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二兴加入文工团后的职责,或者说交换条件,其实也简单.

  无非是他今后的每一次有作品发行,是一定要带上单位名称的。

  比如今年的春晚,表演前的身份介绍,就会把铁路文工团的名字显示出来。

  其他的倒没什么具体要求,毕竟他现在还小,主业还是以学业为主。

  与之相对应的,是每个月28.5的月工资,这点钱现在的二兴已经看不上了。

  因为随着向阳自行车厂的销售额在逐年提升,他的年底分红也在明显提升。

  拿刚过去的去年来说,他到手的提成已经超过了千元,据说今年由于跟申城、燕京、羊城三地的合作厂家陆续正式投产,有望突破两千。

  当然这些钱他可不是白拿,每一年至少推出三个新车型,才能在改革开放初期,新旧体制交替和摩擦产生的阻力、局限性之下,让这种股份制继续得以施行。

  所以,他若没有明显的贡献,想保住股份的难度会大大提升。

  综合这个数字,一个月28.5的工资,他当然看不到眼里去了,这笔钱内心也悄悄地做了打算。

  实际上,也别小看了这点钱,八十年代的演员只是一份职业而已,仅仅是社会分工不同。

  即便是那些小有名气的演员,虽然身上带有明星的光环,可本身的工资并不高,根据工龄长短和贡献大小,与普通工人是差不多的。

  例如当下最红的女演员刘小青,哪怕已经成为了全国闻名的电影明星,每个月的工资,最多也就50块钱左右。

  而且那时拍戏是没有片酬的,演出补贴也就每天几毛钱。

  因而,一个电影明星,与一个普通工人的薪酬,是相差无几的,甚至在穿衣打扮上也与普通老百姓没有多大差别。

  很快来到了二七剧场,外面已经排满了自行车,可容纳1200多人的文工团专属剧场外,还有更多人在纷纷赶往。

  二兴乘坐着李洪军开着的那辆212吉普车抵达时,即使在当时的燕京也算是相当引人注目了,何况看车牌号还属于文工团所有。

  他们在看到车上下来一个小孩,眼神都多少带着点惊讶。

  不过随后董娟的出现,那些惊讶也转为了释然。

  董娟在这里可是很出名的,不仅是因为是现任团长的女儿,她本身的歌手身份也小有知名度,算是团里的一线演员了。

  尤其听说今年会参加首届春晚,无疑会给她今后的表演生涯带来巨大的提升,将来成为全国著名歌手也很有可能。

  只是随后董娟牵起来了二兴的手,让人们心里的惊讶再度泛生,都在纷纷猜测那个小孩的来历。

  二兴尽管个头足够高,可长相依旧稚嫩,所以细细联想一下,他的身份还是能很快猜测出来的。

  于是人群里马上有几个人走了出来,迎向了几人。

  其中就有曾送给二兴一架儿童手风琴的侯绍杰,身边是妻子曲莹莹。

  两人79年就结婚了,如今孩子都快三岁了。

  “有六七年没见了吧?”侯绍杰此时的语气,也充满着舞台上的滑稽活泼的特点,“二兴,当年见到你的时候才这么点儿个头。好家伙,几年不见,窜了这么老些!”

  他的动作也是手舞足蹈的,双手还比画着二兴之前的个头。

  二兴对此人充满了尊重,不仅深深鞠了一躬,语气里也满是敬仰:“我四岁的时候有幸见过侯老师一面,您现在倒是一点不见老,反而更显年轻了,这一身西装也极为适合您!”

  那个年头,一身西装革履就相当显眼了,尤其在仍处于一片朴素的蓝灰色映衬之下,这身装束更是格外的与众不同。

  侯绍杰苦笑:“其实今天我也是第一次穿,前天刚做好的,团里领导认为既然春晚上要穿它表演,就让我们今天也穿上,提前适应一下,也顺便检验一下观众们的反应!”

  已为人母的曲莹莹,倒是跟二兴之前的影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至少看上去能感觉到已婚女人的成熟。

  她一边笑着挽起董娟,一边在揭丈夫的老底:“昨晚上就不嫌累地一遍遍试穿,今天早上更是五点多就爬起来了,对着镜子捯饬了一个多钟头!”

  侯绍杰讪笑:“主要是脖子勒得慌,之前穿大褂和中山装虽然风纪扣也得系上,但跟脖子上勒一根裤腰带的感觉绝对不一样啊!”

  董娟险些笑岔了气:“裤腰带?绍杰,我看你甭管名气多大也是个土气的命,起码把领带说成裤腰带,你是头一个吧!”

  “你们还真别笑话我,直到昨天拿到衣服的老石是种什么精神状态?听他老婆说连路都不会走了,笑起来的表情就甭提多难看了,里外都透着尴尬!”

  老石的全名叫做石传智,跟侯绍杰是合作多年的搭档,早在1965年刚进入文工团后就开始合作了。

  那时,他们一个16,一个17,如今已经有十八年的深厚友情了。

  这对搭档都是嘴皮子利索,脑筋转得快的天生的相声苗子,在文工团里没有几年便如鱼得水,相声技艺日益精进,很快就成为了团里的佼佼者。

  此时,侯绍杰拉过来身后的一位年近三十男子,居然是专门给二兴介绍的:“这是我在团里的一个小兄弟孟卫国,部队退役后在团里专职是手风琴演奏,送你的那个小手风琴,就来自他的手!”

  二兴内心吃了一惊,前世这个名字不仅他很熟悉,大多数的国人只要对电视稍微有点兴趣的人都会知道,这个人就是每天晚上7点准时响起的《联播新闻》片头曲的曲作者。

  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六秒,却是陪伴千家万户走过了整整30多年的,国人最为熟悉的旋律之一。

  除此之外,他帮央台的很多著名栏目创作了主题曲或片头曲,在90年创作的一首《同一首歌》,更是传唱恐怖的广泛,几乎各种大小型公众场合都能听到这首歌的旋律。

  孟卫国抢步上前,一点也没有因为二兴的年纪而稍有随意:“你创作的几首歌我都听过了,尤其是最近的那首《光阴的故事》,乍听之下,更是惊为天人!早就听说了你跟娟姐的关系,一直想当面讨教呢,可惜总没有机会!”

  “可别这么说,我听了心里头直发慌!孟叔,您也听过了那首歌?出现才三天的时间,您是怎么听到的?”

  “我打小就在中央音乐学院附近长大,当年就读的铁一中就在学院所在的鲍家街。你排练这首歌的场合,就有很多我认识的老熟人,他们把曲子带回来给我听了,当时就听得我哭得稀里哗啦!而且我被震惊到了,头一回这么深刻地意识到,原来流行音乐还可以这么写!”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最牛重生,人生回档在牙牙学语,最牛重生,人生回档在牙牙学语最新章节,最牛重生,人生回档在牙牙学语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