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太师终于回京,但因路上染了风寒,需要静养。
皇后听说了很是着急,忙命吴院判亲自到太师府上去诊脉。
又命于禄带了宫中的补品点心过去。
于禄天黑了才回宫,向皇后禀告道:“皇后娘娘勿忧心,太师只是轻微染了风寒并不打紧的,也是路途奔波想要歇一歇。
赵王的事太师已于路上尽知了,明日让国舅爷进宫来同娘娘您商量。”
皇后听了心下稍安。
第二日,皇后的哥哥董司承进宫来。
皇后先是问起董太师的病情,又问这一路上的情形。
到最后才说起应桐闯祸的事。
董司承说:“昨日妹妹到家里去哭闹了一场,父亲已然训斥了她,说她任性急躁,坏了大事。”
“也是我大意了,先前她当着我的面也隐约提起楚王那头。每次我都以正言压之,以为会没事的。谁想他们背地里竟然已经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皇后感叹道,“可不管怎么说,事情已经出了,只能想法子平衡。”
说着就把温鸣谦对自己讲的计策说了,问董司承:“不知这么行可使得?”
董司承听了就说:“娘娘聪慧,这倒与父亲想的所差无几,只要根基不毁,楚王等人不足为惧。”
皇后听了松了口气说:“既然这样,随后也该试探试探分野王的心意,看他是否还愿意与应桐结亲。只是端敏与我水火不相容,如今她又曲意逢迎契思和,我不好直接问她。”
董司承便说:“不如请长公主代为问一问,她和端敏公主总是能说得上话的。”
皇后却说:“偏偏长公主昨日已经离宫了,也罢,我再寻别人吧!”
又说了会儿话,董司承道:“父亲说了待他病稍愈,那时应柏也应该迁出宫去了,他会亲自上门探视的。楚王和楚王妃不管怎样也会给他老人家面子,后面的事情各自让步,也就是了。”
董司承离开后,皇后把于禄叫到身边,问他:“你说谁去替本宫探探端敏公主的口风呢?”
于禄挠了挠头说:“这么大的事,奴才可不敢乱说。”
皇后没好气的看了他一眼,于禄缩了缩脖子道:“奴才没用,求娘娘息怒。”
于禄的师父冯江原本是皇后宫里的总管太监,可惜与前年病死了。
这个冯江样样都好,大小事情均用不着皇后自己操心。他死了之后,皇后念旧情,便让他的徒弟于禄顶上来。
这于禄照他师父自然是不及的,却还有一样忠心。
于禄陪着小心向皇后说道:“娘娘这半日和国舅爷说话,想必有些劳神了。不如在午饭前眯上一会儿。”
皇后想了想说道:“你到后头去看御膳房给陛下都准备了什么午膳?再把鸣谦唤进来。”
温鸣谦进来先是请了安,皇后说道:“你来给本宫按一按,我只觉得这后脖颈发僵似的。”
皇后已经四十几岁了,如今又整日的操心睡不好,身上难免常常乏累。
温鸣谦答应着,洗了手焚起香来。
皇后闭着眼睛说道:“前日你说的话竟与太师的打算不谋而合。”
温鸣谦道:“太师竟也这么认为?那奴婢还真是歪打正着了。”
“如今长公主不在宫中,该由谁向端敏试探口风呢?”皇后幽幽道,“你倒是说说看。”
温鸣谦沉默了一会儿,说道:“不如请惠妃娘娘去问问?”
皇后听了摇头:“惠妃不成,端敏和她说不上两句话的。”
温鸣谦又思存了片刻说道:“奴婢倒是想到一个人,不知道合不合适。”
皇后问她是谁。
温鸣谦道:“云嫔娘娘可使得?奴婢常见她和端敏公主在一处,想必是能谈得来的。”
皇后沉吟:“云嫔……她倒是与端敏关系不错。”
温鸣谦进一步道:“奴婢也瞧出来了端敏公主性情专任,若不是与她投缘的人她是不肯听的。您若是把云嫔娘娘请过来当面说一说,想来她必然不会驳您的。
奴婢笨想着,若是娘娘再许些好处,想必她也会更乐意为娘娘办事的。”
皇后心里清楚,云嫔很怕自己,这么多年她一直深居简出,就是怕惹得自己不快。
而端敏一回宫就把她领了出来,但端敏总会有回草原的时候,到时候她又得活的像只避猫鼠了。
于是就说:“这主意还算可行,回头我跟她说说。”
又感叹道:“唉,本宫如今也是身不由己,心有余力不足。人人都有烦难,最后又把烦难都堆到我的面前,由我去处置。又有谁是真心心疼我的呢?”
“娘娘是天生的凤命,承担得自然多。”温鸣谦一面给皇后按摩一面说,“奴婢从旁瞧着都觉得您实在辛苦,想要为您分忧,只可惜才能有限。”
“你已经很好了,自从你入宫为我减了不少烦恼。”皇后说,“先前本宫身边总有那么几个人,能帮着出谋划策。可近几年老的老死的死,剩在身边的竟都只是些只有忠心没有能为的。”
“身为奴才顶顶要紧的就是忠心,否则有能为又怎样?”温鸣谦说到这里欲言又止。
皇后察觉到了:“你有什么话只管说吧!”
温鸣谦道:“奴婢是想到了一件事,可又怕造次。”
皇后说:“你也太小心了些,只管说就是。你也知道我如今一想事就头痛,你是替我分忧,便是说的不对,本宫也不会怪你的。”
温鸣谦听了方才说道:“奴婢是想着楚王世子宫里那几个病死的宫人,他们生病最初是太医院的苏太医给瞧的。那时他不知轻重,说是中毒。如今他被关了起来,又定不好如何发落。倒不如叫他改口,免得以后再有什么事。”
“这个苏青云实在有些不知轻重,依着本宫的意思,应该把他革职流放才是。”皇后并不是心慈手软的人。
“娘娘说的没错,但奴婢想着若是饶恕了他这一回,他必然会感恩戴德,亦可以戴罪立功呢。”温鸣谦把声音放得稍低。
皇后听说了很是着急,忙命吴院判亲自到太师府上去诊脉。
又命于禄带了宫中的补品点心过去。
于禄天黑了才回宫,向皇后禀告道:“皇后娘娘勿忧心,太师只是轻微染了风寒并不打紧的,也是路途奔波想要歇一歇。
赵王的事太师已于路上尽知了,明日让国舅爷进宫来同娘娘您商量。”
皇后听了心下稍安。
第二日,皇后的哥哥董司承进宫来。
皇后先是问起董太师的病情,又问这一路上的情形。
到最后才说起应桐闯祸的事。
董司承说:“昨日妹妹到家里去哭闹了一场,父亲已然训斥了她,说她任性急躁,坏了大事。”
“也是我大意了,先前她当着我的面也隐约提起楚王那头。每次我都以正言压之,以为会没事的。谁想他们背地里竟然已经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皇后感叹道,“可不管怎么说,事情已经出了,只能想法子平衡。”
说着就把温鸣谦对自己讲的计策说了,问董司承:“不知这么行可使得?”
董司承听了就说:“娘娘聪慧,这倒与父亲想的所差无几,只要根基不毁,楚王等人不足为惧。”
皇后听了松了口气说:“既然这样,随后也该试探试探分野王的心意,看他是否还愿意与应桐结亲。只是端敏与我水火不相容,如今她又曲意逢迎契思和,我不好直接问她。”
董司承便说:“不如请长公主代为问一问,她和端敏公主总是能说得上话的。”
皇后却说:“偏偏长公主昨日已经离宫了,也罢,我再寻别人吧!”
又说了会儿话,董司承道:“父亲说了待他病稍愈,那时应柏也应该迁出宫去了,他会亲自上门探视的。楚王和楚王妃不管怎样也会给他老人家面子,后面的事情各自让步,也就是了。”
董司承离开后,皇后把于禄叫到身边,问他:“你说谁去替本宫探探端敏公主的口风呢?”
于禄挠了挠头说:“这么大的事,奴才可不敢乱说。”
皇后没好气的看了他一眼,于禄缩了缩脖子道:“奴才没用,求娘娘息怒。”
于禄的师父冯江原本是皇后宫里的总管太监,可惜与前年病死了。
这个冯江样样都好,大小事情均用不着皇后自己操心。他死了之后,皇后念旧情,便让他的徒弟于禄顶上来。
这于禄照他师父自然是不及的,却还有一样忠心。
于禄陪着小心向皇后说道:“娘娘这半日和国舅爷说话,想必有些劳神了。不如在午饭前眯上一会儿。”
皇后想了想说道:“你到后头去看御膳房给陛下都准备了什么午膳?再把鸣谦唤进来。”
温鸣谦进来先是请了安,皇后说道:“你来给本宫按一按,我只觉得这后脖颈发僵似的。”
皇后已经四十几岁了,如今又整日的操心睡不好,身上难免常常乏累。
温鸣谦答应着,洗了手焚起香来。
皇后闭着眼睛说道:“前日你说的话竟与太师的打算不谋而合。”
温鸣谦道:“太师竟也这么认为?那奴婢还真是歪打正着了。”
“如今长公主不在宫中,该由谁向端敏试探口风呢?”皇后幽幽道,“你倒是说说看。”
温鸣谦沉默了一会儿,说道:“不如请惠妃娘娘去问问?”
皇后听了摇头:“惠妃不成,端敏和她说不上两句话的。”
温鸣谦又思存了片刻说道:“奴婢倒是想到一个人,不知道合不合适。”
皇后问她是谁。
温鸣谦道:“云嫔娘娘可使得?奴婢常见她和端敏公主在一处,想必是能谈得来的。”
皇后沉吟:“云嫔……她倒是与端敏关系不错。”
温鸣谦进一步道:“奴婢也瞧出来了端敏公主性情专任,若不是与她投缘的人她是不肯听的。您若是把云嫔娘娘请过来当面说一说,想来她必然不会驳您的。
奴婢笨想着,若是娘娘再许些好处,想必她也会更乐意为娘娘办事的。”
皇后心里清楚,云嫔很怕自己,这么多年她一直深居简出,就是怕惹得自己不快。
而端敏一回宫就把她领了出来,但端敏总会有回草原的时候,到时候她又得活的像只避猫鼠了。
于是就说:“这主意还算可行,回头我跟她说说。”
又感叹道:“唉,本宫如今也是身不由己,心有余力不足。人人都有烦难,最后又把烦难都堆到我的面前,由我去处置。又有谁是真心心疼我的呢?”
“娘娘是天生的凤命,承担得自然多。”温鸣谦一面给皇后按摩一面说,“奴婢从旁瞧着都觉得您实在辛苦,想要为您分忧,只可惜才能有限。”
“你已经很好了,自从你入宫为我减了不少烦恼。”皇后说,“先前本宫身边总有那么几个人,能帮着出谋划策。可近几年老的老死的死,剩在身边的竟都只是些只有忠心没有能为的。”
“身为奴才顶顶要紧的就是忠心,否则有能为又怎样?”温鸣谦说到这里欲言又止。
皇后察觉到了:“你有什么话只管说吧!”
温鸣谦道:“奴婢是想到了一件事,可又怕造次。”
皇后说:“你也太小心了些,只管说就是。你也知道我如今一想事就头痛,你是替我分忧,便是说的不对,本宫也不会怪你的。”
温鸣谦听了方才说道:“奴婢是想着楚王世子宫里那几个病死的宫人,他们生病最初是太医院的苏太医给瞧的。那时他不知轻重,说是中毒。如今他被关了起来,又定不好如何发落。倒不如叫他改口,免得以后再有什么事。”
“这个苏青云实在有些不知轻重,依着本宫的意思,应该把他革职流放才是。”皇后并不是心慈手软的人。
“娘娘说的没错,但奴婢想着若是饶恕了他这一回,他必然会感恩戴德,亦可以戴罪立功呢。”温鸣谦把声音放得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