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献忠盘腿坐在地上,腿上放着一把横刀。

  他手中握着一把短刃,正从身前的火堆一片片的割下肉来塞入口中咀嚼。

  扑闪扑闪的火光将他的脸映照得晦涩不明。

  但即使是在这种情况下,也仍能看到他那令人胆寒、充满仇恨的眼神。

  前几天。

  他又去了一趟西安府。

  在那里,他看到了从延安府逃过去的流民。

  流民们成片的跪在地上只是想进城讨口饭吃,可守城的士兵却连一点活路都不给这些人,将他们赶杀出去。

  光是如此也就算了。

  张献忠偏偏又在府城里,看到了大明朝秦王殿下那想必要比传说中的皇宫,还更要阔气几分的府邸。

  那里走出来的仆人光鲜的衣着及其高傲的神色,和城外瘦骨嶙峋的流民形成了再扎眼不过的对比。

  不患寡而患不均。

  这一对比,给心灵本就不太健康的张献忠,又一次带来了沉痛打击。

  这已经不是均不均的问题了,这纯粹是人不人的问题。

  为什么同样都是人。

  有的人可以生下来就一辈子什么都不用干,还享尽荣华富贵?

  有的人每日面朝黄土背朝天,在地里劳碌了一辈子最后还要被活活饿死?

  为什么有些人已经富到家里的粮食都堆积成山了。

  却还不愿意拿出来一点点施舍给穷人,救活他们的命?

  为什么?!

  张献忠想不明白,他只觉得心里没来由的冒出一句话。

  天生万物以养人,人无一德以报天!!

  同时。

  带着这种仇恨,张献忠又找到王二并和其聊了一夜。

  王二告诉他,自己已经暗中集结起了一批人。

  再过些日子便准备直接率众冲入县衙,杀官造反!

  算算日子。

  快则十天、短则五天,王二那边恐怕便要动手了。

  而目前的局势下,只要有一个人动手,那整个陕北都会跟着接二连三的出现起义。

  对此,张献忠很是兴奋。

  等各地乱起来后,他就趁乱去袭杀城中的那些士绅大户和官吏。

  他要扒那些人的皮、喝那些人的血......

  把那些人全部杀光,才能解他的心头之恨。

  心中带着这种仇恨,张献忠割肉的动作又跟着狠厉了几分。

  杀杀杀杀杀杀杀!!!

  ......

  与此同时。

  潼关县县城中。

  虽然已是深夜,但朱由检并未睡去,仍在处理政事。

  不多时。

  一名锦衣卫躬身进入房间汇报道:“回禀陛下,城中那些士绅大户及官府中的现有存粮已经全部统计完毕。”

  “在现如今这种情况下,这些存粮大约可够城中百姓吃三月,若是省着点吃的话,可够半年甚至更久些。”

  听着汇报,朱由检淡淡点了点头,没有多说什么。

  今天傍晚时分。

  他曾在侍卫的簇拥下亲自去看了看郊外的农田,并且回来后细细翻阅了周边县城这几年的县志和农业事迹。

  从这些事情和对自然规律的认知里。

  朱由检敏锐的察觉出这场席卷了整个陕西的旱灾,并不会在短期内结束。

  也许可能会再持续数年,甚至更久。

  但目前的陕西却没有一点抗风险能力。

  潼关这种交通咽喉受灾最轻的地方所有存粮才只够吃三个月而已,那其他地方就更可想而知了。

  所以仅凭把整个陕西的官吏士绅全部清洗一遍的话,还远远救不了陕西。

  因为朱由检没办法凭空变出来那么多粮食。

  想到这里,朱由检慢慢把目光放在了陕西全省的边防图册上。

  看了片刻后,朱由检出声吩咐道:

  “明日全体休整一日,同时派人传令并监督周边诸县官府给予那些流民七日满额口粮,让那些流民休整一日后立即动身返回原籍。”

  “奴婢领旨。”

  一名太监恭声应道,随即立马去操办此事。

  吩咐完这些,朱由检方才终于合上眼睛慢慢睡去。

  ......

  翌日。

  京城。

  陕西布政使司从上到下正忙的不可开交,京城中却又一次陷入了诡异的平静。

  不过这份诡异的平静很快就要被打破了。

  自从皇帝离开之后,京中各项政事还是要处理,至少表面上也得装个在处理的样子出来。

  所以大家也是在一番讨论之后达成共识,每五日举行一次朝会。

  这样对哪一方都有利。

  今日,便是又到了五日一次的朝会时间。

  之所以说京中那份诡异的平静即将被打破。

  是因为今日位于朝堂之上的每一个人,都能感受的到朝堂之上的暗潮涌动。

  前几次朝会。

  文官集团和皇党们明面上皆是处于一个相安无事的状态。

  但现在,双方中似乎有一方要开始发难了。

  对于文官集团和皇党外的许多官员来说。

  这场朝堂之上的斗争,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因为并非所有官员都隶属于文官集团或是皇党,还有很大一部分人属于暂时的中间派。

  所有人都清楚,这是一场皇权和世家豪族之间你死我活的斗争。

  因此除了极少一部分人外,剩下的所有人都必须要选择一方站队。

  当然了。

  站队这东西,也不是说头天晚上决定了,第二天早上就立马要去选择阵营的。

  多少怎么也得给人留点权衡利弊的时间出来。

  这是官场上的默契。

  不过若是在这过后还没选好究竟帮哪一方,那就是等死了。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像这段时间里。

  皇党们在京城附近推行善政,并且还在广罗熟悉火器的工匠,这也是皇上所下的诏令。

  但皇党的核心就那么大几十号人。

  累死他们,也不可能仅凭这几十号人的力量把这件事办好。

  而真正负责执行的低级办事官员,便是在这个时候一边干活一边观望。

  若是皇党在这次斗争中赢了。

  那接下来就是:两横一竖就是干,两点一力就是办!

  而若是文官集团们胜了。

  那皇党们就对不起了。

  不是不办。

  而是缓办、慢办、优办,有次序的办!

  总之。

  干或不干。

  他们都可以选择,但不能选或。

  一方是雄踞大明上方已经长达百年的文官集团,一方是在神武新皇带领下刚聚集在一起不久的新晋皇党。

  这两方究竟哪方会胜?

  在一众人等压抑且忐忑的心情之下。

  诡异的平静终于被打破,文官集团率先发难了。

  只见一名都察院御史率先站了出来,直接上书弹劾皇党中的重要人物陈新甲。

  当然,皇帝不在,弹劾是没什么卵子用的。

  但文官集团此举,旨在诛心!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这个崇祯太过极端,这个崇祯太过极端最新章节,这个崇祯太过极端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