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对于王布犁这个人,是又要用又要仔细提防的。

  或者说朱元璋用人之道便是如此。

  他对刘伯温、李善长以及诸多将领亦是如此。

  甚至退休了官员,朱元璋都要派人去打听怎么样了,有没有谋反的心思。

  一听说检校汇报,当朝大员退休后还在田间地头插秧苗,宛如一个老农的模样后,认都认不出来。

  朱元璋是极为满意的,这才放下心来。

  什么退休金,通通没有。

  当然满朝文武不是没有让他放心的官员,那个人就是太子朱标的老师宋濂。

  对于宋濂老朱也不怎么重用他,可大明的礼乐制度多是出自他的编纂。

  但是宋濂快要伺候了他二十年,朱元璋得出一个结论。

  那就是宋濂是个老实人,写文章还行,出谋划策他没那个脑子。

  故而宋濂至今还是个正五品的翰林学士,也快要退休了。

  因为朱标目前没什么要学的,都是在学习政务。

  学习儒家文化的时间在不断的缩减。

  虽然老朱对于宋濂感到放心,但是当他孙子卷入胡惟庸案子的时候,朱元璋也是选择性的健忘,要干掉他全家的。

  好在马皇后与朱标的劝说,他才免于一死,次子和孙子被朱元璋杀后,剩余的家人迁徙到四川,宋濂死于途中。

  就宋濂这个伺候了老朱二十年,让他感到放心的朝中最后一个老实人,也不能让朱元璋轻易改变杀人的思路。

  朱元璋高度敏感,故而对王布犁并没有那么放心。

  尤其是听着王布犁询问朱标什么时候登上皇帝的宝座,在朱元璋听来其实是那么的刺耳。

  权力,朕可以分享给太子。

  但你作为太子,乃是储君,不能急着要继位。

  若不是王布犁对咱大明有用,必须得好好敲打敲打他。

  朱元璋看来现在的朱标执政还是太嫩了。

  咱春秋鼎立,自是要把大明的所有问题都解决了,再放心的交给他的好大儿手里。

  不过此时面对儿子与女婿的建议,朱元璋还是颔首表示同意了。

  反正他心中那个最大的秘密对谁都不能说。

  不如好好锻炼儿子,以此来改变未来。

  父子俩就驿站运输的事情说了说。

  也决定想搞一个试点,从北平到南京的路线,辽东的皮子之类的还是挺受欢迎的,同时也算是给将士们开个福利吧。

  二人吃着饭,朱元璋未曾想这次又来感觉了。

  于是慌忙叫朱标清场,他们两个再进入仙境当中去。

  崇祯。

  朱元璋又看到了大明的末帝。

  他听着下面的官员说着大明初期驿站制度比较严格,一般官员甚至连皇亲国戚都不能私用。

  但是过了一百多年,随着吏治的全面败坏,驿递制度也弊窦丛生。

  大小官员往来于道路,常常任意勒索夫、马,折成银子纳入私囊。

  这样,就使大明驿站有限的人力、物力应接不暇,疲于奔命,甚至为了赔补经费而卖儿卖女。

  朱元璋父子俩大眼瞪小眼,怎么咱的大明才一百多年就走向灭亡了?

  “不可能。”朱标率先开口道:

  “咱的大明应该不会一百多年就亡了。”

  在朱标的印象当中唐宋的延续还小三百年呢,甚至南宋都撑了一百多年呢。

  咱大明指定是比大宋强啊。

  不可能就一百多年就无了。

  “咱知道,但是没想到一百多年,咱朱家的子孙就控制不住底下那帮官吏了,让他们胡作非为,坑害咱大明的江山。”

  朱元璋也是气的够呛。

  他还想着前世万世呢,结果大明过了一百多年就成这个样子了。

  这帮官员果然不可信。

  咱指定的制度不可能出错。

  就是这帮人没有贯彻到底,后世子孙当皇帝后,一个个也都是菩萨心肠,不敢杀人了是吧?

  就如同他好大儿朱标一样,过于仁慈了。

  对于这些官吏,朱元璋深知,只要你给他们开一个口子,他们就能慢慢蚕食,把这个口子啃食的无限大。

  驿站的驿夫们本就生活困难,随着崇祯下令一纸裁撤,不仅于旧疮无补,反而填上了新创。

  大批原来依靠着驿站勉强维持生计的壮丁被迫逃亡,其中许多人都加入了反贼当中。

  朝廷兵部尚书与内阁大学士连同作弊,给下面的人违规出堪合,利用驿站把官员的家眷和搜刮来的钱财运回道路崎岖的四川去。

  就这。

  那些官员还要为难运输的驿夫,让他们再给孝敬钱。

  朱元璋看到这里,都被这些官员的操作给气笑了。

  “好啊,一个个真是咱大明的好官呐。”

  朱元璋的怒气蹭蹭蹭往上涨。

  虽然崇祯的执政手段让他血压高,但毕竟是自家血脉。

  原来底下的是有大批昏官奸臣当道,恶了咱的制度,才会如此啊!

  在崇祯下令裁撤驿站的第二年,陕西灾荒更趋严重,隔河的山西省又以“防寇”为名,禁止把粮食卖往陕西。

  陕北的米价涨到六钱银子才能买到一斗米。

  秦地饥民们大批流亡,参加了起义军。

  “明末李自成,银川驿之一马夫耳。

  因裁驿站、饥荒,无所得食,奋臂一呼,九州幅裂。”

  李自成这个当年的驿站马夫,骑着高头大马来到了象征着朱家帝国权威所在的皇城。

  他立马承天门下,李自成抚今追昔,感慨万千。

  忽然,他拿起弓来,搭上一支箭,照着承天门的门牌上射了过去。

  “奉天承运”的朱明王朝垮台了。

  然后一大帮起义军就冲进了皇城之内。

  朱元璋看到这里,其实比看见崇祯上吊更加上火。

  他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大明,就这么的被一个驿站活不下去的驿夫给灭了。

  如同他这个活不下去的乞丐一样,也参加义军,覆灭了让他活不下去的大元。

  当真是天道好轮回。

  朱标也是怅然若失。

  毕竟他们父子两个是开国皇帝,还没咋滴呢,就看见大明覆灭了。

  这种冲击力,可不是谁都能轻易接受的。

  以至于王布犁同仙女在那玩耍,一个劲的给王布犁身上按摩,父子两个都无心观摩,双眼呆滞。

  合着到头来大明连“南明”都没有呗。

  还不如宋朝呢!

  亏得朱元璋还想着他的大明要远超汉唐。

  结果连他看不上偏安一隅的大宋都没比得过。

  大明如此的未来,倒是搞得两父子十分的难受。

  待到从仙境当中回归过来,朱元璋父子两个看着桌子上的饭菜也是毫无胃口。

  “如何能是这般下场?”

  老朱虽然没有亲自攻破元大都,但也能想象得出来徐达他们闯进北平时候那种意气风发的模样来。

  现在轮到他大明被一个驿卒覆灭的结局,实在是让朱元璋难以接受。

  即使说驿卒相比较而言,比他这个乞丐创业成功相对简单一点。

  朱标端起饭吃了两口凉饭:

  “爹,你说我们看到的驿站败坏,是没有经过改变的大明未来?”

  “咱认为是没有把这项政策执行下去的未来。”

  朱元璋对于这一点还是看的很清楚的,因为按照以前的经验,他对于驿站之事根本就没想着如此细致,也不会想着运输货物赚钱。

  直接就让百姓供养驿站。

  结果还是在执行当中出现了差错,那些官员做的极为过分,驿夫们只能被打掉牙齿往肚子里吞。

  朱元璋也能理解。

  因为他刚建立大明不久,就有勋贵敢抗命私自使用驿站,更不用说再过百年了。

  头疼。

  突然间朱元璋发现知道的太多,也不是一件好事。

  老朱是一个十分喜欢掌控这种感觉的,否则也不会派检校监视所有官员。

  甚至连他们在床榻之间,在圣贤时刻说的话,都被检校记录下来。

  然后再光明正大的被朱元璋拿出来敲打底下的官员。

  现在有些事,朱元璋他发现自己无法掌控。

  这就使得他极为不爽,加重了自己心中的焦虑情绪。

  “朕恨不得要一直都在仙境当中待着,把大明所有的问题都一口气解决干净。”

  听着老爹的话,朱标显然觉得不现实。

  “爹,伱是否过于得陇望蜀了,能进入仙境当中观摩大明的未来,已经是极大的机遇,是以前帝王从来没有过的事情。

  如今被你遇到了,且不可心急,否则便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越发的失望。”

  朱标跟老朱的心态不一样,他还年轻,自是有大把的机会可以去改变。

  现在老朱年岁大了,总有一种时不我待的感觉,故而迫切的想要急于求成,一步到位。

  但事情往往不会按照他这样去发展。

  人的主观意识,是无法影响到长久的客观规律的。

  “咱还用不着你劝。”朱元璋也拿起早就凉掉的饭碗,没有叫人去热一热。

  总之,这件事,对于父子两个都冲击的不小。

  “驿站的制度是有问题的,爹,咱俩还得好好研究研究。”

  朱标想的是更好的改进驿站,兴许就不会如此了。

  江宁县县衙。

  王布犁醒了之后,便决定要去监牢里转一转。

  等他进了监狱的两道门之后,里面就有一股子难以形容的恶臭味道。

  “你娘的,我不是说要打扫卫生的,就这么对付事是吧?”

  王布犁站在门口看着一帮狱卒怒喝一声。

  提牢田留根连忙道:

  “四爷,咱是简单的打扫过了,但这么多年,也不是几个时辰就能清理干净的。”

  王布犁抽出汗巾给自己鼻子上围住了一圈,硬着头皮走进去瞧瞧。

  不得不说囚犯们的形象还是很符合王布犁的认知的。

  邋遢。

  蓬头垢面,还有瘦瘦巴巴的。

  嘴里喊冤的,两眼无神的。

  各式各样的都有。

  “呕。”

  王布犁忍不住都要吐了,指着监房里的人道:

  “田留根,你他娘的把人给饿成什么样子了?”

  “没有。”

  提牢田留根连忙解释道:“咱当真不敢,他被陛下扔进来就疯了,不止一次的捡着吃舞会之物,甚至舔别人吐在地上的痰。”

  本来监牢里就气味难闻,王布犁好不容易适应了,听到这个描述,又忍不住犯恶心。

  “把他提审一二,我倒是要看看怎么回事。”

  等到了提审室里,王布犁才看完卷宗。

  眼前这位还是正七品的御史咧。

  说到底,还是跟王布犁有点关系。

  御史袁凯接过胡惟庸的指令复核假钞案案子,老朱让袁凯将案子送给朱标复审,朱标心善减轻了判决。

  袁凯又拿着太子的反馈去给朱元璋汇报,老朱就给他出难题了。

  咱与太子的判决,哪个更正确?

  一个当今天子。

  一个未来的天子。

  袁凯哪个也不敢得罪。

  于是他只能说陛下执法公正,东宫执法心慈。

  然后就被老朱认定是一个持两端的狡猾官吏。

  你就是大元油滑吏员风气的那种体现,就把袁凯扔进了监狱。

  得知了这个缘由,王布犁都不知道要如何吐槽老朱。

  人家御史说的也没错啊!

  这就是实话啊,非得说你老朱更强才对是吧?

  王布犁瞧着面前装疯卖傻的御史,心里也清楚他就是这样打算避祸的。

  疯子发癫,可也不一定会吃这玩意。

  难不成朱棣睡猪圈里,也是从他这里得到的启发?

  总之,你如何证明自己疯了在古代是一件很难的事,有没有什么精神病医生给你出确切的报告。

  王布犁站起来,围着桌子走了两圈。

  瞧着御史在那里发癫,趴在地上跟小强说话。

  他这辈子算是完了。

  御史哪一个不是清贵的“读书人”。

  依照老朱的意思,你既然跟咱敢玩装疯这套路,那你这辈子就得给咱装着,除非装到你死了。

  要不然,哼哼!

  毕竟按照卷宗而言,老朱已经差人试探过他了。

  “朕素闻疯癫者不会求饶。”

  然后差人用锥子扎袁凯,结果袁凯忍痛大笑,笑的眼泪都出来了,也没求饶。

  朱元璋这才决定让他家人来狱中接他,返回乡里去吧。

  王布犁又听着袁凯突然开始高歌,唱的极为难听。

  他其实对于老朱的一些行为也是蛮不理解的。

  这种人能打天下,但是在治理天下,真的追不上他打天下的天赋。

  “给袁御史放单间里吧,毕竟是疯子,免得伤了其余人犯。

  而且陛下也下令放了他回乡,在他家人来的这段时间内,最好都不要出什么事。

  还有送饭也送点正常人的饭,别觉得人家疯了就胡乱对付。

  明白吗?”

  提牢田留根连忙应了一声。

  王布犁挥挥手,朱元璋已经做到了让袁凯社死的本质。

  两名狱卒便架起一直都在唱跳rap的“疯子”,给扔进了单间里去。

  王布犁相信老朱是不相信袁凯疯了的这件事的。

  只不过老朱一定会让袁凯的后半生在发癫当中渡过。

  这可比一刀宰了袁凯,是更加残酷的惩罚。

  若是袁凯活的时间长点,兴许等朱元璋死了之后,他的脑瓜子才能突然间清醒,成为正常人。

  王布犁在袁凯的卷宗上打了个勾,此人就等着他家属来京师领人,做好交接,就算是完事了。

  “娘的,不看不知道,监狱里关的什么人都有。”

  可以说,在江宁县的大牢里,官员的占比超过了一半。

  这还是空印案都处理完了之后,才削弱了官员的存在。

  待到出了监狱的大门之后,王布犁觉得空气总算是流通起来了。

  “走,差人再打扫卫生,叫罪过轻一点的犯人也参与进来。”

  王布犁回头跟田留根吩咐了一句。

  田留根连连弯腰点头,表示一定马上差人去做。

  “嗯,这样也是为了兄弟们的身体健康好,免得瘟疫流行。

  咱们这些人染病,还得花钱医治不是?

  我爹是郎中,我也知道一些瘟疫的原理,如何会故意为难兄弟们?”

  王布犁对着身后的狱卒开口道:

  “江宁县才八个正式狱卒的名额实在是太少了,我会对刑部上书,多增设些名额,兄弟们养家糊口都不容易,争取大部分人都能吃上皇粮。”

  众多临时工听到王布犁画的饼,一个个顿时精神起来了。

  全县衙谁不知道王布犁说出来的话,那最终都能实现,瞧瞧如今刑房的那些人,哪一个不是扬起脖子走路?

  这就是跟了一个好上司的妙处啊!

  再说了大家干这份低贱的职业,本来就是为了养家糊口,可惜大部分人吃不上皇粮。

  王布犁的这话犹如一颗炸弹,直接砸的大家晕乎乎的。

  “四爷放心,我等定然好好打扫监内卫生。”

  “嗯。”

  王布犁叫他们散了吧,该干活的干活去。

  倒是八个正式编制的司狱围在田留根身边,询问当真如此吗?

  “你们也放心,四爷那是只顾新人不顾老人的人吗?”田留根安慰着众人:

  “刑房里定下的规矩,咱也是去学习过的,要想上位,还得论资排辈,你们且等着,咱们的好日子也快来了。”

  对于提牢的话,几个人也是听着,心里是有些不认同的。

  毕竟正式工要比临时工有特权。

  平日里都是指使他们去干活,自己落得个清净。

  一旦王布犁扩大司狱编制,那岂不是特权就没了,咱可都得去干活了。

  特权思维,在什么时候都不会落伍。

  王布犁则是掀开户房遮挡苍蝇的小帘子,对着屋内笑了笑:

  “邓典吏可在?”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朱元璋能看到我的梦境,朱元璋能看到我的梦境最新章节,朱元璋能看到我的梦境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