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枭雄 331,统一思想

小说:最后的枭雄 作者:老格理 更新时间:2024-08-06 06:00:22 源网站:顶点小说
  光绪十四年,xiàn zhèng思想的火花在繁花似锦的江南开始闪烁,在康有为、谭嗣同等热血青年中点燃了立宪救国的激情,也慢慢地开始影响社会。义勇公在复旦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虽然没有公开发表,但在有心人的眼里这不啻是一个信号!

  江宁城外钟山脚下政务院的办公室里,匡济民背着两手在室内慢慢踱步,熏香炉里若有若无地飘荡着上好沉香的气味…

  玄武湖畔那片红墙黛瓦的院落里,在阴森森的办公室里,身材干瘦的陈长风也在屋里来回踱步,指间的雪茄烟烟灰老长却没有弹去…

  与此同时,在玄武湖的另一头郁郁葱葱的竹林掩映下的院子里,一个和陈长风同样干瘦的中年男人也在自家小花园的鹅卵石路上徘徊。时年五十四岁的沈思德不仅是义勇军高级领导中唯一和陈长风并驾齐驱的“瘦长条”,而且因为人长得老相,黑瘦得和常年耕作的老农几乎没有什么外观上的区别---唯一的区别就是鼻梁上的金丝眼镜让人明白这位貌似老农的男人绝对不是等闲之辈。

  作为青云谱旭营时代就追随义勇公的老同志之一,沈思德在义勇军中的资历也是元老级的了。他很满意自己现在的地位---不仅是铁血会组织部长,更是铁血会中常委的三名副书记之一,在义勇军的领导层里排名第四,可谓权势显赫!

  不仅手握义勇军中高级干部的人事任免大权,也负责铁血会日常工作,直接管理全国各地的铁血会工作。而且手里还掌握着一支准军事组织---拥有数十万狂热成员且还在不断壮大的战斗队!

  现在的他不仅在义勇军里位高权重,就是在外人眼里也是炙手可热。早几年朝廷就赏了二品堂官卿衔,另授河道总督,三等子爵等等一堆头衔---可在他眼里这些都是不值钱的垃圾---有什么比在义勇军里掌权更重要呢?

  然而沈思德并没有因为身处高位而忘乎所以,他很清楚自己不过是秀才出身,在大清国成千上万的读书人里籍籍无名。能够被义勇公赏识而倚为心腹委以重任,不是因为象匡济民那样政治能力强而且是发小情深;也不是如方世平等人以身家性命赞助义勇公而博得信任;更不是和赵向东、牛大勇等军方大佬一样和大帅浴血沙场打出来的交情---沈思德和陈长风等大多数义勇军官员一样靠着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工作得到了李旭的信任!这让沈思德常有如履薄冰的感觉,生怕自己跟不上大帅的脚步而“掉队”---眼红他的位子的大有人在!

  所以沈思德时刻提醒自己要夹起尾巴做人,做人低调,做事也低调---报纸上从来都看不到他的照片。逢年过节不少人登门拜访,但他除了铁血会的同志一概不见---对那些朝廷督抚藩台臬台更是敬而远之!他明白自己是跟着义勇公吃饭的,又是铁血会领导,离朝廷越远越安全。

  在保持低调的同时,沈思德对自己的工作要求却越来越高。也许是因为早年在旭营政治处工作养成的习惯,他总是对很多工作亲力亲为,以致他的副手和秘书私下里嘀咕部长大人是不是嫌弃他们啊!

  后来匡济民开玩笑地说:“思德啊,你是部长,是常委副书记,怎么连文件归档分类的事情都要管呢?你不怕累死啊?你们组织部的副部长、主任、秘书都是白吃饭的?”

  老领导善意的批评令沈思德反省,他猛然意识到自己管的太琐碎了反而容易忽视更重要的事情---比如这次义勇公在复旦大学的讲话就大有深意啊!

  联系到年初以来报纸上轰轰烈烈的介绍西方情况的热潮,沈思德下意识地揣测着大帅的意图。以他在义勇军工作了半辈子的经验和对义勇公的了解,难道胸有山川的义勇公又出人意料地布了一局棋?如果真是大帅有意布局以图未来,那么身为铁血会领导的自己要在这局棋里扮演什么呢?

  沈思德不是一个坐等结果的人,也不是袖手旁观者---他必须想方设法摸准义勇公的意图并积极主动参与方能显示出他对义勇公的忠诚和在义勇军里的价值。如果是被动等待或者参与,那么迟早就会被渐渐排挤出核心领导集团被慢慢的边缘化乃至彻底被人遗忘---沈思德永远都不会忘记当年在青云谱投军时匡济民对他的告诫---义勇公喜欢主动!

  秘书报告---中办mi shu cháng、侍从室主任罗文才和宣传部长范横溪已经应邀到了,沈思德连忙吩咐在花园摆茶并亲自前往前院迎接。

  三人很快在花园凉亭中落座,范横溪夸奖道:“这园子不错,小桥流水,极富韵味。”

  沈思德呵呵一笑,说:“还是你老范有眼光啊,我那黄脸婆老说要拆了这亭子种菜呢!”

  三人谈笑一阵,气氛融洽---都是同期加入义勇军又同为江西老乡,也都身居高位。虽然沈思德职务最大,但今年五十九岁的范横溪是有名的临川才子也是中常委成员,主管义勇军的宣传部门,和沈思德当年同在旭营政治处工作。罗文才虽然刚满五十,是三人中年龄最小但却是“大内总管”,向来受人高看---沈思德在他们面前从来不摆官架子!

  喝了几杯极品毛尖,沈思德笑道:“老范,报纸上热衷介绍西方情况的事,为什么啊?旭报、新报也跟着热闹,总得有个说法吧!”

  范横溪不胖不瘦,风度翩翩如中年美男,根本看不出已然年近六旬!他放下茶杯,笑道:“思德部长,你这可是考我啊!那天在大帅办公室,大帅指着申报的专栏问我看过吗?我说看了正琢磨味道呢!大帅就笑,把报纸给我让回去想想。我一看报纸上有大帅的批字---国人开眼,未尝不可!”

  沈思德嗯了一声,暗道原来如此!遂转眼望向罗文才,笑道:“文才老弟,你在大帅身边,想必清楚来龙去脉啊!”

  罗文才含蓄地一笑,说道:“两位部长大人认为大帅的南巡讲话如何?”

  沈范两人对视一眼,范横溪说道:“南巡讲话说明大帅对当前社会情形不满,希望有所改观…莫非要师夷长技?”

  沈思德沉吟片刻,说道:“恐怕是要借鉴洋人其他的东西吧…”

  “年后大帅在常委会上谈到国家不振社会萎靡,病根就是朝廷无能!王韬先生也曾经提到先破后立的问题。”罗文才平静地说道。“大帅虽然主张国家稳定但并非稳而不变---我以为大帅的意思是在保持国家稳定的同时积极寻求国家的变革---也就是维新变法!”

  范横溪若有所思,慢慢说道:“维新变法就意味着朝廷体制要有所变化,否则也就不需要维新变法了---就象东瀛日本明治维新一样!”

  沈思德默默起身,慢慢踱步。他已经隐约明白了义勇公的意思,就是用一种非暴力的和平方式来改变大清国的权利结构以争取国家的振兴!而要改变目前的统治架构就需要一个合理的方式来取而代之---这就是xiàn zhèng!

  作为高级领导,沈思德也研究过西方的包括君主立宪制在内的各种政治体制,认为各有优劣。但无论哪种政体都离不开立宪要求---而这恰恰是大清国没有的东西---大帅英明啊!

  突然,他的脑海中闪过一个晴天霹雳---如果一个国家的改变需要一种思想引导,那么一个组织呢?一个严密的组织不是更需要一个思想来保证统一吗?铁血会虽然有宗旨有目标但现在却缺乏一个系统的完整的合理的思想来引导人们,特别是目前铁血会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成员数百万的庞大组织就更急需一个思想来统一人们的意识。否则,一旦社会上各种思潮泛滥,铁血会难免思想混乱动摇意志!

  想到这里,沈思德倏地转身,目光坚定地沉声说道:“大帅深谋远虑实非我等所及!铁血会作为义勇军的核心骨干组织更要坚定立场坚定信念坚定意志!我建议要在铁血会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宣传贯彻五个一,即一个领袖、一个思想、一个目标、一个原则、一个组织!”

  范横溪眼睛一亮,拍手笑道:“果然是高!就围绕这五个一抓宣传、抓教育,让广大会员统一思想!”

  罗文才点点头,笑道:“可以出几本书作为教材下发全体会员。多年来我一直想将大帅的真知灼见整理汇编…就叫领袖语录吧!”

  “还可以出一本书把大帅护国安民的事迹告诉全体会员和老百姓,宣传大帅忧国忧民奋斗不息的精神!”范横溪一拍大腿,兴奋地说道:“嗯,书名一定要响亮,令人过目不忘---嗯,就叫我的奋斗!”

  三人抚掌大笑,都是心领神会---铁血会不仅是义勇公一手缔造的政治团体,也是大家安身立命建功立业的平台,捧起了大帅也就保住了大家的饭碗啊!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最后的枭雄,最后的枭雄最新章节,最后的枭雄 顶点小说!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