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宋阀投靠!登基称王!(感谢cnjyhj的5000币打赏)
结束了谈话。
在回程岭南的路上,宋缺心里不断想着身为天下会帮主的雄霸之前在天下第一楼,对自己所提出的那三个问题最后给出之回答。
首先是对于自己提出的第一个问题何时称公称王。
谢安(雄霸)给出的回答是之前天下会尚还根基浅薄,因此没必要非得称公称王。
但是现在天下军既然一举击溃了杜伏威江淮军势力,差不多已经一统了整个扬州,那就也到了该是称公称王之时候了。
只等围攻新江都的徐子陵一万五千神风军团功成回归后,这件事情马上就会展开。
而关于第二个问题如何平衡与处理天下间的胡人与汉人势力,以及第三个问题如何在各种条件都处于弱势的情况下进行以南伐北大业,关于这两点谢安照样也对宋缺给出了一份完整回答。
这其中关于如何处理天下胡人与汉人势力,谢安给宋缺的回答是以汉人为关键核心,但兼行进行对天下诸多胡族的教化与同化。
也就是说,除了以汉人作为最大基本盘的原则是绝不动摇核心点外。
在对于那些异类胡人的具体态度上。
谢安秉持的态度是只要其愿意主动放弃本族绝大部分蛮夷文化理念,就此真正在具体三观上完全坚定融入进大中原华夏文化里,那其同样当被视汉人。
而并非是如宋缺所主张的汉人至上那种极端理念一般,凡是拥有太多胡族血脉者通通都打算将它们的视为二等民。
至于最后如何以弱势条件成功进行以南伐北大业,谢安对宋缺最后总结说明此事无非就是十二个字方针而已。
缓称王、广积粮、炼精兵、开科举。
而在这般不断垒实天下军势力根基的过程中,谢安凭借着自身那已经达到此界天板级别的超强武力,正好也还可以直接给天下军势力当个定海神针。
路途上,宋缺回想着脑海中谢安给出的那份清晰明了回答,心里不由得也只对自己接下来举动很是有所底气来。
无论是雄霸(谢安)这个人,还是天下军这个势力,在此际的宋缺看来,那全都是不可多得之超级优质股,实在是值得投资一波。
……
岭南,范围笼罩了隋庭南方五岭以南全部地区,其边界以五岭(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为界。
而由于有着五座险峻山峰所阻拦。
因此在相当大程度上,岭南此地自有华夏文明概念存在的这数千年岁月里。
此地不仅一直被都被中原地区给视为荒野蛮夷区域,同时其内部也无论是从地域文化、风俗习惯等诸多方面都与中原地区很是格格不入。
尤其是在这个仅仅只是公元600多年的古代社会里,由于此际岭南之地还根本没有被历代朝廷主动大开发。
所以现如今,在岭南这个大致包括了后世广东、广西、海南、港澳,以及一部分云南、福建边缘区域的硕大地盘里,几乎所有人都更多还是愿意服从本地各色土军阀命令统治,根本并没有将历代中原朝廷统治者给太过放在眼里。
不过岭南此地虽然除了在偶尔的中原王朝鼎盛时期比较乖服以外,历来都没有太服从过中原王朝统治。
可这种情况对于宋缺所统领的宋阀却并不适合。
因为宋阀虽然是拥有着纯正汉人血脉,但由于从东晋以后的这么些年来宋阀一直都在扎根于岭南此地发展。
所以经过这么多年岁月流逝后,哪怕在文化礼仪等各方面宋阀依旧完美保存着中原大世族之风范模样。
但其实本质上,宋阀目前其实就和岭南此地历代土王、土军阀一般,那根本就已经于具体身份上完全得到了岭南之地所有人认可。
无论是从法理还是从本身庞大势力上,都完全拥有着对岭南此地之绝对统治权。
而也就是在这般情况下,随着宋阀阀主宋缺从扬州城市场后重新回归到岭南之地,他在回来后突然一声令下,然后整个宋阀这巨大机器顿时开始极速运转。
以经营牲口、翡翠、明珠、犀象等诸多岭南土产起家的宋阀,不仅就此赫然带领着岭南地区数十万子民子民一起直接就完全投靠向了谢安。
同时宋阀还在阀主宋缺命令下,就此故意为谢安所造势,直接主动向全天下势力都明白表明了自家势力即将投靠扬州天下军这一巨大爆炸性消息。
而这么一来等了大业十三年十二月末时,随着徐子陵所带领的一万五千手下神风军就此一举攻入进新江都城池。
当年也曾是一位强悍将领、一位有为皇子的隋帝杨广,他在这般一种既没有宇文阀帮助,同时又随时可能面临生死危机之情况下。
却是直接于这个大业十三年的最后岁月里,就此果断选择了在自己华丽奢靡房间内直接上吊自杀,并没有给徐子陵留下任何一个有可能活抓他之良机。
同时这般一来,随着隋末帝杨广为了不想活着受辱而于自己的华丽寝宫内直接主动选择了自缢。
那在这般顺利得到了新江都(淮安)与其周围一大片归降领土,另外又得到了岭南宋阀的果断献地投诚后。
谢安目前麾下天下军所实际统治领地范围之广大,那根本就已经算是成功一统整个隋帝国南方,麾下领地整体长度不仅南北足足有长度近三千里,同时东西宽度也足有一千来里。
而到了这种时候。
不管此际谢安心里具体怎么做想,身为天下军最高统领的他,不仅终究是再也无法在世人面前收敛住自身锋芒。
同时在眼下这样一种关键时刻里,他举办登王大典根本就已是势在必行。
哪怕就是此际谢安自己心里其实并不着急。
可现在在他身后,却一定有着一大批心有野望的天下军中高层文武官员们,他们迫切想要借着这个机会来提升自己身份地位,迫切想要推着谢安一路沿着前方宽广道路而狂飙猛进。
而与此同时。
虽然听起来像是谢安这样一种就连称公都没有称过,然后便直接一跃称王的做法,实在是有些仓促。
可实际上,在拿下了江淮地区杜伏威、新江都城隋末帝杨广手下这两处地方,并且还得到了岭南宋阀之真心投靠的情况下,谢安此际称王根本就只能算是水到渠成。
无论是于势力地盘还是兵力人口上路上,谢安绝对都已经达到了王爵标准。
尤其是接受了宋阀的彻底投靠以后,此际天下军手里不仅紧握着原先五万精锐大军,同时还有着宋阀诸多高手以及一大片宋阀精锐山地兵也被并入麾下。
如此一来,在天下大大小小数十个所有反隋势力里面。
目前真正在整体势力上还能够压上天下军一头的,怎么算也都只剩下了自称唐王的李阀、以及李密瓦岗军这两大势力而已了。
称王之机,此时已然完全成熟。
……
大业十四年一月一日。
扬州城外人声鼎沸,无数甲士严阵以待。
今日,是天下军最高统领、天下会帮主雄霸正式称王之日。
过了今日,世间虽然还有天下会帮主这个制度存在。
但从此以后,天下会这个帮派与天下军之间关系却是再也不会如同之前那般复杂,而将会是二者并肩而立、并驾齐驱的都成为楚国内部一种常规制度。
是的,楚国。
这就是谢安给自己所建立势力最后取的国号名字。
虽然在历史上除了春秋战国时期那个楚国以外,历代造反者名号楚王的最后下场都不太怎么好。
但对于自己实力、自己能力,谢安很有信心。
在有着寇仲、徐子陵这两个气运之子存在于手,同时还有宋缺这个顶级兵法大家以及他身后宋阀投靠的情况下,他谢安绝不相信这方世界的历史车轮还会依旧如同原来一般倔强滚动,最后硬生生还让李世民逐鹿成功。
毕竟此界本质上只不过是一个低等小千世界而已。
此界天道意识虽然在事实上确实存在,但终究只能是拥有着一点点本能反应的机械存在罢了。
除了对一些会让此界轰然覆灭,又或者对此方世界天道本源造成损伤的事情会有反应外。
像是操控历史车轮前进这件事,此界天道意识根本不可能、有思维去办,顶多也只是机械份给李世民、寇仲、徐子陵这些人一份远超常人的浓厚气运而已。
而这,根本不足以成事!
李世民,不是刘秀,当不了大魔法师。
……
九丈高垒土祭坛上,五色布匹均匀分布。
谢安孤身一人,挺身屹立于这个高台之上,在二叩八拜以后,非常正式的念了一篇由手下文士所写就的骈四俪六祭文。
这是祭祀苍天之典!
历朝历代,除了一些根本不在意这个、根本不在意正统的反贼外,其余人无论是正式称王还是称帝都得先行祭拜天地,让天地知道自己是合理合法成为一个王者、帝君的。
而一般在这种时候,这位称王称帝者在祭文里还得将自己往上好几代全都给追溯一遍,以告天地。
只可惜像谢安这样一个身份,对于他这样一位来自于现代社会的穿越者而言,根本就没有真实历代祖宗可说。
因此在这个祭祀大典上,谢安只能是写上了自己于这方大唐世界所替代的那位独孤阀旁系子弟往上历代祖宗名字,以此来祭告天地。
不过如此一来。
随着谢安在称王大典祭告一事上终于愿意承认自己身为独孤阀子弟之身份。
此时此际,以不仅独孤家老祖宗尤楚红为首的诸多独孤阀子弟,眼下也全都在九丈高五色祭坛下观礼,满面激动。
同时自此以后,身为天下四大门阀之一的独孤阀也将如同宋阀那般全力支持谢安,只将自己门阀内部诸多优秀子弟都送至谢安麾下认真办事。
甚至于在具体可靠程度上,因为独孤阀身份已经和谢安这个楚国完全绑定在了一起,所以理论上已经可以称为是楚国王族的他们,已然除了支持谢安争霸外根本再无任何后路可言,却是谢安手底下最铁杆成员。
不过这些东西都是后事了。
对于这些楚国成立以后才会要处理的种种琐碎杂事,现在时间紧张的谢安根本没心思去管。
就像是眼下,在堪堪祭拜完天地以后,谢安马上又得在手下臣子帮助下认真换上王服,以帝十二旒冕冠、王九旒冕冠的规格正式称王--楚王!
而这般一来,等到谢安被人仔细伺候着换上九旒冕冠之王服时,由谢安手下礼官原定好的称王吉时也逐渐来到。
“铛,裆,铛!”
如此一来,随着几声让人振聋发聩的青铜大钟声轰然响彻扬州城内外。
顿时之间,就在谢安脚下九丈高的五色垒土祭坛下,诸多原先就已经准备好的器乐官们当即就开始了五乐齐奏。
而随着这帮五乐齐奏声一同涌入谢安耳中、呈现在谢安眼皮底下的,那不仅是扬州城内外无数百姓齐齐跪拜。
同时还有着扬州城外数万大军也同样一起单膝下跪,只对谢安所在这处九丈祭坛位置低头山呼楚王千岁声!
接下来,就在这般万民、万军皆山呼千岁声中,谢安第一次正式开始以王者身份给自己手下诸多臣子们封官封爵。
于是九丈九尺王者高台上,谢安每念到一个手下臣子名字,马上那个被念叨着就赶紧满脸激动的出来跪地谢恩,然后又在各种杂吏佐使帮助下逐一将自己的任命状、印信、官服等全部认领。
只等到这般足足长达一个多时辰的封官封爵大事全部办完后,一直屹立在九丈九尺高台上的谢安这才终于从喉间长呼出一口气,当即最后颁布旨意,让自己麾下所以受封五品以上官员者等会皆上朝受宴,然后这才终于完事。
而如此一来,天下军,自此刻开始,终于有了一份正式成帝之真龙气象。
(本章完)
结束了谈话。
在回程岭南的路上,宋缺心里不断想着身为天下会帮主的雄霸之前在天下第一楼,对自己所提出的那三个问题最后给出之回答。
首先是对于自己提出的第一个问题何时称公称王。
谢安(雄霸)给出的回答是之前天下会尚还根基浅薄,因此没必要非得称公称王。
但是现在天下军既然一举击溃了杜伏威江淮军势力,差不多已经一统了整个扬州,那就也到了该是称公称王之时候了。
只等围攻新江都的徐子陵一万五千神风军团功成回归后,这件事情马上就会展开。
而关于第二个问题如何平衡与处理天下间的胡人与汉人势力,以及第三个问题如何在各种条件都处于弱势的情况下进行以南伐北大业,关于这两点谢安照样也对宋缺给出了一份完整回答。
这其中关于如何处理天下胡人与汉人势力,谢安给宋缺的回答是以汉人为关键核心,但兼行进行对天下诸多胡族的教化与同化。
也就是说,除了以汉人作为最大基本盘的原则是绝不动摇核心点外。
在对于那些异类胡人的具体态度上。
谢安秉持的态度是只要其愿意主动放弃本族绝大部分蛮夷文化理念,就此真正在具体三观上完全坚定融入进大中原华夏文化里,那其同样当被视汉人。
而并非是如宋缺所主张的汉人至上那种极端理念一般,凡是拥有太多胡族血脉者通通都打算将它们的视为二等民。
至于最后如何以弱势条件成功进行以南伐北大业,谢安对宋缺最后总结说明此事无非就是十二个字方针而已。
缓称王、广积粮、炼精兵、开科举。
而在这般不断垒实天下军势力根基的过程中,谢安凭借着自身那已经达到此界天板级别的超强武力,正好也还可以直接给天下军势力当个定海神针。
路途上,宋缺回想着脑海中谢安给出的那份清晰明了回答,心里不由得也只对自己接下来举动很是有所底气来。
无论是雄霸(谢安)这个人,还是天下军这个势力,在此际的宋缺看来,那全都是不可多得之超级优质股,实在是值得投资一波。
……
岭南,范围笼罩了隋庭南方五岭以南全部地区,其边界以五岭(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为界。
而由于有着五座险峻山峰所阻拦。
因此在相当大程度上,岭南此地自有华夏文明概念存在的这数千年岁月里。
此地不仅一直被都被中原地区给视为荒野蛮夷区域,同时其内部也无论是从地域文化、风俗习惯等诸多方面都与中原地区很是格格不入。
尤其是在这个仅仅只是公元600多年的古代社会里,由于此际岭南之地还根本没有被历代朝廷主动大开发。
所以现如今,在岭南这个大致包括了后世广东、广西、海南、港澳,以及一部分云南、福建边缘区域的硕大地盘里,几乎所有人都更多还是愿意服从本地各色土军阀命令统治,根本并没有将历代中原朝廷统治者给太过放在眼里。
不过岭南此地虽然除了在偶尔的中原王朝鼎盛时期比较乖服以外,历来都没有太服从过中原王朝统治。
可这种情况对于宋缺所统领的宋阀却并不适合。
因为宋阀虽然是拥有着纯正汉人血脉,但由于从东晋以后的这么些年来宋阀一直都在扎根于岭南此地发展。
所以经过这么多年岁月流逝后,哪怕在文化礼仪等各方面宋阀依旧完美保存着中原大世族之风范模样。
但其实本质上,宋阀目前其实就和岭南此地历代土王、土军阀一般,那根本就已经于具体身份上完全得到了岭南之地所有人认可。
无论是从法理还是从本身庞大势力上,都完全拥有着对岭南此地之绝对统治权。
而也就是在这般情况下,随着宋阀阀主宋缺从扬州城市场后重新回归到岭南之地,他在回来后突然一声令下,然后整个宋阀这巨大机器顿时开始极速运转。
以经营牲口、翡翠、明珠、犀象等诸多岭南土产起家的宋阀,不仅就此赫然带领着岭南地区数十万子民子民一起直接就完全投靠向了谢安。
同时宋阀还在阀主宋缺命令下,就此故意为谢安所造势,直接主动向全天下势力都明白表明了自家势力即将投靠扬州天下军这一巨大爆炸性消息。
而这么一来等了大业十三年十二月末时,随着徐子陵所带领的一万五千手下神风军就此一举攻入进新江都城池。
当年也曾是一位强悍将领、一位有为皇子的隋帝杨广,他在这般一种既没有宇文阀帮助,同时又随时可能面临生死危机之情况下。
却是直接于这个大业十三年的最后岁月里,就此果断选择了在自己华丽奢靡房间内直接上吊自杀,并没有给徐子陵留下任何一个有可能活抓他之良机。
同时这般一来,随着隋末帝杨广为了不想活着受辱而于自己的华丽寝宫内直接主动选择了自缢。
那在这般顺利得到了新江都(淮安)与其周围一大片归降领土,另外又得到了岭南宋阀的果断献地投诚后。
谢安目前麾下天下军所实际统治领地范围之广大,那根本就已经算是成功一统整个隋帝国南方,麾下领地整体长度不仅南北足足有长度近三千里,同时东西宽度也足有一千来里。
而到了这种时候。
不管此际谢安心里具体怎么做想,身为天下军最高统领的他,不仅终究是再也无法在世人面前收敛住自身锋芒。
同时在眼下这样一种关键时刻里,他举办登王大典根本就已是势在必行。
哪怕就是此际谢安自己心里其实并不着急。
可现在在他身后,却一定有着一大批心有野望的天下军中高层文武官员们,他们迫切想要借着这个机会来提升自己身份地位,迫切想要推着谢安一路沿着前方宽广道路而狂飙猛进。
而与此同时。
虽然听起来像是谢安这样一种就连称公都没有称过,然后便直接一跃称王的做法,实在是有些仓促。
可实际上,在拿下了江淮地区杜伏威、新江都城隋末帝杨广手下这两处地方,并且还得到了岭南宋阀之真心投靠的情况下,谢安此际称王根本就只能算是水到渠成。
无论是于势力地盘还是兵力人口上路上,谢安绝对都已经达到了王爵标准。
尤其是接受了宋阀的彻底投靠以后,此际天下军手里不仅紧握着原先五万精锐大军,同时还有着宋阀诸多高手以及一大片宋阀精锐山地兵也被并入麾下。
如此一来,在天下大大小小数十个所有反隋势力里面。
目前真正在整体势力上还能够压上天下军一头的,怎么算也都只剩下了自称唐王的李阀、以及李密瓦岗军这两大势力而已了。
称王之机,此时已然完全成熟。
……
大业十四年一月一日。
扬州城外人声鼎沸,无数甲士严阵以待。
今日,是天下军最高统领、天下会帮主雄霸正式称王之日。
过了今日,世间虽然还有天下会帮主这个制度存在。
但从此以后,天下会这个帮派与天下军之间关系却是再也不会如同之前那般复杂,而将会是二者并肩而立、并驾齐驱的都成为楚国内部一种常规制度。
是的,楚国。
这就是谢安给自己所建立势力最后取的国号名字。
虽然在历史上除了春秋战国时期那个楚国以外,历代造反者名号楚王的最后下场都不太怎么好。
但对于自己实力、自己能力,谢安很有信心。
在有着寇仲、徐子陵这两个气运之子存在于手,同时还有宋缺这个顶级兵法大家以及他身后宋阀投靠的情况下,他谢安绝不相信这方世界的历史车轮还会依旧如同原来一般倔强滚动,最后硬生生还让李世民逐鹿成功。
毕竟此界本质上只不过是一个低等小千世界而已。
此界天道意识虽然在事实上确实存在,但终究只能是拥有着一点点本能反应的机械存在罢了。
除了对一些会让此界轰然覆灭,又或者对此方世界天道本源造成损伤的事情会有反应外。
像是操控历史车轮前进这件事,此界天道意识根本不可能、有思维去办,顶多也只是机械份给李世民、寇仲、徐子陵这些人一份远超常人的浓厚气运而已。
而这,根本不足以成事!
李世民,不是刘秀,当不了大魔法师。
……
九丈高垒土祭坛上,五色布匹均匀分布。
谢安孤身一人,挺身屹立于这个高台之上,在二叩八拜以后,非常正式的念了一篇由手下文士所写就的骈四俪六祭文。
这是祭祀苍天之典!
历朝历代,除了一些根本不在意这个、根本不在意正统的反贼外,其余人无论是正式称王还是称帝都得先行祭拜天地,让天地知道自己是合理合法成为一个王者、帝君的。
而一般在这种时候,这位称王称帝者在祭文里还得将自己往上好几代全都给追溯一遍,以告天地。
只可惜像谢安这样一个身份,对于他这样一位来自于现代社会的穿越者而言,根本就没有真实历代祖宗可说。
因此在这个祭祀大典上,谢安只能是写上了自己于这方大唐世界所替代的那位独孤阀旁系子弟往上历代祖宗名字,以此来祭告天地。
不过如此一来。
随着谢安在称王大典祭告一事上终于愿意承认自己身为独孤阀子弟之身份。
此时此际,以不仅独孤家老祖宗尤楚红为首的诸多独孤阀子弟,眼下也全都在九丈高五色祭坛下观礼,满面激动。
同时自此以后,身为天下四大门阀之一的独孤阀也将如同宋阀那般全力支持谢安,只将自己门阀内部诸多优秀子弟都送至谢安麾下认真办事。
甚至于在具体可靠程度上,因为独孤阀身份已经和谢安这个楚国完全绑定在了一起,所以理论上已经可以称为是楚国王族的他们,已然除了支持谢安争霸外根本再无任何后路可言,却是谢安手底下最铁杆成员。
不过这些东西都是后事了。
对于这些楚国成立以后才会要处理的种种琐碎杂事,现在时间紧张的谢安根本没心思去管。
就像是眼下,在堪堪祭拜完天地以后,谢安马上又得在手下臣子帮助下认真换上王服,以帝十二旒冕冠、王九旒冕冠的规格正式称王--楚王!
而这般一来,等到谢安被人仔细伺候着换上九旒冕冠之王服时,由谢安手下礼官原定好的称王吉时也逐渐来到。
“铛,裆,铛!”
如此一来,随着几声让人振聋发聩的青铜大钟声轰然响彻扬州城内外。
顿时之间,就在谢安脚下九丈高的五色垒土祭坛下,诸多原先就已经准备好的器乐官们当即就开始了五乐齐奏。
而随着这帮五乐齐奏声一同涌入谢安耳中、呈现在谢安眼皮底下的,那不仅是扬州城内外无数百姓齐齐跪拜。
同时还有着扬州城外数万大军也同样一起单膝下跪,只对谢安所在这处九丈祭坛位置低头山呼楚王千岁声!
接下来,就在这般万民、万军皆山呼千岁声中,谢安第一次正式开始以王者身份给自己手下诸多臣子们封官封爵。
于是九丈九尺王者高台上,谢安每念到一个手下臣子名字,马上那个被念叨着就赶紧满脸激动的出来跪地谢恩,然后又在各种杂吏佐使帮助下逐一将自己的任命状、印信、官服等全部认领。
只等到这般足足长达一个多时辰的封官封爵大事全部办完后,一直屹立在九丈九尺高台上的谢安这才终于从喉间长呼出一口气,当即最后颁布旨意,让自己麾下所以受封五品以上官员者等会皆上朝受宴,然后这才终于完事。
而如此一来,天下军,自此刻开始,终于有了一份正式成帝之真龙气象。
(本章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诸天:从扮演少年断浪开始,诸天:从扮演少年断浪开始最新章节,诸天:从扮演少年断浪开始 顶点小说!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诸天:从扮演少年断浪开始,诸天:从扮演少年断浪开始最新章节,诸天:从扮演少年断浪开始 顶点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