻,高句丽国主高汤不敢迟疑,当即便派遣使者前往辽水河畔的唐军大营称臣乞降,随使者一同前往的,还有之前被扣押在平壤的斛律光之子斛律武都,以及斛律光那没过门的新妻子,但却并非活人,而是他们的首级。
见到这一情况,唐军方面也不由得感叹高句丽国主见风使舵之快以及其狠辣,不过高句丽如此快速的低头请降也让他们没有理由继续向辽水以东进军。而且随着时令入冬,辽东也变得苦寒起来,不便再作大规模的用兵。
于是在向朝廷请示一番之后,朝廷便暂时接受了高句丽的请降称臣,并以宇文善为平州刺史驻守辽水,其余师旅则分批撤离归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