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兑清了清嗓子,开口说道:“皇上,臣的意思是待价而沽。”
看到朱翊钧点了点头,吴兑继续往下说:“现在是奥斯曼和波斯对我们大明有求,我们大明对他们却无所求。
我们可以慢慢等,等他们把底牌亮出来再做定夺。”
魏学曾开口道:“这是我们跟奥斯曼和波斯使节团谈判的策略,这是怎么谈,但是谈判的底线是什么,预期谈出什么结果来,鸿胪寺有预案吗?”
按照内阁分工,左丞王崇古分管吏部、兵部、光禄寺、太仆寺;右丞王国光分管户部、工部、太府寺、都水寺、司农寺;右丞魏学曾分管礼部、刑部、鸿胪寺、太常寺。
吴兑郑重地答道:“魏右丞,戎政府那边通报过西线情报,大明目前已经与莫斯科大公国、布哈拉汗国、阿富汗接壤。我们的边军与他们的军队,在边境地区发生多次冲突,大有一触即发的趋势。
莫斯科大公国是奥斯曼国的宿敌,双方在黑海地区争战数十年;布哈拉汗国、阿富汗等国在波斯东边,一直威胁着波斯的呼罗珊地区。
敌人的敌人是朋友。这个朴实的道理,奥斯曼和波斯人都懂。现在他们的使节来了,意图非常明显,就是想与我们议和,与我们结盟。
鸿胪寺在接到地方急报后,开了两次紧急闭门会议,初步议定,大明可以与奥斯曼和波斯和谈,但是必须答应我们的条件。
一是全国向大明开放,接受自由贸易;二是承认大明对里海、咸海和河中地区的占领.”
说完后,吴兑转头看着朱翊钧说道:“以上是鸿胪寺初步议定,一切均听从皇上圣裁。”
不错了。
鸿胪寺能拿出这样的谈判对策,说明他们已经有了初步的外交政策,不再是以天朝上国自居,一切外国均视为蛮夷化外之国。
藩国不进京朝贡者,一律不准接触。敢坏规矩,执意接触和进京和谈者,视为谋逆,立剿不殆。
一旦打不过,那就改剿为抚,彰显上国“恩德”。
其实最本质的问题就是惧怕与外界接触,因为守旧的君臣们知道,外界的奇技淫巧会像一块巨大的石头,把他们精心打造的一潭死水,砸得波澜起伏,水花四溅。
这些“聪慧”的士大夫不是不知道其中的关窍,只是不想改变,以为只要把头埋在沙堆里,扑打过来的浪潮总会退却,却不知道时代已经在变了。
浪潮不会退却,只会越来越大。
于是最后留下一句痛彻入骨的感叹:“在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
没错,朱翊钧心里吐槽的是满清。
只是他们自诩天朝上国、海外皆蛮夷的迂腐自大的外交思维,其实是继承了明朝朝贡为核心的对待外藩的思维,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朱翊钧数年的“引导教育”下,大明负责外交事务的鸿胪寺,骨子里还有天朝上国的自傲,但是对于海外各国,不再视为蛮夷,而是视为竞争对手,或者可以拉拢的盟友。
虽然还差强人意,但好歹有了现代外交思想的雏形。
路不是一天就能走成的,需要一步步往前走。
朱翊钧开口道:“鸿胪寺拟定出这个初步谈判方案,朕心甚慰。
早在嘉靖四十二年时,朕在西苑受世宗皇帝教诲,曾经讨论过太祖皇帝定下的朝贡制。把外交、贸易合为一体,这对,也不对。
外交是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是两国贸易的基础。外交做得好,贸易就兴盛;贸易兴盛,两国外交更好处理。所以外交和贸易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但是太祖皇帝定下的朝贡制,先是造成国与国之间的不平等,再是以恩赐取代了正常的贸易。在立国之初,有着笼络周边诸国、稳定边疆的巨大作用,但是遗祸也不小。”
朱翊钧的声音清朗,众人听得十分认真。
“国与国,有强有弱,本质上是不平等的。我们心知肚明即可,但是在交往中,我们必须给予各国平等待遇。
这是最基本的礼。
中华泱泱大国,礼仪之邦,外交事务必须要秉承礼数。我们不能自卑,也不能自大。我们与各国交往,只要不是我们的敌国,都先持礼相待,以理服人。”
朱翊钧想了想,打了一个比喻,“我们是君子,不是强盗。
大明的枪炮和战列舰,除了保护大明的安宁之外,更重要一点就是让天下诸国能够心平气和地坐下来与我大明谈判,心甘情愿地接受我大明的条件。”
张居正太了解他的学生了,等朱翊钧说完,补充了几句:“皇上圣明。大明陆海军除了保家卫国之外,就是以礼相待、以理服人的礼和理。”
朱翊钧笑了笑,继续说道:“张师傅说得对。
优雅,欧罗巴人嘴里最喜欢讲的一个词。
在朕的眼里,什么叫优雅,无非就是把对手摆上餐桌时,要点上蜡烛,放好碟盘刀叉,倒上葡萄酒,充满文明的仪式感。
在把血肉吃到肚子后,优雅地用餐巾布把嘴角的血搽拭干净。
优雅永不过时,好的方面我们要好好学习,欧罗巴这种讲究实际的厚脸皮功夫,就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我们很多士大夫,读圣贤书读傻了。要么认为别人是蛮夷,不屑一顾;要么认为人家是君子,谦逊有礼。
国与国之间,没有小人和君子之分,只有为己国谋利。
礼和理只是表象,真正的道理只在火炮射程之内。所以大明需要强大的陆海军,才能让天下诸国好好地听我们讲道理。”
吴兑开口道:“皇上,我们要给奥斯曼和波斯讲什么道理,还请训示。”
朱翊钧想了想,斩钉截铁说道:“首先必须接受自由贸易。
现在大明已经兴起了工业革命,海量的产品正在各家工厂生产制造,没有自由贸易,我们的货品如何卖到天下各地?
所以自由贸易是我大明的命脉。要是天下各个国家竖起壁垒,不准我大明商品流入,不准自由买卖,那我大明数以千计的工厂何以立足,数以百万计的工人何以生计,亿万种植棉花、蚕茧、茶叶、甘蔗的农民,何以生计?
长此以往,大明国将不国。
所以自由贸易,是我大明最要紧之所在,任何胆敢阻挡我自由贸易的壁垒,大明陆海军的火炮,会把它轰得稀巴烂。
由此引申,其它各国都要确保大明百姓人身和财产的安全。他们保护不了,大明陆海军会替他们保护的”
张居正、魏学曾和吴兑在静静地听着。
朱翊钧这番话,说的正是大明未来的外交政策。
其它的都好说,你敢拒绝大明的自由贸易,敢伤害大明百姓,侵害他们的利益,那就要问一问大明百万陆海军答不答应!
这一条是底线,是大明外交政策的基础。
“以上是大明外交底线,无论何时,与何国打交道,必须遵守。
除此之外的条件,要因时制宜,因势制宜。鸿胪寺充分与戎政府的陆海军、内阁的太府寺、以及少府监沟通,整合各部门的利益诉求,代表大明与其它各国展开外交事宜,竭力维护大明的尊严和利益。”
吴兑拱手道:“臣遵旨!”
朱翊钧摆了摆手,“先不着急,你们慢慢跟奥斯曼和波斯谈。这桌菜,还缺一位客人,葡萄牙或西班牙,必须来一位。
不过朕估摸着,葡萄牙人的使节,应该在路上了。他们到了,这场宴席才才好开席。”
桨帆船缓缓靠近上海城北码头,这里多是桨帆船和驳船,密密麻麻地停泊在岸边。脚夫挑工们就像一群群蚂蚁,在船舶和岸上之间来回地搬运。
长臂高塔集中码头的东区,如同一片树林。铜哨声嘀嘀地响起,在调度工的红绿三角旗指挥下,起重机把一袋又一袋的货品吊来吊去。
马塞洛和莱昂已经麻木了,心里没有多少波澜。等到船只靠岸,跟着大家一起上岸,坐上等候已久的马车。
何塞坐在马车对面,对马塞洛和莱昂介绍着:“这是上海市,以前叫上海县。松江府改为沪州直隶州后,上海县就改为上海市,彰显其工商大兴,以市立城。”
马塞洛和莱昂也听不出县和市有什么区别,探着头在车窗看着外面的风景。
马车驶出杂乱繁忙的港口区,沿着笔直平坦的水泥路向前行驶。
铛铛的铜铃声响,有轨马车从车窗外一闪而过。
“平安海运保险社,为你出海保驾护航!”
马车车厢上写着一行字,马塞洛很好奇,请何塞翻译过来后,更加好奇。
“海运保险社?做什么的?”
“为出海远洋的商业船只提供保险。
最初提供的是平安险,也就是海船缴纳一定保险金,在一定的期限里,在离开港口后海上行驶过程中,因为非人为的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原因,造成的船只损伤、货物损失、人员伤亡,保险社按照事先约定的比例给予赔付。”
马塞洛和莱昂对视一眼,马上从中意识到保险社的巨大意义。
莱昂说道:“出海远航,收益高、风险也高。一旦遇到风暴,或者不幸触礁,船毁人亡,货物尽失,船东、货物商家都会跌入地狱,再也无法翻身。
可是如果能够顺利抵达目的地,获利却是无比的丰厚。如何均衡收益和风险,不仅我们葡萄牙,西班牙、威尼斯、热那亚等国都头痛不已。”
马塞洛说道:“一路走来,我看到明国这么多海船,海运如此兴盛繁忙,一直在猜想,到底是什么原因?
造船技术,造船能力,还有足够多的运输货物,这些我都想到了,就是没有想到保险社。有了保险社,出海航行就有了足够的保障。就算遇到天灾意外,也不至于无法再翻身。
哪怕只是获得部分赔偿,也足以让明国人不惧海浪风暴,勇敢地继续向大海深处远航。
我们葡萄牙,还有西班牙、威尼斯、热那亚、尼德兰,全靠海运商贸的暴利驱使着成千上万的人投入到大航海中,但是这极其不稳定。
一旦海运的利润下降,风险变高,大家对航海商贸就变得十分谨慎。明国人一早就意识到风险和收益的均衡问题,成立了保险社,难怪他们的航海变得如此兴盛。”
听着马塞洛和莱昂的感慨,何塞嘿嘿一笑,“明国海运保险最先只有平安保险社,也只有一种险,大家都叫它平安险。
后来出现了第二家海运保险公司,招商局保险公司,推出水渍险、偷盗险。也就是缴纳一定保险金后,货物在运输过程中,被海水浸泡、雨水淋湿,或者在上下货和运输过程中被偷盗,都可以按比例赔付。
紧接着出现第三家保险公司,上海保险公司,推出短量险、一切险。
平安保险社不甘示弱,提出主险和附加险的概念,主险为平安险、水渍险和一切险,附加险为偷盗险、短量险、搬运险
到了万历三年,这三家保险公司开始涉及非海运保险业,提供了人寿险、财产险、意外险、疾病险等多种新的商业险种。”
马塞洛和莱昂很好奇,“何塞,你怎么知道的这么多?”
“我妻子的堂兄以前在平安保险社,被挖到招商局保险公司,任南海区域经理。他曾经与我坐船去往龙口港,成为好朋友,后来还成为我和妻子的媒人。
大明保险公司的讯息,都是他闲聊时跟我说的。”
莱昂想起一件事,开口问道:“此前我进京师谈判时,听他们说起明国工商大兴,还有一件利器,就是银行。
何塞,你知道吗?”
何塞耸了耸肩:“银行的情况我知道的不多。
我只知道我每月的俸禄和津贴,每月由汇金银行直接打到我的户头。我妻子拿着我的联名存折,随时可以去汇金银行营业所取钱。”
“你的俸禄和津贴都是银行发放的?”
马塞洛和莱昂对这个银行更加感兴趣,可惜何塞居然知道的不多。
唉,他只是海军军官,又不是万事通,知道保险公司的情况,已经实属难得了。
何塞又说道:“但是曼努埃尔知道得很清楚。”
“曼努埃尔?”
“是的,他深入了解过银行,很想开一家私人银行。只是银行的牌照太难拿了,他现在只能开一家钱庄,但他一直在努力,寻找各种机会继续完成他的银行梦。”
“钱庄?是做什么的?”
“听他的意思,就是围绕几家银行的票据做生意,还有就是兑换金银。”
“兑换金银?”
“是的。海外商人来明国做生意,携带的金银不能直接购买货物商品,必须换成银圆或者几家银行的汇票。
曼努埃尔的钱庄就是做这个生意。”
马塞洛和莱昂相互点点头,“我们一定要找到曼努埃尔”
马车突然停住,三人一愣,猛地听到外面传来飓风海啸一般的喧闹声。
看到朱翊钧点了点头,吴兑继续往下说:“现在是奥斯曼和波斯对我们大明有求,我们大明对他们却无所求。
我们可以慢慢等,等他们把底牌亮出来再做定夺。”
魏学曾开口道:“这是我们跟奥斯曼和波斯使节团谈判的策略,这是怎么谈,但是谈判的底线是什么,预期谈出什么结果来,鸿胪寺有预案吗?”
按照内阁分工,左丞王崇古分管吏部、兵部、光禄寺、太仆寺;右丞王国光分管户部、工部、太府寺、都水寺、司农寺;右丞魏学曾分管礼部、刑部、鸿胪寺、太常寺。
吴兑郑重地答道:“魏右丞,戎政府那边通报过西线情报,大明目前已经与莫斯科大公国、布哈拉汗国、阿富汗接壤。我们的边军与他们的军队,在边境地区发生多次冲突,大有一触即发的趋势。
莫斯科大公国是奥斯曼国的宿敌,双方在黑海地区争战数十年;布哈拉汗国、阿富汗等国在波斯东边,一直威胁着波斯的呼罗珊地区。
敌人的敌人是朋友。这个朴实的道理,奥斯曼和波斯人都懂。现在他们的使节来了,意图非常明显,就是想与我们议和,与我们结盟。
鸿胪寺在接到地方急报后,开了两次紧急闭门会议,初步议定,大明可以与奥斯曼和波斯和谈,但是必须答应我们的条件。
一是全国向大明开放,接受自由贸易;二是承认大明对里海、咸海和河中地区的占领.”
说完后,吴兑转头看着朱翊钧说道:“以上是鸿胪寺初步议定,一切均听从皇上圣裁。”
不错了。
鸿胪寺能拿出这样的谈判对策,说明他们已经有了初步的外交政策,不再是以天朝上国自居,一切外国均视为蛮夷化外之国。
藩国不进京朝贡者,一律不准接触。敢坏规矩,执意接触和进京和谈者,视为谋逆,立剿不殆。
一旦打不过,那就改剿为抚,彰显上国“恩德”。
其实最本质的问题就是惧怕与外界接触,因为守旧的君臣们知道,外界的奇技淫巧会像一块巨大的石头,把他们精心打造的一潭死水,砸得波澜起伏,水花四溅。
这些“聪慧”的士大夫不是不知道其中的关窍,只是不想改变,以为只要把头埋在沙堆里,扑打过来的浪潮总会退却,却不知道时代已经在变了。
浪潮不会退却,只会越来越大。
于是最后留下一句痛彻入骨的感叹:“在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
没错,朱翊钧心里吐槽的是满清。
只是他们自诩天朝上国、海外皆蛮夷的迂腐自大的外交思维,其实是继承了明朝朝贡为核心的对待外藩的思维,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朱翊钧数年的“引导教育”下,大明负责外交事务的鸿胪寺,骨子里还有天朝上国的自傲,但是对于海外各国,不再视为蛮夷,而是视为竞争对手,或者可以拉拢的盟友。
虽然还差强人意,但好歹有了现代外交思想的雏形。
路不是一天就能走成的,需要一步步往前走。
朱翊钧开口道:“鸿胪寺拟定出这个初步谈判方案,朕心甚慰。
早在嘉靖四十二年时,朕在西苑受世宗皇帝教诲,曾经讨论过太祖皇帝定下的朝贡制。把外交、贸易合为一体,这对,也不对。
外交是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是两国贸易的基础。外交做得好,贸易就兴盛;贸易兴盛,两国外交更好处理。所以外交和贸易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但是太祖皇帝定下的朝贡制,先是造成国与国之间的不平等,再是以恩赐取代了正常的贸易。在立国之初,有着笼络周边诸国、稳定边疆的巨大作用,但是遗祸也不小。”
朱翊钧的声音清朗,众人听得十分认真。
“国与国,有强有弱,本质上是不平等的。我们心知肚明即可,但是在交往中,我们必须给予各国平等待遇。
这是最基本的礼。
中华泱泱大国,礼仪之邦,外交事务必须要秉承礼数。我们不能自卑,也不能自大。我们与各国交往,只要不是我们的敌国,都先持礼相待,以理服人。”
朱翊钧想了想,打了一个比喻,“我们是君子,不是强盗。
大明的枪炮和战列舰,除了保护大明的安宁之外,更重要一点就是让天下诸国能够心平气和地坐下来与我大明谈判,心甘情愿地接受我大明的条件。”
张居正太了解他的学生了,等朱翊钧说完,补充了几句:“皇上圣明。大明陆海军除了保家卫国之外,就是以礼相待、以理服人的礼和理。”
朱翊钧笑了笑,继续说道:“张师傅说得对。
优雅,欧罗巴人嘴里最喜欢讲的一个词。
在朕的眼里,什么叫优雅,无非就是把对手摆上餐桌时,要点上蜡烛,放好碟盘刀叉,倒上葡萄酒,充满文明的仪式感。
在把血肉吃到肚子后,优雅地用餐巾布把嘴角的血搽拭干净。
优雅永不过时,好的方面我们要好好学习,欧罗巴这种讲究实际的厚脸皮功夫,就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我们很多士大夫,读圣贤书读傻了。要么认为别人是蛮夷,不屑一顾;要么认为人家是君子,谦逊有礼。
国与国之间,没有小人和君子之分,只有为己国谋利。
礼和理只是表象,真正的道理只在火炮射程之内。所以大明需要强大的陆海军,才能让天下诸国好好地听我们讲道理。”
吴兑开口道:“皇上,我们要给奥斯曼和波斯讲什么道理,还请训示。”
朱翊钧想了想,斩钉截铁说道:“首先必须接受自由贸易。
现在大明已经兴起了工业革命,海量的产品正在各家工厂生产制造,没有自由贸易,我们的货品如何卖到天下各地?
所以自由贸易是我大明的命脉。要是天下各个国家竖起壁垒,不准我大明商品流入,不准自由买卖,那我大明数以千计的工厂何以立足,数以百万计的工人何以生计,亿万种植棉花、蚕茧、茶叶、甘蔗的农民,何以生计?
长此以往,大明国将不国。
所以自由贸易,是我大明最要紧之所在,任何胆敢阻挡我自由贸易的壁垒,大明陆海军的火炮,会把它轰得稀巴烂。
由此引申,其它各国都要确保大明百姓人身和财产的安全。他们保护不了,大明陆海军会替他们保护的”
张居正、魏学曾和吴兑在静静地听着。
朱翊钧这番话,说的正是大明未来的外交政策。
其它的都好说,你敢拒绝大明的自由贸易,敢伤害大明百姓,侵害他们的利益,那就要问一问大明百万陆海军答不答应!
这一条是底线,是大明外交政策的基础。
“以上是大明外交底线,无论何时,与何国打交道,必须遵守。
除此之外的条件,要因时制宜,因势制宜。鸿胪寺充分与戎政府的陆海军、内阁的太府寺、以及少府监沟通,整合各部门的利益诉求,代表大明与其它各国展开外交事宜,竭力维护大明的尊严和利益。”
吴兑拱手道:“臣遵旨!”
朱翊钧摆了摆手,“先不着急,你们慢慢跟奥斯曼和波斯谈。这桌菜,还缺一位客人,葡萄牙或西班牙,必须来一位。
不过朕估摸着,葡萄牙人的使节,应该在路上了。他们到了,这场宴席才才好开席。”
桨帆船缓缓靠近上海城北码头,这里多是桨帆船和驳船,密密麻麻地停泊在岸边。脚夫挑工们就像一群群蚂蚁,在船舶和岸上之间来回地搬运。
长臂高塔集中码头的东区,如同一片树林。铜哨声嘀嘀地响起,在调度工的红绿三角旗指挥下,起重机把一袋又一袋的货品吊来吊去。
马塞洛和莱昂已经麻木了,心里没有多少波澜。等到船只靠岸,跟着大家一起上岸,坐上等候已久的马车。
何塞坐在马车对面,对马塞洛和莱昂介绍着:“这是上海市,以前叫上海县。松江府改为沪州直隶州后,上海县就改为上海市,彰显其工商大兴,以市立城。”
马塞洛和莱昂也听不出县和市有什么区别,探着头在车窗看着外面的风景。
马车驶出杂乱繁忙的港口区,沿着笔直平坦的水泥路向前行驶。
铛铛的铜铃声响,有轨马车从车窗外一闪而过。
“平安海运保险社,为你出海保驾护航!”
马车车厢上写着一行字,马塞洛很好奇,请何塞翻译过来后,更加好奇。
“海运保险社?做什么的?”
“为出海远洋的商业船只提供保险。
最初提供的是平安险,也就是海船缴纳一定保险金,在一定的期限里,在离开港口后海上行驶过程中,因为非人为的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原因,造成的船只损伤、货物损失、人员伤亡,保险社按照事先约定的比例给予赔付。”
马塞洛和莱昂对视一眼,马上从中意识到保险社的巨大意义。
莱昂说道:“出海远航,收益高、风险也高。一旦遇到风暴,或者不幸触礁,船毁人亡,货物尽失,船东、货物商家都会跌入地狱,再也无法翻身。
可是如果能够顺利抵达目的地,获利却是无比的丰厚。如何均衡收益和风险,不仅我们葡萄牙,西班牙、威尼斯、热那亚等国都头痛不已。”
马塞洛说道:“一路走来,我看到明国这么多海船,海运如此兴盛繁忙,一直在猜想,到底是什么原因?
造船技术,造船能力,还有足够多的运输货物,这些我都想到了,就是没有想到保险社。有了保险社,出海航行就有了足够的保障。就算遇到天灾意外,也不至于无法再翻身。
哪怕只是获得部分赔偿,也足以让明国人不惧海浪风暴,勇敢地继续向大海深处远航。
我们葡萄牙,还有西班牙、威尼斯、热那亚、尼德兰,全靠海运商贸的暴利驱使着成千上万的人投入到大航海中,但是这极其不稳定。
一旦海运的利润下降,风险变高,大家对航海商贸就变得十分谨慎。明国人一早就意识到风险和收益的均衡问题,成立了保险社,难怪他们的航海变得如此兴盛。”
听着马塞洛和莱昂的感慨,何塞嘿嘿一笑,“明国海运保险最先只有平安保险社,也只有一种险,大家都叫它平安险。
后来出现了第二家海运保险公司,招商局保险公司,推出水渍险、偷盗险。也就是缴纳一定保险金后,货物在运输过程中,被海水浸泡、雨水淋湿,或者在上下货和运输过程中被偷盗,都可以按比例赔付。
紧接着出现第三家保险公司,上海保险公司,推出短量险、一切险。
平安保险社不甘示弱,提出主险和附加险的概念,主险为平安险、水渍险和一切险,附加险为偷盗险、短量险、搬运险
到了万历三年,这三家保险公司开始涉及非海运保险业,提供了人寿险、财产险、意外险、疾病险等多种新的商业险种。”
马塞洛和莱昂很好奇,“何塞,你怎么知道的这么多?”
“我妻子的堂兄以前在平安保险社,被挖到招商局保险公司,任南海区域经理。他曾经与我坐船去往龙口港,成为好朋友,后来还成为我和妻子的媒人。
大明保险公司的讯息,都是他闲聊时跟我说的。”
莱昂想起一件事,开口问道:“此前我进京师谈判时,听他们说起明国工商大兴,还有一件利器,就是银行。
何塞,你知道吗?”
何塞耸了耸肩:“银行的情况我知道的不多。
我只知道我每月的俸禄和津贴,每月由汇金银行直接打到我的户头。我妻子拿着我的联名存折,随时可以去汇金银行营业所取钱。”
“你的俸禄和津贴都是银行发放的?”
马塞洛和莱昂对这个银行更加感兴趣,可惜何塞居然知道的不多。
唉,他只是海军军官,又不是万事通,知道保险公司的情况,已经实属难得了。
何塞又说道:“但是曼努埃尔知道得很清楚。”
“曼努埃尔?”
“是的,他深入了解过银行,很想开一家私人银行。只是银行的牌照太难拿了,他现在只能开一家钱庄,但他一直在努力,寻找各种机会继续完成他的银行梦。”
“钱庄?是做什么的?”
“听他的意思,就是围绕几家银行的票据做生意,还有就是兑换金银。”
“兑换金银?”
“是的。海外商人来明国做生意,携带的金银不能直接购买货物商品,必须换成银圆或者几家银行的汇票。
曼努埃尔的钱庄就是做这个生意。”
马塞洛和莱昂相互点点头,“我们一定要找到曼努埃尔”
马车突然停住,三人一愣,猛地听到外面传来飓风海啸一般的喧闹声。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朕就是万历帝,朕就是万历帝最新章节,朕就是万历帝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朕就是万历帝,朕就是万历帝最新章节,朕就是万历帝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