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劲松并不知道苏超对他的图谋,不然他肯定不会这么快和苏超称兄道弟。

  我特么的打你家玻璃!

  不过,两人实在太有共同话题了。

  聊聊北漂不易。

  王劲松是黑龙江来的,凭借话剧团那一百多块钱补贴,想要在京城立足难如登天。

  在外头接点儿活,还要被剧团扣一部分钱。

  缺钱……

  那就好办了啊。

  苏超觉得胜算已经八成。

  你是副院长,我是校长,谁大谁小一目了然。

  更多的是聊演戏中遇到的困难。

  尤其是在理论和实践的碰撞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

  两人在理论方面都有不少独到见解。

  王劲松是真有。

  苏超大部分则是拿来主义,用别人总结的东西武装自己。

  他没有啥精神洁癖。

  都重生了,何必还又当又立。

  这些别人总结的东西,超越现在二三十年,王劲松甚至没有注意到苏超还没上大学。

  不知不觉中,俩人相见恨晚。

  要不是场合不对,可能都要烧黄纸拜把子了。

  不过,苏超没有操之过急。

  他在这部电影里的戏份并不短。

  原以为自己是个长期背景板,就是出场次数多,但是主演戏份没几场的那种。

  这一类角色对很多稍微有点名气的演员来说都属于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没想到杨伟一点也不阳痿。

  足足十几场戏。

  角色是个大学生,而且是北京大学生物系研究生。

  高级知识分子。

  只是有些书呆子气质。

  钢铁直男。

  据说刚从精神病院被放出来。

  和王劲松以后演的猴皮筋弹弓手属于同一个赛道。

  这个书呆子出场台词就是和校长说,我从大学一毕业了就给分配到军工厂让我卖坦克去了……

  在学车之前,他会先计算怎么行进最具有效率。

  最主要的戏是被侯教练委派,将学员进贡的高档香烟替换为低档香烟的特殊任务。

  此外,还有在卖狗的时候,说狗的分子结构和黄金不同。

  被人骂狗日的,还要和对方辩论说人和狗是不同的物种,遗传基因不一样。

  这么一看,角色戏份真心不少。

  车上一共五个学员。

  牛振华饰演的记者,王劲松饰演的个体户,丁佳丽饰演的下岗女工,句号饰演的土豪,苏超饰演的大学生。

  原作者意在通过这几个角色,展现了市场经济初期不同社会群体的生存状态。

  只是相比较其他人,苏超的戏份少点。

  他是半道加入进来的。

  戏份太多的话,可能就轮不到他了。

  不过,在剧本上依旧标注了他是“主演”。

  “老哥,你这演的是瘾君子啊,这么瘦是……”

  苏超打量了一番王劲松。

  看到这个人,总感觉他会拿出猴皮筋。

  “啊,我没吸,我这是减肥了,为这个角色每天吃青菜吃了一个半月,还有这长头发,你看……”

  王劲松赶忙解释。

  “头发挺好的……”

  珍惜它吧,等你拿猴皮筋做弹弓打冯巩家玻璃的时候,你就已经秃的差不多了。

  “假发!”

  王劲松哭笑不得。

  “呃,我一哥们说过,你变秃了,也变强了。”

  苏超只能如此安慰。

  “真的?”

  王劲松纳闷,真有这种说法吗?

  他好像确实有点儿这种感觉。

  自从头发越来越少,他对表演的理解也在逐渐加深。

  “相信我,我从不说谎!”

  很快轮到他们换衣服化妆。

  苏超也不知道他今天有没有戏,但是开机第一天,他需要参与合影。

  合影啊。

  这个苏超喜欢。

  黄建新、杨亚洲,都比较适合挂在培训班的墙上。

  黄建新也上墙的话,说不定别人会怀疑培训班是西影厂开的,毕竟挂了这么多西影厂的导演。

  没过多久,黄建新也终于来了。

  大家纷纷过去打招呼问好。

  苏超自然也不例外。

  《打左灯向右转》这部电影,基本上沿用了《背靠背脸对脸》的阵容,有些人甚至早在《站直啰别趴下》的时期就合作过。

  只有苏超和丁嘉丽是首次合作。

  不过,丁佳丽可是名人,她已经拿过不少奖了。

  也就苏超是个生面孔。

  “好好演,下次有机会还能继续合作。”

  言下之意,这次你要是表现不行,下次就别指望再用你了。

  “我一定好好演,刚才跟着气壳哥学了不少。”

  苏超的话让气壳有些受宠若惊。

  他俩就是正常交流,哪有什么学不学的。

  不过,苏超这种谦逊的态度让黄建新放心了不少。

  怕的不是你经验少。

  怕的是你经验少还自以为是,根本不服从导演的安排,在片场直接和导演吵架。

  就比如……姜闻。

  “哦对了,你和姜闻拍戏,怎么拍的?”

  这个事情黄建新也听说了。

  陈波纠缠着他和杨亚洲,说是想推荐个人来演戏。

  老陈家的孩子,怎么也有几分香火情,就决定让苏超演驾校校长那个想去霓虹留学的孩子。

  也有三四场戏。

  奈何陈波看不上。

  还说这个苏超和李保田、姜闻都接触过,让他们刮目相看。

  黄建新被烦的受不了。

  这才答应让苏超出演杨伟这个角色。

  之所以没有安排试镜,那是因为整部电影的选角就没有试镜这一环。

  基本上都是原班人马。

  总不至于为了苏超还开个先河吧。

  “葛游绝食,我演掰他嘴灌食物的太监,动作太粗暴了,姜闻就怒视了我一眼,我就老实了。”

  苏超不只是讲述,他还现场演绎了一遍。

  全程没有一句台词。

  但是表演的确确实实是那么回事。

  “还行,等会拍你自报家门的那场戏,你自己琢磨一下怎么发挥。”

  黄建新今天原本没打算拍苏超的戏。

  但是看到苏超表现的还不错,而且都是同一场地和差不多的镜头调度,干脆就先拍一场苏超的看看。

  果然,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好在其他人也都想看看苏超这个小年轻有几斤几两,所以都没提反对意见。

  苏超开始琢磨角色。

  北大研究生,研究生也是大学生,书呆子大学生该是什么样子的呢?

  清澈而愚蠢?

  杨伟还是个钢铁直男,那么钢铁直男又该是什么样的呢?

  很多特质汇聚在一块,角色形象并不单薄,但是想要把角色演的出彩实在太难了。

  从根源上说,这个角色本身就不出彩。

  别的主演都有家庭背景。

  苏超这个角色是没有的,也不知道是原著里没有,还是为了电影整体结构和时长给删了。

  甚至可以说,杨伟的存在就是为了让群体多面化。

  类似少数民族代表。

  多了他就是形形色色世间相,少了他就少了笔结构。

  苏超肯定不会满足于此。

  这可是他第一次演重要角色,看剧本上的戏,最起码也得花费他十几天的时间。

  要是十几天只赚两千多块钱。

  那他还不如不干呢。

  讨好导演兼编剧的黄建新给加戏,这是最有效也最直接的办法。

  但是不现实。

  导演又不是他爹,哪能说加戏就加戏。

  而且其他演员基本上都是黄建新的老搭档,有一起共事的情谊,也有对专业能力的认可,让他扣谁的时长分给苏超,他都干不出来。

  所以,苏超就只能在现有的基础上发挥。

  学霸 钢铁直男。

  可不可以参考一下韦神。

  苏超对于学霸的印象,主要就来自于一些关于韦神的视频。

  一想到学霸就想到韦神。

  学霸的代名词。

  当然,韦神现在才四岁。

  从今往后,现在大概是苏超的数学水平最接近韦神的时候了。

  苏超倒不是说韦神精神病。

  而是要去理解学霸和普通人不一样的那种状态。

  就比如他去计算车轮轨迹。

  可能在他看来,这东西确实是可以计算的。

  做好本分,演好之外,苏超还想发掘一些更有层次的东西。

  他为什么从别的车转到主演团的这一车。

  这里头又有什么内情。

  还有,他到底有没有精神病。

  驾校里有他的传言,不然王劲松的台词里,也不会说他刚从精神病院里放出来。

  精神病院是不是真的,如果是真的,他为什么会进精神病院呢。

  苏超肯定想不明白。

  所以他主动找到黄建新,直接问出了自己的困惑。

  “啊?精神病?”

  马上就要开始拍摄,黄建新好不容易休息一会,没想到这个新来的一点也不客气。

  不过,他并没有生气。

  因为苏超有疑问,而且还一条一条的问了好几条,就说明他认真看剧本了。

  这就是敬业。

  很多演员演的不好,其实不是水平有多差,

  主要是不用心!

  一天天的,不是想着睡导演,就是想着玩女人,心思根本不在演戏上。

  有的甚至不看剧本不背台词。

  水平本来就不高,还不用心,能演好戏才有鬼呢。

  不过,杨伟是不是精神病?

  黄建新很认真的想了想,回答说到:“这个问题其实没有答案,因为我和原著作者都没考虑过这个问题,但是我可以帮你分析一下。”

  “谢谢导演。”

  苏超也没想到黄建新一点也不敷衍,竟然愿意和他讨论是不是精神病。

  “我倾向于他没有精神病,只是他的行事作风和一般人不一样,大家和他相处的过程中就骂他精神病,一来二去就都传他有精神病,而且还说刚放出来两个月。”

  “对对,应该就是这样。”

  苏超拿着小本子和笔快速的记录着。

  其实他不用笔也能记住。

  十八岁的记忆力,不说过目不忘,也比三十多的时候好的没影。

  主要是一种态度。

  我很认真,我对您说的话很看重,您的指教对我帮助非常大。

  情绪价值直接拉满。

  “还有,咱们要分析一下他现在的单位,还是不是让他卖坦克的军工厂。”

  黄建新稍微放缓了语速,方便苏超能够都记下来。

  这小伙不错啊。

  “跨厂调动工作似乎很难,不过我觉得有可能工作岗位变动了,要不然他不会来学车。”

  苏超也不能一直点头哈腰的当应声虫。

  “对,这个点你理解的很好,从台词推断出来的对吧?”

  黄建新肯定了苏超的观点。

  “主要是导演您的台词写的太精辟了,里头有很多信息量,要仔细品读才能理解。”

  苏超太清楚怎么去吹捧一个人了。

  就比如他爷爷。

  你吹捧那老头功夫好,他没什么感觉,你吹捧他打铁技术好,他也开心不起来。

  这本来就是他最擅长的领域。

  但是如果你吹捧他二胡拉的好,那他立刻就愿意乐呵呵地拉给你听。

  黄建新现在就是这个状态。

  他接过苏超的剧本就开始讲台词,有的地方甚至还临时改动一下,或者直接增加一些。

  加戏,就是如此的简单。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这个明星不想再卷了,这个明星不想再卷了最新章节,这个明星不想再卷了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