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鼎山林都是梦,人间宠辱休惊。只消闲处过平生。

  如今三场府试已过,徐青走出考场,打算折返茶楼听书。

  此时距离他为郭东阳讲述聊斋话集已经过去三日,经过这几天润色雕磨,想必对方已然可以坐案评讲。

  至于府试的成绩如何,徐青并未过多在意。

  想他见死而生之前也曾经历过数次考关。

  九年之考,十二年之考,十六年答辩.

  这些关键考试,他哪回不是考完以后,就彻底放飞了自我?

  如今他参加县试、府试,自然也不会例外。

  倒是这年景的其他考生,个个心事重重,明明已经散了考场,却还有许多考生徘徊在衙门前,不断复盘自己的得失。

  “我见两位仁兄春风得意,看来明日揭榜,必能名列前三甲。”

  “这可真是让人好生艳羡,有你们在,我这次春试怕是要泯然众人矣!”

  人称津门第一才子的庄子君迎上前来,对联袂而出的吴家兄弟一阵好夸。

  可这向来心高气傲的第一才子,真有这么容易承认别人比自个优胜吗?

  下一刻,庄子君的追随者,一些攀附名流的考生,均忍不住笑出声来。

  “庄兄太过谦逊,吴家兄弟诗词尚可,但这策论嘛我听人说,志远兄家里还是开纸扎铺子的。”

  有人阿谀奉承,行一抬一贬之举,只为讨好这位府城第一才子。

  “恕我孤陋寡闻,这纸扎铺子是什么新兴行当?”

  “清明扫墓,重阳祭祖,烧的纸钱纸扎你们总有耳闻吧?纸扎铺子里贩卖的就是这种物件”

  “那真是可惜,这等出身,眼界必然没有庄兄深远,想要写出优秀策论,怕是不能!”

  曾在玉影轩落下面子的庄子君任由几人点评,等觉得差不多时,他才扭头道:“你们休要以貌取人,志远与文才纵使策论不及你等,可论诗才、经帖,你们却是拍马难及。”

  吴文才看着表面谦逊实则话语中暗藏机锋的庄子君,心里一阵膈应,他上前一步想要开口驳斥,却被身旁的吴志远一把拉回。

  “各位,今日我和文才还有邀约,就先失陪了。”

  原地,一些才学庸俗却自视甚高的书生仍在圈地自娱。

  吴文才没走几步,便忍不住问道:“兄长,你我退缩什么?叔父开纸扎店又没少缴一文税收,若非叔父日夜辛劳裁纸供应你我读书,你我又怎会有今日学识.”

  “怎么在他们眼里,我们就低人一等了?”

  闻听此言,吴志远止步看向吴文才,微微摇头。

  “文才,你可还记得郭先生昔时金玉良言?”他洒然一笑,喟叹道:“世间之人,富贵时,众人多簇拥;贫贱时,才能显真心。”

  “你我与其和不相干之人争执不休,倒不如和相得之人共处片刻。”

  吴志远话音落下,吴文才心里的憋闷顿时扫荡一空。

  “是我太小家子气了。”吴文才吐出心中那口郁气,叹道:“难怪徐兄能和郭先生结交,你看他每回考完后,都不见半个人影,也不曾争竞名利得失.”

  吴志远感同身受:“他们的境界,你我怕是终身难以达到。”

  两人哪里知道,他们口中的人,一个是浪迹江湖,天性烂漫的书中客。另一个则是挣脱生人樊笼,游离仙凡界限的不死种。

  这种鸿沟,非常人所能跨越。

  不过他们也乐得当个普通人。

  凡人寿数几十载,七十太公尚垂钓。

  如今吴家兄弟选择出属于自己的道路,亦当得正途。

  至于府试过后贪图虚名的庄子君和悟透前路的吴家兄弟会不会见面,届时又是什么光景,还尚未可知。

  路上,吴家两兄弟刚谈论到徐青,身后就传来了某人的声音。

  “一起走啊,我请你们去茶楼吃茶,正好这几天老郭有新故事要讲,赶早去,说不定还能听上两场。”

  吴文才诧异道:“徐兄怎么才出考场?我还以为徐兄会和县试时候一样,提早离去。”

  徐青一副无可奈何的模样:“我是这么想,可中途在考场里遇见了熟人,和他唠了会嗑,这不就耽搁了。”

  他口中的熟人,乃是曾经在临河衙门做过衙差的张钧。

  两人后来在书凰阁漱玉姑娘的阁楼下,又有过一次交集。

  这个昔日为儿女情长决定献身搏一场富贵的普通衙差,因为保护太子,和天心教匪众英勇血战,被太子身边的宦官相中,给了他一个从龙的机会。

  面对这个被女人冲昏头脑的痴情种,徐青几次三番想要说些什么,最后都没能开口。

  张钧长的秀气,又有股狠劲,太子身边的老太监也是相中了这点。

  徐青仍记得那名宦官将其喊走时,张钧称呼对方为干爹。

  若无意外,等太子回京,这张钧怕是最少也要掉个几两肉。

  或许等真割了烦恼根,他就不会这么舔女人了吧?

  徐青心里这般想着,最后就没有开口提点对方。

  就是不知这小子离开临河这几天是怎么讨得太子近侍欢心的。

  不过想想徐青也就释然了,对方上赶着追求漱玉姑娘,追求了这么多年,从千里之外的地方,一路跟随漱玉姑娘来到临河,有这积攒的许多经验在,想讨得老太监欢心,似乎也不算难事。

  归考途中,三人结伴而行,等来到茶楼,郭东阳正在讲一折新故事,名曰“香玉”。

  这也是聊斋里的一则鬼话神说,讲的是书生黄生与香玉、绛雪二花妖之间的情爱纠葛。

  三人走进茶楼,徐青一入眼就瞧见了不少熟面孔。

  腰间挎刀,倚门而立的精瘦汉子;二楼廊道上双手环抱胸前,凌厉的丹凤眼四下扫视的劲装女子.

  徐青一看到这些人,就知道是谁来了。

  茶楼里,朱怀安瞧见门口三人,便热切的朝他们招手。

  随后徐青他们便看到这小胖子跋扈的将同座茶客挤出去,顿时引来一片叱责骚动。

  但当小胖子身后站起一个身逾九尺,头顶都能挨到房梁的糙汉时,茶客们便又安静下来。

  徐青三人走上近前,朱怀安招呼几人落坐,接着又按掌做出噤声动作,示意先听完这出故事,再行寒暄。

  “无限相思苦,

  含情对短窗。

  恐归沙吒利,

  何处觅无双?”

  郭东阳敲击几案,用一首定场诗打开了一段玄妙非常的书中画卷。

  天色渐晚,众人散去。

  徐青这时才从郭东阳口中得知,他在考场奋笔疾书的时候,朱怀安却天天跑来听书,接连听了三日。

  以至于这小胖子现在偶尔也能即兴来上那么一段。

  郭东阳还开玩笑说,朱怀安很有说书天赋,仪表也有辨识度,要是能潜下心跟他一段时间,将来说不定还能继承他的衣钵。

  但当他得知这游手好闲的公子哥是长亭王的独苗后,他便立刻止住了话头。

  让异姓王世子去当下九流的说书匠?

  这和让皇亲贵胄弯腰拾粪有什么区别,郭东阳自认他没这个能耐。

  倒是朱怀安好似真的动了心,差点就拜了郭东阳当师父。

  等到晚间,朱世子打道回府没几时,客人渐少的茶楼里忽然来了一帮老少。

  当头老者被一中年,一少年搀扶落座。

  郭东阳见到这人,便立马止住话头,亲身上前招呼。

  “田佘公别来无恙。”

  “老朽尚安,依旧能跋涉百里,前来赴考。”

  被尊称为田佘公的老者一脸笑意,不过却难掩眉宇间的那抹疲惫。

  吴家兄弟见到这人,神色同样变得敬重。

  徐青也认得此人,这次府试赶考,年纪最大者,便是此人,据说他已有七十岁高龄。

  陪他一同前来赶考的,还有他刚及冠的曾孙。

  “东阳,我二十九岁中童生,此后每三年参加一次府试,却屡试不中。这已经是我第十四回参考,若再不中,恐怕就再也没有机会来津门了。”

  “我是真羡慕你,十七岁就考中生员,成为廪生。而我穷其一生,也未能如愿。”

  郭东阳闻言摇头失笑。

  世事无常,皆非人定,他虽有考取功名之才,但却无心科举。

  相反,一些心向功名者,却又未必拥有相应才能。

  “田佘公,你啊!”郭东阳似是与田佘非常熟悉,说话口吻像是故交老友,又像是一对忘年师生。

  “你说说你,在家颐养天年不好么?你已年过古稀,这是上天眷顾,合该颐养天年,享子孙之乐,同堂之福。”

  “又何必如此执着功名?”

  田佘公闻言同样摇头失笑。

  “东阳,你是五十步笑百步,若是我让你放弃说书,重考功名,你会做何取舍?”

  “人各有志,不能强求。”

  郭东阳闻言,却不这么认为,“你五十岁时,我与你讲的黄粱梦,你莫非忘了?如今你纵使能得中生员,又能如何?”

  田佘公哈哈一笑,说:“青史留名!”

  郭东阳愣了一瞬,继而指着眼前的老翁大笑道:“多少能人俊才都渴望名留青史而不得,倒没曾想,被你找到了道路。”

  “可惜,只有这次能够考中,才有可能扬名。”田佘公幽幽一叹,继而看向徐青三人。

  “还是年轻好,这是你新结交的朋友?”

  郭东阳点了点头,望着老中少齐聚一堂,他忽然露出一抹玩味笑容,说道:“田佘公,我正好与你介绍一二.”

  “志远可为此次府试案首。文才可为经魁或是亚魁,至于徐老弟”

  徐青挑眉看向正点评论足,预测府试排名的郭东阳,静待下文。

  “徐老弟和我当年一般,是个混子,只贪图生员秀才的便利,不图功名!”

  徐青眼皮一跳,宁莫非也会识人术?

  薄雾弥漫,天色将明未明之时,津门白水胡同里出现一道窈窕身影。

  曾拜天心教秦香主为义父的漱玉姑娘,正在送‘情郎’离去。

  温香软玉入怀,一触即分。

  即使如此,也让前来私会的张钧满脸知足。

  送走张钧后,漱玉笑容消散,俏丽的脸蛋好似薄雾凝霜,漠然无情。

  回到巷内住宅,有隐藏在里面的天心教妖人鱼贯而出。

  领头的正是一身素衣的白袍护法白罗,在他身旁还有一名身着青色劲装的女子,却是天心教五罗护法中的青罗。

  “回禀护法,我已在他身上洒下追迹粉,只等他回去,便可追索到太子踪迹。”

  白罗瞥了眼对他双目含情的漱玉姑娘,随后转身吩咐道:“太子年迈好色,上回因为突发变故,他未能与寒梦姑娘共度春宵.”

  “青罗,你可扮作侍女,想办法陪寒梦姑娘接近太子.记得注意安全。”

  青罗瞥了眼目光忽然柔和的白罗,并未言语,转身便离开了宅院。

  津门府衙。

  知府大人连合白沙县主官,瞿阳郡佐官等一众大人物,在府衙内陪着太子爷一起筹备放榜事宜。

  辰时三刻,府试生员红榜公示。

  徐青等人结伴前往,数百考生衙前掂足翘首,望眼欲穿。

  监学官手捧名册,一边任由府差往外张贴榜单,一边则按着册子上的顺序,宣布府试前三甲的考生姓名。

  “乾元八十三年,戌己年津门府试前三甲,案首吴志远。”

  “经魁吴文才。”

  “亚魁李科。”

  府衙门前,人群一阵哗然。

  自认津门第一才子的庄子君如丧考妣,恨不能掩面遁走。

  吴志远听到自己得中案首,反而愣怔了好一会儿。

  寒窗十年,家中双老斑白了双鬓,供他读书,如今听闻喜讯,他只觉得心中有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翻涌。

  真想让家中等待音信的二老快些知道这个消息。

  一旁,吴文才则笑吟吟的抚掌拍手,难掩心中快意。

  “噫,我中了!这秀才也不难嘛!”

  徐青瞧着他得意的样子,心说我要是没考中,过几月的赋税便由你来出。

  跟着三人一起来的郭东阳咳嗽一声,却是吴文才不经意的一句话,触及了某个老头的痛处。

  田佘公等得焦急,他的曾孙挤进人群,好半晌才看完红榜过来回复。

  “恭喜徐兄,徐兄位列第四,比津门第一才子庄子君还要高出一名。”

  田佘公闻言拄着拐杖,有些焦急道:“你爷爷我呢?”

  田家孙儿沉默片刻,说道:“我这次也中了秀才。”

  田佘公鼻息一滞,暂且按下心中情绪,对着自己的孙儿夸奖了几句,随后意有所指道:“若是你我爷俩同期一起得中,也算得上一段佳话了。”

  田家孙儿头皮发紧,面色发苦,半晌才嗫嚅的回道:“爷爷,榜单上没有您的姓名。”

  “嗬~”

  田老爷子一口气险些没上来,神色肉眼可见的黯淡下去。

  也就是在这个当口,此前宣读前三甲榜单的监学官又急匆匆的来到衙门口,他顾不得擦汗,开口扬声道:

  “太子殿下特许,知府结保,因田佘勤学奋考,连年不辍,虽未能过考,但念其为国效命之心甚坚,特予为廪生。每月可得廪米八斗,补养膳食,每年发廪饩银十两,可为学资。”

  廪生,须为应考童生,且同时身具他人结保,无身家不清及冒名顶替者,才能获得。

  类似于特招。

  此言落下,监学又补充了一句:“鉴于田佘七十有一,年过古稀,不力工事,可许其悬车致仕,颐养天年。”

  为官之人,一般至七十岁辞官家居,废车不用。因此有隐居不仕,悬车不用之说。

  太子这一手,既暖了天下莘莘学子之心,又让那些没能得享特殊待遇的落榜考生,不至于心生偏见,可谓是一举多得。

  衙门外,与徐青等人呆在一处正失神的田佘公忽然睁大双眼。

  这一刻,他仿佛看到了天国之景。

  “我中了?”

  “我中了!”

  此言刚落,田佘公便眼前一黑,彻底不省人事。

  二合一章节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只想躺尸的我被迫修仙,只想躺尸的我被迫修仙最新章节,只想躺尸的我被迫修仙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